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兩千萬的毛澤東像章將何去何從?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毛澤東像章收藏第一人陳漢章:我死後藏品怎麼辦

  擁有一萬多種各式毛澤東像章的71歲梅沙老人陳漢章,稱得上是全國收藏毛澤東像章的第一人。半個世紀以來,陳漢章傾心收藏,為此他曾跑遍全國各地,甚至不惜變賣家產。數萬件包括紅色像章、明清家具、票證圖片、古玩器皿等在內的珍貴藏品,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如今,年逾古稀的陳漢章已不再有精力像年輕時四處奔波辦展覽,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夠找到一塊固定的場地,以民間博物館的形式將這份文化記憶永久保存下去。不幸的是,他屢屢受挫。

  曾兩獲金氏世界紀錄

  陳漢章的收藏生涯始於「文革」期間。當時他在河源一家頗有名氣的山歌劇團做舞美工作,長年隨團在外進行匯報演出,足跡踏遍大江南北。演出結束後,劇團往往得到當地觀眾饋贈的毛澤東像章作為紀念。「那個年代,沒有人不崇拜毛主席的。」陳漢章說。

  陳漢章是個細心的人,他把獲得的像章分門別類地保存起來。「文革」結束後,陳漢章開始大規模地在各地採購收集不同款式的毛澤東像章。「自己開辦了一家廣告公司,不僅把賺的錢幾乎投到收藏裡去了,還不顧全家人反對,把河源的兩間祖屋也賣掉了。」陳漢章回憶。如今,陳漢章收藏的毛澤東像章已有一萬多種,數量總計達三萬多枚,在國內無人能及。

  在國內收藏界,陳漢章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在各地舉辦的展覽,曾吸引了毛澤東後人李訥、毛新宇等前來參觀。他在梅沙街道文化站的一間不大的藏品陳列室,曾迎來很多領導的駐足。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前夕,陳漢章特地用1997枚毛澤東像章拼成一幅「香港回歸圖」,被吉尼斯授予了「最大像章拼圖」的世界紀錄。幾年後,他的「華夏團圓圖」又以3003枚像章的數量打破了自己保持的原紀錄。

  藏品價值超過兩千萬元

  說起自己的藏品,陳漢章布滿皺紋的臉上總是洋溢著驕傲的神情。在大梅沙成坑村的家中,他將自己的藏品一件又一件地拿出來給記者展示,從清代到民國再到解放後的像章、織錦、圖籍、票證,琳琅滿目。陳漢章說,他的收藏範圍其實並不局限於紅色像章,各類傳統文化的藏品也應有盡有,藏品保守估值在兩千萬元以上。

  在這些藏品中,各種見證歷史的物件應有盡有。僅「偉人風採」一個類別,就有像章、拼圖、繡像萬餘種;塑像30餘尊;著作、名錄、影集、傳記、證書等400多種;上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各類年畫、宣傳畫500多幅,還有各種古玩雜件、明清家具、金銀銅器等,儼然一個大型私人博物館。

  陳漢章特別向記者展示了兩幅繡有毛主席畫像的巨型毛毯。一幅畫像上寫著「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等字樣。另一幅巨型毛主席畫像由「中國杭州織棉廠制」,上寫「毛澤東同志」等字樣,下邊還有「MADE IN CHIAN」等英文。他說,第一幅毛毯是「文革」時期的產物,當時每逢遇到重大節日,兩個人抬著這幅毛主席畫像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後面跟著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的人群。後一幅毛主席畫像有英文,是用於出口到友好國家的。「這是我們這一代人親身經歷過的,這是歷史的見證。」

  「我走了,藏品怎麼辦」

  舉辦展覽,一直以來是陳漢章最熱衷的事情。不過隨著年齡漸增,陳漢章不再能像以前一樣操勞。他迫切地希望能夠建立一個永久的民間博物館。

  2009年,一個名為「鴻昌」的博覽館底在惠州建立,這一度給了陳漢章極大的欣慰。這家博覽館是他與一個企業家朋友合辦的,他出展品,對方出錢出地。鴻昌博覽館佔地約1500平方米,全方位地展示了陳漢章的珍藏。可惜好景不長,博覽館開館僅一年便因選址問題被迫關閉。「上級主管部門說博覽館周邊建築密集,沒有留出足夠的消防綠色通道。」

  鴻昌博覽館關門後,陳漢章的藏品便就地打包封存在館內。由於當年和他合作的朋友生意不佳資金鍊斷裂,近兩年的場地租用費和管理費都只能由陳漢章自己掏腰包。「一個月的費用就需要差不多兩萬塊,壓力太大了。」陳漢章開始把建館的希望轉移到政府支持上面。去年,深圳市委宣傳部、市文體旅遊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深圳市民辦博物館扶持辦法》,明確規定了政府對民辦博物館應提供的經費和場地方面的支持。陳漢章在欣喜之餘和其他兩位鹽田區的老收藏家向鹽田區提出申請,尋求兩百萬元的資金資助及場地支持,建立四家特色民辦博物館。陳漢章告訴記者,以他手中藏品,建立兩家特色博物館綽綽有餘。不過,陳漢章稱,有部門對此尚未有積極的回覆,建館之事一直未能啟動。

  「我走了,這些藏品怎麼辦?要是博物館建不起來,我也許就只能考慮把藏品賤賣給愛心公益的企業家了,前提是他們能夠確保藏品能夠在公眾面前展覽。」陳漢章很無奈。(楊雨軒)

相關焦點

  • 歌手閆勇走紅網絡《致敬毛澤東》用歌聲懷念偉人
    原創歌手閆勇,頭戴五角星的綠軍帽,胸前別著毛主席像章,絡腮鬍子,抱著紅色的木吉他,邊走邊用他那質樸、真摯的歌聲吟唱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光輝思想。 這首《致敬毛澤東》的MV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各大音樂網站紛紛首頁排行。最大的凱迪社區平臺點擊已高達10萬,A8音樂網更是突破20萬點擊大關,在演出網的人氣更是達到驚人的200多萬點擊率。500多個視頻和音頻網友分享。
  • 百集電視劇《毛澤東》將播 這次的毛澤東更細膩
    (劇方供圖)   由香港亞洲聯合衛視策劃,攜手央視、湖南衛視共同打造的大型史詩電視劇《毛澤東》即將在今年12月下旬首播。12月11日下午,亞洲聯合衛視在香港九龍海逸君綽酒店舉行首播發布會,電視劇製片人羅浩、中老年毛澤東扮演者唐國強、青年毛澤東扮演者侯京健、楊開慧扮演者劉叢丹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見面。
  • 老幹部靳東的北京豪宅,價值兩千萬內裝奢華
    靳東的事業也是蒸蒸日上,2017年在北京購買了一套房產,價格也是在兩千萬左右。
  • 汪建新:《品讀詩人毛澤東》導讀
    2005年8月,我第一次講授毛澤東詩詞鑑賞課程,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用心品讀毛澤東詩詞的感情意味、思想蘊含、語言特色和時代價值,可謂其樂無窮,深感常讀常新,常悟常新。我最深刻的體會是,只有讀懂了毛澤東,才能讀懂他的詩詞;而只有讀懂了他的詩詞,才能真正讀懂毛澤東。
  • 毛澤東與紅中社
    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後,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紅色中華社首任主筆由中央執行委員會內務人民委員周以慄兼任。他與毛澤東相識很早,曾協助毛澤東創辦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紅中社初創時期負責日常編輯工作的王觀瀾曾回憶:「毛澤東同志從開始就很關心紅色中華社的工作,他很信任周以慄同志,通過周以慄來領導報社工作。」
  • 毛澤東:博覽群書的革命家
    一九六一年,毛澤東在廬山查閱圖書。 毛澤東是偉大的革命家,也是學識淵博的學問家。讀書生活伴隨著毛澤東的一生,和他的革命生涯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酷愛讀書,廣收博覽 毛澤東從幼年起,就勤奮好學,酷愛讀書。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讀書欲望愈來愈強烈,常常廢寢忘食地閱讀古今中外的各種書籍。到陝北以後,毛澤東通過各種渠道,盡一切可能,從國民黨統治區購買各類書報。到了延安,他的書逐漸多起來了,並有專人替他管理。毛澤東十分愛惜自己的書。
  • 毛澤東的攸縣摯友——龍伯堅
    這時,他認識了毛澤東,並與之結下了一段不平凡的友誼。毛澤東主編《湘江評論》,他們一起開會。龍伯堅對毛澤東辦事的毅力、才幹和文筆非常佩服。毛澤東那時寫稿用的是紅格子紙,字寫得瀟灑漂亮。尤其讓他受感動的是,毛澤東一邊寫一邊跟人談話,文思及書寫毫不受到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中,一下子寫上數千字,對毛澤東來說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的。
  • 毛澤東,向前衝!——毛澤東的四次奔跑
    毛澤東,向前衝!  然而我們很難想像陳力導演竟然用了極為簡單、智慧而鮮明的方法雕琢出毛澤東、朱德、陳毅的風採,導演的技巧很簡單:讓鏡頭動起來,讓人物跑起來!  第一次奔跑     電影的開始,毛澤東和朱德一前一後穿越人潮湧動的集市,小跑快步向前,他們身形挺拔而偉岸,器宇軒昂。毛澤東面若沉水,心有驚雷,朱德則怒目金鋼,有如山的氣勢,他們是要為革命清掃門戶!
  • 品讀毛澤東書信 領略偉人風採
    毛澤東這封只有一句話的書信,起著保守秘密的作用。就在曾志離開紅軍醫院不久,國民黨軍隊偷襲紅軍醫院,將紅軍醫院工作人員和病員全部殺害。就此細想,毛澤東這封一句話的信有著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能保守紅軍行動機密的作用。即使此信不慎遺落敵手,敵人也不會從這封信中得知紅軍的行動。這封信可以說是毛澤東書信中簡潔的典範。 明了,是毛澤東書信藝術的另一個特點。他寫信,直擊主題,清楚明白。
  • Decenturion:當區塊鏈成為國家,將何去何從?
    網際網路的誕生,將全世界的國家和公民聯繫在一起,基於網際網路誕生的區塊鏈也成為了遍布全球的應用模式。如果有一天一個基於區塊鏈成立的國家出現,你將如何選擇?你是否成為其中的公民?比特幣迅速增長的幣值見證了區塊鏈中蘊含的巨大的財富價值。任何一個時代都有第一個敢於去品嘗螃蟹的人,如同是十多年前的淘寶,幾年前的微商,如今的區塊鏈雖然已經蓬勃發展,但是基於區塊鏈成立的第一個國家卻是首次出現。據悉截至目前,Decenturion已經擁有25萬公民,這些公民都是來自世界各國,有著非凡地位的經營群體和有著超前眼光的遠見者,他們都是看中了「區塊鏈國家」的長期發展潛力和蘊含的巨大財富價值。
  • 毛澤東詩詞中的神仙鬼怪
    毛澤東詩詞植根於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蘊涵著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元素,其中也包含對古老神話資源的挖掘與運用。毛澤東賦予神話人物以善惡、正邪、美醜等多種特徵,表達了鮮明的愛憎情感和深邃的價值觀念。毛澤東詩詞中的神話內容,與詩意水乳交融,顯示著他對神話原型的透徹理解和把握,反映出他對現實生活的深刻認識和感悟,也彰顯了他對神話人物形象獨具匠心的改造與超越,從而達到了「器大聲宏,志向高遠」的詩美境界。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毛澤東對這本詩集十分審慎,他給發表過的27首作品署明了寫作日期;補上了一些詞的題目,如將《浣溪沙》改成《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改動了少數題目,如將《遊仙〈贈李淑一〉》改為《蝶戀花·答李淑一》;對部分詩詞正文和附註作了訂正;為一些和詞附上了原作。「六三年版」是毛澤東親自參與審訂、編輯的毛澤東詩詞版本。
  • 聚焦|李鍊石:新中國初期,毛澤東怎樣提振農民「精氣神」
    這種價值取向若得不到根本扭轉,中國鄉村乃至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就不可能真正走向「現代」。對此,毛澤東指出,必須革除封建舊文化對農民的壓迫,提高農民的文化地位,在他的提倡和努力下,舊文化的醜化、矮化農民傾向被從根本上否定,農民成為新文化的主人,近代中國文化在理論設定上實現具有深遠意義的「價值轉向」。
  • 他是第一個擁立武則天為皇后之人,毛澤東評價其「笑裡藏刀」
    聰明的武昭儀便勸李治在朝中培植自己的親信,由此,一位受長孫無忌打壓的寒門庶族出現在唐高宗和武昭儀的視線中,他就是被毛澤東讀《舊唐書》時評價的——笑裡藏刀李義府。李義府(614年-666年),瀛州饒陽(今河北饒陽)人,其祖父曾為四川射洪縣丞,李義府屬於小宦書香門第出身,雖然出身寒微,但他天資聰穎,經過寒窗苦讀,貞觀九年(635年),21歲的李義府即中進士,開始進入仕途。
  • 揭秘:毛澤東為何三到故宮而不入內?(圖)
    1949年1月16日,毛澤東再次起草中共中央軍委關於保護北平文化古蹟的電報,其中提到了故宮:「此次攻城,必須做出精密計劃,力求避免破壞故宮、大學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價值的文化古蹟」,「你們對於城區各部分要有精密的調查,要使每一部隊的首長完全明了,哪些地方可以攻擊,哪些地方不能攻擊,繪圖立說,人手一份,當作一項紀律去執行。」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 毛澤東創造的「秋」意象不同凡響
    毛澤東獨自佇立於寒氣襲人的蕭瑟秋風中,見湘江經過橘子洲頭向北流去,想到它一進洞庭湖,便會與長江合流,將出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浩大氣勢;想到自己即將南下廣州,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更是「駕長風破萬裡浪」的壯舉。「寒秋」一詞給人一種寒氣撲面、秋風悽厲之感,既點明了作者到達長沙的時間,又暗示了當時軍閥混戰社會黑暗的現實,更是作者對自己生命處於危險之中的切膚感受。
  • 毛澤東同志202封珍貴電報手稿首次展出
    ,香山革命紀念館承辦的「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據了解,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展是香山革命紀念館開館以來首個專題展覽。展廳的序廳中就展示了這樣一份電報:1949年4月30日,南京解放後不久,遠在北平香山的毛澤東以中央軍委名義發出的「關於高級領導機關對下級應加強文電等問題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