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斯汀
在與健身場館老闆日常的溝通中,聽到最多的反饋莫過於——缺人。
缺好教練,缺好店長,缺優秀經理人。
如果說新教練是一張白紙,花一定時間可以塗成想要的顏色,那麼管理人才則是百裡挑一、可遇不可求的存在,並且對於管理職位的培養更像是園藝,如果不定期的修剪和引導,那麼很有可能再好的苗子都長成歪瓜裂棗。
就以店長為例,幾乎是一個健身品牌能否健康快速複製的最大制約要素。不僅需要出色的業務能力和執行力,還要有責任心、使命感,出色的溝通和團隊管理能力,甚至還需要對於品牌的忠誠度。
一個優秀的店長,需要哪些底層的能力?我們就以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試著解讀一二。
1
理解企業的願景、使命、價值觀
有人說,願景就是夢想;使命就是職業;價值觀就是道德。
如果沒有以上,員工、管理層就是為薪水和老闆打工,時常會遇到「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的窘境。
如果把「賺錢」當夢想,那麼每個員工都會僅僅思考如何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偷懶,腐敗,可能防不勝防。
只有確保店長這一層級的管理人員認可並忠誠於企業的願景、使命和價值觀,才可能把這些延續到員工身上,才可能成就富有戰鬥力的集體。
何為願景?
10年、20年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這個品牌會變成什麼樣子,畫面感越強,越能激發憧憬。
何為使命?
使命,英文叫Mission,就是我的企業為什麼而存在,到底在做什麼,在實現改變世界的願景的路上,扮演什麼角色。
何為價值觀?
一個企業,明文在規章制度裡規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永遠是有限的。當員工面臨複雜的商業環境,想不起來規章制度,或者就算想起來也找不到對應的規定時,價值觀,也就是企業的道德標準,就成為一個基礎依據。
比如知名品牌健萌的「正道成功」,通過不違背社會公義的方式取得成功,這就是讓團隊明確了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2
將目標轉化為可衡量的策略
做為管理層,就是要把老闆要求的目標,變成員工可執行的任務。
你所在的企業,是否能讓管理層清晰的理解目標管理這一原則,並且輔以相應的KPI或者OKR的執行方法。
比如今年要達成一個業績目標,那麼作為中層管理,你必須將總的業績目標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短期目標,同時還必須附上完成這些目標的策略,以及列出評判策略是否成功的衡量標準。只有這樣的拆解,才能將看似虛無的任務,通過一層一層的拆解,變成可讓員工理解,進而可實現的目標。
3
不做累死的主管
人們常說,最好的老闆是自己休息,還能讓員工愉快的賣命,雖有失偏頗,但也道出了一些真諦,即管理是讓別人幹活的藝術。
通常店長都是由業務能力出眾的教練擔任,但是我們看到很多店長到了管理者的位置後,並沒能轉變觀念,自己累死累活,且抱著「他們都不如我」的心態,團隊員工經常無所事事,不做也不知道要做什麼。
合格的管理者應該了解如何放權,以及調動手下的積極性,讓1+1大於2。如果你把自己累死了,但並沒有發揮團隊的作用,那麼對於公司來說,也是過大於功。
給予店長的三個建議:
第一,明確分工。
所有的具體工作,都要合理地安排給員工,不要有「我的資源,我來做」的心態。
第二,輕易不動手。
能交給團隊成員的,儘量讓他們去獨立完成,可以給予意見建議,但不要大包大攬。
第三,區分方法和習慣。
從員工成為店長,就必須要學會區分,當你是一名優秀員工時的那些做法中,哪些確實是值得學習的好方法,哪些只是你的習慣。
以上三點,只是對於健身行業店長工作和管理能力的簡單闡述,我們相信,要培養出一個合格的管理人才,必須持續的學習和投入,智商、情商、財商一個都不能少。
尤其在這個商業環境巨大變革的當口,在傳統的銷售技能之外,店長所賦予的管理和銜接職能將會更加重要。
畢竟兵強強一個,將熊熊一窩。
有多少合格的店長,決定著很多連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