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的歷史地位如此之高?

2020-12-22 自由仙

在歷史上一個人要想擁有崇高的地位,除了本身要有實打實的能力以外,另外就是要有人的吹捧,最明顯的就是關羽。要在歷史上的名將排名,關羽都難以入選前十,然而因為君主對於忠的需求,所以關羽被一點點的抬高,最終被封神了。

而諸葛亮其實也是類似,但將諸葛亮捧到如此地位的,卻是掌控古代輿論話語權的文人集團。諸葛亮可以算是文人心中最完美的偶像,諸葛亮的存在,幾乎可以滿足一個文人心中所有的追求。

隱者的追求

在中國古代很多文人都有成為隱士的夢想,但這並不是所有文人都可以做到的。

諸葛亮曾經躬耕南陽,高臥隆中。這是很多文人想擁有而無法擁有的文人的隱者的夢想。

君主的禮遇與信任

對於文人來說,對於君主的禮遇與信任十分渴望。

特別是對於自命清高的文人來說,古代科舉那種脫衣搜身的模式,對於文人來說如同是羞辱。

但諸葛亮呢,劉備親自上門,三顧茅廬一請再請,諸葛亮才得以出山輔佐劉備,劉備給予諸葛亮的禮遇,這是後世的文人十分渴望但卻不可能得到的。

後世的文人歌頌諸葛亮,其實是在對君主說,諸葛亮之所以會如此,其實在於他在報君主的恩德,而君主你也應該向劉備對諸葛亮一樣對我們。這個其實和後世歌頌李世民和魏徵是一個道理。

出將入相一展抱負

對於文人來說,當然最希望的就是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

而諸葛亮最後在蜀國的地位,幾乎就是大權獨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諸葛亮是真正做到了出將入相,內能治國,外能領軍,盡情的一展心中的抱負。

要想建功立業青史留名的文人,這無疑也是最大的追求。

人物品格無可挑剔

對於古代文人來說,個人的品格很多時候,比起能力來更為重要。而諸葛亮的人物品格也絕對是無可挑剔的存在,他為官清廉,權傾朝野而又忠心耿耿。

這也是後世眾多文人崇拜諸葛亮的地方,他在蜀國的地位類似曹操的地位,但他和曹操做的事情卻完全不同,你可以質疑諸葛亮的能力,但幾乎沒有人質疑諸葛亮的為人與品格。

出師一表真名世

當然對於文人來說,自然也想要著書立說文章傳世,而諸葛亮的《出師表》更是流傳千古,被杜甫認為「出師一表真名世,千古誰堪伯仲間」。

文人誰不想自己也有這樣的文章千古流傳呢 。

由此可以想見,諸葛亮一個人,幾乎滿足了古代文人所有的夢想與追求,諸葛亮幾乎是古代文人最為完美的偶像人選。

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詩詞歌頌諸葛亮了,諸葛亮又是為什麼會被文人喜歡了。所以他的歷史地位也就不斷提高了。

至於三國演義出來之後,諸葛亮在民間又被當做智慧的化身,智慧之神一般的存在。

相關焦點

  • 糜竺地位高過諸葛亮的真正原因,只有這三點,其餘都是浮雲
    一提起諸葛亮,後人往往會想到他為劉備所規劃的宏圖大略--《隆中對》。也正是受此因素影響,人們又往往認為諸葛亮在蜀漢政權中的地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縱觀劉備在世期間,諸葛亮實際上地位一般,並沒有取得所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更有甚者,才能平庸的糜竺在蜀漢政權中的地位也是高於諸葛亮的,史稱「益州既平,拜(糜竺)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之右。」而此時的軍師將軍,正是諸葛亮。
  • 新三國之4.諸葛亮的歷史評價
    對諸葛亮的歷史評價,還是很複雜的。從《三國演義》裡看,諸葛亮更像是一個會法術的妖道。
  • 法正活著的時候和諸葛亮相比,他倆在蜀漢的地位誰的高?
    ,劉備死後甚至白帝城託孤於他,諸葛亮甚至被稱為《三國》最聰明之人,後世傳說他料事如神。但是對於法正這個人物,大家知道的就不是太多了,這個人物在三國的歷史上,被淹沒在眾多閃耀的星星裡。一、法正與諸葛亮的對比法正在年齡上是比諸葛亮大的,應該是諸葛丞相的大哥,兩人同為劉備股肱之臣,就是左膀右臂的意思,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其實法正在智慧上還是絕對不遜色於諸葛亮的,畢竟謀士也是需要智商的。
  • 克魯伊夫為何地位如此之高?
    在世界足球的歷史中,克魯伊夫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在球員時代,他的主要榮譽都是在俱樂部獲得的,與貝利,馬拉度納,貝肯鮑爾相比,荷蘭鬱金香從未在他的時代成為大賽的冠軍,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在足球領域的崇高地位。
  • 洪金寶為什麼是大哥大,洪金寶與範冰冰究竟是關係?地位如此之高
    但是相對於他的感情生活,大家更關注他在娛樂圈的地位,比如:洪金寶為什麼是大哥?為什麼洪金寶是個大哥在80年代和90年代,可以說洪金寶的事業在發展。當年的動作武俠片都是娛樂圈拍的,但都是真人。洪金寶非常擅長打戲,所以他的事業發展順利。後來,洪金寶也成立了洪家班收徒弟。
  • 如何評價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和在歷史上的地位?
    能當帝王的絕非乏乏之輩,蜀漢昭烈帝劉備初見諸葛就被其才華折服。「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劉備拖孤時「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還告誡後主以及其他兒子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司馬懿在見過諸葛的排兵布陣後,也稱為一代奇才。發明八陣圖,後世軍神李靖曾藉助八陣圖研發出了六花陣。
  • 歷史人物評價之諸葛亮
    無論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在民間,諸葛亮向來是位大紅大紫的風雲人物。      「鞠躬盡粹、死而後以」這句歷史名言,不知影響了多少代人,成為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銘!對諸葛亮的評價,在歷朝歷代,朝野之間均能出奇地達成共識,成為很少發生非議的一位歷史名人。諸葛亮當年揮毫而成、令人盪氣迴腸的《出師表》,更成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
  • 諸葛亮如此有名,為什麼魏和吳都不招攬諸葛亮?原因很簡單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非常有名的一位謀士,可以這樣說,劉備能夠在當時建立蜀國,擁有一席之地,諸葛亮功不可沒。而且諸葛亮在當時的名聲一直是非常大的,但是諸葛亮如此有名,喜歡招攬賢才的曹操和急缺人才的孫權卻都沒有去招攬諸葛亮,劉備卻去招攬他,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無非就是兩個原因。
  • 劉備如此賢明,諸葛亮如此料事如神,為什麼他們還是沒能一統天下
    劉備作為以織鞋賣履為生的落魄皇族,以家徒四壁之景象發展為三分天下之帝王,可以說是非常成功了。諸葛亮雖為隱世高人,卻是布衣之身,最後發展為一國宰相,也可以說是非常成功了。劉備與諸葛亮歷來被稱為明君賢臣的典範,然而劉備諸葛亮終究沒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究其原因,個人總結有以下幾點,以供諸君參考。
  • 諸葛亮為什麼要等劉備三顧茅廬?
    小時候看三國總是有一點不解,既然諸葛亮都準備出山輔佐劉備了,為什麼還要等劉備三顧茅廬?如果劉備沒有耐心,或是形勢緊迫,等不了諸葛亮的話,那不就失去建功立業、匡扶漢室的機會了嗎?難道真的想「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嗎?拿現代人的眼光來看,諸葛亮是矯情,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諸葛亮說的是實話。
  • 為什麼說諸葛亮智謀遠不及郭嘉?郭嘉和諸葛亮
    說他倆都是同一量級的人物,對劉備、曹操同樣重要,兩個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怎樣相似呢?易中天認為:  第一,他們都是少年天才,出山時都只有二十六七歲。  第二,他們都「審於量主」(謹慎地選擇主公)。  第三,他們都「謀功為高」。  第四,他們都忠心耿耿、競競業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 歷史上周瑜是怎麼死的?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三氣周瑜」是羅老師為了顯示諸葛亮如神一樣的智慧而強加的橋段,但他卻忘了這麼一來就會把人家無辜的「美周郎」給抹黑了,從而讓人們對於周瑜的歷史形象產生誤解。 最後,周瑜想用「假途滅虢」之計來奪下荊州,但他卻忘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因此他被孔明巧妙「反殺」。也正因如此,周瑜直接被臥龍先生給氣死了。
  • 科比的歷史地位到底多高?為什麼球員和媒體各執一詞?
    科比的歷史地位到底有多高?相信很多人都對科比的歷史地位存在著很大的疑問。因為在媒體看來,科比就是守門員身份的存在,而且有一部分媒體還把科比排在歷史前十開外。好一點的媒體也只是把科比安排在前十守門員的位置。
  • 歷史探秘:李嚴也是託孤大臣 為何總是和諸葛亮過不去呢?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探秘:李嚴也是託孤大臣 為何總是和諸葛亮過不去呢? 史上最奇怪的對手,莫過於諸葛亮和李嚴了。諸葛亮完全稱得上是李嚴的最大政敵,就是評價諸葛亮和李嚴有故共戴天之仇,這句話也不過分。但是諸葛亮死了的時候,哭得最傷心的,卻恰好就是李嚴。
  • 炸裂,諸葛亮罵死王朗: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諸葛亮:(狂笑數聲,撫扇而答)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王朗一愣。諸葛亮: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昔日桓帝、靈帝之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兇,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傕、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
  • 李嚴的官位並不在諸葛亮之下,而諸葛亮為什麼排擠李嚴?
    大家應該沒有人不知道諸葛亮是誰,卻甚少有人認識李嚴這個人,實際上,在蜀漢時期,諸葛亮和李嚴是同一個地位的大臣,兩人的關係可以用"一山不容二虎" 但事實上李嚴在蜀漢朝堂上並不像諸葛亮那麼有話語權,儘管李嚴的官位並不在諸葛亮之下。故而有許多人說是諸葛亮排擠李嚴,那麼諸葛亮為什麼容不下李嚴呢?
  • 三國文化在國外的地位有多高?
    吉川英治《三國志》不只是他,幾乎所有的日本版「三國」故事都是到諸葛亮之死便戛然而止。諸葛亮在日本的國民認可度也非常高。位於成都的武侯祠,是劉備和諸葛亮君臣合祀祠廟,每年都有許多來自日本的遊客為諸葛亮和劉備而來。武侯祠的紅牆「三國」為何在日本引起如此熱烈的追捧?
  • 如果三國諸葛亮空城計失敗會有什麼後果?歷史會改變嗎?
    三國演義中如果空城計被識破,影響最大的不是三國故事的走向,而是三國之後的故事,或許就不會有西晉,歷史將會發生巨大改變。然而歷史上這次戰役交戰雙方並不是諸葛亮與司馬懿,而是諸葛亮與張郃。當時司馬懿遠在洛陽,反倒是輔助馬謖守街亭的王平擺了一道疑兵之計,延緩了張郃的攻勢。
  • 與諸葛亮難分伯仲的司馬懿,歷史形象為何截然不同?
    撰文丨朱子彥摘編丨何安安司馬懿和諸葛亮都是三國時代著名的歷史人物,在三國歷史舞臺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千百年來,人們將諸葛亮奉為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是清廉的典範、正義的象徵、愛民的賢相、忠臣的圭臬,而將司馬懿定性為兇狠陰鷙、殘暴嗜殺、老奸巨猾,是狐媚事上的野心家、陰謀家。為何兩人同為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在歷史上的形象卻截然不同?
  • 人物 劉隆有:諸葛亮,拿什麼恆久地感動著歷史?
    擅長寫作史詩的偉大詩人杜甫極贊諸葛亮,頌之為「萬古雲霄一羽毛」,華夏政史第一人。將軍宜枉駕顧之。」劉備即親往拜請,遂演出「三顧茅廬」的歷史名劇。管仲、樂毅,是何等樣的先賢?諸葛亮以之自比,時賢們竟「謂為信然」。龍自秦漢以後,便成了封建帝王的專喻物,而時賢們竟以之喻美諸葛亮,稱之為「臥龍」,這讚譽,真可謂高之又高了。而這時諸葛亮還僅是個未出茅廬的二十七歲的小青年。極力讚美他的幾位,除徐庶和崔州平與之同輩,龐德公和司馬徽都是其長輩,且正當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