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死循環——電影《生之欲》

2021-02-08 江小小蘺

 

總有一個鏡頭揮之不去,是男主角渡邊先生那張始終愁苦的臉,斜上角的光照著他眼裡閃爍的淚,嘴中似乎包滿了一生的苦痛,卻不知向誰人訴說。這張黑澤明鏡頭下獨一無二的臉,我卻偏偏看到了無數人的影子,也許是我的父母,也許就是我自己。

 

 ‍

1 開端

 

電影名叫《生之欲》,即生的欲望,展現了男主角渡邊先生在查出胃癌以後陷入生存的困境,再通過「他救」與「自救」的方式奮力求生,最終坦然走向死亡的過程。電影的力量無疑是強大的,它毫不避諱地揭示生命的苦難,讓我們跟隨著渡邊先生的腳步,重新體認生命的本質與意義。

 

電影在「回憶」、「他救」與「自救」中,展現了渡邊先生人生的最後時刻,也驗證了美國著名心理學埃裡克森的觀點,即人生發展八階段中最後階段的「回顧、遺憾與自我接受」。

 

 

2 回憶

 

電影的前半部分,是渡邊先生查出胃癌以後,對此生的經歷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詳細回憶。渡邊先生前半生處於幸福滿足的狀態,他將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全都賦予給了他的獨生子,自年輕的妻子離世後,他沒有續娶,但他並未感到孤獨,因為幼子的長大成人,就能填補他內心的缺失。

 

電影敘事渡邊先生前半生的經歷時,採用了現實與過去交織的手法,有意將渡邊先生前半生幸福滿足的狀態,與現下虛無孤獨的境況強有力的對比,順勢展開了渡邊先生漫長而艱難的「自救」路程。

 


3 他救


電影第二部分,渡邊先生採取了「他救」的方式。渡邊先生中年以後,幼子已經長大成人,結婚組建了新的家庭,自然與曾經親密無間的父親疏遠,渡邊先生沒能處理好與成年後的兒子之間的關係,仍舊把全部生命的意義寄托在兒子身上。當他無意聽到兒子想要拿他的養老金買新房時,他誤以為兒子不再愛他。這時,他的希望突然破滅了,築起生命的高牆頹然崩塌。所以,他離家出走,重新尋找生命的意義。

 

先是在居酒屋遇到二流的通俗作家,尋求他的援助,在燈火搖曳的街頭揮霍一晚後,仍舊心靈空虛。緊接著,他又找到了原公司辭職的女下屬,像溺水時抓住浮木似的,不肯鬆手,因為她的年輕、她的笑,像一劑回春的藥,可以帶給他生命的希望,但仍舊彌補不了他心底巨大的空虛。

 

 

4 自救


電影第三部分,渡邊先生在錯誤的陷阱中兜兜轉轉,終於採取了「自救」的方式。他再也沒有把生命的重量依附在任何人身上,沒有靠作家的指引,沒有靠女下屬的笑聲,而是遵循著內心的召喚,回到公司,從成堆的文件中,找到那份在電影開頭被拒絕的家庭主婦聯合申請修建公園的文書。作為市民科科長,修建公園早就超出他的職能範圍,但他卻把這件事看做生命最後的希望。

 

渡邊先生曾多次低聲下氣請求其他科的幫助,不顧冷眼旁觀,也不怕黑幫勢力的挑釁,正因為此時他的內心足夠堅定,所以迸發出的生命力量可以摧毀一切阻撓。這一次,他真正找到了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雖然只有不到六個月的時間,但當他臨死之前,在茫茫大雪中蕩著鞦韆唱歌時,我相信,他是真正地快樂,也是真正地無憾。

 

 

5  尾聲


渡邊先生是幸運的,卻也是獨特的,導演黑澤明是溫情的,卻也是殘酷的。渡邊先生終於通過「自救」的方式,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獲得了真正的生命自由,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他那樣幸運,因為我們大部分庸人,終其一生,都會活在虛無的恐怖氛圍中,循環又循環,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我們總以為生命是一口永不枯竭的井。

 

「人生苦短,戀愛吧少女。在你那如赤花般的紅唇還未褪色以前,在你那如潮水般的熱情還未冷卻之前,無人會知明日事。人生苦短,戀愛吧少女。在你那如墨般的黑髮還未褪色之前,趁著你心中的愛火還未熄滅之前,今日一去無復返。」

 

這首歌,電影中兩次出現,第一次是渡邊先生在歌舞廳中的哼唱,鏡頭中是那張始終愁苦的臉,斜上角的光照著他眼裡閃爍的淚,嘴中似乎包滿了一生的苦痛,卻不知向誰人訴說。此時此刻,他仍在虛無中。

 

而第二次,是在影片結尾,無邊的黑夜包裹著蒼茫的大雪,渡邊先生蕩著鞦韆在寂寂無聲中笑著唱。此時此刻,天寒地凍,而他卻能感到生命之火的存在。

 

電影帶給我的力量無意是強大的,我也像渡邊先生那樣問過我自己,如果生命只剩下半年,我會做什麼?現在,我的心底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

 

那麼你呢?

 

 

 

 

 

相關焦點

  • 《生之欲》:讓你看到生命中最閃亮的光
    今日繼續分享名家學者心中的經典之作讓文藝作品帶給我們信心和力量由黑澤明執導的《生之欲》,於1952年在日本上映。以《生之欲》致敬每一個在疫情中盡職盡責的普通人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這是影片《生之欲》要尋找的答案。影片聚焦一個身患癌症、時日無多的老公務員,在自己離世前四個月找到了人生的價值。甚至可以說,他感覺人生在這一時刻出現了新生。影片在1952年上映,距今已將近70年。久遠的作品中出現的這些困境,就像我們今天所遇到的很多焦慮一樣普遍存在。影片在跨越時空之後,仍能帶給我們極大的心靈震撼。
  • 日本經典電影《生之欲》,1952年的黑澤明對於「生與死」的態度
    日本經典電影《生之欲》,1952年的黑澤明對於「生與死」的態度歡迎來到百家號(大康說情感),生和死一直都是人們一直在想,但是極少去討論的話題,同時也是一直在困擾著人們的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有著自己的答案。
  • 《生之欲》
    一個20年前喪妻,為了兒子沒有再婚的艱辛父親;一個30年坐在一堆文件裡,經手無數投訴只是蓋章表達已閱,從不解決任何問題只是將之轉踢到另一個部門的官僚小吏;一個只剩六個月生命卻突然意識到自己從未真正活過的孤苦老人;他太像大多數人以至於劇情如何發展都可能變成一出荒誕劇,毫無價值。
  • 生之欲:一個公務員之死
    1美國著名的影評家羅傑·伊伯特在《偉大的電影》裡這樣評論《生之欲》:我覺得,只有為數不多的電影能夠實際上啟發某人去改變生活,而《生之欲》就是其中之一。這麼多年來,我大概每五年就會重看一次《生之欲》,每一次它都令我感動,引我深思。」這段話於我心有戚戚焉。
  • 從電影《生之欲》談起!
    如果你也曾有這樣的時刻,那麼我推薦你看一部電影——《生之欲》。如果你正在準備公務員考試,那你更不能錯過這部電影。《生之欲》是一部60多年前的日本老電影,影片由黑澤明執導,志村喬主演。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不怕劇透。市政府市民科科長渡邊,是近三十年全勤的模範公務員,中年喪妻後沒有續弦,獨自撫養兒子長大,生活過得平靜又體面。
  • 看電影合集:豆瓣9分日本經典劇情片《生之欲》完整版
    2、《生之欲》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即便拋開電影對當日日本政府麻木現實的剖析和批判,從人性甦醒的角度也一樣偉大,而單就電影結構而說,也足以是一部偉大的電影,繼承了《羅生門》開啟了《十二怒漢》。主題歌「生命多短促/少女快談戀愛吧/趁紅唇還沒褪色前/趁熱情還沒變冷/誰都不知明天事」悲觀而積極3、生之欲!一部關於人生、人性的集大成之作,在這部電影中,黑澤明達到了他精神世界的巔峰。
  • 撫琴說電影|《恐怖遊輪》:逃出死循環,完成一場母愛的救贖
    撫琴說電影|《恐怖遊輪》逃出死循環,完成一場母愛的救贖母愛是人間最偉大的情感。當五月的鮮花盛開時,我們用「母親節」表達對母愛的歌頌。比如電影《恐怖遊輪》,直觀片名,你絕對猜不到它的主題是母愛。它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場噩夢。喜歡懸疑驚悚片的影迷,多數不會漠視這部《恐怖遊輪》。我一直覺得《恐怖遊輪》的片名過於膚淺,簡單粗暴,追求視覺聽覺的刺激,有譁眾的嫌疑。然而電影並不簡單,劇情燒腦,寓意深刻,觀影過程令人感到緊迫,電影結束又讓人沉入悲傷。
  • 黑澤明的《生之欲》與梵谷
    其中尤其以拍攝1952年的《生之欲》及之前1951年的《白痴》和之後1954年的《七武士》這三部作品時期,是黑澤明拍電影最有熱情的時期。      ——且不論對《白痴》的普遍差評,僅是考慮《白痴》《生之欲》《七武士》的片長都大大地超過了兩小時,即可斷定黑澤明在這個時期是最有創作熱情的。這種熱情當然會帶來傑出的作品。
  • 影評|《生之欲》——渡邊搖擺的鞦韆
    我可能會用一生的時間來看黑澤明的電影。他是我心目中的帝皇,大師中的大師,頂峰上的頂峰。對黑澤明各種天花亂墜的誇讚,其實就是對他最客觀公允的評價。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他的一部傑作——《生之欲》。開場,一個全景的俯拍,人被公文堆分割,主人公故意被拍得很小,在夾縫之中,顯得非常無力、卑微。
  • 淺談黑澤明電影《生之欲》
    人之為生,實在忍受太多,而那些忍受究竟是必然的,還是人為的,鮮為人知道,但想來總是,裡面有一大部分是人為造成的,或為了各種自私的目的,或為了各種自私的滿足而造成,那些循規蹈矩的人們,面對那些人為的造成,起初只是戴上假面具奉承,私認為自己還是自己,然而時間一久,假面具就戴上摘不下來了,自己也早已變了形。
  • 雖生猶死,向死而生——死亡的意義,《生之欲》
    未到將死之日,必死之凡人何必自苦?——《生之欲》將給出答案。電影《生之欲》海報影片來源於黑澤明的思索:「有時候我想到自己的死亡」。他撂給橋本忍一句話:「一個關於不久人世之人的故事」,於是,橋本忍寫出了劇本《活下去》,也即本片《生之欲》。這是一部關於人生和人性的集大成之作。片中對於生死的界定、對於官僚主義的諷刺、對於人性的深剖、對於人生的徹底反思,深入人心又淋漓盡致。主演志村喬的表演無關技巧,走心又深沉。這部電影第一次看便撼動我心、以及之後的生活。
  • 【精彩視頻】豆瓣9分日本經典劇情片《生之欲》完整版
    2、《生之欲》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即便拋開電影對當日日本政府麻木現實的剖析和批判,從人性甦醒的角度也一樣偉大,而單就電影結構而說,也足以是一部偉大的電影,繼承了《羅生門》開啟了《十二怒漢》。主題歌「生命多短促/少女快談戀愛吧/趁紅唇還沒褪色前/趁熱情還沒變冷/誰都不知明天事」悲觀而積極3、生之欲!一部關於人生、人性的集大成之作,在這部電影中,黑澤明達到了他精神世界的巔峰。
  • 岡田將生主演《彼時生命》 欲擒蒙特婁美洲獎
    岡田將生主演《彼時生命》 欲擒蒙特婁美洲獎     電影網訊(編譯/姬忠鵬)岡田將生搭檔榮倉奈奈主演的新片《彼時生命》(導演瀨瀨敬久)正式入圍將於8月18
  • 《金色豪門》:因愛生欲,由欲生罪,愛命為果的豪門家族史詩
    故事發生在本世紀的智利,講述一個智利豪門家族20年代—70年代的興衰史,以及七情六慾帶來的美好與醜陋.揭示了電影的主題:因愛生欲,由欲生罪,愛命為果。因有欲望,才有生命輪迴。愛錢財、愛名,乃至名利都不愛,愛清高,也都是欲。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因,愛命為果。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出自《圓覺經》。青年的埃斯特萬因為心愛的羅莎去礦井之下尋找金礦。
  • 《生之欲》:未經省察的生活不值得過
    《生之欲》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渡邊先生就是這麼一個公務員。他是一個科長,每天的工作就是處理民眾的抱怨。雖然如此,他只是每天把一摞文件依次蓋章,再堆成另一摞,代表這些文件已經處理過了。就這樣,他在辦公室裡度過了二十多年。
  • 生之欲死之華
    後來又多次聽說這個鐘阿城有多神,尤其在侯孝賢的電影裡。但記得他寫的《稀有金屬》,說能做侯孝賢編劇的,只有朱天文,在南都看到喬納森寫文章反駁,那吳念真算什麼。只是阿城另外的書不容易找到,在臺北誠品都有意去找都沒有找到。越是找不到就越想看,終於有機會等來了,買了《脫腔》、《文化不是味精》,雖然有很多刪節。
  • 《生之欲》:「我該如何存在?」
    黑澤明導演的《生之欲》(1952年)雖然不像《羅生門》(1950年)和《七武士》(1954年)那樣聲名遠播,但它同樣是一部堪稱偉大的作品。
  • 看了黑澤明的《生之欲》,你打算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
    前段時間,心煩不已,看到了一位不相識的友人推薦電影《生之欲》,是黑澤明導演的作品。對黑澤明導演的了解,除了網上各路人馬的評論,我自己的了解大概就算是之前看的電影《羅生門》了。 黑澤明導演就我自己感受而言,是一個對社會認知比較深刻,並且能通過畫面傳遞出自己感受的導演。又讓我想到了我國優秀作家餘華,深刻的體悟,樸素的詞語寫出來。
  • 《遺落之地》陷入靈異空間死循環!遇到自己會死!
    更多恐怖片推薦,請在微信主頁回復電影片名。遺落之地 The Abandoned (2006)類型: 懸疑 / 驚悚 / 恐怖製片國家/地區: 西班牙 / 英國 / Bulgaria遺落之地的劇情簡介 · · · · · ·  已年屆中年的瑪麗·瓊斯是一名電影製片人,但在她光鮮的外表下卻有著鮮為人知的過去。她最早出生在俄國,尚在襁褓時便被美國一戶人家收養。
  • 感情事,剪不斷,理還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誠不以富,亦祗(zhī)以異:這是《詩經.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後兩句。此詩表現了一個被遺棄的女子對其丈夫喜新厭舊的悶悶不樂情緒。想跟丈夫離婚,但丈夫又沒休她,導致心中猶疑不決。子張問怎樣才算遵從於道德和明辨是非迷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