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 · 終曲》:每一次終曲皆為序曲

2021-01-17 逆光奔跑的Betty
圖片來自網絡

和朋友一起看《坂本龍一· 終曲》,開場還不到10分鐘,在災難現場他用鋼琴開始彈奏起一首曲子,只見纖細的手指在黑白的琴鍵上舞動,伴隨著悠揚的鋼琴聲,我的心被觸動到,一點點一點點被融化,感覺就好像自己的靈魂都被俘獲了,眼淚瞬間溼了眼眶…… 之後我才知道這就是那首感動無數人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Main Theme.

走在大街上,我說:感覺坂本龍一的生活裡就只有音樂了,就好像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和音樂相關的。回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才認識到自己的理解太過於膚淺和狹隘。

01 對於世界的領悟

影片一開始就向我們展現了核電站重啟後,日本東京首相官邸第一次抗議活動中的真實片段,坂本龍一參加活動並且發聲表明他反對核電站的決心。接著就是在日本海嘯之後,在災難現場用那架曾被淹沒的鋼琴彈奏樂曲。快速的鏡頭切換,但你總能捕捉到那一頭標誌性的銀色頭髮在你眼前閃過,也讓我們看到一名真正藝術家的素養和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感。

02 永恆的聲音

他說:鋼琴的琴鍵發出的聲音會慢慢消退,他希望有永恆的聲音,而永恆來自於自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很不理解,因為在我的意識裡,世界上是沒有永恆的東西。而當我看到影片後面,我才開始慢慢體會到其中的蘊意。

我們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各種聲音,都被坂本龍一敏銳地捕捉。他會去北極圈「釣「最純淨的聲音,他會去森林中聽鳥兒歡唱的聲音,他會頭上套個桶去感知雨的聲音,他也會嘗試不同樂器被彈奏的聲音,他想把這些美妙的聲音都融入到自己的音樂中,就仿佛樂器和環境融為一體,從而創造出一種渾然天成的音樂去演繹和傳遞他內心無比細膩的情感。我想,唯有內心無比純淨的人才能真正聽得懂大自然的聲音,並將其融入到自己的音樂中。就仿佛他寫下的每一個音符都是他跟大自然親密交談後的感悟,並被賦予了超越時空的情懷。

琴鍵的聲音是會慢慢消退的,但是坂本龍一創造出來的這些融合了大自然聲音的偉大作品是會被人們永遠的記在心中,去慰籍無數的靈魂,也許這就是他想要的永恆的聲音。

03 死亡,讓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

影片的最後,導演將電影《遮蔽的天空》的一段臺詞作為結尾,只見屏幕上一位長者語重心長地說出那段富含哲理的話:

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所以我們經常將生命當作是一個永不枯竭的井。然而所有事只會發生有限的次數,也許只有一兩次。你能記住多少個童年的下午?那種已經成為你生命一部分的下午,甚至沒有它你會無法想像自己的人生會是什麼樣的下午。也許最多也就四五次吧,或許還更少一些。一生中你到底會抬頭看到幾次滿月升起?可能也就20次,然而看起來都是無限的。

拍這部紀錄片的時候,他正罹患癌症。其實在看電影之前我看過介紹,知道影片中有關於他患病的過程拍攝,我當時腦袋裡想著的就是他會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癌症呢?誠如片中所述,他也會和我們芸芸眾生一樣害怕死亡,在得知自己患癌的那一刻,他驚愕的自問:為什麼是我?繼而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生病後,他坦言抵抗力變得很脆弱,所以他非常認真地刷牙,認真吞咽每一粒藥片,認真地吃著每一餐飯,認真做著他所摯愛的音樂,但他的神情始終是那樣的平靜,不悲不喜的淡定地對抗著病魔。

醫生告訴他,也許還能活二十年,也許能活十年,也可能只有一年,所以,一顆心還是提著的,為了不留遺憾,他想要創作出更多拿得出手的作品。從此,他把每一個作品都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個作品了。也許,當一個人的生命進入到倒計時的時候,所以每一天中的每個時刻對他而言都是重要的,因為他不知道命運什麼時候就會將他從這個世界帶走。這種向死而生的勇氣反而變成為一種豁達,以及對生命的珍重。

或許,每一次以終曲為任務的真誠創作,皆是序曲。

--- END ---

相關焦點

  • 《坂本龍一:終曲》:銀髮少年坂本龍一
    以四個樂章的奏鳴曲為例,終曲在呈示部、展開部和再現部之後,是收尾的最後一章。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的開頭,攝影機跟隨坂本龍一來到3·11地震海嘯災區宮城縣的一所高中。在高中的體育館彈奏一架經歷過海嘯、被海水浸泡過數日的鋼琴時,琴鍵按下去就彈不上來,坂本龍一說:「像在彈奏一架淹死的鋼琴屍體。」
  • 《坂本龍一:終曲》正式公映 大師日常生活披露
    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紀錄片《四個春天》的導演陸慶屹,《坂本龍一:終曲》「聲音博物館」推廣大使唱作人ODD陳思鍵以及花倫樂隊的Rubey也驚喜現身,為「教授」坂本龍一現場打call。《坂本龍一:終曲》講述了大師本身與大師背後的故事,許多珍貴片段將在影片中展現,十分令人期待。歷代級傑作《末代皇帝》的幕後故事《末代皇帝》是無數骨灰級影迷心中的影史巨作,坂本龍一為其創作的電影原聲配樂也深深地鐫刻在了每個聽者的腦海之中。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末代皇帝》憑藉注入靈魂的旋律獲得了最佳原創配樂獎,相較於臺前的輝煌,影片配樂的創作過程可謂鮮有人知。
  • 《坂本龍一:終曲》盛煌傳媒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樂」大師
    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紀錄片《四個春天》的導演陸慶屹,《坂本龍一:終曲》「聲音博物館」推廣大使唱作人ODD陳思鍵以及花倫樂隊的Rubey也驚喜現身,為「教授」坂本龍一現場打call
  • 聖誕邂逅《坂本龍一:終曲》,在冬日聆聽終極浪漫
    聚焦著名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的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已於12月16日登陸全國藝聯院線。影片上映後得到了來自影迷的一致讚許,有觀眾評論道:「太愛這種純粹的電影了,音樂如此乾淨清透,樂曲綿長悠遠,人性溫柔純淨,一生的執著為我們留下寶貴的樂章。」
  • 銀髮少年坂本龍一的「終曲」是自然之子的日常
    2014年,當「教授」坂本龍一患喉癌的聲明傳遍世界,我便有了隨時接受他離去的覺悟。害怕失去的感受更加刺激我,我不肯閱讀關於教授最新專輯《異步》(async)鋪天蓋地的評論或解讀,我希望那不是「終曲」。春天,當我坐進影院觀看《坂本龍一:異步·紐約公園大道軍械庫首演》這部將專輯從頭到尾演繹一遍的現場高清視頻,我體會到那種無法接近偶像的痛苦,也觸及偶像所展現的音樂之美難以抵達樂迷心靈的那份寂寞,現場觀眾困惑不解的表情,更烘託他沉迷於製造出世間美音時,那種童真的專注和忘我的孤獨。
  • 《坂本龍一:終曲》喜歡你丟棄音樂外殼的樣子
    《坂本龍一:終曲》於2017年9月在威尼斯上映,直到前不久才在中國上映。這部由Stephen Nomura Schible歷時五年拍攝而成的紀錄片,一登陸中國,便收穫了無數讚揚,還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追捧。片名「終曲」在歌劇上代表最後一幕,它的曲子不僅花費的心思要比其他曲目多,還要比其他曲目更加精美。戲劇上往往許多情節都發生在這一幕。因此,片名為終曲意味追求極致,也很符合一位歷經病痛重歸音樂創作之人的心境。
  • 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定檔12月16日【附完整紀錄片視頻】
    《坂本龍一:終曲》定檔12月16日 大銀幕再會「銀髮少年」
  • 《坂本龍一:終曲》引進內地,「教授」40年前影像曝光
    新京報訊 (記者 周慧曉婉)5月29日,據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官方消息,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即將引進內地,通過藝聯專線放映。電影記錄了日本頂級作曲家、電影配樂大師坂本龍一罹患喉癌前後五年的生活,片中剪輯了坂本龍一30年前參與《末代皇帝》等電影以及40年前作為YMO樂隊成員活動的寶貴片段。
  • 坂本龍一:終曲 Ryuichi Sakamoto: CODA (2017)網盤資源
    surl=pBgx1pttQ0BhOm6bVYIXmw密碼:h4w9=========================導演: 史蒂芬·野村·斯奇博主演: 坂本龍一類型: 紀錄片 / 音樂官方網站: ryuichisakamoto-coda.com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語言: 日語上映日期: 2017-09-03
  • 坂本龍一 終曲之後
    12月16日,以此為名的坂本龍一紀錄片自2017年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兩年後,終於登上中國部分電影院的大銀幕,中譯名為《坂本龍一:終曲》。從坂本龍一2012年為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的義演開始,紀錄片拍下了他在五年中的音樂創作歷程和新專輯《Async》的製作過程。
  • 音樂記錄片《坂本龍一:終曲》保定觀影會 | 1月15日 19:00 華隸影城華創店
    「教授」坂本龍一的記錄電影《終曲》早在去年12月16日就全國公映了,當時就想做保定地區的集體觀影活動,然而筆者彼時忙於「保定搖滾封箱」的工作。等到我快要把這個念想忘卻的時候,卻忽然發覺:1月16日,密鑰就到期了,我們無法在大銀幕「圍觀」「教授」了。這是一部註定小眾而乏人問津的片子。它不像《波西米亞狂想曲》那般具備話題性,以及張揚狂熱的整體氛圍。
  • 《坂本龍一:終曲》(免費共享)百度雲網盤【藍光1280P已完結】完整資源...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回復:坂本龍一2019年12月16日,《坂本龍一:終曲》在影院上映。該片獲得第42屆報知映畫賞特別獎。
  • 《坂本龍一:終曲》:關於自然和藝術
    《坂本龍一:終曲》劇照一直以來,我都對名人或者「大師」的人生經歷與作品比較感興趣,或者說是對人感興趣,只是他們作為人類歷史當中的閃光者,可以給我帶來更深層次的啟發和引領我去學習思考的方向塔可夫斯基將自然融入進電影鏡頭,坂本龍一將自然融入進音樂。他們都像自然與人類的媒介,一邊詮釋著無言的大自然,一邊用自然的力量撫慰著擁有複雜情感的人類。人們普遍認為,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是詩,這的確是最為貼切的解釋。
  • 「教授」坂本龍一的魅力,哪裡是「盛世美顏」與音樂感人那麼簡單
    死亡,生命的實相史蒂芬·野村·斯奇博歷時五年導演的電影《坂本龍一:終曲》僅從「藝術電影」的角度來看,也算是很有影響力的紀錄片,它在2017年威尼斯電影節非競賽單元首映,反響極佳;坂本龍一本人更不用說,他是2018年柏林電影節評委,他的音樂生涯與電影有著不解之緣,大眾了解他也是從他的電影(包括配樂和出演)開始的。
  • 《坂本龍一:終曲》,一生在音樂浪潮裡奔湧,活出生命的極致
    坂本龍一一直都是北北非常喜歡的配樂大師,聽他的音樂能夠感受到人物與時代對話,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教授在末代皇帝裡的配樂,然而教授年輕時也是一名相當叛逆的電子音樂愛好者。坂本龍一1952年出生在日本東京,很小開始學鋼琴,26歲時被邀請一起組樂隊,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三人樂隊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坂本當時剛從東京藝術大學作曲系研究生畢業,本來應該走古典音樂的道路,卻玩起當時覺得「不務正業」的電子樂,他們自己也沒想到能夠有如此成就。北北看到年輕時的教授,十分有個性,化著濃妝卻掩蓋不住稚嫩,果然還是顏值取勝。
  • 坂本龍一的「終曲」和巴赫的eulogy
    坂本龍一在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Ryuichi Sakamoto: CODA (2017)中多次提到巴赫,因為俄羅斯電影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 坂本龍一:不朽的音樂人生
    坂本龍一:不朽的音樂人生2019年末,上映了《坂本龍一:終曲》,為了向這位偉大的音樂製作人致敬,我和同事在晚飯後走進了電影院,卻只看到了兩個觀眾,我們互相會心一笑,即開始了四個人一個影院的奇妙之旅。於日本東京藝術大學音樂碩士畢業的坂本龍一,註定是為藝術而生,曾出演電影《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並擔任配樂,出手不凡,獲得了英國電影學院獎。
  • 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人不愛坂本龍一
    / @坂本龍一資訊CN就這樣被大眾打上「反賑災音樂」標籤的坂本龍一,在不到半年後的2020年2月,為深受疫情影響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兩場表演。2月29日,這個四年一遇的日子裡最令人難忘的事情之一,必然是坂本龍一在UCCA「快手良樂」音樂會帶來的這場特殊演出。
  • 《坂本龍一·終曲》:看大師的日常生活
    原標題:《坂本龍一·終曲》:看大師的日常生活 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曾於2019年12月16日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雖然票房不到五百萬,但四萬人看過後在豆瓣打出8.8高分。
  • 豆瓣8.8分《坂本龍一:終曲》:游離在世界之外,用生命感受聲音
    《坂本龍一:終曲》又名《 Ryuichi Sakamoto: Coda》,是一部由 史蒂芬·野村·斯奇博執導的一部關於日本頂級作曲家坂本龍一的紀錄片。影片 於2017年在日本上映,2019年12月16日,登上中國大陸的院線熒幕,豆瓣評分8.8分,全片時長為10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