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舉世聞名的長徵中,有一支部隊很特殊,它不在三大紅軍主力的行軍序列中,但卻最先到達陝北地區,這就是著名的紅25軍。紅25軍成立於安徽金寨麻埠,首任軍長是曠繼勳。1932年,紅25軍主力隨紅四方面軍向西轉移,剩下的部隊則組成新的紅25軍,留在鄂豫皖蘇區堅持鬥爭。
後來根據中央指示,紅25軍進行整編,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參謀長戴季英,全軍共三千餘人。眾所周知,紅25軍為配合中央紅軍到達陝北有卓越貢獻,這支部隊的主要領導人活到建國後成就也很高,比如徐海東是大將,程子華官至副國級,比較默默無聞的是戴季英和英年早逝的吳煥先,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紅25軍參謀長戴季英。
戴季英,1906年出生,湖北紅安人。他早年追求進步思想,是武漢三鎮有名的學生愛國運動領袖,曾參與領導了黃麻起義。從這裡來看,戴季英資歷很深,算得上是位老革命了。此後,他擔任過第7軍黨委委員、黃麻縣委書記、紅25軍74師政委等職務,參加了鄂豫皖根據地的鬥爭。這期間,戴季英立下了非常顯赫的戰功。
1934年11月,紅25軍孤軍北上長徵,戴季英歷任軍政治部主任、軍參謀長。他們打出了「迎接黨中央,與中央紅軍會師」的口號,並且大膽向敵人縱深挺進,直搗敵人後方,有力策應了中央紅軍的行動。紅25軍到達陝北後,與劉志丹領導的陝北紅軍會合,成立了紅十五軍團。戴季英則擔任中共陝甘晉省委常委、西北革委會政治保衛局局長,在迫害劉志丹問題上,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大「敗筆」。
抗戰爆發後,戴季英任新四軍第四支隊副司令員,後來又來到河南,擔任河南軍區政委,司令員是王樹聲。解放戰爭時期,戴季英參加了中原突圍,後來擔任過河南省委第二副書記、中原人民政府財經委員會主任等職。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戴季英被任命為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兼開封市委書記。當時開封是河南省會,這個職位並不算低。但戴季英卻自我標榜,認為自己功勞大,應該當省委一把手,為此還主動伸手要官。那麼此後,他結局怎麼樣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戴季英這樣的行為,性質無疑是很惡劣的,在肯定他的革命貢獻後,最終仍開除了黨籍。此後,戴季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在河南省委家屬大院過著深居簡出的「隱居」生活。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他又恢復了黨籍,享受省級幹部待遇。1997年11月29日,戴季英在河南鄭州去世,終年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