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跑步膝因何而來?美國物理治療師專業評估揭曉答案
美國《哈佛大學報》近日刊登的統計數據表明,每天跑步者的受傷比例為30%~80%。其中,「跑步膝」為最常見的傷病。7月16日,英智運動康復在旗下英智脊柱健康中心水立方店舉辦了「跑步膝」系統篩查評估活動,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物理治療師團隊免費為跑者進行了專業系統的評估篩查。
「美國運動防護意識較好,即使買雙跑步鞋墊也會被要求做個膝蓋評估。」美國南加大物理治療師Kyle說。
美國南加大物理治療系有很多研究跑步、足踝的專家,借鑑研究論文,Kyle和南加大物理治療博士、馬拉松愛好者Crist對本次「跑步膝」篩查與評估活動進行了科學周密的評估流程設計。
英智脊柱健康物理治療師配合Kyle和Cristi,通過四個步驟、一個完整流程的評估,為跑者進行最專業全面的英智-南加大「跑步膝」評估。
大部分觀點認為,跑步損傷膝蓋主要因為重複動作造成的磨損以及衝擊力。Kyle認為,很多跑者膝蓋疼痛其實是因為臀部肌肉力量弱,從而導致跑步時出現膝蓋內扣的問題,膝蓋壓力由此增大,長期積累造成損傷。
由於人種、性別、年齡以及個體身體條件差異,導致「跑步膝」的因素很多,不可一概而論。南加大評估體系強調個性化評估與個性化解決方案。
據了解,「跑步膝」評估共有四個流程。第一步是通過諮詢診斷,了解跑者跑步時出現的疼痛等問題,並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同時通過徒手檢查評估其肌肉力量、活動度、韌帶和本月板等的損傷情況。首批評估的7位跑者,有6位都存在半月板問題,但問題原因各不相同。
第二步則是通過專業評估軟體,對跑步者的姿勢進行評估,評估肌肉穩定性狀況。「跑步姿勢不合理,就會造成身體更多代償,從而更容易造成損傷。」 Cristi說,「跑步的正確姿勢應是身體略微前傾,大部分跑者跑步時身體過於直立,這樣的姿態會對膝蓋造成更大的壓力。」
接下來兩個步驟,英智脊柱健康物理治療師會要求跑者完成特定動作,以輔助評估跑者的力量和活動度等。
在「跑步膝」評估結束後,馬拉松愛好者Cristi結合自己物理治療師的經驗,與跑者們分享了避免跑步損傷的經驗。無論是半馬還是全馬,無論是在田徑場、公路還是沙灘跑步,Cristi都保持了零損傷的記錄。
在評估後3~5個工作日,參與評估的跑者將會收到一份專業的評估報告,包含評估評分,主要問題,以及解決方案、家庭訓練計劃。
據悉,英智運動康復將會在7月16日~8月6日,每周六定點在英智脊柱健康中心水立方店針對跑者開展「跑步膝」評估與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