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 | 陳木勝:大家都只會記得冠軍嗎?

2020-09-05 新民周刊

這位郭靖式、不出風頭、少有標籤的導演,以拍港式槍戰動作警匪片聞名,卻有點戲紅人不紅。

文 | 不小可

陳木勝導演的死訊傳來,腦海裡瞬間回想起的,是2013年《掃毒》看片會,大家發表感想,一位滬上主持人說:「電影如果到中段就結束的話,覺得是一部好電影,後半段太過了。」當時我和同行的小夥伴互相對了個眼神,內心活動是:excuse me?如果到中段就結束的話,和那些匠氣十足的港產商業片有什麼區別?什麼時候以「盡皆癲狂」為榮的港片,輪到別人用「太過」來批評了?

因為這句批評,我一直替導演陳木勝耿耿於懷,想著要為他寫點什麼,也一直覺得機會還多得是,哪會想到,死亡來得如此之早。

在我看來,《掃毒》是近年來合拍片中港片味最正最濃的一部,甚至還「亂拳打死老師傅」,勝過自己師父杜琪峯的《毒戰》幾分。到底什麼是純正的港片味?從技術上大可以舉一些正面例子:題材、角度、風格、運鏡……但反面例子也許更直接:別搞高大上的主題、別槍戰正火的時候來個慢鏡抒情、別動不動來個抽離的上帝視角、別忙著要求每個起承轉合都合理合邏輯經得起推敲、別扯什麼「走心」「接地氣」——港片味的第一要務是「入世」,要把觀眾「帶進去」,盡皆癲狂,儘是過火,但,最誇張最假的劇情裡有最真的情懷。

就像《掃毒》裡安排張家輝,中槍墮崖還不夠,必須有個鱷魚池在崖底接應——這樣「去到盡」的,才是港片。而陳木勝,可說一句:得港片精髓。

但陳木勝也有他尷尬的一面——以拍港式槍戰動作警匪片聞名,卻有點戲紅人不紅——提起槍戰片,你第一時間會想到的只有吳宇森,提起動作片,獨佔鰲頭的是徐克,提起警匪片,銀河印象杜琪峯、無間道麥莊乃至風雲系列導演林嶺東都比他更有名。

從導演個人氣場來說,陳木勝也不佔優勢——吳宇森是微笑著也讓人感覺大佬隨時會放槍林彈雨,杜琪峯雪茄一點就化身黑幫一哥,徐克貓眼一咪詭秘莫測,林嶺東不苟言笑的時候也像極了他電影裡的冷麵悍匪——而陳木勝就像他曾自比的郭靖,憨厚踏實,將勤補拙,不以氣場服人,從傳播規律來看自然就會慢一拍。到頭來,說起「暴力美學」就是吳宇森,說起「飄逸武俠」就是徐克,而在陳木勝身上你很難找到這樣的標籤,他去世之後多個公眾號在緬懷文章裡進行了標籤化的嘗試,但他們最終能找到的,似乎就只有一個:「爆破王」。標籤固然不是一個有追求導演喜歡的東西,但對於個人傳播的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得第二名有什麼用?大家都只會記得冠軍。」記不清這是哪部TVB裡的臺詞,但此刻拿來形容陳木勝倒也合適——這位郭靖式、不出風頭、少有標籤的導演,在港片的繁華史上可能位列第二梯隊,他不像那些金字塔尖的第一名一樣為人熟知,但他的從影歷程和他的優秀作品,卻是這金字塔最堅實的底座,一個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能夠運轉起來,最倚靠的,其實正是這些第二名、第三名的力量。

18歲入行的非天才型導演

陳木勝也許不是天才型的導演,但他從小也是個影迷,家裡附近的啟德遊樂場是他常去看電影的地方,最愛的是邵氏武俠片。

18歲中學畢業,看到麗的電視臺在招聘,陳木勝就去報了名。當時面試他的,是徐克後來的妻子施南生(其時在麗的任職行政主管)。面試順利,陳木勝第二天就進麗的當了場記,服務的電視劇是我少年時的至愛——《大內群英》,萬梓良、伍衛國、姜大衛主演。

和他的師父杜琪峯一樣,陳木勝也只有中學畢業,他們的導演經驗全部累積自片場實戰。陳木勝加盟的麗的電視臺是全球華人的首個中文電視頻道,1963年開臺,大東家是英國公司,而TVB要在4年後才成立。不過,TVB一上線就威脅到了麗的——TVB不但是彩色頻道,還完全免費,而且一開臺就播電視劇《太平山下》,用今天的話說,很吸粉,讓觀眾養成了一回家就打開電視鎖定TVB的習慣。

那些年,為了和TVB打擂臺,麗的(後來改名亞視ATV)也從收費變成免費,黑白變成彩色,並且力推電視劇項目,尤其以武俠片為自己的強項。兩家電視臺為了培養人才,還都舉辦了藝員訓練班,不僅培養演員明星,也培養了不少導演編劇。許多香港知名導演都曾有過電視臺的工作經歷,包括許鞍華、徐克、杜琪峯、林嶺東、陳木勝。

兩臺交鋒之中,麗的因為母公司在加拿大投資洗衣廠失利,漸漸不敵TVB,人才也慢慢被TVB吸納。1983年,陳木勝也過檔TVB。這次跳槽可說是他的人生轉機——在TVB他開始為杜琪峯擔任助理,被師父賞識,推薦給黃百鳴,先後參與拍攝了電影《呷醋大丈夫》和《殺之戀》。

《殺之戀》劇照

佳片頻出沒得金像獎最佳導演

1990年,師父的師父王天林(王晶之父)榮休,徒子徒孫們打算拍一部電影作為禮物送給師祖,這就是後來由陳木勝導演的《天若有情》。據說這部電影本來是要由杜琪峯拍攝的,陳木勝陪著杜琪峯去西貢採風看人飆車,一路上講了很多自己喜歡騎摩託看飆車的故事,最終就變成了由他來拍。陳木勝不負眾望,把電影拍出了名堂,從此立足影壇。

《天若有情》劇照

如果說這一部是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那麼陳木勝後來專攻時裝動作片,則有點像職務分配——嘉禾老闆何冠昌覺得他在這個電影類型的發展會好,於是就牽線他與成龍配對,開始了兩人長期的合作,從《我是誰》《新警察故事》一直到《寶貝計劃》《新少林寺》。

《新警察故事》海報

這也是陳木勝「吃虧」的地方——他太多地與「商業咖」合作,成龍、劉德華,後者的偶像市場使得他的作品很容易就被看作「成龍電影」「劉德華電影」,導演被動退居二線。同時,商業片的定位又讓他多次與獎項擦肩而過,至今沒有拿到過一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你說商業片都很難拿獎吧,倒也不是。2012年《寒戰》獨得金像獎9獎,一時譁然。但這不是因為片子有多好,而是——金像獎早已走了下坡路,選無可選,要不是有一部看起來還算裝得像模像樣的《寒戰》,恐怕都下不來臺。

香港從來都不缺《寒戰》這樣的警匪片——全明星陣容,都會感,金融商戰拍得洋氣時髦,精英氣質溢出銀幕,看過第二天就忘個精光。近年來更有不少我稱之為「模板電影」的港產警匪片「北上」——《反貪風暴》《廉政風雲》《使徒行者》《澳門風雲》……稱之為電視電影也許更恰當,無一例外套路滿滿,拿「港片情懷」裹挾觀眾,其實冷飯已經炒到爐火都熄了。

和這些匠氣十足的相比,陳木勝的情懷和創新,反倒是被淹沒在他的商業片定位和大明星陣容裡,不免有點可惜。你看他的《天若有情》《衝鋒隊之怒火街頭》《新警察故事》《寶貝計劃》《男兒本色》《掃毒》,還是能看出來,即便拍攝時裝動作片是老闆給他的「職務要求」,其中也還是夾帶了私貨的。

陳木勝曾經形容吳宇森:「用動作來表達浪漫情懷,他是最厲害的。怎麼可以在一個那麼火爆的場面中加一些浪漫的情懷,那個就是他的性格、他的風格,一出來大家就非常喜歡。」

他最喜歡的警匪片是《英雄本色》,他拍《掃毒》的時候,也把《英雄本色》裡的璽印很明顯地打在了各個角落——當年的鐵三角狄龍、周潤發、張國榮,變成劉青雲、張家輝、古天樂,一個是犯錯連累了家人盡力想要彌補,一個是看見大奸大惡之徒就想抱個手榴彈衝上去跟他同歸於盡的正義刑警,連張家輝的人生起落都很像小馬哥:「我失去的東西,我要自己拿回來!」

和1986年的《英雄本色》一樣,《掃毒》的核心其實不是警匪片。當年吳宇森明講假鈔集團,實講兄弟情,暗地裡更是在申訴不得志的主創們、蟄伏多年東山再起的雄心:一個懷才不遇的喜劇片導演,一個禿頂的過氣功夫明星,一個票房毒藥,一個剛剛進軍影壇的偶像歌手,四個帥不起來的傢伙拍出了港片史上最帥的英雄片,他們對「英雄」的定義一定不會是《英雄本色2》中「開了外掛似的滿身窟窿眼還屹立不倒」,而是能屈能伸、敢承認自己弱點的才是大丈夫。

所以小馬哥最帥的不是他舉起一張美鈔來點菸,而是一瘸一拐從車庫裡跳出來、狠狠地吐掉叼在嘴裡的半截牙籤。所以《掃毒》之贊,也不在於槍林彈雨我自往矣,而是承認「英雄可以輸」,甚至可以不止一次地輸——既輸給強悍的對手,也輸給自己的蠢、自大、輕敵、怯懦……猶記得《掃毒》拍到英雄走投無路彈盡糧絕的那一刻,劉青雲瘸了一條腿、張家輝一隻手被斬、古天樂滿嘴的牙被磕碎大半,三兄弟自知清算的時刻已到,如釋重負地笑一笑,以一種毫不矯情的方式盡釋前嫌,坐到深紅色的沙發上,準備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決鬥……那一刻,真如《英雄本色》附體。

《掃毒》海報

三流導演拍英雄片,只知豪情滿襟,唯獨一流導演,才能拍出英雄的悲情。

而今陳木勝導演倒在半路,尚來不及完成他的遺作《怒火·重案》,令人深感惋惜之餘,又不免想起前年逝世的林嶺東導演曾說:「我希望我的片子比我的命要長。」

《怒火·重案》海報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導演陳木勝去世 他的這些經典之作你還記得嗎?
    川報觀察記者 吳夢琳8月23日,香港知名導演陳木勝因患癌去世消息傳出,陸川、甄子丹、吳京、謝霆鋒、舒淇等不少演藝界人士紛紛在社交網站發文悼念。從業30年,陳木勝生前導演了不少經典作品,與成龍、劉德華、古天樂、張家輝等演員都有多次合作。他的作品大多以香港為背景,注重細節,故事有情有味,尤其是多部警匪題材電影,動作場面精彩,充滿正義感,為香港電影留下不少經典金句和畫面。
  • 院線 | 港片大導陳木勝逝世,他的這些經典之作你還記得嗎?
    8月23日著名導演 陳木勝因身患鼻咽癌不幸離世影帝間對決的表演魅力,陳木勝成熟堅毅的大場面調度,給2013年的華語電影奉獻了經典之作。儘管只有4500萬港幣的投資,但陳木勝卻拍出了不輸好萊塢原作的效果,成為華語電影翻拍中較為成功的案例之一。
  • 【陳木勝追思會】杜琪峰古天樂悼故友!
    昨日於沙田聖本篤堂舉行追思會,陳木勝於圈中人緣甚佳,追思會於傍晚六時四十五分舉行,謝寧與兩名女兒岑寧樂、岑寧童很早便到場,但沒有接受訪問,而成龍以一身黑色裝束前悼念戰友,神情哀傷,陳木勝曾為他執導《新警察故事》、《我是誰》和《寶貝計劃》;至於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專誠前來送別名導,他曾施以援手,安排陳木勝轉到養和醫院醫治,可惜轉院兩天後撒手人寰。
  • 《掃毒》《寶貝計劃》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去世,最後力作《怒火》
    相信很多影迷都知道,陳木勝與成龍大哥關係非常密切,其與成龍大哥合作了《新警察故事》《新少林寺》《寶貝計劃》等電影。最關鍵是陳木勝去世前還在拍甄子丹的新電影《怒火》。有港媒爆出,其實陳木勝在《怒火》拍攝過程已感到身體不舒服,隨後去做了身體檢查,證實患上鼻咽癌末期,到拍完電影後已經無力再顧及後期工作,需要交由他人接手。在近數月中,陳木勝一直住院治療,由於疫情關係,親友們都不便去探望他,沒想到他病情不受控制,癌細胞擴散得很快。
  • 導演陳木勝去世!秦嵐最痛苦,陳木勝和高以翔的遺作,她都是主演
    ,他代表了香港電影的一個警匪片流派,他拍的幾乎每一部電影都是我們喜歡的經典,今年,也是他首部執導的電影《天若有情》上映30年,即便30年之後,片中仍然有非常多經典的場面讓大家難忘:比如華仔最後騎摩託與穿婚紗的吳倩蓮街頭飛馳的場面。
  • 陳木勝追思會低調舉行!成龍、劉德華、古仔現身,岑建勳最早到場
    據悉,追思會依照陳木勝家人的意思,儘量低調進行。由於受不可抗力影響,不適合一下子聚集太多人,因此並未設置媒體採訪,眾人到達靈堂門口只稍作停留便進去了。曝光的現場照中,一眾圈中人悉數到場,其中不乏大牌明星,堪稱大咖雲集。
  • 別了陳木勝導演,一代香港電影工業的頂尖匠人
    但我會記得當時在小小「公仔箱」裡看到一些武打場面的亢奮,也會記得當年關詠荷演的華文英、尹天照演的司徒莫問、葉玉卿演的潔瑜、楊澤霖演的無敵,甚至連演鬼僕的冼灝英。到今日我和家裡弟弟再見到他,也只會叫他一聲「鬼僕」,可見「入腦」程度。
  • 陳木勝追悼會舉行,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也要被送走了嗎?
    9月4日,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的追思會舉行,眾多圈內好友紛紛現身前來送行,成龍、劉德華、古天樂、甄子丹、杜琪峯等人陸續到場。有人說:香港的電影世界,沒有徐克或是王晶是不完美的,這句話我很認同,但是我想說的,沒有了陳木勝,也是不完美的,他開啟了一個警匪題材的電影世界。也許在電影行業的從業者,從來都不是合作搭檔的關係,更是一個好友、知己,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為香港電影努力奮鬥,我相信,在香港電影的歷史上,會記住陳木勝的名字。
  • 58歲陳木勝突然病逝,30年前電視劇還有幾人記得?
    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這個月,有幾條影視圈的壞消息都來得太突然。謝園走了,陳木勝也匆匆離去。今天(8月23日),相信很多人都在看到這條消息後大吃一驚:香港導演陳木勝因為鼻咽癌去世,享年58歲。
  • 陳木勝追思會眾星哀悼:成龍一言不發、劉德華雙手合十
    9月4日,是導演陳木勝的追思日,作為業界知名導演,眾多娛樂圈人士都出現在了追思會的現場,比如成龍、劉德華、甄子丹、楊受成等圈中好友紛紛現身,他們無不面帶哀傷。圈中好友都已經在第一時間發文哀悼,他的妻子今天則在香港為其舉辦追思會。
  • 香港名導陳木勝離世,陳木勝最好的作品盤點
    據港媒報導,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因為鼻咽癌於8月23日在香港養和醫院去世,享年年58歲。對於鍾愛港產片的影迷而言,陳木勝年僅58就離開人世,讓人覺得遺憾至極。陳木勝編導過將近10部電影,幾乎和香港最有人氣的男演員合作過。包括成龍、劉德華、梁朝偉、張國榮、甄子丹、古天樂、謝霆鋒等等。
  • 陳木勝追思會,劉德華古天樂成龍等少量好友出席,群星送花致哀
    上個月二十三日,香港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去世,終年五十八歲。陳木勝生前不煙不酒,脾氣好為人謙和生活簡樸,好友皆不相信他會患上癌症,而陳木勝的鼻咽癌去年已到末期,卻仍堅持拍完《怒火》,專業精神讓人敬佩。>至9月4日,家屬在沙田聖本篤堂舉行追思會,因為疫情原因,現場只讓少量圈中好友出席
  • 紀念陳木勝:支撐起香港電影的人倒在跑道上
    1990年的電影《天若有情》是陳木勝的導演處女作。儘管他的作品在選材和切入角度上都有所不同,但陳木勝總能找到方法,將精彩絕倫的打鬥設計放入電影中,並在這些打鬥中揉進有關情與義的感情元素,從而調動起觀眾心中的一腔熱情,給觀眾留下一個個難忘的經典瞬間。
  • 陳木勝導演追思會,劉德華古天樂出席悼念,恩師杜琪峯準時到場
    9月4日,上個月陳木勝導演不幸因為患鼻咽癌病逝,終年58歲,他生前拍攝了很多經典的作品,非常有才華,而且平時為人低調,生活非常簡樸,這個噩耗傳出來後令很多人都感到惋惜和遺憾,很多圈內好友也都紛紛發文悼念。
  • 再見,陳木勝
    朋友和我一樣,都是從小看香港電影長大的影迷,所以又一起重溫了很多香港老電影,繞不過陳木勝,又重看了《我是誰》。當時聊起陳木勝,都說他都不是我們最喜歡的那一類導演,但卻又是香港電影絕對繞不過的一位導演。 沒想到,昨天看到了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晚期不幸去世的消息,享年58歲。朋友第一時間分享給我,不甚唏噓。
  • 陳木勝,未完成的香港電影敘事
    那時候,我們這座小鎮的錄像廳大多數都沒有投影屏幕,所謂的當時的大屏幕電視機成為了替代品。那是一部令我印象深刻的電影,名字我還清晰地記得《天若有情2》,主演:郭富城它不一定深沉和深刻,但是有張力和美好,有的時候會像幻燈片一樣在眼前一晃而過,你甚至會嗅到一股當時錄像廳裡濃重的味道。
  • 陳木勝,未完成的香港電影敘事
    那時候,我們這座小鎮的錄像廳大多數都沒有投影屏幕,所謂的當時的大屏幕電視機成為了替代品。 那是一部令我印象深刻的電影,名字我還清晰地記得《天若有情2》,主演:郭富城、吳倩蓮。 那部電影有著一種對於年青人甚至孩子來說莫名其妙的煽動力,對愛情的嚮往和懵懂,對力量的崇拜和衝動。
  • 導演陳木勝去世,你看過他的幾部電影
    2020年8月23日,導演陳木勝因為鼻咽癌去世,終年58歲,這個歲數讓人唏噓。有些人是熟悉的陌生人,我們覺得這人和我們很熟,但是想想又想不起和他有啥交集。比如陳木勝。過去在看碟片的年代,總能在各種港片的片頭看到陳木勝的名字。
  • 成龍古天樂甄子丹劉德華現身陳木勝追思會,伯樂已逝,巨星相送
    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逝世,享年58歲。9月4日陳木勝追思會,9月7日陳木勝出殯,為了和老友告別,這幾日影視界的很多大佬也是紛紛出席。那麼陳木勝為何能有如此高的地位,能讓這麼多明星大咖前來出席告別會,以下我們就詳細的介紹一下。
  • 再見,陳木勝
    朋友和我一樣,都是從小看香港電影長大的影迷,所以又一起重溫了很多香港老電影,繞不過陳木勝,又重看了《我是誰》。當時聊起陳木勝,都說他都不是我們最喜歡的那一類導演,但卻又是香港電影絕對繞不過的一位導演。 大家都知道,香港人拍電影沒什麼理論可言,不像是法國電影新浪潮,隨便一個鏡頭都能發展出一套電影理論來,而香港人靠的是經驗、靠的是師父帶徒弟、靠的是民間智慧,沒什麼理論,但就是好看——靠的是情義。 陳木勝顯然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