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相遇,都有它的意義。
這城市喧喧鬧鬧,你我相遇正好。
想不起為何要取「山茶」這名字了,只記得當時因為覺得「執騒」這個名字過於好像沒有一家咖啡館應該有的名字,反倒是Slogan「山茶花開時」記得清清楚楚。想好了名字叫「山茶」,一部韓劇出現,點開追了,啊呀!女主、男主都是我喜歡的,劇情也好鍾意啊,不如Slogan就叫「山茶花開時」吧,就這樣開了一家「山茶cafe」。
「山茶」沒有玫瑰多姿,但也非梅竹那麼雅致,倒似「剛好」二字正中下懷。雲南人稱山茶為勝利花,山茶花語「可愛謙遜,理想的愛,了不起的魅力」。
還蠻多人問我怎樣來定位「山茶」。其實,在「山茶」背後,沒有加入任何後綴,因為覺著可以是「山茶咖啡」、「山茶酒館」、「山茶畫廊」、「山茶花藝」、「山茶甜點」,也可謂是「一個人有一千種山茶」吧。山茶有怎麼樣的後綴就由大家來定吧。
「山茶」是綠色的,一來喜愛綠色,二來是因為小時候任我行(家父)的辦公室是綠色的,記憶裡總是坐在他的辦公桌上被迫做作業,小時的記憶模糊而深刻,也是對家父愛的深沉。至於喜愛綠色,從門口的指示牌到店裡隨處可見,豆盒、蠟燭、花瓶、眼鏡,甚至連自畫像都是綠的,嗯,好愛綠色。
山茶有鮮花,有乾花,鮮花插在瓶子裡一段時日就把它掛起來,晾成乾花,乾花的花影便裝飾了白牆。
山茶有幾支基本款的威士忌,入門級的口糧,偶爾兩口,醺一下,蠻開心的。
山茶有一座雕塑,「勝利女神」。在開店初期,鄧師說放個兩米大雕塑會很酷,立馬get到,恰好雲藝60周年也有「勝利女神」,更覺「妥了」。勝利的化身,衣袂飄然,攜橄欖枝而來。
山茶有幾幅畫,是我畫的,一幅自畫像,一幅故宮下雪,一幅衝浪,一幅很隨意。衝浪稍微完整一些,也是一直想要get的技能,幾幅畫很一般很一般,畢竟我當年藝考是「音樂生」,畫畫太難為我了。
山茶的菜單很簡單,意式即是最常規的幾款,單品很隨機,烘了哪些就定哪些,花樣也還行。有奶茶,我喜歡的那種,甜甜的,有酒心巧克力,醉人的甜膩。蘋果茶和熱紅酒就量力而行了,太麻煩。當然,在山茶,萬物皆可濃縮、豆漿、奶茶、燕麥……,
山茶甜品有兩個,對於甜品,真的只能說盡力了。沒有絲毫的天賦,所以兩個甜品足以傳達「山茶」的誠意。
山茶的客座不多,吧檯二支,被好友調侃似醫院的板凳,可我卻覺好看,當然也好坐吶。有一大桌,可坐多人,辦公寫字正好。牆邊的地櫃,也適合落坐翻兩頁書,發發呆。女神正對有兩沙發,一個破舊放了書本,一個空出來,我常坐在那裡欣賞女神,當然,還有鏡中的自己,哈。
還有一個小空間,三五好友最佳,獨立空間與外互不幹擾。有朋友說偷情最佳,我認為「xièdú xièdú」哈哈。
山茶的logo是我極愛的。我喜歡的姑娘為我設計的,一開始覺得「娘」了些,可是越看越喜,感謝寧師。
【港口附近有一間小小的咖啡屋,小得除了咖啡調製臺外連一張桌子也沒有,嵌在天花板裡的音響流淌著爵士樂。每次閉上眼睛,都覺得自己好像成了被關在漆黑漆黑的房間裡的小孩子。房間裡總有咖啡杯令人眷戀的溫煦,總有少女們撩人情思的芳香。
如今我想道,自己真正中意的,較之咖啡味道本身,恐怕更是有咖啡的場景。我眼前豎著一面青春特有的光閃閃的鏡子,裡面清晰地映出自己喝咖啡的樣子,我身後是切成四方形的小小的背景。咖啡如黑夜一樣黑,如爵士樂旋律一樣溫暖。每當我將這小小的世界喝乾時,背景便為我祝福。
那同時也是一幅不為人知的紀念照。照片上一個少年在那座小城裡長大成人。喏,他右手輕輕託著咖啡杯,收起下頦,蠻自然地笑著……好咧,咔擦。
人生的問題,有時可以歸結為一杯咖啡帶來的溫暖——理察·布羅提根在哪裡這樣寫過。專門寫咖啡的文字裡,我最中意這句。】
---村上春樹《某種咖啡的喝法》
村上春樹對咖啡館的描述我想在恰當不過了。
山茶是有溫度的咖啡館。有咖啡,有酒,有Jazz和我。
我們都端正對待的,就是特別好的。
我是任公子,集rua克肉體與文藝狗靈魂於一身的超!級!逗比美少女~
任我行的小公舉,你們的小婊貝~
我在山茶,歡迎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