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動漫產業營收超200億元 動畫公司能盈利者少之又少

2021-02-18 騰訊財經

過去中國動漫產業主要靠政府的補貼,隨著政府補貼的逐漸減少,逼著動漫行業做更多的變革和創新。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溫夢華 葉曉丹

魏無羨、藍忘機、漫威英雄、狐妖小紅娘蘇蘇、火影忍者……近年來,隨著泛二次元用戶規模不斷增長,作為文娛行業細分領域之一的動漫行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愛奇藝、騰訊、B站等紛紛加大對動漫領域的投入,動漫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自2015年動畫電影《大聖歸來》創造票房奇蹟後,爆款缺乏。找到自己的商業模式、盈利模式依舊是每個動畫從業者苦苦摸索的。

作為每年一度動漫業界的盛會,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動漫產業高峰論壇上,《火影忍者》導演伊達勇登、《喜洋洋與灰太狼》原創動力文化總經理黃偉明、《熊出沒》華強文化科技集團執行總裁尚琳琳、《舒克與貝塔》皮皮魯公司CEO鄭亞旗等資深從業者總結了2018年動漫行業的發展,共同探討動漫行業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

2018年動漫產業「喜憂參半」 兒童國漫或迎來風口

「你給2018年國漫打幾分?」論壇現場,大屏幕便播放一段路人「街採」。80分,70分,60分,50分……數字越念越低,再一問,「喜歡國內的動漫還是國外的」,不少採訪對象都選擇了「國外」。

看著這些數字和評價,對2018年的動漫行業,在座幾位動漫從業者也給出了「喜憂參半」的答案:有人用「開心」形容,而有人則用「憂傷」形容。

數據顯示,2018年動漫產業營收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06.4億元;共生產原創動畫片3433集、14703.5分鐘;出版漫畫81部、發行652357冊;製作動畫電影5部,遊戲910款。有預測稱,中國動漫產業總產值2019年有望達到1955億元。

而在動畫電影方面,2018年在國內上映的進口動畫27部,累計票房24.83億元;國產動畫34部,實現票房16.22億元。

尚琳琳認為,無論是從內容、題材和類型上都呈現出多元化特點,不僅有針對低幼觀眾的動畫,同時也有專門針對成人觀眾的電影。

而通過對近幾年動漫產業的觀察,鄧亞旗則認為,兒童國漫的風口要來了。

不過,他們也坦言,相比國外優秀的動漫作品以及成熟的工業化體系,中國動畫依舊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8年很多動漫公司過的都不是特別好,整個大市場環境也不太好。伴隨著資本退潮,能賺錢的都只有一兩家。我之前也拜訪了一些同行,有人也想要轉行。」「喜羊羊之父」黃偉明表示。

曾擔任《火影忍者》14年導演的伊達勇登則表示:「一方面,特別感受到中國動漫中原創IP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中國動漫的市場也越來越大,開始嘗試一些中日合拍等合作模式。」

動漫公司盈利者甚少 行業變現渠道長

如何通過一個更好的商業模式來撬動國內的動漫電影市場,成為了此次動漫節業內人士熱切探討的話題之一。

「動漫行業整個的變現渠道是很長的,它不像外賣等新經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變現渠道。」愛奇藝高級副總裁耿聃皓談到,過去中國動漫產業主要靠政府的補貼,隨著政府補貼的逐漸減少,逼著動漫行業做更多的變革和創新。

每經記者注意到,作為動漫行業中的成功者,從迪士尼的年報來看,收入最高和利潤最高的並不是大家熟知的迪士尼作品,而是它的主題公園和媒體頻道,這兩項的收入遠遠超過內容,但是內容是一切的龍頭和發源。

「所有的動漫作品是我們創意的源頭和產業鏈的起源,我們後面所做的衍生品,主題公園,舞臺劇和圖書,所有的產業鏈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打造一個真正的大市場。」尚琳琳表示。

根據《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報告(2018)》對動畫電影親子觀眾的觀影調研分析數據顯示,34.1%觀眾對電影來源偏好選擇電視動畫片電影版,26.2%觀眾偏愛選擇經典動畫片重啟翻拍的電影,24.6%的觀眾偏愛選擇經典故事重新演繹,不難看出,觀眾在選擇過程中,更加青睞於經典的、大IP動畫電影。

反映在動漫產業上遊,則是動漫電影創作者對題材的選擇偏愛。2018年1~12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備案公示的動畫電影共131部,取材傳統民間故事的作品超過了1/3,而山海經題材的項目有16個,佔比也超過了10%。

「中國文化是我們創造IP的一個根,當你沒有根的時候你不會茁壯成長。」黃偉明認為,最好的營銷就是把作品做好,做到最吸引人,後面很多商業模式都水到渠成。

對於如何打造出優秀的作品,《火影忍者》導演伊達勇登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他認為動漫要和觀眾一同成長,才能擁有長久吸引力。「《火影忍者》最初是比較迎合小朋友的作品,但隨著這批觀眾的成長,我們覺得有必要對故事的方向性進行一些修改,從一開始比較簡單、輕快的節奏,慢慢加入一些偏向成人思考模式的內容,所以2007年開始《火影忍者疾風傳》誕生。」


相關焦點

  • 五成衍生品公司盈利且營收增長:中國動漫賺錢了嗎?
    動漫行業也有發展相對好一些的領域,比如以衍生品和玩具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有五成實現了盈利及營收增長。 能有五成公司盈利殊為不易。對以衍生品和玩具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來說,2018年並不是好過的一年。中美經貿摩擦、美國玩具反鬥城關閉等因素,讓許多涉足國際業務的玩具公司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 中國動漫賺錢了嗎?不足四成動畫製作公司盈利,八成營收增長
    新三板動畫製作公司2017上半年業績一覽。作者:孫樵8月中下旬,上市和掛牌的動畫製作公司陸續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報告(其中,詠聲動漫從8月7日起終止掛牌)。據三文娛統計,新三板上,營收與去年同期有所增長的佔到了近8成,但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能夠盈利的公司僅不到4成。
  • 今年前三季度廣州遊戲動漫產業營收256.20億元
    長期以來,廣東動漫市場份額領跑全國,約佔全國市場三分之一,而廣州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經測算,2018年前三季度,廣州市動漫遊戲產業共實現營業收入256.20億元,其中動漫產業實現營業收入48.5億元,2017年為54.7億元。廣州動漫產業近年快速崛起,並領先全國,這背後的成功經驗值得探討。在「動漫之都」建設步伐加快的今天,廣州有哪些優勢,要如何更進一步?
  • 3D動畫《雄兵連》收益超千萬,國產動畫番劇是如何盈利的?
    《雄兵連》作為一部原創獨立IP動畫,據相關資料顯示,僅以內容付費的模式,收益已超千萬,並且根據數據預測,《雄兵連》第一部33集播放完成後,付費總收入預期能過數千萬,相比同期連載動畫收益數據來看,或將成為2017年度原創動畫付費收益最高,最具有付費觀看價值的IP之一。那麼,在國產動漫番劇普遍盈利難的情況下,《雄兵連》又是如何從眾多國漫中殺出重圍、衝破困局,實現盈利的呢?
  • 前三季度營收1.1億元,年淨利或達4142萬,詠聲動漫要在創業板上市
    文|三文娛詠聲動漫預計2020年全年收入2.14~2.18億元,淨利潤最高4142萬元。其中,動漫玩具及其他產品業務收入8080.42萬元同比增長36.74%,動漫電視電影業務營收10198.21萬~10594.43萬元。
  • 動漫產業發展迅猛,國內動漫平臺或將面臨大洗牌
    在這類App的市場成熟之前,大多數有抄襲、盜版之嫌。盈利方式有廣告和內容付費等。視頻+漫畫+輕小說一體化網站。目前做得比較大的就只有動漫之家。涵蓋了新番、原創漫畫、輕小說、動漫情報等二次元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一個動漫世界的入口。相對於專攻動畫或專攻漫畫的平臺,顯然它更具包容性,也能留住更多有不同需求的宅。
  • 16家動漫公司,1家賺了8個億,5家賺了幾千萬
    雷報【微信:leinewspaper+關注】對新三板已經公布2019年報的16家動漫公司進行了梳理,從營收來看,2019年營收過10億元的動漫公司有1家,營收在1-10億元的動漫公司有5家,營收在3000萬元-1億元的公司有7家,營收在1000-3000萬元的動漫公司有3家。
  • 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研究報告
    ,因此技術也同樣決定著未來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方向進入到2018年後,網際網路流量紅利不復存在,但得益於國內外優質動漫作品的湧現,二次元用戶規模進入到平穩增長期,並有望在2020年突破4億用戶大關2015年開始,中國在線動漫產業進入到行業發展早期帶來的高速增長期,維持著較高的增長率。
  • 2019年中國動漫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國產動漫電影票房迅速崛起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在企業融資方面,大量資本開始流向動漫市場。2016年成為我國動漫市場最為繁盛的一年,投融資數量達到125件,隨後開始減少,2017年動漫市場開始自行調整,資本熱開始慢慢冷卻,投資數量變為109件,到了2018年這一數字更是變為了51,2019年降至36起,動漫產業資本市場逐漸回歸理性。
  • Netflix:是日本動漫產業的「救世主」還是「攪局者」?
    很多動漫開頭都會出現辨識度極高的「Netflix」的logo,讓人常常誤以為它是動漫公司,但其實並不是。最近,在疫情對影視業的重挫之下,Netflix仍舊能照常經營,並對自己的內容十分有信心,不僅展現了二次元界常說的「網飛爸爸的鈔能力」,也讓人對網飛的發展更為關注。
  • 減員、借款、轉型,動畫公司上半年不好過:24家公司13家賺錢了
    24家公司13家盈利,其中2家只賺了幾萬元,還有11家虧了超百萬。剛剛過去的暑期檔,說國產動畫電影挽救了票房和觀影人數,不為過。加上《哪吒》,暑期檔有6部動畫電影躋身票房Top20的榜單,20部暑期檔上映動畫電影票房超60億元。
  • 遊戲公司們的賺錢姿勢:投資動漫,開拓二次元、女性向和出海
    相比之下,有老IP可以啃的日本動畫公司過得還不錯:日本動畫五大公司年度業績:賺錢靠《海賊王》《龍珠》《歌之王子殿下》等老IP遊戲公司們呢?我們統計了國內在A股、港股和美股上市,有遊戲業務的公司2019年的業績情況,一共49家(其中有3家因為公告延期統計數字並不全面)。
  • B站整合繪夢動畫,字節11億元投資掌閱,騰訊又投了2家遊戲公司
    2018年起,繪夢先後投資了紙飛機動畫、繪之刃動畫、初色動畫,正式進入三維動畫領域。同時也投資了鉛元素、瀾映畫、逗卜止、韓國CMC、摔跤社、肆鱗動畫等一系列動畫製作團隊及導演團隊。並與bilibili成立合資公司——哆啦嗶夢,專注原創動畫。
  • 成都有動漫 | 成立第十年 盈利第一年:我只想做頂級動畫公司
    2015年上線的網絡動畫《戒魔人》上線三個月便突破一億點擊,這是成都本土企業奇影動漫從前期劇本調整,到中期製作製作,花了八個多月的時間做出的作品,區區20多人的團隊正在動漫文化領域闖出一片天地。「短小精幹執行力強的公司是我們的追求。」
  • 2020上半年,22家動漫公司裡這4家賺了上千萬元
    近期,22家新三板公司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從營收來看,22家動漫公司中,2020年上半年營收過億元的有3家,營收在3000萬元—1億元之間的有5家,營收在1000萬元—3000萬元之間的有6家,營收不足千萬元的有8家。
  • 海倫鋼琴2018年營收5.27億元,轉型藝術教育挑戰仍存
    海倫鋼琴2018年營收5.27億元,轉型藝術教育挑戰仍存 作者:知風 發布時間: 2019-04-17 17:34
  • 騰訊在二次元產業投的22家公司都有誰?
    根據三聲的梳理,從1月到7月,短短半年時間,騰訊就完成了對12家動漫公司的投資。與此同時,在2018年第1季度,騰訊在二次元領域的投資力度依然不減。 具體22家公司為: 玄機科技2017年獲得了騰訊近2億元投資,騰訊投資後佔股12%。
  • Netflix:是日本動漫產業的「救世主」還是「攪局者」?| 案例精選
    很多動漫開頭都會出現辨識度極高的「Netflix」的logo,讓人常常誤以為它是動漫公司,但其實並不是。最近,在疫情對影視業的重挫之下,Netflix仍舊能照常經營,並對自己的內容十分有信心,不僅展現了二次元界常說的「網飛爸爸的鈔能力」,也讓人對網飛的發展更為關注。作為一家以DVD租賃起家的流媒體公司,網飛成立於1997年的加利福尼亞,以提供DVD的租賃與免費配送為主。
  • 孫悟空為啥成不了美國鋼鐵俠:中國電影急功近利,神仙多,神作少
    該影片上映前的9月30號,光線傳媒總市值高達488.74億元,截至10月16日收盤,光線傳媒總市值380億元,短短半個月,光線傳媒市值蒸發超100億元。王長田想做動畫,實際上從2013年底就開始了。2015年《大聖歸來》上映3個月後,光線傳媒宣布成立彩條屋影業一口氣公布22部片單,並投資了十月文化、可可豆動畫、玄機科技、中傳和道等動漫公司。這些公司是獨立運營的,比如玄機科技主要作品為《秦時明月》系列,可可豆動畫則是《哪吒》的主創團隊。
  • 前瞻動漫產業全球周報第2期:京阿尼官方帳號已募集捐款超一億
    光線傳媒董事長兼總經理王長田透露,公司目前已投資了20家左右動漫公司,既包括創意團隊也包括製作團隊,基本涵蓋了動漫電影製作全流程,公司在動漫電影領域的布局目前看來是行業領先的,競爭優勢會逐步拉大而不是縮小,投資項目將根據要求適時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