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25軍參謀長戴季英,建國後伸手要官,後來結局怎麼樣?

2021-01-12 大麗歷史說

在舉世聞名的長徵中,有一支部隊很特殊,它不在三大紅軍主力的行軍序列中,但卻最先到達陝北地區,這就是著名的紅25軍。紅25軍成立於安徽金寨麻埠,首任軍長是曠繼勳。1932年,紅25軍主力隨紅四方面軍向西轉移,剩下的部隊則組成新的紅25軍,留在鄂豫皖蘇區堅持鬥爭。

後來根據中央指示,紅25軍進行整編,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參謀長戴季英,全軍共三千餘人。眾所周知,紅25軍為配合中央紅軍到達陝北有卓越貢獻,這支部隊的主要領導人活到建國後成就也很高,比如徐海東是大將,程子華官至副國級,比較默默無聞的是戴季英和英年早逝的吳煥先,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紅25軍參謀長戴季英。

戴季英,1906年出生,湖北紅安人。他早年追求進步思想,是武漢三鎮有名的學生愛國運動領袖,曾參與領導了黃麻起義。從這裡來看,戴季英資歷很深,算得上是位老革命了。此後,他擔任過第7軍黨委委員、黃麻縣委書記、紅25軍74師政委等職務,參加了鄂豫皖根據地的鬥爭。這期間,戴季英立下了非常顯赫的戰功。

1934年11月,紅25軍孤軍北上長徵,戴季英歷任軍政治部主任、軍參謀長。他們打出了「迎接黨中央,與中央紅軍會師」的口號,並且大膽向敵人縱深挺進,直搗敵人後方,有力策應了中央紅軍的行動。紅25軍到達陝北後,與劉志丹領導的陝北紅軍會合,成立了紅十五軍團。戴季英則擔任中共陝甘晉省委常委、西北革委會政治保衛局局長,在迫害劉志丹問題上,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大「敗筆」。

抗戰爆發後,戴季英任新四軍第四支隊副司令員,後來又來到河南,擔任河南軍區政委,司令員是王樹聲。解放戰爭時期,戴季英參加了中原突圍,後來擔任過河南省委第二副書記、中原人民政府財經委員會主任等職。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戴季英被任命為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兼開封市委書記。當時開封是河南省會,這個職位並不算低。但戴季英卻自我標榜,認為自己功勞大,應該當省委一把手,為此還主動伸手要官。那麼此後,他結局怎麼樣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戴季英這樣的行為,性質無疑是很惡劣的,在肯定他的革命貢獻後,最終仍開除了黨籍。此後,戴季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在河南省委家屬大院過著深居簡出的「隱居」生活。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他又恢復了黨籍,享受省級幹部待遇。1997年11月29日,戴季英在河南鄭州去世,終年91歲。

相關焦點

  • 紅25軍與紅四方面軍是何關係,為何紅25軍出了兩個開國大將?
    1931年序列: 紅25軍(軍長:曠繼勳,政委:王平章),73師(師長:王樹聲,政委:張廣才),74師(師長:徐海東,政委:戴季英),75師(師長:周希遠、政委:高敬亭) 1932年7月,國軍對鄂豫皖蘇區發起圍剿,紅四方面軍主力(紅4軍全部及紅25軍的73師)進行轉移,紅25軍取消番號,紅74
  • 紅25軍與紅四方面軍的歷史淵源
    紅25軍序列:軍長:吳煥先(35年犧牲)、政委:王平章(33年犧牲),第七十四師:師長:徐海東(大將)、政委:戴季英(開封市委書記);第七十五師:師長:周希遠、政委:高敬亭(39年被錯殺)。1933年紅25軍被打散,75師由吳煥先(軍長)率領突圍到鄂東仍保留二十五軍番號。74師由徐海東退回皖西重新組建二十八軍。
  • 紅25軍只有三千人,卻出了97位開國將軍,軍長因何未授銜
    紅25軍在1933年成立時,只有三千多人,是紅四方面軍轉戰川陝後,由留在大別山繼續堅持鬥爭的餘部所組建的,由徐海東擔任軍長。1934年,紅25軍主力共2900餘人開始長徵,組織上特地派遣程子華來到鄂豫皖,參與紅25軍的領導工作,紅二十五軍的領導班子形成,他們是: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參謀長戴季英、政治部主任鄭位三。
  • 陝甘邊區紅27軍的師團級幹部都有誰?後來怎麼樣了?
    陝甘邊區的紅27軍成立於193年1月,它的前身是陝北獨立師,說是軍級其實就只轄一個師——84師,三個團,人員最多時為1200人,也沒有成立軍委,劉志丹是擔任軍委會主席,謝子長為總指揮。今天龍叔繼續講中國革命史,說說紅27軍的師團組幹部都有誰,後來他們都怎麼樣了?
  • 丁少卿:紅25軍第75師師長,因何走上不歸路?
    紅25軍是一支英雄部隊,它在1931年10月成立於現在的安徽金寨,隸屬於大名鼎鼎的紅四方面軍。1932年,紅四方面軍主力被迫撤離鄂豫皖蘇區,吳煥先和徐海東等人奉命重建紅25軍,並留守大別山。初期,這個軍約有7000人。後來,由於敵軍的重兵圍剿,紅25軍被迫一分為二。吳煥先率部轉戰鄂東,徐海東率部轉戰皖西。
  • 紅二十五軍走出的娘子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最初隸屬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後改隸紅一方面軍紅15軍團。鄂豫皖蘇區紅25軍1931年10月成立於安徽金寨麻埠,下轄第73、74、75師。1932年秋,紅25軍主力隨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
  • 長徵中的精銳之師:紅二十五軍的發展歷史及主要將領
    下文簡單介紹一下紅二十五軍的發展歷程及歷任主要將領1931年10月,紅二十五軍在安徽金寨麻埠成立,轄73師(74師、75師另行組建)紅73師(以紅12師師部和第34團為基礎,另調紅10師第28團和紅11師第31團改編為紅二十五軍第73師)軍長:曠繼勳,後(蔡申熙)(貴州思南縣人,蓬溪起義領導人之一。
  • 四支長徵隊伍兵力最少一支,紅25軍書寫了五大傳奇
    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參謀長戴季英、政治部主任鄭位三。歷經獨樹鎮戰鬥、庾家河之戰兩場惡戰,他們在陝南站穩了腳跟。1935年1月起,經過蔡玉窯、文公嶺、九間房、荊紫關、袁家溝口等戰鬥,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兩次「圍剿」,創建了鄂豫陝根據地。
  • 紅色商城——紅25軍的成立及走出商城的長徵
    ;陝北會師後,給予中央紅軍極大的支持,使中央紅軍在陝北立足;紅25軍在大別山和長徵途中,屢屢打敗張學良的東北軍,使張學良對共產黨有了新的認識,為以後的「九.二密談」,促成「西安事變」奠定了良好基礎。 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退出大別山向西轉移,紅25軍留下第75師堅持大別山武裝鬥爭,仍保留25軍番號,軍長吳煥先,政委戴季英,下轄223團、224團、軍特務營、紅27師(
  • 紅25軍的司號員,親手砍死紅軍叛變師長,50年後成大軍區司令員
    吳煥先,紅25軍的「軍魂」,當年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鄂豫皖蘇區後,是他重建紅25軍,粉碎敵人一次又一次「圍剿」,長徵路上,在徐海東、程子華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又是他主持全面工作,粉碎敵人兩次重兵「圍剿」,創建了鄂豫陝根據地,可惜這樣一位英才,卻在北上途中犧牲。
  • 紅一軍團改編為八路9個營,營長們建國後授予什麼軍銜?
    大家都知道,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迅速達成了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定,陝北紅軍統一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其中,紅一軍團二師、四師編為115師343旅685、686團,紅一師編為獨立團。原來師縮編為團,原來團縮編為營。這樣,紅一軍團部隊一共編為9個營。那麼,這9名營長後來都怎麼樣了?
  • 學四史守初心|紅25軍戰鬥序列(1934年11月)
    該軍於1934年11月至1935年8月退出鄂豫皖蘇區,開始進行長徵。該軍於1935年8月到達陝北,同西北紅軍第26、第27軍會師,結束長徵。紅25軍與紅26、紅27軍合編為紅軍第十五軍團。其中,紅25軍改編為軍團轄下的第75師。1937年8月,根據國共合作協議,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和新四軍。
  • 他是紅25軍靈魂人物,培養出97位開國將軍,活到建國至少大將
    他是紅25軍靈魂人物,培養出97位開國將軍,活到建國至少大將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被迫開始了長徵,第一個完成長徵抵達陝北的部隊是紅25軍,因為這支部隊長徵的路線和大部隊不一樣,相對輕鬆一些。
  • 紅四方面軍成立時下轄四個師,師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何軍銜?
    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在湖北黃安縣七裡坪成立,由徐向前擔任總指揮,陳昌浩擔任政委,劉士奇擔任政治部主任。部隊下轄兩個軍四個師,其中紅四軍下面有三個師,紅二十五軍單獨設一個師,兵力共計3萬餘人。那麼紅四方面軍剛成立時,四大師長分別是誰呢?建國後授何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
  • 新四軍改編初期只有四個支隊十個團和一個特務營,各自主官都是誰?
    國民政府任命葉挺為新四軍軍長,後來經過中共提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核定,新四軍的其他領導人是: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張雲逸,副參謀長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副主任鄧子恢,當然了這只是新四軍軍部成立,人員真正到位卻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直到1938年4月,編入新四軍的南方8省14個地區的紅軍遊擊隊經過長途跋涉,分別到皖南和皖西集結。全軍共10329人,但是只有6500餘支槍,許多戰士還以大刀梭標為武器。
  • 劉志丹犧牲後,此人接任紅28軍軍長,後成為開國上將,官至副國級
    九一八事變後,劉志丹在家鄉成立了反帝同盟軍,後改為陝甘紅軍遊擊支隊,他歷任支隊副總指揮、總指揮等職務。1935年秋天,紅二十六軍與紅二十五軍勝利會師,隨後成立了紅軍第十五軍團,劉志丹任副軍團長兼參謀長。但不久,劉志丹就受到誣陷,還被限制了人身自由。直到中央紅軍的到來,劉志丹才被釋放,隨後他擔任紅28軍軍長,奉命率部參與西徵。
  • 三野第七兵團轄有4個軍,軍長政委都由誰擔任?後來結局如何?
    第三野戰軍第七兵團是由原山東兵團於1949年1月22日改稱的,轄4個軍,分別是第21軍、22軍、23軍和35軍。第七兵團的司令員、政委和參謀長在日前的文章已經對大家作過分享,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這4個軍的軍長、政委都由誰擔任?他們的結局如何?
  • 程子華到紅二十五軍本來要當參謀長,最終,他為何當了軍長
    紅二十五軍是一支發源於鄂豫皖根據地的傳奇部隊。說起這支部隊的軍長,很多人都知道那是徐海東,後來的開國第二大將。可是在紅二十五軍踏上長徵之路的時候,軍長換人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當時的鄂豫皖根據地非常艱難,主力紅四方面軍已經到四川去了,剩下的紅二十五軍艱難苦戰,未來該何去何從?
  • 紅4軍副軍長劉世模,在長徵之後離開了部隊,他後來的結局如何?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曾經擔任紅4軍副軍長的劉世模,他的經歷與以上三位軍長完全不同,在紅軍長徵勝利之後,劉世模因為身體傷病的原因而離開了部隊。那麼,劉世模後來的結局如何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劉世模是今安徽金寨人(他出生的地方當年屬於河南商城),出生於19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