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牛津詞典》年度詞彙出爐了。可是,萬萬沒想到,今年的年度詞彙竟然是個表情——「Face with Tears of Joy」喜極而泣的笑臉。
這一結果是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和SwiftKey聯合評選而出。在《牛津詞典》的網站上如是寫道,「沒錯,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牛津詞典》年度詞彙是個表情,該表情官方解釋為『喜極而泣的笑臉』,儘管你們可能認為這個表情有其他意思。」
《牛津詞典》今年的年度詞彙
竟然不是一個單詞……
emoji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就已經出現,是指在無線通信中使用得視覺情感符號,但在2015年,emoji這個詞以及emoji表情的使用量大幅增加。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牛津大學出版社詞典部長卡斯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你們可以看到,傳統字母單詞如何在改變以迎合21世紀快速、集中視覺需求的溝通。一個象形文字圖像,例如emoji表情,可以為填補這些空白,它靈活、直接,可以為文字注入優美的語調。」
卡斯帕表示,「因此,emoji正在成為使交流方式變得豐富的形式,它超越了語言的界限。」 據《牛津詞典》網站消息,科技公司SwiftKey通過數據分析了在全世界範圍內最受歡迎的emoji表情,由此得出2015年在全球範圍內,「喜極而泣的笑臉」是使用最多的emoji表情。
數據顯示,在英國,這一表情的使用率佔所有的emoji表情中的20%,相比2014年,使用率上升了4%,此外,在美國這兩個數字分別為17%和9%。此外,數據顯示,這一表情的使用率在全球範圍之內都有所激增。儘管emoji表情在1997年推出,卻在2015年出現了三倍增長。去年,《牛津詞典》評選出來的年度詞彙則是「vape」,簡單來說就是電子菸的意思。前年則是「selfie」(自拍)。
來看看今年年度詞彙的競爭者還有哪些:
ad blocker:一個旨在防止廣告出現在網頁的軟體。
Brexit: 來自「British」(英國)和「exit」(離開)兩個單詞,是「英國脫離歐盟」的簡稱。
Dark Web:不會在常規搜尋引擎中找到、只能通過特殊軟體打開的網頁,允許用戶和網站運營者保持匿名或無法追蹤。
on fleek:棒極了,有吸引力的或時尚的。
lumbersexual:森系男,來自「Lumber」(伐木)和「Sexual」(性向),其典型有胡碴、穿著格子襯衫的年輕的城市男子,其造型暗示了一種粗糙的戶外生活方式。
refugee:難民,因戰爭、迫害或自然災害而被迫離開自己國家的人。
sharing economy:分享型經濟,通常通過網際網路,在個人之見分享資產或服務等,可以是收費的也可以是免費的。
they:第三人稱單數的中性代詞。
emoji表情到底有多火
現象一:聊天離不開
不得不承認今年冠軍實至名歸,跨越了國界,相信大家都有在平時用過這一「笑cry」表情,通常這個看似大哭又配著笑臉的表情並不會表達悲傷,而意味著歡樂或者調侃,也符合網絡文化的特色。
記者發現,社交聊天的表情,從MSN時代開始進化,到如今,已從字符表情發展到現在的動態表情、顏文字,而且大家打開智慧型手機,微信或QQ的對話框裡也是豐富的emoji表情,完全可以只用表情圖就能進行一場有血有肉的聊天。而且針對此,蘋果最近發布了新系列表情圖案,數量多達150個,最新系統加入了諸如墨西哥玉米面豆卷、火雞、香檳、爆米花等新表情。
對眾多人來說,聊天時發一兩個表情是為了增加點樂趣,這種趨勢已很明顯,不信大家打開自己的手機看看。已有公司發現這一商機,開發出了一款能夠直接輸入表情符號的人性化物理鍵盤。有了這款鍵盤,用戶不用打開其他的應用或窗口就能直接使用表情符號了。鍵盤外觀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每個鍵帽上都標有各種表情,比如大笑,點讚,鼓掌等等,發送表情包又更加便捷了。
現象二:電影市場湊上來
Emoji表情包的普及和被廣泛接受,並沒有停滯於此,它開始向多個方面延伸,比如電影。
記者發現,最近迪士尼發布了一個用手機Emoji表情重演《冰雪奇緣》的視頻,裡面的表情圖都是特製的,但每個表情圖所代表的意思一目了然,所以只用了三分鐘就讓人看完了整部電影,要知道這部電影在影院放映的時間可是2個小時。
另外,emoji表情包也將要拍成電影,據稱這組表情包的版權已被索尼動畫買下。雖然網友們對哪個表情將成為主角,電影的故事將如何展開都尚不得而知,但掌鏡者頗為靠譜,是《功夫熊貓:師傅的秘密》導演安東尼·萊昂迪斯。
表情包走向大電影,也算是個奇特的新生事物了,就此,記者採訪了江蘇省電影電視評論家會秘書長、影評人舒克,他表示,表情包已成為現代人聊天的必備工具,被延伸到火熱的電影市場裡,甚至成為電影的主角,也都說明,它成為一種「電影後產品」罷了,藉助的是當今的網際網路,可視它為「網際網路+」電影後產品。
離開了表情包會不會就「面癱」了
在表情符號發展的過程中,網民群體的個人力量值得一提。emoji符號井噴式地出現,生產力多為使用網絡的個體。那麼表情包變得這麼受歡迎,也有人擔心,如果有一天離開了表情包,我們是不是會「面癱」,不知如何用語言表達情緒?
相信很多網友都看過一些圖文段子,就是有考生在答題時,直接在試卷上留下了手繪的一些圖樣符號。當成段子時大家看完開心一笑,作家查小欣在給揚子晚報《銳讀空間·三城記》寫的專欄中卻表達了些許擔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是香港考評局2012年開始舉辦的公開考試,所有中五生必需報考,作為中學畢業試。前幾天考評局發布文憑試報告撮要,其中中文科報告指出,今年整體考生於口試的說話能力的表現一般,突出者少,大部份考生內容貧乏和說話欠條理,這要「多謝」emoji表情多多的圖像,喜怒哀樂都不需多講,開心便用笑臉圖案,祝生日快樂就送上生日蛋糕圖?代替文字,快捷方便,久而久之,語言能力萎縮。
代替文字,快捷方便,emoji表情將會發展到什麼程度?這會不會是一種反語言的流行趨勢? 就此,有關傳播學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就「圖書」二字來說,是先圖後文,所以人都是圖畫視覺為先,文字視覺為後,現在這種趨勢算是一次回歸,不過人類情緒和觀點都很複雜,且有邏輯,就算《冰雪奇緣》的劇情可以用Emoji表情來表達清楚,那也是因為它的劇情符合兒童觀影,情節相對簡單,複雜的觀點表達自然還是要靠文字的。
(摘自揚子晚報)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翟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