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韓國美食劇撐不過一季,於是編劇染指了日本漫畫《深夜食堂》。網絡上大多是批評。翻拍的這一部,探路功能大於口碑和收視率,非常開心的繼《明日之歌》之後,韓國日劇翻拍、美食漫改兩條路全部行不太通,一箭雙鵰喜大普奔。
「匠人精神」這種對文化解碼要求甚高的情懷,還是留給霓虹吧。泡菜這一部美食和故事勾連生硬,儘管助演都是有實力的演員,但沒有紮實的劇本無從發揮,想要像原版一樣,品淡淡苦味人生——沒戲。最要命的是攝影導演,連個美食都沒給我們拍好看,差評。
但是也不至於沒有一絲亮點,大量啟用的話劇演員令段落表演細緻入微,winner南太鉉也為這部劇增色不少,單切幾分鐘來看,倒是一部不錯的微電影。但更像是一部情景劇,說是一部人文劇還真的是有點牽強。
這套漫畫由康永哥的推薦,曾經<康熙來了>做過一集仿照<深夜食堂>當中的菜譜,做出來味道確出乎意料的難吃。那一年,我秉著秘書「比老闆先來,比老闆晚走」的高尚情操,未曾想到老闆是個工作狂愛加班到很晚,所以這幾本漫畫陪我打發了許多時間。
其實由於兩國社會發展的差異,所以擅長的是不同風格的電視劇,韓國從之前悲情路線到如今輕鬆喜劇及關注社會現實的電視劇電影,都拍得非常不錯,現在更是擯棄悲情,關注職場的《未生》等電視劇具備口碑和深度。日本的偵探、文化解碼、社會現實等題材,本就把握的很好,短小不拖沓,也是廣大劇迷非常之推崇的。
日版之所以有很多對情感的描寫,正在於日本的個人化嚴重,人際關係疏離下才有的重構的需要,其癥結都在於社會的壓力;而日版所沒有的單親母女重構,則是源於韓國家庭缺陷,意義差別較大。日版鏡頭比較緩慢,韓版是急促的文化,喜歡把鏡頭仔細的拍攝出來。
正因為兩國的社會文脈不同,日版展現的是正常世界以外的另一溫情世界,韓版確是一個暫時脫序休息而鼓勵向前的世界,若以溫情來衡量,韓版必不如日版;但是韓版是走鼓勵路線,所以既然大家都喜歡溫情的路線,你又拍不出來,那就好歹把實物拍好看吧。
海外劇由某局發了限制令後,大家用你我都懂的方式照樣觀看。
什麼?你不知道 。。。。。。。。。
另外,韓劇主題曲真挺不錯的(點擊連結試聽)。
大學剛畢業那幾年,住在北湖夜市附近,倒是又可以深夜品嘗的美食。大鬍子燒烤、豪華炒飯、不知名海鮮攤、水果攤熱鬧非凡。靠近建設大道CBD,加班後的白領很喜歡去這裡吃點消夜逛逛地攤,所以被稱為最時尚夜市。這裡的進口水果攤算是武漢夜市裡最有名的,冰櫃一字排開,蛇果、黑布林、車釐子、巴西橘、新奇士橙品種非常豐富,洋氣十足。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一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