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餐具在日常餐具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一席,高檔的陶瓷餐具對等級的劃分是非常嚴格的。
陶瓷外觀質量標準是什麼?
瓷器的外觀質量,主要是產品表面的光澤度、白度、色差,以及規格尺寸、配套、花面等和允許的常見缺陷範圍。
白瓷白度(推薦性指標)、釉面光澤度(霧光釉除外)及成套產品的釉色色差應符合規定,如表所示。白度、光澤度、色差指標項目
等級 優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白度 ≥70.0 ≥60.0 ≥55.0
光澤度 ≥85.0 ≥80.0
色差 ≤1.0 ≤2.0 ≤3.0
另外也有陶瓷餐級別劃分為:
1級陶瓷餐具:整個產品沒有任何缺陷,變形或色差,允許在不顯眼處有一個針孔;
2級陶瓷餐具:可以有2-3個針孔,不明顯色差,輕微變形;
3級(接近次品)陶瓷餐具:色差明顯 輕度變形 允許1-2處1平方MM左右的縮釉。
由此可見色差是陶瓷餐具生產過程中始終存在的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直接影響陶瓷餐具的級別。我們在做陶瓷餐具的時候也是用到陶瓷顏料的,怎樣操作才能使陶瓷儘量減免色差的出現,已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當然,造成色差的原因很多,從原料配方到球磨、噴霧乾燥、成形直至窯爐燒成等各工序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色差問題。
陶瓷餐具色差怎麼檢測呢?
顏色可以用三刺激值X、Y、Z表示,每一種顏色都有一組對應的三刺激值X、Y、Z。利用色差儀就可以測量出陶瓷餐具樣品件與陶瓷餐具標準件的顏色三刺激值,然後將其轉換成Lab數值,對比標樣的Lab數值差異,就可以判斷產品的偏色情況,然後根據色差公式,就可以得到陶瓷餐具噴塗色差ΔEab,對比相關行業標準,就可以檢驗陶瓷餐具顏色是否合格。
以可攜式色差儀LS171為例,測試步驟如下:
打開ColoriMeter APP移動端,並將色差儀開機,通過藍牙連接到設備;校準色差儀,開機不打開底蓋情況下,點擊APP開機動畫中「設備校準」即可;將色差儀測量孔徑對準標準件樣品,點擊標準色測量,這時可獲取標準件的陶瓷顏色值;同樣將對陶瓷樣品件進行顏色測量,APP將自計算出標準件與樣品件的色差;如果需要批量對產品色差進行檢測,在參數設置中打開QC檢測功能,並將色差閾值設置為1.0,2.0和3.0,這樣可快速判斷出樣品是否為優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