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是香港娛樂圈開始出現追星族狂熱的時代,就是這樣一個讓人神往的地方,出現了多少讓人難以忘懷的經典,這種經典包括了經典歌曲,經典人物,經典事件,每一個經典人物唱著經典歌曲發生著經典事件,都深深刻錄在60-90年代之間出生的人的腦海中。小編有幸出生在80年代,對此是深有體會,同時,也感受到了剛開始熱潮到來的那股力量是多麼強大,後來給以一個正名叫做--偶像熱潮,正式拉開明星之間的各種角逐。
在四大天王未出現之間,傳聞中就已經有所謂的兩大天王,就是張國榮和譚詠麟。在整個80年代的香港娛樂圈,其實可以看作這兩個人的舞臺,其他人都得靠邊站。無論是十大中文歌曲獎,還是十大勁歌金曲獎,每年的獎項幾乎是頒發給這兩人的,所以這兩人之間的爭鬥是最為激烈,只要他們的名字出現總是最讓人心湧澎拜的。
在我的記憶中,譚詠麟是獨霸80-84年的獎項的,那時候張國榮還在打醬油,意思還沒在十大金曲或者十大中文獎項裡面得過獎,所以這三四年裡面,譚詠麟可以說是拿獎拿到手軟的那種,幾乎沒壓力,每次拿獎都是笑口常開。但是84年後壓力就倍增了,因為這時候一個重要人物將要閃亮登場了,你們都猜到了,就是張國榮。張國榮的出現可以說是譚詠麟的剋星,自打憑著一首勁歌《Monica》拿到第一個獎項以後,每年的頒獎都有他幾個獎項,可以說是跟譚詠麟不分上下剛開始。
但是隨著張國榮自己的努力,之後的成績越來越好,一路順風順水,反而是譚詠麟面對張國榮的這種攀登頂峰,超越自己的勢頭,倍感壓力。然而就是在這個期間,譚詠麟和張國榮的歌迷都非常的不服氣對方,更是在我記得是張國榮在舞臺上唱起《有誰共鳴》的過程中,兩方歌迷都亂成一團,在下面打起來了。
當時我記得張國榮在臺上說了一段話,深深的感動了我可以這麼說,所以我特別喜歡這一首《有誰共鳴》,感覺在沒有信心,失落的時候,唱著這首歌特別能有共鳴。這兩方歌迷的狂熱追星,導致這兩個人都倍受壓力,終於在88年和89年分別退出了歌壇,從此不在拿獎,一個時代就結束了,接著迎來了後面的四大天王,這都是後話了。
其實我們總結譚詠麟和張國榮的一路對決,他們之間是不分伯仲的,各自都有很多歌迷,對於小編來說,無論是譚詠麟的歌曲還是張國榮的歌曲,我都愛聽,覺得他們都能夠唱出感情來,聽著很有感覺。如果非要區別他們,可能就是各自性格不太一樣,一個比較開朗,一個比較憂鬱。最後說一句,他們都是最棒的。
黃家駒逝世26周年,可能是被謀殺?
譚詠麟私生子回港探親,還攜帶外國漂亮女友來見家長
譚詠麟22歲兒子帶外籍女友回家,又高又帥繼承父親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