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一個人要想擁有崇高的地位,除了本身要有實打實的能力以外,另外就是要有人的吹捧,最明顯的就是關羽。要在歷史上的名將排名,關羽都難以入選前十,然而因為君主對於忠的需求,所以關羽被一點點的抬高,最終被封神了。
而諸葛亮其實也是類似,但將諸葛亮捧到如此地位的,卻是掌控古代輿論話語權的文人集團。諸葛亮可以算是文人心中最完美的偶像,諸葛亮的存在,幾乎可以滿足一個文人心中所有的追求。
隱者的追求
在中國古代很多文人都有成為隱士的夢想,但這並不是所有文人都可以做到的。
諸葛亮曾經躬耕南陽,高臥隆中。這是很多文人想擁有而無法擁有的文人的隱者的夢想。
君主的禮遇與信任
對於文人來說,對於君主的禮遇與信任十分渴望。
特別是對於自命清高的文人來說,古代科舉那種脫衣搜身的模式,對於文人來說如同是羞辱。
但諸葛亮呢,劉備親自上門,三顧茅廬一請再請,諸葛亮才得以出山輔佐劉備,劉備給予諸葛亮的禮遇,這是後世的文人十分渴望但卻不可能得到的。
後世的文人歌頌諸葛亮,其實是在對君主說,諸葛亮之所以會如此,其實在於他在報君主的恩德,而君主你也應該向劉備對諸葛亮一樣對我們。這個其實和後世歌頌李世民和魏徵是一個道理。
出將入相一展抱負
對於文人來說,當然最希望的就是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
而諸葛亮最後在蜀國的地位,幾乎就是大權獨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諸葛亮是真正做到了出將入相,內能治國,外能領軍,盡情的一展心中的抱負。
要想建功立業青史留名的文人,這無疑也是最大的追求。
人物品格無可挑剔
對於古代文人來說,個人的品格很多時候,比起能力來更為重要。而諸葛亮的人物品格也絕對是無可挑剔的存在,他為官清廉,權傾朝野而又忠心耿耿。
這也是後世眾多文人崇拜諸葛亮的地方,他在蜀國的地位類似曹操的地位,但他和曹操做的事情卻完全不同,你可以質疑諸葛亮的能力,但幾乎沒有人質疑諸葛亮的為人與品格。
出師一表真名世
當然對於文人來說,自然也想要著書立說文章傳世,而諸葛亮的《出師表》更是流傳千古,被杜甫認為「出師一表真名世,千古誰堪伯仲間」。
文人誰不想自己也有這樣的文章千古流傳呢 。
由此可以想見,諸葛亮一個人,幾乎滿足了古代文人所有的夢想與追求,諸葛亮幾乎是古代文人最為完美的偶像人選。
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詩詞歌頌諸葛亮了,諸葛亮又是為什麼會被文人喜歡了。所以他的歷史地位也就不斷提高了。
至於三國演義出來之後,諸葛亮在民間又被當做智慧的化身,智慧之神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