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要殺一名軍機大臣,西安萬人齊聚欲劫法場,要殺他請慈禧回京

2021-02-23 歷史樹1

「遺世」之作老花鏡中的「愛馬仕

來源:頭條號勇哥讀史

1900年8月15日凌晨,當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之際,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倉皇出逃,輾轉來到陝西西安,美其名曰「西狩」。其實,跟狩獵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根本就是逃難。

慈禧太后安排慶親王奕劻、直隸總督李鴻章與八國聯軍進行談判。八國聯軍提出,必須要處死12名「禍首」。這12名「禍首」中,既有載漪、載瀾、載勳這樣的王公大臣,也有英年、啟秀、徐承煜、徐桐、剛毅這樣的部院大臣。慈禧太后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權力,只好將他們殺的殺,流放的流放。

但是,在處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軍機大臣兼管順天府尹事的趙舒翹時,出現了意外。

趙舒翹,字展如,陝西長安(今西安市)人,生於1847年。趙舒翹從小父母雙亡,成為了一名孤兒,在叔母董氏撫養下,終於長大成人。或許因為身世坎坷,趙舒翹格外懂事,勤奮讀書,1873年考中舉人,1874年考中進士。

趙舒翹的仕途比較順利,歷任刑部主事、刑部員外郎、刑部湖廣司郎中、安徽鳳陽知府、浙江溫州道、浙江布政使、江蘇巡撫、刑部左侍郎、刑部尚書。1899年,趙舒翹升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軍機大臣兼管順天府尹事,進入權力中樞。

趙舒翹做官25年以來,一直保持著清廉愛民的官聲。

趙舒翹手書信札

他在擔任安徽鳳陽知府時,當地連續遭受旱災、洪災襲擊。他奔赴在抗災第一線,及時發放庫銀,對受災民眾進行救助。不僅如此,他還主動拿出自己的養廉銀,置辦救生船、開辦育嬰堂,力圖舒緩災情給民眾帶來的損失。在災情嚴重的時候,他還動員自己的夫人,率領婢女日夜縫製寒衣,解救難民。

他在擔任刑部尚書期間,發生了著名的「河南王樹汶案」。王樹汶在臨刑前呼喊冤枉,牽出一場震動官場的冤假錯案。趙舒翹頂住權貴的壓力,將王樹汶予以釋放,處死真兇胡體安。這還不算完。他又推動追責,將參與製造冤假錯案的河道總督梅啟照、河南巡撫李鶴年及開封府、鎮平縣一批官員革職論處。

1899年,義和團運動在華北一帶蓬勃發展,並打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慈禧太后為了解義和團的真實戰鬥力,派遣剛毅和趙舒翹一起前往調查。在調查中,趙舒翹已經認定「拳匪不可恃」,可是,由於剛毅認為義和團值得依賴,趙舒翹只好附議,並提出義和團「撫而用之,統以得帥,編入行伍」之策。

趙舒翹萬萬沒有料到,就是這一建議,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後來,八國聯軍就是據此認定,趙舒翹是支持義和團運動的「禍首」,要求清廷對他進行嚴懲。

那時候,趙舒翹已經隨著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來到西安。最初,清廷沒打算真的殺掉趙舒翹,有意對他進行保護,便判處了「革職留任」。洋人當然不幹了,一再逼迫。清廷只好加碼,判處「斬監候」,相當於判了一個死緩,如果是這樣的話,趙舒翹還有機會逃過一死。可是,洋人不依不饒。清廷沒辦法,就判了「斬立決」——這是死刑立即執行。

清廷要殺趙舒翹的消息傳出去後,讓西安士紳很不滿意。他們認為,西安民眾傾其所有來供奉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一行,沒想到清廷竟然要聽從洋人的話,殺掉西安才子趙舒翹!更何況,趙舒翹向來深得民心,是一名好官。

西安士紳聯合300餘人,向清廷請願,請求免除趙舒翹一死。光緒二十七年農曆正月初二(1901年2月20日),憤怒的西安民眾約1萬餘人,聚集在鼓樓附近,聲稱要劫法場。他們還宣稱,如果清廷一意孤行要殺趙舒翹,那麼將請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回京。

然而,這時候奕劻、李鴻章電奏清廷,聲稱如不按外國照會辦理,將斷難阻止瓦德西率軍西進。慈禧太后不敢得罪八國聯軍,又不敢與洶洶民意作對,只好將「斬立決」改為「賜死」,悄悄讓趙舒翹在家中自盡,由山西巡撫岑春煊前往監督執行。

在執行賜死當天,趙舒翹開始吞金,沒死。繼而服用砒霜,仍然沒有致命。迫於無奈之下,趙舒翹的家人只好按照岑春煊的要求,將綿紙糊在趙舒翹的臉上,再灌以燒酒,反覆數次,才將他活活地悶死。

趙舒翹時年54歲。


泰國天然乳膠枕!枕頭中的愛馬仕

1秒開合,雨傘界的勞斯萊斯!

相關焦點

  • 東南互保讓清廷顏面掃地,清廷真的沒有報復參與者嗎?
    現在,「東南互保」讓清廷顏面掃地,慈禧太后會怎麼想呢?作為一名控制欲很強的女性,慈禧太后在回到京城後,有沒有對參加「東南互保」的地方督撫們進行報復呢? 我們先來看看到底是哪些人參加了「東南互保」。
  • 慈禧1902年西逃回京時的照片曝光:場面混亂不堪,大臣痛哭跪迎
    【慈禧】無論慈禧有多狠,當性命攸關的時候,她依舊嚇得渾身發抖。1900年8月14日,就在八國聯軍快要攻入紫禁城時,慈禧倉皇帶著光緒皇帝、隆裕皇后等皇室成員逃到西安。
  • 光緒為什麼不殺慈禧?不是不敢殺,不是殺不掉,而是不能殺
    這一切都與康梁二人製造的「劫後圍園」事件有關,康梁二人慾將慈禧關押起來,但秘密被洩露,慈禧安然無恙,慈禧很是憤怒,於是就將戊戌六君子殺了,還下了全國通緝令抓捕康梁二人,但是這兩人早已經跑到了日本
  • 慈禧太后上位後,將皇帝的寵妃做成了人彘
    >命八大臣贊襄政務授予皇后御賞印章授予太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白懿貴妃掌管擬旨後要蓋上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印章方能作數以此制約懿貴妃權力她知道八大臣中的軟肋便是先帝的親妹夫景壽便將他叫來以康熙帝幼年繼位羽翼豐滿後將輔政四大臣一一處置的往事說起嚇得景壽當即跪地效忠
  • 記憶老西安/甜水井街的趙家大院
    趙舒翹因處置冤案而賺足了政聲,但他自己卻逃脫不了蒙冤而死的悲劇下場。那是1900年,趙舒翹升任軍機大臣第二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趙舒翹護駕慈禧太后逃到西安。侵略者同清廷代表談判時,把趙指為支持義和團的「禍首」,威逼清廷嚴懲趙舒翹。慈禧太后屈從帝國主義的淫威,答應其無理要求。把對趙舒翹的「革職留任」改為「交部嚴懲」,再改為「斬監候」,最後定為「斬立決」。消息傳出,先是西安城內紳民三百餘人聯合為趙請命,願以全城人保其免死。接著被激怒的民眾竟然在鼓樓聚集數千人,聲言欲劫法場;慈禧太后若殺趙舒翹,便請回京。這可是冒著殺頭的欺君大罪的叛逆舉動呀!
  • 慈禧西安避難時,陝西女首富周瑩資助了她,慈禧是如何報答的
    而在這些傳奇的故事中,有一個就與著名的慈禧太后有關。話說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再度進攻北京,慈禧太后在慌忙之下,帶著光緒皇帝等人就往西安跑。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剛剛得到修繕的圓明園,也再次遭到洗劫。由於出逃時很匆忙,不僅隊伍十分混亂,就連錢財也沒帶出多少。
  • 解析《水滸傳》之江州劫法場,什麼才是真正的江湖豪俠忠義?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編尋花,今天呢我要和大家侃侃水滸傳中那些有趣的故事之江州劫法場中的江湖義氣是如何毀掉我的初中同學的。小編我剛開始看水滸傳的時候是在初中二年級,那時候看的是青少年版的水滸傳,青少年版的水滸傳裡,好漢們都是大英雄偉丈夫,他們義薄雲天,仗義疏財,江湖兄弟有難無一不去救助,最典型的要屬江州劫法場了。
  • 晚清慈禧和光緒西逃後回京的真實老照片:兩宮迴鑾場面讓人驚訝!
    晚清光緒和慈禧西逃迴鑾場景: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侵佔中國攻入北京城,當晚傳聞要攻入紫禁城東華門,嚇得慈禧太后徹夜難眠,第二天一早就換上粗布舊衣,帶著光緒皇帝、隆裕皇后等人倉皇逃離京城
  • 兩江總督光天化日被殺,慈禧下令嚴查,審案大臣:再查大清就完了
    舉例來說,滿清時期的一位大權在握的兩江總督,竟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一名刺客所殺,而且暗殺背後的真相也撲朔迷離,甚至成了晚清四大奇案之一,這就是後世所知的「刺馬案」。那到底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誰是被害的兩江總督?
  • 都是晚清的重量級人物,恭親王奕訢為何被慈禧踢出了權力中心?
    慈禧召集群臣討論中法戰爭時,恭親王奕訢跪了一個半小時,只談論關於怎麼給慈禧過生日的話題!那麼真的是奕訢已經老邁昏庸到不堪重用了嗎?慈禧馬上要歸政給光緒皇帝是驅逐奕?的第一個原因!光緒帝生於1871年,到1884年他就14歲了,按清朝祖制,他已經到了親政的年齡了。光緒帝很聰明,比同治帝更像個皇帝。連慈禧都誇他。
  • 清廷能打敗上百萬的太平軍,為何打不贏只有幾萬人的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的人數,確實並不是很多,最多的時候,也不過3萬人。相對於太平天國的上百萬人,區區3萬人,而且遠道而來,確實應該不算什麼。但問題是,太平天國撼動不了北京城,八國聯軍卻把慈禧攆到倉皇出逃,遠遠地躲到了西安,這是怎麼回事呢?
  • 死囚吟對聯驚動慈禧得救,被賜死大臣吟對聯卻改變不了被殺的命運
    眼看秋期將臨,楊乃武自知難逃一死,黯然神傷,向獄卒要過紙筆,自撰輓聯一副,書遺好友胡雪歲。其聯云: 舉人變犯人斯文掃地; 學臺充刑臺乃武升天。 全聯怨氣衝天卻又無可奈何。
  • 鹹豐帝駕崩後,26歲的慈禧太后是如何鬥垮顧命八大臣的?
    1860年9月9日,英法聯軍逼近京師,身在圓明園的鹹豐帝六神無主,馬上告訴王公大臣:我將巡幸木蘭(內心OS:老子要逃)。王公大臣強烈反對,苦苦哀求他堅守北京。醇郡王奕譞毛遂自薦,請求率軍與聯軍決戰,哭勸皇兄不要外逃。鹹豐帝聽不進去。9月21日,清軍與英法聯軍在通州八裡橋接仗,清軍慘敗。當晚鹹豐帝得訊,驚懼不已,立即命令準備「秋彌」。
  • 此人外號小閻王,一手摧毀清八旗軍,清廷為防他新築了一段長城
    張宗禹,小名輝,混號「小閻王」,清廷蔑稱之為「張總愚」,亳州雉河集(今安徽省渦陽)城北十二裡張大莊人,家有沃田千餘畝,不愁吃穿,其本人喜愛讀書,因不滿清朝統治,故不屑應試。 有人勸他進取,輒漫聲應答:「必須文章足登臺閣,吾方應考試。」
  • 慈禧第一次抽鴉片,讓李蓮英告訴大臣:要備好一切,免得我不痛快
    據說,慈禧後半生竟然吸起鴉片來。癮一上來,啥也不顧,往床上一躺,讓李蓮英燒,自個兒抽,直到癮頭過了,才清醒過來。自從道光年代發生的鴉片戰爭過後,社會上可以隨便賣、買鴉片。雖說清廷中頒布過禁菸詔,又曾處置過大臣。但是,這就像開了閘的水,好開不好收了。同治末、光緒初,京裡有人經營起大煙館。
  • 為什麼慈禧剛死載灃就要誅殺袁世凱,為公還是為私?
    從前袁所畏懼的是慈禧太后。如今太后一死,在袁心目中已經無人可以鉗制他」;如不對袁世凱速作處置的話,「異日勢力養成,削除更為不易,且恐禍在不測」。就連恭親王溥偉,他也拿著當年道光皇帝賜予其祖父的白虹寶刀,向載灃獻計說要親自手刃了袁世凱這個元兇巨惡。載濤曾不無客觀地說:「載灃雖無統馭辦事之才,但並不能說他糊塗。
  • 丁寶楨殺了慈禧身邊的寵宦安德海,為何最後還能獲得善終?
    丁寶楨像丁寶楨的結局可謂完美,從他的仕途經歷來看,殺了當年「氣焰燻天」的安德海,好像對丁大人一點兒影響也沒有,慈禧也根本沒有想過要找丁寶楨麻煩的意思,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樣想絕對拉低了名臣的智商,如果丁寶楨真是那麼衝動的人,他後來也穩坐不了這麼多年的封疆大吏。      安德海之所以被丁寶楨所殺,那是因為上面,有不少人想要他的腦袋,細算下來他得罪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 是什麼原因讓慈禧在心腹被殺之後不但無法怪罪,反而要封賞殺人者
    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身為女流,文化程度不高,卻貪戀權力,痴迷弄政,把大清帝國搞得烏煙瘴氣,邦不邦,國不國,最終忽喇喇如大廈傾,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原本,在舊社會,女人是不方便拋頭露面的,慈禧既是女人,要向朝廷傳達自己的主張意志,就必須有心腹、有狗腿子。
  • 顧命八大臣為什麼鬥不過慈禧?一場政變就全被端掉了
    據《清史稿》,鹹豐六年,鹹豐寵妃那拉氏(也就是後來的慈禧)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名叫載淳(後來的同治帝)的娃娃,也是皇長子,當立為太子,可是大臣肅順等人擔心其母將來專權,勸鹹豐學學漢武帝,「立子殺母」以絕後患。 鹹豐先是猶豫不決,後來一想,難道非要殺人,才能避免後宮幹政嗎?不殺人也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