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李嚴也是託孤大臣 為何總是和諸葛亮過不去呢?

2021-01-15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探秘:李嚴也是託孤大臣 為何總是和諸葛亮過不去呢? 史上最奇怪的對手,莫過於諸葛亮和李嚴了。諸葛亮完全稱得上是李嚴的最大政敵,就是評價諸葛亮和李嚴有故共戴天之仇,這句話也不過分。但是諸葛亮死了的時候,哭得最傷心的,卻恰好就是李嚴。而且李嚴

  原標題:歷史探秘:李嚴也是託孤大臣 為何總是和諸葛亮過不去呢?

  史上最奇怪的對手,莫過於諸葛亮和李嚴了。諸葛亮完全稱得上是李嚴的最大政敵,就是評價諸葛亮和李嚴有故共戴天之仇,這句話也不過分。但是諸葛亮死了的時候,哭得最傷心的,卻恰好就是李嚴。而且李嚴不是假哭,是真哭,沒過多久,他就因為悲傷過度,跟著去世了。

  那麼明明諸葛亮是李嚴最大的政治對手,為什麼諸葛亮去世的時候?李嚴卻偏偏哭得那麼傷心呢?

  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說諸葛亮是李嚴的最大政治對手?

  原本李嚴在劉備的集團裡面地位是不高的。一直以來,他都沒有什麼存在感。不過,後來劉備在打敗了夷陵之戰以後,突然格外地重視起李嚴起來。他把李嚴提拔成尚書令,讓李嚴到永安去。因為當時劉備駐紮在永安。劉備在那裡駐紮了一年多的時間,最後壯志未酬死在那裡。劉備在去世之前,進行了所謂的「託孤」。他在這次「託孤」中,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有些迷惑不解的決定,就是讓諸葛亮和李嚴成為他的託孤大臣。諸葛亮作為丞相,負責朝廷事務。李嚴作為中護軍,掌管兵權。

  劉備的這個安排後,後人普遍認為,他是為了避免諸葛亮權力獨大。

  不過我覺得這個判斷是有問題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李嚴的資歷是很淺。前面我們也說了, 的時候,他在劉備的集團裡是沒有什麼存在感的,而且也沒有建立過多大的戰功。只不過被劉備火速提拔起來,作為託孤大臣而已。顯然,要讓他來牽制諸葛亮,幾乎是不可能的。

  劉備之所以要重用李嚴,我認為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劉備擔心益州鬧事。畢竟劉備對於益州來說,是一個外來戶。一旦劉備去世了,益州的地主集團以及原來劉璋的部門,可能會不滿劉備而鬧事。

  事實上,劉備的判斷是沒錯的,確實劉備去世了以後,益州出現了很多鬧事的事情。劉備之所以提拔李嚴,是因為李嚴本來就是益州人,是益州 有代表性能夠說得起話的人。有他在,各方面要好說話一些。

  不過劉備的這種安排,事實上對諸葛亮來說是不利的。因為劉禪是一個小孩兒,又是一個性格比較軟弱的人。當劉備去世以後,對於整個蜀漢來說,應該有一個權勢人物出現,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確保蜀國的穩定。而諸葛亮認為,他應該成為這樣的人。但是劉備卻把兵權交給了李嚴,這讓諸葛亮感覺被掣肘了。所以,諸葛亮當時必須要進行一個奪權行動,把兵權從李嚴的手裡,轉移到自己的手裡。

  諸葛亮當時的做法,是繼續讓李嚴鎮守永安。畢竟永安這個地方,是吳國和蜀國交界的地方,是蜀國的大門。所以諸葛亮的這個安排,李嚴也無話可說。這樣一來,平定內部動亂,平定南方,還有後來的北伐工作,李嚴就不可能再去做了,只能靠諸葛亮親自上陣。而諸葛亮通過這種親自上陣,事實上就把李嚴手中的兵權全部奪了過來。

  李嚴本來和諸葛亮是平起平坐的人,可是最終他卻成了一個地方長官。你說他怎麼會不憤恨諸葛亮呢?

  好在,諸葛亮沒想當權臣,他只需要把兵權奪過來就可以了,也沒有極力打擊李嚴。後來他在進行北伐的時候,還把李嚴從永安調過來,一起組織北伐。不過他並沒有讓李嚴掌管軍隊,只讓李嚴負責糧草押運。

  這個工作事實上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糧草對於整個蜀軍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李嚴身上的擔子並不輕。但是畢竟他手中沒有實權,同時又要做這麼艱巨的工作,因此他內心的不滿就更深。

  李嚴內心有不滿,加上他自己的能力又有限,所以有一次,他在押運糧草的時候,因為自己沒有及時把糧草押運到,就給諸葛亮說糧草不夠。這樣一來,諸葛亮就不得不撤軍了。

  但是,當諸葛亮撤軍後,李嚴卻又在劉禪的面前冤枉諸葛亮,說本來糧草很充足,不知道為什麼諸葛亮偏偏要撤軍。一是就是說諸葛亮勞民傷財。

  李嚴之所以要說這樣的話,一來是逃避責任,二來是發洩內心不滿,三來也可能是想搞倒諸葛亮。

  不過這一次,諸葛亮沒有給李嚴客氣,他在劉禪面前,把事情講得清清楚楚。最終,劉禪嚴厲處罰了李嚴,把他的職爵都奪了,讓他回去養老了。

  由此可見,李嚴確實和諸葛亮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是為什麼,諸葛亮去世以後,李嚴卻非常悲痛呢?

  這是因為,在李嚴看來,諸葛亮在世,他還可能得到重用。畢竟諸葛亮就算不滿李嚴,但是從諸葛亮的性格以及他要團結所有人實現朝廷和諧的目的來看,他啟用李嚴的可能性是比較高的。

  但是諸葛亮去世以後,一來,李嚴本身是元老重臣,包括蔣琬、費禕、董允等人都會很忌憚他,自然不會再用他,二來,李嚴確實自身的本事也不大,經常誤事,還心懷嫉妒。這樣的人,誰會用他呢?三來,李嚴在劉禪的心中名聲已經壞了,劉禪也不可能主動用他。

  總之,誰都不會再用李嚴了,李嚴的前程完全就斷了。所以他怎麼可能不傷心呢?最終也就憂懼而死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諸葛亮李嚴兩託孤大臣權重一樣嗎?
    劉備臨終指定了兩個託孤大臣:諸葛亮和李嚴。後來,諸葛亮將李嚴調往漢中前線,再後來更是因為李嚴運糧不及而將其免職。對於這種結局,很多人認為這是諸葛亮在打擊排擠李嚴,為的是大權獨攬。那麼,諸葛亮和李嚴這兩個託孤大臣他們的權重是一樣的嗎?
  • 劉備託孤兩人,為何世人只知諸葛亮而不知李嚴?孔明對李嚴做啥了
    李嚴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而從劉備的角度來看,他也並不希望諸葛亮獨掌大權。所以,劉備在臨死前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二人。 但世人只知諸葛丞相,又有誰認識李嚴呢?劉備明明是託孤於孔明於李嚴二人,為何在劉備死後,李嚴便遠離了蜀國的政治中心?諸葛亮到底對李嚴做了什麼呢?
  • 李嚴與諸葛亮誰才是劉備真正的託孤對象
    現在網絡上說起劉備託孤之事,不少網友都會談論起諸葛亮鬥爭李嚴,燭影斧聲強調荊州派系矛盾,彷佛誤會李嚴為諸葛亮上司,曲解劉備重用李嚴勝於諸葛亮。因為《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正史白紙黑字已定正副,史料簡單明了,劉備託孤二大輔臣:諸葛亮為正,李嚴為副,來源有根有據。
  • 劉備託孤為什麼選諸葛亮李嚴而不用趙雲?
    就像漢武帝託孤,也是選擇了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車騎將軍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左將軍上官桀四個人為顧命大臣。之所以不是只選擇一個丞相,就是為了怕諸葛亮變成曹操——後來諸葛亮的權利真的不比曹操小。這時候有人就提出質疑:託孤寄命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諸葛亮和李嚴分屬兩個陣營,很難親密合作,那麼劉備為什麼不選擇趙雲魏延一起來當顧命大臣,而只弄了諸葛亮李嚴兩個人,諸葛亮排擠掉了李嚴,成了「獨相」,只要動動心思,劉家天下就要改姓了。一貫知人善任的劉備怎麼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
  • 諸葛亮去世後,被他廢為平民的李嚴,為何「激憤而死」呢?
    雖然在白帝城託孤中,諸葛亮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但是,劉備指定的託孤大臣,實際上是兩位,也即除了諸葛亮,還有李嚴這位大臣。彼時,劉備讓李嚴與諸葛亮一道受遺詔輔佐少主劉禪;以李嚴為中都護,留下鎮守永安。公元223(建興元年),後主劉禪即位後,李嚴被封為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勳。但是,公元231年,李嚴卻被諸葛亮廢為平民,遷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
  • 劉備在永安託孤諸葛亮,為何還要讓李嚴成為副手?難道是信不過?
    蜀漢王朝的創立者劉備,在經歷過夷陵之戰後逃到永安一病不起,最後決定託孤。而諸葛亮自然是不二人選,劉備還讓劉禪對諸葛亮侍之如父,可見是舉國相託了。但是,劉備卻又提出,讓李嚴來做副手,一同接受託孤之重。這一點,讓許多人心生疑惑,劉備為何要這樣做?難道是信不過諸葛亮嗎?
  • 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是丞相,為何將兵權交給李嚴?
    臨終時,劉備委託諸葛亮接管滿朝文武大臣的任務,並將總權力分配給李嚴。 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病重。 夷陵戰敗後,蜀國的國力大受損害。 當時,劉備的長子劉禪才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 劉備臨死前,選諸葛亮等人為大臣,協助劉禪。 一般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是劉備供養孤兒的大臣。 但當時,劉備還安排了另一個重要的人作為託孤的重要大臣。 所有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他是李嚴。
  • 李嚴諸葛亮同為劉備託孤的重臣,卻為何自絕蜀漢,最終鬱憤而死?
    他自知時日不多,急令諸葛亮、李嚴等人,來到白帝城。 在臥榻前,將太子劉禪珍重地託付給了諸葛亮和李嚴二人後,劉備吐血含憤而死。諸葛亮和李嚴,就一同成了劉備的託孤大臣。 這個李嚴,又名李平,在劉備在奪得益州後,李嚴被任命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和軍師諸葛亮、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將軍伊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五人一起制定了重新整治益州的條令刑法,成為了蜀漢的法律體系的根基。
  • 劉備為何託孤於李嚴?劉備看重的不止是能力,而是他身上的不足
    三國時期,劉備在夷陵之戰大敗後,就沒有活著回到成都,而是死在了白帝城,並且在臨死之前,託孤於兩位大臣,也就是諸葛亮和李嚴,劉備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可以理解,為什麼會同時託付給李嚴呢?同時李嚴雖然是託孤大臣之一,但是其地位還不足以和諸葛亮平起平坐。《三國志.先主傳》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三國志.李嚴傳》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 李嚴原來這麼厲害,難怪劉備命其為顧命大臣,權力更在諸葛亮之上
    講到白帝託孤,通常都只會記得劉備對孔明說的那句「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其實忘記,劉備對身後事顧命大臣的安排是兩位,丞相諸葛亮為正負責內政,尚書令李嚴為副掌兵權。而劉備為何不選擇趙雲、魏延、吳壹、楊儀、蔣琬、費禕等人呢?
  • 李嚴的官位並不在諸葛亮之下,而諸葛亮為什麼排擠李嚴?
    對於劉備臨終白帝城託孤給諸葛亮的故事,我們已經是耳熟能詳了,劉備的臨終之言,"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以及諸葛亮的表態,"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劉備臨終前託孤實際上是託付給了兩個人,除了諸葛亮以外,另一個人就是李嚴,諸葛亮與李嚴同為輔佐大臣,並受遺詔。
  • 諸葛亮罷免李嚴,是權力鬥爭還是罪有應得?
    蜀漢建興九年(312)諸葛亮罷了驃騎將軍、中都護李嚴的官。李嚴是和諸葛亮一起接受劉備託孤的大臣,一個顧命大臣處分了另一個顧命大巨,這是蜀漢歷史上最重大的案件.在這一事件中,處理人諸葛亮和被處理人李嚴誰是誰非?有人認為諸葛亮罷免李嚴是二人一場權力之爭,這是真的嗎?
  • 劉備白帝城託孤,為什麼選李嚴,而不是國舅吳懿呢?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劉備病逝,享年六十三歲。對於劉備的白帝城託孤,在託孤人選上可謂煞費苦心。就諸葛亮來說,被安排為蜀漢的丞相,並輔佐後主劉禪,至於掌握兵權的李嚴,作為武將在永安帶兵,以此實現兩位託孤大臣之間的互相制衡。不過,在很多人看來,劉備託孤給諸葛亮無可厚非,而就李嚴來說,實際上還有更合適的人選,也即吳懿。
  • 諸葛亮是李嚴最大政治對手,為何諸葛亮去世,李嚴反而憂懼而死
    史上最奇怪的對手,莫過於諸葛亮和李嚴了。諸葛亮完全稱得上是李嚴的最大政敵,就是評價諸葛亮和李嚴有故共戴天之仇,這句話也不過分。
  • 李嚴手握重兵,為何將軍權拱手讓人,最後還被諸葛亮趕回老家
    為了保證權利的分化,劉備並非僅僅託孤給了諸葛亮一個人,還另外提拔了李嚴,專門用來制衡諸葛亮。李嚴是益州的老將,在西川之戰的時候,李嚴帶領自己的部隊投降了劉備,成為了劉備手下的重要的將領。同趙雲等人不同,李嚴和諸葛亮的交情不深,不會過多的受制於諸葛亮。
  • 為何劉備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的同時,還將兒子託付給李嚴?
    在古代歷史中,劉備和諸葛亮都是不多見的君臣。劉備非常信任諸葛亮,將自己的孩子託付給他。諸葛亮也對劉備非常忠誠,直至劉備死後,劉禪上位。儘管劉禪平庸無能,他也沒有起過篡位的心思,一直盡心盡力輔助劉禪。當時,劉備不只託付了諸葛亮一個人,還託付了李嚴。
  • 託孤大臣李嚴,本是劉備用來制衡諸葛亮的,不料8年後反遭被廢
    當時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不聽諸葛亮的諫言,執意攻打東吳,以至於自己狼狽逃回白帝城後一病不起,然後將劉禪託孤於諸葛亮。其實作為託孤大臣,並不只有諸葛亮,劉備臨終前還託孤了一個人,那個人就是李嚴。
  • 諸葛亮去世,李嚴哭的傷心欲絕的原因分析!
    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也極度的悲痛之中,其實我們從李嚴和諸葛亮前前後後發生的摩擦說起,李嚴的激憤主要是哭自己的政治前途和不想被人秋後算帳。李嚴犯下了不可饒恕的三件大事 1、託孤兩人不同心同德。 蜀漢集團是一個整合過來的集團,主要是分為三個集團:土生集團(以張飛、關羽、趙云為班底);荊州集團,諸葛亮、蔣琬為代表的;益州集團,李嚴、劉巴、黃權、法正等為主。李嚴是益州集團的人,託孤的時候,法正已經去世,黃權投靠了曹魏,劉巴已經死了。為了權衡集團的利益,劉備特意叫來了諸葛亮和李嚴,目的就是讓他們好好合作,實現蜀漢統一天下和恢復漢室的宏遠志向。
  • 劉備臨終前,真將兵權交給李嚴?李嚴又為何能高居輔政大臣之位?
    《三國志李嚴傳》載:「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試想,歷代有出現過執掌全國最高軍事的統帥不是留在都城,而是鎮守地方的嗎?顯然不可能。故而「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的意思並非是讓李嚴留在永安,總攬蜀漢內外軍事,而是李嚴總攬永安內外軍事,統帥留守永安的中央軍和地方軍,防備東吳進防。
  •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與諸葛亮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結局令人惋惜
    劉備羞憤交加,一病不起,次年病重,逝世前將劉禪託孤交給了諸葛亮和李嚴,史稱「白帝城託孤」。二、李嚴仕途李嚴,字正方,出身荊襄,原本是在劉表底下做事的。李嚴少年出仕就表現出了卓越才華,劉表委任他到各個地方去視察民情,旨在培養未來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