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駿利亨德森(Janus Henderson)的投資專家們集中回答了投資者關於全球經濟前景的一些熱點問題。
以下為《線索Clues》對原文的中譯版(摘錄):
投資圓桌會議:對全球經濟前景的看法(原標題:Investment Roundtable: Views on the Global Economic Outlook 作者:駿利亨德森投資專家)
要點:
●鑑於全球不同地區處於經濟周期的不同發展階段,全球債券聯席主管Nick Maroutsos建議,投資者可能需要採取全球投資策略,尋找經風險調整後最具吸引力的債券投資機會。
●全球債券聯席主管Chris Diaz表示,外匯市場顯示,美國經濟比許多發展中國家離衰退更遠,這種情況有助於美元保持相對強勁。
●投資組合經理Andrew Mulliner敦促投資者不要過於關注大國商貿緊張局勢,他認為這種局勢加劇了而不是導致了全球經濟的周期性放緩,因此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更深影響周期的潛在因素上。
在投資界應對全球衰退和政府債券收益率下降的艱難之際,我們邀請了全球債券團隊的資深成員Nick Maroutsos,Chris Diaz和Andrew Mulliner來回答投資者面臨的常見問題。在接下來的問答中,他們將分別對美國的收益率曲線、貨幣、政治等問題提出各自觀點。
如何看待全球經濟的總體前景? 經濟衰退即將來臨嗎?
Nick Maroutsos:我們認為美國經濟不會衰退。然而,其他地區可能沒有這麼幸運。美國消費需求依然富有彈性,這得益於持續的就業增長和每年增長略高於3%左右的薪資水平。美聯儲(Fed)的進一步寬鬆政策有助於防止消費者和企業削減支出。商貿問題尚未滲透到更廣泛的經濟領域,但製造業等一些行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其他地區面臨嚴峻的前景。歐洲尤其嚴峻,英國退歐,歐元區經濟可能出現負增長。該地區的疲弱不僅反映在經濟數據上,還體現在低至負值的政府債券收益率上。事實上,我們認為,歐洲央行(ECB)別無選擇,只能重新採取非常措施,即資產購買計劃。
澳大利亞情況喜憂參半:雖然該國的房地產市場面臨壓力,但就業方面依然強勁。鑑於種種原因,我們相信澳大利亞央行(RBA)將大幅降息,這將有助於澳經濟保持正增長。
假設美國經濟沒有進入衰退,那麼投資者應該如何看待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倒掛呢?
Chris Diaz:在一個擁有近15萬億美元負收益政府債券的世界裡,我們十分謹慎地將無風險國債利率視為經濟走向的可靠指標。負收益債券的龐大規模是一個強烈的信號,表明收益率曲線受到人為的影響,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央行購買大量政府債券造成的。央行正在購買債券,以在通貨緊縮的環境下支持全球經濟增長。現在是非常時期,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來看待收益率曲線。
其他指標顯示,除了製造業,美國經濟狀況良好。失業率接近50年來的最低水平,收入水平不斷上升,股市又回到去年夏天創下的歷史高點附近。由於美國的主要勞動生產力集中在中小企業,進出口行業在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並不大,因此在美國經濟降溫之際,中美商貿緊張和歐洲經濟疲軟對美國中小企業以及進出口行業的衝擊不算嚴重,因此我們預計,當前經濟周期的這一階段,不會讓我們直接陷入經濟衰退。
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和零售銷售數據存在差異:可能受商貿影響,美國採購經理人指數顯示經濟萎縮,但數據顯示美國消費仍然強勁。(圖片來源:彭博)
關於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外匯市場能告訴我們什麼?
Diaz:外匯市場告訴我們,美國經濟明顯優於其他G10國家且較許多發展中國家離衰退更遠。近年來,我認為利差對貨幣估值的影響已經減弱,在當前的低收益率環境下,這種情況不太可能改變。相對經濟實力和政治擔憂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而且可能在將來變得更加重要。只要美國經濟依然強於世界其他地區,美元就可以保持相對強勁。
歐元區的數據能說明什麼?
Andrew Mulliner:目前的經濟數據顯示歐元區國家普遍疲軟,特別是像重製造業的德國和商貿風險敞口較大的其他經濟體。在過去1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歐洲經濟增長相對於全球其它多數經濟體呈現更持久的疲軟狀態,持續緊縮的財政政策和滯後於經濟需求的貨幣政策,反映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後遺症。
與其它多數大型發達經濟體相比,歐洲(尤其是德國)受到全球商貿的影響要大得多。這解釋了為什麼德國如此明顯地成為歐元區經濟疲弱的中心。不幸的是,德國製造業遭受的痛苦正在加劇,因此德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我們應該會看到失業率繼續上升。通常在德國這樣的經濟體陷入衰退的情況下,歐元區其它國家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將財政政策轉向人們期待已久的寬鬆政策,可能會給整個歐元區,尤其是德國,帶來一線希望。
負收益率的全球債券和G3國家央行的總資產 (圖片來源:彭博)註:G3中央銀行包括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歐洲中央銀行和日本銀行。圖為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負收益率債券以美元計價的市場價值。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是衡量全球投資級固定利率債券市場的廣泛指標。
「脫歐」對英國和歐洲經濟有什麼影響?
Mulliner:「英國脫歐」顯然會對英國經濟和歐洲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脫歐可能會中斷運輸、藥品和食品供應,還會給企業縱橫交錯的供應鏈帶來巨大成本。預計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降5.5%,失業率翻番,通脹大幅上升。儘管對歐洲的影響會比英國小得多,歐洲一些國家、行業和企業也將受到不小的影響。具體來說,鑑於供應鏈的複雜性,愛爾蘭和汽車行業都十分脆弱。
世界上哪些地區的經濟狀況最健康?這些地區在固定收益方面存在哪些風險?
Maroutsos:考慮到不同地區處於經濟周期的不同發展階段,貨幣政策沒有同步寬鬆,投資者應該考慮採取全球投資策略,尋找風險調整後最具吸引力的債券投資機會。而資本可能會流向債券收益率相對較高的美國,或是避開更可能衰退的地區。一種方法是用美元對衝本地發行的貨幣,或者購買美國公司在海外市場發行的美元計價證券。這種策略所產生的增量收益率可以抵消利率或信用風險的增加。
更具體地說,在我看來,澳大利亞和美國降低利率的能力使它們各自收益率曲線的前景具有吸引力,特別是較長期證券。一些非美國的發行人也可能提供類似機會,例如,澳大利亞的銀行被認為是高質量的銀行,人們可以通過優化其資本結構來獲得額外的收益,而不會招致更高的信貸風險。
在全球經濟放緩之際,你是否對估值感到擔憂?
Maroutsos:對進一步降息和央行繼續購買資產的預期,不僅維持了整個收益率曲線的下行壓力,也對風險較高的資產產生了影響。「擔心錯失良機」促使投資者轉向收益率更高的公司債券,以尋找利差或是超額收益。這時,高估值不能反映公司發行者們或眾多經濟體的基本健康狀況。
儘管如此,我們相信經濟長期停滯的問題仍將存在。我們預計全球利率將會下降,儘管可能不是直線下降。在我們看來,這支持了主動投資的論點。債券收益率為負和信貸息差收窄意味著估值過高。在這種情況下,當價格不再反映基本面時,人們需要保持減持的能力。
當你分析全球固定收益機會時,首先考慮什麼?
Diaz:我們正密切關注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對主權利率將繼續下降的預期,使無風險的主權債券處於有利地位。
正如Nick所說,企業信貸更難衡量。我們在商業和信貸周期中都處於較晚的階段,企業槓桿率很高,息差很窄。另一方面,違約率較低,隨著更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借貸成本降低,償債應該會變得更容易。我們甚至可能看到一些特殊的買入機會,或許是在歐洲企業中,因為央行的買入可能會再次給價格帶來上行壓力。
(線索Clues/ 李濤 實習編輯:樊文佳 編譯:高藝蓉)
編輯精選: 銘基亞洲:2019年第四季度回顧和2020年展望 美聯儲1月按兵不動 鮑威爾稱現在談疫情經濟影響太早 鄧普頓基金:企業將繼續投資於數位化轉型計劃 2019市場盤點:全球降息潮再現 風險資產大放異彩 回顧:2019年美聯儲降息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