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的死亡|《生之欲》

2021-01-11 延鳳日記

渡邊想要活下去不是因為對死亡的恐懼,而是因為還有太多未完成的事情和心願。他怕,不是因為怕死之前要承受多大的痛苦,是因為遺憾此生還有事情沒做完。我們何嘗不是這樣,父母不願死去是因為牽掛子女,擁有萬貫家財的人不願死去是因為錢沒花完,那些讓我們活著時擁有的或是想要擁有的,能讓我們感到幸福或欲望的,恰恰是死亡將近的羈絆。

渡邊的靈前,同事們談論著他生前的所作所為,得知了渡邊的奉獻後,每個人都借著酒勁叫嚷著要繼承渡邊的精神,做人民的公僕。可是,酒醒了之後,無論是那些說大話的還是那位打心底裡敬佩渡邊的同事,都無法拿出渡邊的勇氣做出改變。大家依舊把頭埋進堆積如山的文件中,忙忙碌碌卻也碌碌無為。

其實,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渡邊不是因為胃癌,他必定也會是這些同事裡的一員,只會因為別人的故事升起片刻的感動和敬佩,第二天,又會重複之前的日子。所以,「死亡」在整部影片裡至關重要。人們只有知道死亡的厚重,才能認真生活,才會思考自己的一生,是苦或是甜,是無憾或是遺憾,而至於自己的人生是否有意義,有時候,除了自己,沒人知道答案,同樣,也許只有真正面臨死亡,人們才真的想要去做些什麼。

死亡也能讓人們睜開眼睛,從前渡邊看不到黃昏,現在才發現黃昏是美的。我們常常看到那些身患重病的人,他們能真正看見天空的藍,春天裡樹的嫩綠,他們甚至,能看見風。死亡讓他們更加留戀世間的一切,可時間不多,他們唯有每時每刻地去珍惜。

死亡雖意味著一切的終結,意味著生命的逝去,可若不是死亡,渡邊又怎會「重生」?若說渡邊二十年前就死了,那麼恰恰是死亡在渡邊人生的最後幾個月裡給了他以新的生命。公園代替了汙水池,就好像渡邊將自己心裡的汙水池改造成了公園,在兩個公園裡,都有笑聲,外邊的那個,是孩子們的笑,心裡的那個,是渡邊自己的。

其實死去的渡邊不需要任何人的眼淚,因為他是唱著歌離開的:

生命多短促

少女快談戀愛吧

趁紅唇還沒褪色前

趁熱情還沒變冷

誰都不知明天事

生命多短促

少女快談戀愛吧

趁黑髮還沒褪色前

趁愛情火焰還沒熄滅

今天一去不復來

他邊唱邊在公園裡蕩著鞦韆,那天晚上雪很大,他笑著,逐漸失去生命的溫度,當他閉上眼睛的那一刻,既是死去,又是重生。

相關焦點

  • 雖生猶死,向死而生——死亡的意義,《生之欲》
    人都想過死亡,因為畏懼;然後停止思考,也因為畏懼。於是加繆說「人們敏於深入探討其他問題,而關於死亡卻思想貧乏」。思考死亡的意義是什麼?未到將死之日,必死之凡人何必自苦?——《生之欲》將給出答案。電影《生之欲》海報影片來源於黑澤明的思索:「有時候我想到自己的死亡」。
  • 一個死了三十年,又奇蹟般活了五個月的人——渡邊的《生之欲》
    人都想過死亡,因為畏懼;然後停止思考,也因為畏懼。於是加繆說「人們敏於深入探討其他問題,而關於死亡卻思想貧乏」。思考死亡的意義是什麼?未到將死之日,必死之凡人何必自苦?——《生之欲》將給出答案。電影《生之欲》海報影片來源於黑澤明的思索:「有時候我想到自己的死亡」。
  • 影評|《生之欲》——渡邊搖擺的鞦韆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他的一部傑作——《生之欲》。開場,一個全景的俯拍,人被公文堆分割,主人公故意被拍得很小,在夾縫之中,顯得非常無力、卑微。他的生命意義仿佛只在於按印章,他的生機、活力整日消磨在無意義的文牘案堆之間。 「他曾經想真正活過,但這種情緒早已在毫無意義的忙碌中消磨殆盡了。
  • 生之欲:一個公務員之死
    1美國著名的影評家羅傑·伊伯特在《偉大的電影》裡這樣評論《生之欲》:我覺得,只有為數不多的電影能夠實際上啟發某人去改變生活,而《生之欲》就是其中之一。這麼多年來,我大概每五年就會重看一次《生之欲》,每一次它都令我感動,引我深思。」這段話於我心有戚戚焉。
  • 黑澤明的《生之欲》與梵谷
    ▲《生之欲》海報      ——《生之欲》的主人公也是一樣,在死亡來臨之際變身為一個全力助人的人。木村在主人公死後靈前守夜那場戲中說的話即為其典型。木村以悲愴的聲音把死去的渡邊的美談如此這般地娓娓道來,有很多觀眾會覺得掃興吧。但正是這種可以說是過於濫情的人文主義,在很多黑澤明電影中反覆出現的主旋律,可以稱之為黑澤明電影的精神氣質。      ——這樣看的話,《生之欲》既可以說是許多黑澤明作品的集成之作,也可以說與其他黑澤明作品相比沒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如果說《生之欲》是黑澤明電影中最冒險的作品,聽起來是不是有些意外?
  • 日本經典電影《生之欲》,1952年的黑澤明對於「生與死」的態度
    日本經典電影《生之欲》,1952年的黑澤明對於「生與死」的態度歡迎來到百家號(大康說情感),生和死一直都是人們一直在想,但是極少去討論的話題,同時也是一直在困擾著人們的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有著自己的答案。
  • 《生之欲》:讓你看到生命中最閃亮的光
    今日繼續分享名家學者心中的經典之作讓文藝作品帶給我們信心和力量由黑澤明執導的《生之欲》,於1952年在日本上映。以《生之欲》致敬每一個在疫情中盡職盡責的普通人 這是影片《生之欲》要尋找的答案。影片聚焦一個身患癌症、時日無多的老公務員,在自己離世前四個月找到了人生的價值。甚至可以說,他感覺人生在這一時刻出現了新生。影片在1952年上映,距今已將近70年。久遠的作品中出現的這些困境,就像我們今天所遇到的很多焦慮一樣普遍存在。影片在跨越時空之後,仍能帶給我們極大的心靈震撼。
  • 《生之欲》
    當發現自己唯一的精神寄託--兒子,更關心自己的退休金與財產繼承權,他決心利用最後的時光彌補自己,享受一點可購買的歡愉。在萍水相逢的作家帶領下,他們穿梭於各種燈紅酒綠,風月喧譁之所卻沒有令渡邊得到真正的安慰。
  • 生命的死循環——電影《生之欲》
    ‍1 開端 電影名叫《生之欲》,即生的欲望,展現了男主角渡邊先生在查出胃癌以後陷入生存的困境,再通過「他救」與「自救」的方式奮力求生,最終坦然走向死亡的過程。電影的力量無疑是強大的,它毫不避諱地揭示生命的苦難,讓我們跟隨著渡邊先生的腳步,重新體認生命的本質與意義。 電影在「回憶」、「他救」與「自救」中,展現了渡邊先生人生的最後時刻,也驗證了美國著名心理學埃裡克森的觀點,即人生發展八階段中最後階段的「回顧、遺憾與自我接受」。
  • 從電影《生之欲》談起!
    如果你也曾有這樣的時刻,那麼我推薦你看一部電影——《生之欲》。如果你正在準備公務員考試,那你更不能錯過這部電影。《生之欲》是一部60多年前的日本老電影,影片由黑澤明執導,志村喬主演。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不怕劇透。市政府市民科科長渡邊,是近三十年全勤的模範公務員,中年喪妻後沒有續弦,獨自撫養兒子長大,生活過得平靜又體面。
  • 《生之欲》:「我該如何存在?」
    黑澤明導演的《生之欲》(1952年)雖然不像《羅生門》(1950年)和《七武士》(1954年)那樣聲名遠播,但它同樣是一部堪稱偉大的作品。
  • 《生之欲》:史匹柏大讚,豆瓣9.1,黑澤明想告訴觀眾什麼?
    —— 亞里斯多德《生之欲》是由電影大師黑澤明執導的一部黑白影片,上映於1952年,曾獲得柏林電影節參議院特別獎,並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為「史上最佳亞洲影片」,豆瓣評分高達9.1。《生之欲》豆瓣評分該片的主角是一個身患絕症的市民科科長渡邊勘治。
  • 《生之欲》:未經省察的生活不值得過
    《生之欲》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渡邊先生就是這麼一個公務員。他是一個科長,每天的工作就是處理民眾的抱怨。雖然如此,他只是每天把一摞文件依次蓋章,再堆成另一摞,代表這些文件已經處理過了。就這樣,他在辦公室裡度過了二十多年。
  • 黑澤明現代題材電影觀後:霓虹燈下的生之欲 | 十七號觀影室
    與二流作家帶渡邊投入夜生活相似,《野良犬》和《天國與地獄》各自有一段著名的、遊走在現代都市眾生相裡的華彩段落。前者是村上為了尋槍,裝扮成落魄的老兵,潛伏在熙熙攘攘的底層社會,從扒手、黑市販子到皮條客、舞女,他一步步接近遊佐。街頭實拍,白描手法,化用了同時代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手法,用來拍戰後尚在創痛中的破敗街景和貧窮的底層生活,相得益彰。
  • 《生之欲》貪婪是一種美德
    在《生之欲》這部電影裡,主角渡邊是在得知自己患了胃癌並將不久於世的時候,才覺醒的。 在得胃癌以前,他是市民科的科長。他有一張很霸氣的獎狀「三十年全勤」,那張獎狀就掛著他的臥室,日日抬頭便可見。但他的工作實際上很無聊,就是從早到晚地蓋章,已經到了高度機械的程度。
  • 《生之欲》:史匹柏大讚,豆瓣9.1,黑澤明想告訴觀眾什麼?
    —— 亞里斯多德《生之欲》是由電影大師黑澤明執導的一部黑白影片,上映於1952年,曾獲得柏林電影節參議院特別獎,並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為「史上最佳亞洲影片」,豆瓣評分高達9.1。該片的主角是一個身患絕症的市民科科長渡邊勘治。作為公務員,他創下了三十年全勤的模範記錄,然而每天的工作任務只是重複地給文件蓋章而已,他已經習慣了在無聊的工作中消磨時光。
  • 黑澤明《生之欲》:活在死生悖論下
    如果從嚴肅角度來談,黑澤明的《生之欲》則與該主題極為吻合,並帶著濃厚的生命哲學向度的思考。《生之欲》 ,是上世紀50年代日本導演黑澤明執導的一部影片。在葬禮上,他生前的同事們各抒己見,整個影片對日本官僚機構進行了尖銳的諷刺和嘲笑,並從一個將死之人的視角闡述了「如何為生」。電影與現實的互動主人公出場的第一個鏡頭是在辦公桌前給一摞文件蓋章籤字,看起來機械單調。
  • 【精彩視頻】豆瓣9分日本經典劇情片《生之欲》完整版
    市政府市民科科長渡邊勘治(志村喬飾)是名近三十年全勤的模範公務員,然而他和同事們每天忙碌卻人浮於事,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一幫婦女聯合到市政府申請填平社區附近的臭水池,在上面建造個小公園。  一個月後,渡邊因身體不適,去醫院被查出胃癌,時日無多。渡邊回到家,感到孤獨無助,兒子(金子信雄飾)只想著用老人的退休金及儲蓄,到外面另闢小家庭。絕望中的渡邊沒有去上班,借酒澆愁。之後,請辭的女科員小田(小田切美善飾)給了渡邊以啟示。他打起精神,親自督促建設社區公園。
  • 看電影合集:豆瓣9分日本經典劇情片《生之欲》完整版
    市政府市民科科長渡邊勘治(志村喬飾)是名近三十年全勤的模範公務員,然而他和同事們每天忙碌卻人浮於事,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一幫婦女聯合到市政府申請填平社區附近的臭水池,在上面建造個小公園。  一個月後,渡邊因身體不適,去醫院被查出胃癌,時日無多。渡邊回到家,感到孤獨無助,兒子(金子信雄飾)只想著用老人的退休金及儲蓄,到外面另闢小家庭。絕望中的渡邊沒有去上班,借酒澆愁。之後,請辭的女科員小田(小田切美善飾)給了渡邊以啟示。他打起精神,親自督促建設社區公園。
  • 看了黑澤明的《生之欲》,你打算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
    前段時間,心煩不已,看到了一位不相識的友人推薦電影《生之欲》,是黑澤明導演的作品。對黑澤明導演的了解,除了網上各路人馬的評論,我自己的了解大概就算是之前看的電影《羅生門》了。 黑澤明導演就我自己感受而言,是一個對社會認知比較深刻,並且能通過畫面傳遞出自己感受的導演。又讓我想到了我國優秀作家餘華,深刻的體悟,樸素的詞語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