和朋友一起看《坂本龍一· 終曲》,開場還不到10分鐘,在災難現場他用鋼琴開始彈奏起一首曲子,只見纖細的手指在黑白的琴鍵上舞動,伴隨著悠揚的鋼琴聲,我的心被觸動到,一點點一點點被融化,感覺就好像自己的靈魂都被俘獲了,眼淚瞬間溼了眼眶…… 之後我才知道這就是那首感動無數人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Main Theme.
走在大街上,我說:感覺坂本龍一的生活裡就只有音樂了,就好像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和音樂相關的。回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才認識到自己的理解太過於膚淺和狹隘。
01 對於世界的領悟
影片一開始就向我們展現了核電站重啟後,日本東京首相官邸第一次抗議活動中的真實片段,坂本龍一參加活動並且發聲表明他反對核電站的決心。接著就是在日本海嘯之後,在災難現場用那架曾被淹沒的鋼琴彈奏樂曲。快速的鏡頭切換,但你總能捕捉到那一頭標誌性的銀色頭髮在你眼前閃過,也讓我們看到一名真正藝術家的素養和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感。
02 永恆的聲音
他說:鋼琴的琴鍵發出的聲音會慢慢消退,他希望有永恆的聲音,而永恆來自於自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很不理解,因為在我的意識裡,世界上是沒有永恆的東西。而當我看到影片後面,我才開始慢慢體會到其中的蘊意。
我們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各種聲音,都被坂本龍一敏銳地捕捉。他會去北極圈「釣「最純淨的聲音,他會去森林中聽鳥兒歡唱的聲音,他會頭上套個桶去感知雨的聲音,他也會嘗試不同樂器被彈奏的聲音,他想把這些美妙的聲音都融入到自己的音樂中,就仿佛樂器和環境融為一體,從而創造出一種渾然天成的音樂去演繹和傳遞他內心無比細膩的情感。我想,唯有內心無比純淨的人才能真正聽得懂大自然的聲音,並將其融入到自己的音樂中。就仿佛他寫下的每一個音符都是他跟大自然親密交談後的感悟,並被賦予了超越時空的情懷。
琴鍵的聲音是會慢慢消退的,但是坂本龍一創造出來的這些融合了大自然聲音的偉大作品是會被人們永遠的記在心中,去慰籍無數的靈魂,也許這就是他想要的永恆的聲音。
03 死亡,讓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
影片的最後,導演將電影《遮蔽的天空》的一段臺詞作為結尾,只見屏幕上一位長者語重心長地說出那段富含哲理的話:
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所以我們經常將生命當作是一個永不枯竭的井。然而所有事只會發生有限的次數,也許只有一兩次。你能記住多少個童年的下午?那種已經成為你生命一部分的下午,甚至沒有它你會無法想像自己的人生會是什麼樣的下午。也許最多也就四五次吧,或許還更少一些。一生中你到底會抬頭看到幾次滿月升起?可能也就20次,然而看起來都是無限的。
拍這部紀錄片的時候,他正罹患癌症。其實在看電影之前我看過介紹,知道影片中有關於他患病的過程拍攝,我當時腦袋裡想著的就是他會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癌症呢?誠如片中所述,他也會和我們芸芸眾生一樣害怕死亡,在得知自己患癌的那一刻,他驚愕的自問:為什麼是我?繼而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生病後,他坦言抵抗力變得很脆弱,所以他非常認真地刷牙,認真吞咽每一粒藥片,認真地吃著每一餐飯,認真做著他所摯愛的音樂,但他的神情始終是那樣的平靜,不悲不喜的淡定地對抗著病魔。
醫生告訴他,也許還能活二十年,也許能活十年,也可能只有一年,所以,一顆心還是提著的,為了不留遺憾,他想要創作出更多拿得出手的作品。從此,他把每一個作品都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個作品了。也許,當一個人的生命進入到倒計時的時候,所以每一天中的每個時刻對他而言都是重要的,因為他不知道命運什麼時候就會將他從這個世界帶走。這種向死而生的勇氣反而變成為一種豁達,以及對生命的珍重。
或許,每一次以終曲為任務的真誠創作,皆是序曲。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