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羅PD,國內綜藝節目至少垮掉一半。」
從《極限挑戰》到《蒙面歌王》,
版權為何頻頻引爭端?
《蒙面歌王》實屬國內較有影響力的電視綜藝。在2015年引進首播後,儘管被質疑有些「水土不服」,甚至被業界調侃為「馬甲版《我是歌手》」,但也算是掀起了國內懸疑音樂綜藝的大門。第一季節目成功播出後,MBC和燦星於2016年2月籤署了第二、三、四季的購買合約。2016年,江蘇衛視聯合燦星製作宣布推出一檔擁有著全新賽制、陣容的原創音樂節目——《蒙面唱將猜猜猜》,並強調「該節目擁有百分之百智慧財產權」,此後連續製作四季。改頭換面後的《蒙面唱將猜猜猜》為觀眾呈現樂趣,也幫明星卸下包袱、重新塑造真實形象。在去年播出的第三季節目中,帶著貓面具的吳青峰就罕見的在舞臺上展示了一段「地板舞」,摘下面具後他感慨道「戴面具的時候真的很棒,因為可以沒有羞恥心。」
設計感十足的服裝道具,與隱藏在面具偽裝下撲朔迷離的唱將身份,也是節目創意的根源。對於唱將嘉賓而言,這無疑帶給他們們不一樣的樂趣,隱藏在面具之下的釋放表達自我。而舞臺邊的猜評團則擔任著調節氣氛,推動節奏的第三方視角,對於觀眾而言:「猜」的樂趣不言而喻。
與首季《蒙面歌王》相較之下,無論從舞美、面具設計還是明星咖位,都大有提升,豆瓣評分也以7.1分力壓《蒙面歌王》的5.9分。迄今為止,《蒙面歌王》模式已經輸出到全球30多個國家,其中美國也製作到了第二季。然而據透露,儘管燦星繼續打造了《蒙面唱將猜猜猜》第二、三季節目,但再沒有支付給MBC包括版權費在內的任何費用。這也成為MBC此次的訴訟導火索。類似的事情還有發生,2015年,MBC與燦星合作的韓國另一檔熱門節目《無限挑戰》引入中國,更名為《了不起的挑戰》,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但後來由於燦星的要求,團隊撤出了中國,燦星也未完全履行合同約定的支付條件」。而燦星的王牌綜藝《中國好聲音》也曾涉及侵權被訴。除了《蒙面歌王》之外,這樣「更名後即不再支付版權費用」的案例還有SBS的《running man》與浙江衛視的《奔跑吧》、MBC的《我是歌手》與湖南衛視的《歌手》。不久前,《中央日報》的一篇報導中匯總了中國曆年來剽竊的各檔綜藝節目數量多達 34檔,根據表格可見,從2014年至2018年,其中SBS電視臺被抄襲的節目多達10檔,KBS的節目佔7檔、MBC有3檔個、JTBC有5檔、TvN6有6檔,MNET有3檔。曾推出《無限挑戰》、《爸爸!我們去哪兒?》《我是歌手》、《我們結婚了》的MBC電視臺;的綜藝節目中《Running Man》、《同床異夢》系列、《金炳萬的叢林法則》、《家族的誕生》的SBS電視臺;兩天一夜》系列、98年首播至今的韓國三大打歌節目之一《音樂銀行》、《超人回來了》的KBS電視臺。推出《孝利家民宿》、《認識的哥哥》、《拜託了,冰箱》《隱藏的歌手》的JTBC電視臺。TVN的綜藝節目《新西遊記》系列、《大逃脫》、《花樣》系列、《三時三餐》、《尹食堂》系列,《姜食堂》廣受好評。
無論是戶外談話類、真人秀競技類、美食類、旅行類還是音樂懸疑類或婚戀類,從以上韓國幾大電視臺的熱門綜藝單中,不難在國內找到相仿節目的品類。
如《嚮往的生活》,在2017年推出之際曾被質疑與韓綜《三時三餐》設定相仿,隨後製作人澄清「《三時三餐》講的是人與食物,而《嚮往的生活》講的是人與人,所以不是模仿。」再比如《偶像練習生》在推出時曾被質疑與《創造101》高度相仿,東方衛視的《隱藏的歌手》與JTBC的《hidden singers》,《極限挑戰》被韓國MBC電視臺《無限挑戰》質疑抄襲,湖南衛視《花兒與少年》被指抄襲韓國TVN電視臺《花樣姐姐》;《中餐廳》被指抄襲韓綜《尹食堂》等等。當然也有完備的購買版權的節目。比如2013年的明星親子真人秀《爸爸去哪第一季》,該節目的版權購於韓國MBC電視臺的《爸爸!我們去哪兒?》,並取得了內容資本的雙向大豐收。34檔綜藝陷入「抄襲門」自然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早在2018年初,面對中國盲目抄襲韓綜的情況,韓國國會通過了《文化內容產業振興法修訂案》和《音樂產業振興法修訂案》,表示將在國家層面進行應對。內容提到文化體育觀光部長為保護文化內容及音樂智慧財產權,可以向外交部等中央部門請求協助。
如今看來,立法能夠為「抄襲門」立下威信之外,藉助大眾媒體的輿論報導,為涉嫌抄襲的綜藝節目提出警告,也為內容從業者們注入了「原創推動力」。彼時的「拿來主義」也源於我國綜藝產業正處於發展初期,相較於版權體系成熟、創意十足且深耕觀眾心理的韓綜,我國的真人秀製作團隊相對成熟的並不多,正處於發展中的階段。發展的時間並不長,真人秀也處於正在興起的階段,更重要的是,沒有一個界定「創意抄襲」的條文規定出現,這也導致借鑑創意、借鑑環節、借鑑細節、乃至借鑑嘉賓人設的事件時有發生。不過如今,一些從業者們認為,韓綜模式似乎正在逐漸失靈,一些引進、借鑑了韓國綜藝模式或創意的綜藝節目不再成為萬人空巷的「收視利器」,目前國內市場能夠引起圈層狂歡的綜藝節目反而是原創力極強的品類。國內原創力量的崛起,包括迅猛闖入觀眾視野的黑馬《樂隊的夏天》、《我是唱作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類綜藝《國家寶藏》、《朗讀者》、《上新了故宮》、《遇見天壇》,原創戀愛類綜藝《心動的信號》,垂直品類《聲臨其境》、《聲入人心》、《我就是演員》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已有多部原創綜藝模式輸出海外,比如《我就是演員》、《全能星戰》、《中國好歌曲》、《超級戰隊》《國家寶藏》《這!就是灌籃》等多檔原創綜藝被國外製作方買下版權,進行「本土化」開發,今年坎城電視節上,更有《朗讀者》《聲臨其境》《跨界歌王》等多檔原創綜藝亮相,展示了我們文化創意的能力。
持續的優質原創綜藝模式,也正在打破國產綜藝只能買版權或抄襲才能製造爆款的魔咒,一批綜藝節目正全情投入垂直門類、小眾文化多元創新中。曾經借鑑、拿來主義的態勢已經被扭轉,從各大衛視及視頻平臺的招商布局來看,2020年的綜藝領域還將持續製造 「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