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凱龍愛家深圳總經理呂尚倫
美凱龍愛家深圳總經理呂尚倫、房天下二手房集團深圳公司銷售總監張明智
19年,他從無到有,先後在香港、深圳、上海地產界穩固了根基;19年,他堅定信念,深耕地產界。呂尚倫的職業之路,表面看似順風順水,一路開疆擴土,其中多少艱辛都隱藏在背後。他有著傳奇的人生經歷、拳拳的赤子之心,用一種從容不迫的淡定將他的成長之路娓娓道來。
轉型,意味著轉折點的來臨
呂尚倫進入地產行業之前,做過不同類型的銷售,這為他之後的從業之路奠定了基礎。在香港,地產和金融是熱門行業,佣金收入高,接觸的是專業人士。這個時候他意識到,同樣是銷售,為什麼不去做一個金額更大的項目。他開始關注房地產行業,接觸房地產相關的人士,慢慢地他發覺地產從業人很專業,從形象到談吐都讓他嚮往,希望能和他們共事,也想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專業知識和銷售經驗。
倘若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或一處逆境就悲觀失望,灰心喪氣,那麼,機會是不會登門拜訪的。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只垂青那些懂得追求它的人。在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剛剛啟動的時候,呂尚倫做了一年的海關員,他時刻關注著房地產行業。2001年偶然的機會,在報紙上看到招售樓員,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面試,正逢這家公司準備開分部大量招兵買馬,也願意請沒有經驗的他,正好一拍即合。呂尚倫就辭掉原來的公司,跟著經理學習關於房地產的專業知識,正式進入房地產行業。
踏在行業鼓點上
進入地產行業後,主要做開發商的項目,帶著香港人來國內買房。主要銷售項目集中在東莞、樟木頭、常平等地方,每天香港深圳兩地跑。在他看來,新房總有銷售完的一天,二手房門店可以在一個地方開10年,甚至20年,為了以後的工作規劃和長久,二手房業務成為了他未來的工作目標。
2003年他進入深圳比較知名的房地產代理公司,從底層做起,重新開始學習,一步一步做到管理層。
2004年,呂尚倫迎來了他人生的又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他隻身去了上海,單槍匹馬地開始勇闖。從一個人開始,在一個區域做經理,穿著西裝到處跑盤、成立了第一個店、招第一個秘書,開始了在上海的房地產的工作。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幾年的從業經驗,讓他在第一個月做了20萬的業績,第二個月60萬業績,第三個月97萬業績,很快晉升為區經,開始管理三家店。在同年的10月,三個店陸陸續續每月有170萬到200萬的業績, 2005年晉升為總監,管理十家店。
2006年,上海中原發展越來越快,整個上海市分成東西北三個區,西區是傳統市中心,東區是大股東,呂尚倫主要負責北區,專做剛需板塊。剛需置業是價格最低的區域。呂尚倫從零到有,最高峰時管理150家店,三千多名員工,2006年就晉升北區的副總。
在負責北區二手市場的過程中,呂尚倫穩步發展,小步快跑,對於工作時間的管理也做到遊刃有餘,可以騰出較多的時間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提升業績。他開始嘗試去做一二手聯動,打開另一個渠道做新房業務。他的新房的團隊,也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最高峰有1000號人,單月業績3300萬。在他管轄北區的150家店和一手團隊,一個月最高做到一個億業績。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每一年在公司都是利潤、業績、管理最好的團隊。在全國的比拼中,戰勝了深圳,獲得集團鑽石管理大獎,順利進入集團百億俱樂部,曾連續兩年出任副會長。
打造自我品牌 實現人生價值
回想在上海從零到有那段艱難的時光,呂尚倫笑言「那個時候全憑一股信念支撐著,首先是喜歡這個城市,願意融入它,其次也願意在這個平臺去工作,能做到什麼程度全看自己。選擇非常重要,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工作,願意花時間在裡面,還要有平臺願意給你機會發展。認定這件事你是絕對是可以做的,就沒有退路,一心一意在這個行業奮鬥。我一確定這個行業是我想做的,一做就是20年,也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它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這些年帶呂尚倫過團隊人數有上萬人,從踏入房地產一個人去戰鬥,到凝聚一群人跟著奮鬥,團隊中小姑娘、小夥子一起打拼十多年,在這個團隊裡共同成長,在他的帶領下,有一份穩定的收,買車買房,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這讓他有很大成就感,也是自我價值的體現。
呂尚倫堅信再厲害的人也比不過好的團隊,再好的團隊也比不過好的平臺。好的平臺、好的理念、好的企業文化,並得到大家的認可,願意全心全意的在這個平臺全力以赴的去工作,這個平臺是有希望的,這是心治。不管是人治、法治、還是心治,這些綜合起來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大家都是為了一個理念,希望房地產行業能夠成為自己的事業。呂尚倫會鼓勵大家持續進步,調動團隊的積極性,有一個很好的一個發展空間,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業務員做了久可以晉升為經理崗位,管一個店;經理崗位做幾年覺得有瓶頸,可以管一個區;之後可以管一個大區,這一切都必須從業績出發。
談起壓力,呂尚倫很平靜。「做哪行業都有壓力,銷售行業有指標,公務員也有考核,像我目前是管理角色,處理的問題基本上都是難題,就要學會平衡。從家庭到工作就是一個平衡,給自己一個適度的平衡過程,回歸家庭生活放緩,回到工作崗位保持激情。閒時打桌球,上網、看書,和朋友約在咖啡廳聊天,這些都可以緩解壓力。」
挑戰自我
疫情期間,呂尚倫在新聞中看到美凱龍老闆對湖北捐款6600萬元,很觸動。在困難時期,很多公司面臨倒閉,美凱龍企業與大家共度難關,這樣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打動了他,這也是他進入美凱龍集團的初衷。美凱龍集團開始發展二手業務,通過交流後一拍即合。2020年,呂尚倫離開了發展16年的公司,投入了美凱龍的家庭。他認為美凱龍愛家現在進入深圳是一個很好的一個機會,希望利用自己的經驗,招納到一批優秀的團隊,把這個美凱龍愛家日益壯大。
美凱龍愛家在全國6個城市有五百至六百家分行。上海作為大本營,有三百二十多家門店。呂尚倫7月來深圳組建團隊,8月份開始強勢進入深圳。預計在年底開100家門店,2021年開超過300家門店,深入到深圳的每一個小區門口服務客戶。
對於深圳來說,美凱龍愛家是全新的公司。它圍繞家的理念,給二手中介行業賦能,用美凱龍的優勢,把設計、家具、家電、融入到每一家的二手門店裡,創建房產中介-設計-裝修-家居購物-住家維保一站式服務。給客戶有家的感覺,提高客戶體驗感,讓二手房交易不再是信息配對的中介工作。客戶在美凱龍愛家選中一套二手房,門店會提供雲設計服務,馬上幫客戶購買的房子做裝修設計,可以通過系統裡挑選喜歡物料,如地板、牆磚和牆紙等,通過簡單的勾選,幾分鐘就可以列印二手房裝修效果圖。客戶按照喜好親自參加設計,可以找美凱龍的裝修公司來裝修,等客戶拿到房產證的同時,就可以有全新的裝修好的家入住。如果不選擇美凱龍裝修也可以,美凱龍愛家會提供免費設計,通過這個服務給客戶提供附加增值服務。藉助家居平臺,提供家具服務,通過愛家買房後,定期都通過活動回饋客戶,贈送家具優惠券,客戶可以憑券去美凱龍去換沙發、餐桌等家具。在物業的維保上,比如家裡燈泡要換,電器壞了要維修等等,都可以通過app點擊美凱龍愛家的維保,會有專業人士上門維修。客戶通過與家有關家的所有環節,與美凱龍有越來越多的接觸。
在上海,美凱龍愛家會通過專業的門店管理層挑選市場上比較難出售的房源給創新事業部,他們和房東洽談,由美凱龍來幫忙裝修房子再出售,裝修的費用由美凱龍墊付。房子裝修好後售出,美凱龍愛家只收取合理的佣金和回收裝修款。現在這種模式在上海比較火爆,受到客戶普遍稱讚。美凱龍愛家定期會推出不同主題二手房的樣板房,讓業務員集中帶看,裝修風格風樣化,滿足不足客戶的需求,吸引客戶的好奇心。每一次樣板房推出來都會一搶而空,有時在樣板房即將推出的前一周就有客戶去要求銷售帶看,大部分客戶會當場下訂。在深圳目前還沒有這樣一家專業、成規模、成流水線的公司在操作,美凱龍愛家背靠美凱龍強大的資源,就能很好發展這項業務,希望這個業務能夠帶動整個深圳二手房市場的發展,讓每一個購房者能夠買到由美凱龍裝修的高品質二手房,未來深圳將會開啟這項業務。
美凱龍愛家的發展理念是不求快,要健康;人不求多,但一定要對,這個發展理念可以節約成本和資源。美凱龍愛家特別重視人才的招聘,往往會經過好幾輪複式,從管理層到總經理面試,有一些崗位需要上海總部hr面試,甚至是總裁面試。美凱龍愛家相信人招對了,有助於之後業務的順利開展。目前美凱龍愛家保持穩步健康的發展,有契機就會迅速打開整個深圳的發展。
房子是買來住的 它是一個家
呂尚倫認為疫情過後,在5月至7月,深圳的二手房市場非常火爆,價格節節升高,深圳出臺715的政策,它告訴深圳的所有人,房子不是拿來炒的,一定要把價格回歸到合理的水平,現在這個價格已經是脫離了正常人能夠買得起的程度。房子是買來居住,是一個家,正好很好迎合了美凱龍愛家的理念。政策臺出後會出現三個月至半年的觀望期,可能要到明年的年頭甚至春節以後,二手市場才會陸續恢復交易量。
在談到香港、深圳、上海樓市的區別,他認為深圳的房價是全球的房價,甚至比上海高很多。上海的豪宅在均價在十幾萬,但是它的品質是非常高,在深圳十幾萬的價格很普遍,某一個片區都是十幾萬,卻達不到豪宅高品質的門檻,和上海的豪宅有很大的差距。上海是魔都,體量要比深圳大好幾倍,個別區域是豪宅區,相對價格會較貴,但是一般的區域還存在三萬至四萬的價格。全新裝修的新房房價在三四萬左右,周邊配套有地鐵直通市中心。上海的市中心房價在十萬左右,東外環7萬至8萬左右,外環的可能5萬左右,再遠一點就是四五萬。在上海四五萬的單價可以買到地鐵沿線的房子,所以在上海有很多選擇餘地。在深圳選擇性就少了,深圳很多都是村屋,是原居民的房子,實際上可以拿出市場上買賣的房子很少,大家都湧入深圳居住、工作、生活,這種需求會越來越多,導致這個房價上漲很快。
深圳市離香港很近,香港的房價也比較高,深圳最好的豪宅跟香港比,大約差一倍的價格就達到香港的豪宅價格,好的資源,好的海景房很搶手,所以難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深圳還是可以發展更多的剛性需求集中在龍崗區、光明區、平山區等地方,提供給普通的買房的人群讓他們成家立業。
中國人很傳統,每個家庭要成家立業都需要買房,家可以代代相傳,也就是房子代代相傳,買房子的習慣也是每個家庭、每個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所以房地產行業是必須品,是剛需產業,在一手房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存量房將會成為所有家庭選擇唯一的方向,未來不管是在全國還是在深圳,房產的供需會越來越緊張,要考慮向香港學習建立更多的公租房等先進的經驗。總體來說,房地產行業以後會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也希望這個行業能夠越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