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到極致,高敏感人群的升級版——「共感」人格特質的3大特點

2020-12-24 漫畫心理學

我們都聽過高敏感人群,但你聽過「共感人」嗎?

精神科醫生茱蒂絲·歐洛芙是一名資深的高敏感星人,在她從事科研的過程中,她常常會感到,高敏感星球似乎也並非自己的第一故鄉,因為她有一些遠超過高敏感特質的「超能力」。

她提出了一個區別於高敏感特質的概念——共感特質

什麼是「共感」

共感與高敏感有著很多類似的特點,比如對刺激敏感、喜歡獨處、容易疲憊等。

事實上,共感人與高敏感人的確有很多的交集,有一些人他們既有高敏感特質,又有共感特質。

那麼共感和高敏感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高敏感人群往往具備極強的觀察能力,他們對於細節非常敏銳,因此,也能夠獲得更多別人留意不到的信息。

共感人群往往可以直接跳過觀察的環節,因為他們具備超強的感受力,對於周圍的人事物極度容易感同身受。

你正在上班,旁邊坐了一個已經連續加班一個多星期的同事,雖然他什麼話也沒說,可是你也莫名的感受到一種疲憊感。直到午休吃飯時間,聊天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你的疲憊,是來自於他!

也就是說,共感人具備的不僅僅是同理心,而是感同身受的能力,別人的感受,他們一律照單全收,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因此比起高敏感星人,共感星人的「心累」程度直接翻倍。

共感特質的3大特點

共感並不是一種心理疾病。雖然感同身受的能力的確會給共感星人帶來超多困擾,與高敏感特質一樣,共感特質也是一種正常的人格特質。

心理學家之所以會越來越深入對於性格的細分,是源自於每個人自我了解的一種需要,而不是將性格作出好壞的區分。

因此,即使你滿足了共感特質的特點,也不一定代表著有一些人格上的缺陷。

了解自己可以讓我們能夠對於自己的行為與情緒有更好的知覺,從而避免生活上的錯誤決策。

1.感受力強,是共感星人的首要特徵。

可能別人什麼都沒說,什麼都沒做,只要TA和自己進入了一個相同的空間,共感星人就能感受到對方帶來的氣場。

即使彼此只是擦肩而過,共感星人也總是能夠隱隱約約的感受到些什麼。

因此,他們的直覺能力往往也特別強,有時候可能還會讓人感覺TA是不是具有讀心術之類的超能力。

但對於共感人自己來說,這種能力常常會讓自己感覺到非常非常的累。

因為無論是好的感受,還是負面的感受,TA都沒有辦法有選擇性的接受,因此,一個糟糕負面的環境,往往也會讓TA更加難以忍受。

無論是高敏感人群還是共感人群,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生活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這不是他們適應性差,而是由他們的個性特質決定的。

2.感同身受能力特別強。

共感星人可能不需要別人有任何表達,就能夠產生與別人相同的感受。

因此,他們所產生的情緒負荷往往也特別重。

他們往往不敢看情緒濃度過強的電影,比如一些傷感、致鬱、恐怖的情節常常會讓他們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事實上,共感型人格在表演上有一定的優勢。

因為他們很能夠進入到一個故事中,體會到角色的情緒與情感,從而也能表現得更加打動人心。

有很一些知名的演員也表示過自己有出不了戲的經歷,這很有可能也是共感特質的一種表現。

3.極度敏感。

共感人群很像是高敏感人群的升級版。

高敏感特質在他們身上的表現也很強烈。

他們的感知能力是優先於觀察能力的,但同時,他們也一樣對於細節、刺激非常敏銳。

據調查,有20%的人群屬於高敏感人群,而高敏感人群中,也有一部分屬於共感人群。

如果你同時具備了以上3個特徵,那麼很有可能你就是一個強烈共感的人。

但現代的心理學對於性格的分類,都僅僅只代表著一種趨勢,也就是說,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有那麼一點點共感的特質。

量子力學中的能量說,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共感星人身上所具備的這種「讀心術」能力。

每一種情緒都會在周圍的環境中釋放出能量,而如果你很擅長感受這種能量,那你就是一個「共感星人」。

相關焦點

  • 如何正確看待高敏感型人格的特質
    - 想像,另外一種可能 - 如何正確看待高敏感型人格的特質高敏感型人格的人
  • 高敏感型人格是種天賦 ||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
    大約70%的內向者是高敏感型人格,而不是所有內向者都是。有些表面上大大咧咧的人,其實也擁有這種特質。在人群中,大概有30%的人是屬於高敏感型人格。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如果不太確定,先對照下面這份清單自我檢測一下。1、有著超乎於常人的想法、疑問和很多情緒。
  • 高敏感型人格
    高敏感人格常常表現為對外界刺激更加敏感的一種複雜人格,在本質上是內向型人格與其他人格的一種複雜變體,約佔人群的20%~30%之間。如同人的性別可以分為男人和女人,我們也可以將人格分為敏感型和復原型。30%的高度敏感型人,是社交活動中的活躍分子,估計人群中每5個人就會有1個高度敏感型的。
  • 高敏感型人格的行為特徵,高敏感是一種天賦還是詛咒?丨MBTI職業性格測試
    高敏感型人格是一種人格特質(而非一種「症狀」),具備這種人格特徵的人約佔總人口的15%-20%,高度敏感的人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對微妙刺激的敏感加工上,這是他們最基本的特性,主要體現在具備這種特徵的人群常常能感受到別人忽略的微妙事物
  • 擁有高敏感型人格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蘇菲說
    隨著伊爾斯・桑德的《高敏感是種天賦》這本書的熱賣,『高敏感人群』這個定義開始不定期的在一些媒體中出現。通常『敏感』這個詞在我們的語境裡都帶有負面含義。往往令人想起林妹妹一樣多疑、玻璃心、消極、甚至內向和自閉等特質。也因為這些固定概念,讓許多屬於高敏感人群的人不自知,或者不想承認自己的這個特點。
  •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的「受害者」嗎
    所以那些具有同情心或者同理心的人,往往就具有這種敏感的性格特質。他們很容易設身處地了解到那些情緒不好的人;別人發現不出來的問題,他們往往能夠看在眼裡。 從這個方面來說,敏感型的人格,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 然而,凡事都有兩面。
  • 高敏感型人格||通過四個預測指標來自我判斷
    高敏感型人格是一種人格特質(而非一種「症狀」),具備這種人格特徵的人約佔總人口的15%-20%,高度敏感的人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對微妙刺激的敏感加工上,這是他們最基本的特性,主要體現在具備這種特徵的人群常常能感受到別人忽略的微妙事物;會自然而然地處於一種激發狀態,受到激發的速度往往比別人要快,從而會讓他們自己感到不舒服
  • 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敏感從容的過好這一生
    我們身上的每一個特質,都是一把「雙刃劍」。
  •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的受害者嗎
    高敏感型人格,在某程度上是內向型人格的變體,高敏感型人格不僅僅只的是心理上的敏感,還有感官上的,如聽覺、嗅覺、觸覺等。高敏感型人士,能在人群中一眼分辨得出誰會喜歡自己、誰會討厭自己;到敏銳感受到別人變化的情緒,容易因為別人無意中的一句話影響一整天的心情;容易胡思亂想,莫名地焦慮;也容易感動、流淚。高敏感型人士更容易成為悲觀主義者,凡事愛往壞處想。不喜歡社交、更喜歡安靜地獨處,看看花看看海。低自尊感,缺乏自信。
  • 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敏感從容的過好這一生
    「高敏感專家」伊爾絲·桑德很早的時候便提出了「高敏感是種天賦」概念:高敏感並不是一種缺陷,反而是種獨特的氣質和天賦。 在豆瓣「高敏感人群」小組的簡介裡,也一直寫著這樣一句話:  高敏感帶來的天賦令他們想像力豐富、內心世界活躍,可也因為過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高共情能力,使他們的情緒花園漸漸不堪重負。 人格無好壞之分,重要的是如何接納並利用好自己真實的特質,如何與自身的敏感特質和諧共存並且發揮它的天賦力量。
  • 「關門聲大點就覺得你不愛我了」|高度敏感型人格的27個顯著特徵
    「你是不是太敏感了?!」通常「敏感」這個詞在我們的語境裡都帶有負面含義。令人想起林妹妹一樣多疑、玻璃心、消極、甚至內向和自閉等特質。也因為這些固定概念,讓許多屬於高敏感人群的人不自知,或者不想承認自己的這個特點。
  • 「你太敏感了」:14種高敏感人群才懂的痛苦
    我立刻想起了琳達,讓她趕緊看看自己是不是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高敏感人群)。PS:催吐是極端個例,不會所有HSP都高敏到擁有「特異功能」。……什麼是「高敏感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HSP)」?「高敏感體質(HSP)」不是一種疾病或狀態,而是一種比較穩定和持久的人格特徵,在學術界也被稱為「感覺加工敏感(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SPS)」。
  • "你太敏感了" :高敏感族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
    他們都是一群容易敏感、心靈脆弱的人,心理學家把這群人叫做「高敏感性人群」。據統計,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高敏感型人格。毫無疑問,有些人生而敏感,許多作家、藝術家和思想家身上都帶有高敏感型人格的特徵。如果高敏感型人群能夠懂得利用這種特質,那麼他們就能夠成就不一樣的人生,體驗到更多的快樂。伊爾斯·桑德也曾經是高敏感族的一員,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再結合心理學對高敏感族的研究,她寫下了這本《高敏感是種天賦》,為全世界敏感族了解自己、挖掘自己與眾不同的潛能打開了一扇窗。
  • 高敏感,其實是一種天賦
    最近,看了一本書《高敏感是種天賦》後,才知道30%的高敏感型人,是社交活動中的活躍分子,估計人群中每5個人就會有1個高敏感型的。原來敏感並不少見,更不是病。可是,我卻被自己的敏感性格困擾了20多年,常常會很羨慕那些大大咧咧的女孩子,活得那麼肆意灑脫。而自己,卻總是對周圍的一切異常敏感,活得小心翼翼的。
  • 抑鬱症大多都是「聰明、情商高、特別敏感」的人?
    抑鬱症這個疾病,似乎也是更偏愛高學歷高智商人群。比如經典力學的奠基人,牛頓牛爵爺,性格孤僻,對自己的工作要求嚴格,晚年更是因為抑鬱與偏執而導致精神失常。大畫家梵谷,可以說是20世紀最孤獨的人。最終鬱郁不得志的他,還精神發作把自己的耳朵割掉了。
  • 敏感真的是缺點嗎?敏感的人有哪些表現?
    覺得男朋友最近好像不關心自己,你直說,對方告訴你,是你敏感。跟朋友聊天,覺得她不開心,你委婉表達,對方會說,你不要這麼敏感。好像敏感是一個缺陷,是一個錯誤,這是對敏感的誤解。其實,敏感跟任何一種特質一樣,都得用兩分法去看待,並不存在完全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差,關鍵在於你怎麼發揮天賦,揚長避短,讓它變成一種優勢。
  • 「關門聲大點,就覺得你不愛我了」|高度敏感型人格的4個顯著特徵
    「我從小就很敏感。」「我很容易就會感到壓力很大,很難應對嘈雜的環境。」這些只是我在過去幾年裡從我遇到的高度敏感型人格來訪者那裡聽到的一些比較典型的陳述。在人群中,大概有30%的人,是屬於高敏感一族。那這種高度敏感的特質是怎麼來的呢?根據研究所得,由於在嬰兒時期,當我們對外界擁有感知的時候,例如自己怕冷、怕熱、肚子餓,或者拉尿拉屎,如果外界能夠滿足到我們的這些感受,解決這些困難,那麼我們的不安和難受,就會隨之消失。
  • 心理測試:你是敏感的人嗎?分析出你的人格特質是哪一種
    心理測試:你是敏感的人嗎?分析出你的人格特質是哪一種 測試開始: 提示:本題得分採用線性判別函數模式,請牢記自己的得分。 1、假如你有空餘的時間,你對下面哪種事情更感興趣?
  • 華晨宇自爆曾想輕生 | 心理學:高敏感人格是種「天才病」嗎?
    「高敏感人格」是否是兩者的共性呢?擁有「高敏感人格」的人,又該如何自我調節,如何取捨呢?本文將按以下結構逐一解答這些問題。「高敏感」是一種敏感程度較高的體現,高敏感的人群通常能夠更完整細緻地處理外在世界積極和消極的信息。他們對外在的環境有很強的感知力和洞察力,能夠迅速抓取信息、抽絲剝繭、順藤摸瓜,但也常常容易被這些外在的刺激所影響,而變得不知所措。「高敏感」在我們生活中並不罕見。
  • 敏感的人有哪些表現?
    一般來說,敏感的人有四大特點,這四個特點既是優勢也埋藏憂患:(1)感知豐富VS孤獨來襲敏感的人更容易捕捉到細節,這些細節可能並不是環境當中突出的特徵,會被很多人忽略,但敏感的人卻不需要特別的留意,就能感知並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