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你的追求是什麼?
一部關於女性話題的電影,這部電影讓我在21歲時便開始思考,你能否勇敢的面對生活的一切?你所面對的生活是否是你想要的?你是否有權利和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是否能為自己而活?
A woman's whole life is a single day, just one day,and in that day, her whole life.
跨越時空的三個女人,因為一本書被聯繫起來----戴羅薇夫人。
Virginia(妮可·基德曼飾),生活在上世紀20年代的倫敦郊區,正在完成她最後一部小說《戴羅薇夫人》。遊走在虛構與現實生活邊緣的她,承受著病痛的折磨,以及家庭和社會給予她的巨大的壓力與束縛感,內心渴求著解脫和出口。
Laura(朱麗安·摩爾飾),生活在二戰末期的洛杉磯家庭主婦。通過閱讀《戴羅薇夫人》讓她不斷追問自己,什麼才是更有意義的生活?作為當代的女性,她別無選擇,無權抉擇自己想要的人生的生活同樣讓她倍感煎熬。在家無事的時候,她愛看《戴羅薇夫人》,可卻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她萌發了逃避生活,選擇自殺的想法和動機。
Clarissa(梅麗爾·斯特裡普),生活在90年代的紐約,正過著戴羅薇夫人式的生活。她深愛的前任Richard,才華橫溢卻因愛滋病難以自理,為此,她承擔著照顧憂鬱且多次自殺未遂的Richard的責任。
不同的時空裡,身為女人的她們,在內心深處,有著對自由的嚮往,和在死亡邊緣的掙扎與抗爭,她們被愛著,也同樣被愛束縛著,沒有停息,時時刻刻。
一部關於女性權力主題的電影,看似乏味,可卻是值得我們每個女孩及女人們琢磨的事。我們的生活是否被權力,文化及瑣事所限?不管外界如何將我們如何條框,我們始終需要打開一扇給自己的窗戶,聆聽自愛和追求自我的聲音。
當我重新開始敲擊鍵盤的時候,我在想,是什麼激發了我這個念頭呢,我想是The Hours 電影《時時刻刻》吧,看了兩遍了,還是疑惑有沒有讀懂其中的意味。第二遍後才抓住了人物之間的細微關係,對其中有了更深的感悟。
這部電影就是關於這麼幾個主人公,有著漫長的時時刻刻來度過孤獨與寂寞,逃避著現實的枷鎖,嘗試做出自己的隨心選擇,關於人生和愛。
(維吉尼亞在寫自己的小說時思考的神情,只有在小說中的她,才是自由的。) 上世紀20年代,倫敦- Viginia,在死亡邊緣遊走的女作家。
Viginia是上世紀20年代的女性代表,身體有恙,生活被大男子主義的丈夫所控制和命令,而唯一的自由,只是動著自己的筆桿子,她的精神世界無人能懂。當自己的生命被無時無刻的包裹與監護之下時,她的心靈卻更加的渴求真正幸福的追求與自由的嚮往。我想,Viginia 說的對,醫生不了解她,她的丈夫不了解她,只有她自己最了解自己的病情,她每天在面對的是死亡帶給自己的威脅,那種不可抗拒的威力。
她說到,有些人必須死去才能讓其他人更懂得珍惜生命,死亡與生活是一種對比。她在自己的遺書中寫道,捨得放下一切,要真正的面對生活,了解它,熱愛它,才能很好的放下它。記住我們在一起的時光,永遠記得我們的愛,我們的時時刻刻。
或許她的死亡是自己的自由的最終追求,也為了告訴自己的丈夫,及電影中閱讀了她的小說的另外的女主人公:Clarissa,Laura,和在看這部電影的我們,我們需要用獨立的視角真正面對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二戰末期,洛杉磯- Laura,二戰末期的女主人
Laura,一個同樣的女主人,孩子,丈夫似乎都不是她真正所要的,看似溫馨的家庭,既冷清又空洞。或許那種生活方式不是她想要的,她的憂鬱與孤獨被生活掩蓋了,當所有人都認為她開心時,其實並不是。Laura作為這個時期的女性代表,已經開始思考自己的生活了,而不是一味的隨眾。
她在這種平凡的生活裡一直在做感性和理性之間的鬥爭,選擇活著,還是選擇死亡,最終她選擇了前者。當她已經坐在準備自殺的浴缸裡,頭準備伸向水底的時候,那句話湧現在她的腦海。「你的死會殺了另一個人。」
她起初不知道,她在選擇的過程中,卻決定了她孩子的命運,Richard。
結果為什麼她會放棄自殺,是她自己挽留了自己,還是小說裡的Viginia 挽留了她?因為Viginia 在小說中說道,她在小說中嘗試讓一個女主人死,可是作者意識到,小說中的女主人不能死,她的死會殺了另一個人,逃避現實無法解決問題。
(這個時刻的蘿拉,眼神空洞無比,她的生活似乎除了家庭還是家庭,她在為自己的生活被家庭的吞噬而感到嘆息。這時候的時代,是一個女性開始真正思考自己的時代。)
(這是蘿拉為自己的家人而放棄自殺後,與兒子相擁的時刻。)
90年代- Clarissa,照料一個癌症愛人的女主人
90時代,Laura的兒子Richard已長大成人,這時的他已50多歲了,熱愛寫作詩集的他卻患有愛滋病,可他每天都無比憂鬱的的活著,他卑微的活著只為了滿足一個女人,他過去的愛人(Clarissa)。
(這是Clarrisa得知她的前愛人Richard自殺後的情節。)
(蘿拉的兒子,是一個作家,自己的世界卻被自己兒時的陰影被埋下了傷痛。)
Richard 是被Laura拋棄過的孩子,Laura在選擇自我和孩子之間的掙扎中度過,當看到Richard孩提時的雙眼,我便能看出他的憂鬱,大概是因為生長這樣的家庭,卻從未走出家庭的陰影,他被病痛和回憶牢牢的封鎖住了,幾近無助。
他說,陽光與黑暗是同時出現的,黑暗就像陽光一樣包裹著我。當他再需要點陽光的時候,那就是他選擇死亡的時候了。那一幕,我的心徹底被觸碰了。他所有的詩集,他的小說,都是關於過去的記憶,他嘗試活在自己最幸福的時刻,只有那一刻的幸福。Clarissa說,她以為,那一刻, 是幸福的開始。其實,後來才發現只是存在那一刻,那一瞬間而已,她回不去了,他也回不去了。他寫再多的文字也無法將回憶還原,讓他重新拾起當初的快樂。
後來Richard的詩集終於獲獎了,而他說,他失敗了,只剩下驕傲,得獎的驕傲。我想,這就是他不想參加那個頒獎派對的原因吧。對他來說,開心只屬於過去的這些過程,可他卻再沒有勇氣面對現在,僅活在回憶中了,而留下的驕傲只是個空殼而已,這是一個為了掩飾寂靜與悲傷的藉口。從跳向窗外的那一刻開始, 他覺得自己可以不再因悲傷和寂寞所困了.
這個女人的生活的一切都是圍繞著他,強硬的要求他活著,似乎他的活著是為了成全她的意願。或許他在想說,他死了,她就能夠真正面對自己的生活吧。他問Clarissa,我死了,你會生氣嗎?他一直為她而活著,只是因為她需要他活著,他知道這樣下去她幫不了自己,還丟去了對方的生活。
當一個人被病魔纏身,被陰霾所吞而找不到出口時,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是的,Clarissa 決定著他的一切,卻從未生活過屬於自己的生活,沒有面對過他的命運。應該是只有他的死去,才能使她真正開始屬於自己的生活。
所以,Clarissa是這麼定義自己的,失敗的女主人。
最後,晚年的Laura (Richard的媽媽)與Clarissa見面,Laura對Clarissa說,你有一個女兒,只是為了想要一個女兒而已,你真幸運。Laura的出現,終於讓Clarrisa更明白了Richard的自殺選擇。有的時候面對一個真實的自我也需要勇氣。就像維吉妮婭所說的那樣「逃避生活,並不能換回內心的平靜。」 這個家庭所帶來日復一日的繁瑣,使Laura失去對選擇的判斷。Clarrisa問Laura,你後悔過自己的人生嗎?Laura回答道,當你毫無選擇的時候,後悔又意味著什麼。這正是她選擇逃避的原因吧,所以她無法面對丈夫,孩子,與生活。
這無不凸顯出,對於Clarissa來說,選擇的權利明顯比Laura的時代多了很多,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明顯比前面兩位女主人多了很多,從她為自己和愛人買花,自由表達自己的愛和需求,抉擇對自我,擁有更勇敢和開放的性取向選擇,甚至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養育孩子的這些事情中看出,女性在不同的時代擁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
一個女性需要為自己活著
我想這正是我想買花,給自己買花的意思吧。一個女性需要追求為自己所要的生活,為自己而活。
影片所述的三個女人對生活真正意義的思考很耐人尋味,並且特別吸引人,比如那些意味深長的對話結合絢爛的風景,以及憂鬱的色調,Viginia憂鬱無比的眼神,Laura美麗的瞳孔。
片中還有一些人物的出現為了突出了當代更加開放的性取向而設計,比如Clarissa的同居者,一個女人,和原來愛過Rechard的一個男人。影片沒有特別的介紹這兩個人物與主人的關係和矛盾。大概就是闡述的是他們都是同性戀,在性趨向上有了更多的自由,但在生活的方式中卻依然沒有完全回歸自己。
正像一篇影評中所寫的,這是一個女性對自己的生活的思考,對生命的自由和死亡的選擇權,這是人性的權利,她們有權利去決定自己的命運,去與留,更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Taking the peaceful life cannot cover the silence,選擇平靜的生活並無法掩蓋寂寞。一個女性時代的崛起,需要對生存之外的東西思考,更高尚的自由與精神上的追求。
當Viginia 走向河中央的時候,當Laura的頭伸向浴缸,當Richard從高樓跳下的時候,那並不是悲哀的結局,雖有遺憾,但他們此刻卻真正獲得了精神上的解放與選擇的自由。
他們都留下來那句話,沒有人像我們那麼幸福,謝謝你所付出的一切。記住我們在一起的時光,永遠記得我們的愛,我們的時時刻刻.
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就像是一列列火車,就像法國成人童話小說《小王子》中所寫的,我們忙碌的上火車,下火車,又開始坐另一班火車。很多時候我們在問自己,我們在做什麼,我們是在為生計而奔波,可我們仍然需要面對屬於我們自己的生活,除了生計之外的,真正自己的所熱愛的生活。只有擁有它了,才會捨得放下,放下我們所肩負的一切,關於壓力,關於病痛,關於不幸,關於歡樂。
新時代的女人的思想應該是,我想我自己會買花,為我自己而買花。勇敢的選擇和面對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是最大的解脫和自由,只有勇敢的面對自我,才能更好的享受和珍惜當下的時時刻刻。
(自己買的鮮花的插花作品)
作為女性我們有沒有想過,當你的人生只是在成全或成就他人的時候,你的每一步都在向自己走遠,在走向困住自我的境地。只有自愛,勇敢地追求屬於自己的生活,才不會被吞噬,有那麼一刻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才能擁有和愛人及家庭的快樂生活。
新時代的當下,女性被賦予了不同價值和意義。無論女性選擇家庭主婦,還是職業女性都同樣能獲得價值,最重要的是,當下的抉擇和人生是我們當下最想要的,並通過自我自由意志所選擇的。
感謝這個時代賦予了女性更多的尊重和選擇的權利,願我們能追隨自己的意願,選擇並努力實現自己的想要的人生,擁有更獨立的人格,和更自由的靈魂。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
小小說、詩歌、影評、隨筆題材撰稿人,喜馬拉雅FM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