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16日,紅25軍在陝西省延川縣永平鎮(今永坪)同陝甘紅軍會師。
在紅25軍長徵勝利85周年的日子裡,讓我們回憶85年前的偉大長徵,深情緬懷為中華民族解放作出巨大貢獻的大別山英雄兒女。
在商城縣豹子巖成立的紅25軍,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她是中國革命史上最早進行長徵的紅軍隊伍,引吸了強大的國民黨軍隊,為中央紅軍減輕了壓力;最早到達陝北與劉志丹會合,開闢了陝北革命根據地;陝北會師後,給予中央紅軍極大的支持,使中央紅軍在陝北立足;紅25軍在大別山和長徵途中,屢屢打敗張學良的東北軍,使張學良對共產黨有了新的認識,為以後的「九.二密談」,促成「西安事變」奠定了良好基礎。
黨和人民並沒有忘記這支從大別山走出的紅軍隊伍。可現在人們把目光只集中在紅25軍長徵第二次出發地一一羅山何家衝,對她以前的成立地和出發地很少提及,這顯然是不公平的,不尊重歷史的。
當前,安微的金寨縣,湖北的紅安縣,河南的商城縣都在爭紅25軍的成立地。
紅25軍究竟在哪個縣成立的,翻開大別山革命鬥爭史,紅25軍在大別山有三次組建的歷史,這充分說明英雄的大別山人民英勇鬥爭,不怕犧牲,前赴後繼,血戰到底的精神。根據《大別山烽火(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出版)》一書,徐海東和餘正旺的回憶以及搜集的有關史料,整理如下:
1931年1月,黨領導的商城、黃麻起義隊伍所在的紅11軍,與活動在鄂東南的紅15軍,在商城縣長竹園街頭的大河灣匯合,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1931年10月,鄂豫皖省委根據鬥爭的需要,決定將紅四軍第12師擴編為軍的建制,在安微省金寨縣的麻埠,成立了紅25軍(第一次組建),軍長曠繼勳,政委王平章,下轄73、74、75師;
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退出大別山向西轉移,紅25軍留下第75師堅持大別山武裝鬥爭,仍保留25軍番號,軍長吳煥先,政委戴季英,下轄223團、224團、軍特務營、紅27師(一度改為27軍)、79團、80團、81團,約5000餘人。11月3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決定,吸收各縣獨立團精幹,在湖北省的紅安縣檀樹崗再次組建紅25軍(第二次組建),約7000人,軍長吳煥先,政委王平章。下轄74師、75師,74師師長徐海東,政委戴季英;75師師長姚家芳,政委高敬亭。
1933年10月,紅25軍在麻潢公路遭敵包圍分割,吳煥先率75師突圍至鄂東,仍保留紅25軍番號;徐海東率74師退回商城東南金剛臺地區,組建了紅28軍,軍長徐海東。
1934年4月16日,轉戰在大別山的徐海東紅28軍和吳煥先紅25軍,在商城縣東南金剛臺的豹子巖(商城縣境內)相遇,決定重新組建紅25軍(第三次組建),軍長徐海東,政委吳煥先,約3000人。商城縣有1000餘青年參加紅25軍,金剛臺下的裡羅城、朱裴店、胡太集等有700多青年參軍,成為主力。
1934年11月6日,紅25軍根據程子華帶來的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指示,作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在商城縣東南金剛臺下的大河灣宣誓長徵。紅25軍為聯絡高敬亭,繞道葛藤山西行,6日夜行軍至湯泉池,紅25軍採取急襲方式強攻雷山,將據守湯泉池的敵109師工兵營4個連全殲,衝破了敵人第一道封鎖線;
在高畈、螺絲畈安排好重傷員後,紅25軍繼續西行,7日下午,行至大柳樹(商城西部重鎮,如今已被鯰魚山水庫淹沒),在當地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積極配合下,擊潰敵107師2個團,(衝破了第二道封鎖線)。出現了人民群眾為紅軍送水送飯、捐衣捐鞋的壯觀場面。突破了敵人第二道封鎖線後,紅25軍在鯰魚山東一南的山上作簡短的休息。
7日晚,為了分散敵人,紅25軍決定兵分三路西進:南路從鍾鋪、餘集、楊棚、毛爺山、姜家寨至白雀園;中路從汪橋鎮的鐘鋪、墩塘,至觀廟鎮的大廟、趙壪、油坊、姜家寨到白雀園;北路從鍾鋪、銅山、到雙柳,沿316線到白雀園。(因為白雀園當年是第四方面軍軍部,群眾基礎好)。此時敵人在潢川的雙柳鎮設下第三道封鎖線,在白雀園東的姜家寨設下第4道封鎖線阻擋。
在雙柳鎮,紅25軍北路軍不與擁有重武器的敵人硬拼,行至汪橋鎮西的銅山街時,繞過第3道封鎖線,沿萬象河岸南進至觀廟、趙壪,到姜家寨,此時敵機械化部隊115師在姜家寨設重兵攔截。
姜家寨是觀廟鎮西部的一座山,西抵白鷺河,與白雀園一河之隔,南鄰魏大山,北鄰楊大山,姜家寨龍頭山綿延10多裡,從餘集鎮的楊棚村一直延伸至觀廟鎮姜寨村的白鷺河畔,是商城西部過白鷺河到白雀園到武漢的必經之路,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明代姜八鬥(人名)在此佔山結寨,殺富濟貧,威震商光兩縣,明末張獻忠部從白雀園東進商城,必經姜家寨。
7日夜,紅25軍與敵在姜家寨展開激戰,姜家寨一戰是慘烈的,年輕的「豹子軍」英勇拼殺,(因在豹子巖成立的,戰士們說,你是」東北虎」,我們是「金剛豹」,獵豹不怕虎)。
這些年輕紅軍戰士是1929年商城起義,開展武裝鬥爭,開闢大別山根據地鬥爭時的兒童團員,由十左右歲長到十四至十七歲,年輕氣盛又有鬥爭經驗。激戰半夜,硬是撕開一道口子,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
而今,姜家寨龍頭山的戰壕,從土裡挖出的機槍,敘說著80多年前的血戰。
1934年11月8日拂曉,紅25軍趕到了光山縣的斛山寨,在斛山寨又是一場惡戰,打垮敵軍5個師,殲敵4000多人,獲大勝。根據中央指示,紅25軍轉移到羅山的殷家壪、何家衝整編、補充後,於11月16日發表《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出發宣言》,告別家鄉,走上北上抗日的長徵。
紅25軍,這支從商城走出的英雄隊伍,從大別山到伏牛山到寶塔山,一路西殺,英勇奮戰,於1935年9月16日到達陝北,於劉志丹領導的陝北紅軍會師,開創了豫陝革命根據地,迎接主力紅軍北上。
來源:孫志祥
在看的老鄉順手
幫小編點個「在看」
給小編的泡麵加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