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中最容易忽略的1句話,卻揭示了佛教的宗旨

2020-12-27 今古浮沉

《心經》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的大乘經典之一。《心經》僅260字,可謂最短的佛經之一,但是義理深奧,涵蓋了佛陀的主要思想。

玄奘大師所譯的《心經》,文辭順暢精深,是目前主要流通的版本,該版本《心經》是當今世界上流傳最廣的佛經。由於《心經》言簡意賅,很多人都能夠背誦出來。不過在260字的《心經》中,有1句話,往往被人們所忽略。

這句話就是最後1句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句咒語是梵文,沒有直接翻譯為中文,因此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意義,故而就忽略了它。

玄奘大師之所以將最後一句咒語保留為梵文,是有其深意的。自古及今,佛教譯經大師凡遇到咒語,是不翻譯的。佛咒不翻譯,誦其原文,才能發揮出佛咒本有的力量。例如著名的《大悲咒》、《楞嚴咒》、《十小咒》等,都是梵文原咒。

《心經》中這句容易被人忽略的咒語,其實是十分重要的,它揭示了佛教的宗旨。此句咒語的中文意思可以這樣表述:去經歷吧,去經歷吧,趕快都過來吧,到達智慧的彼岸去。其表達的根本思想,即是通過佛法修行具足大智慧,而獲得徹底的解脫。

我們可以從更深層次去考察「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第一個「揭諦」,是指我們要斷除一切惡,遠離「三毒」,獲得清淨本體。第二個「揭諦」,是指我們要修一切善法,通過善法的修持,集聚無量的福德資糧,這是成佛的基礎。

其後的「波羅揭諦」,是指在前面斷惡修善的基礎上,進一步要斷盡煩惱,獲得初步的解脫(此時已經斷盡「貪嗔痴」三毒,不為六根所束縛)。「波羅僧揭諦」表示自己要勇猛精進,斷盡煩惱,並且要幫助眾生斷盡煩惱而獲得初步解脫。最後的「菩提薩婆訶」,是指通過修持佛法終於徹底證悟,獲得金剛不壞之佛體;在此基礎上,還要發宏願廣度一切眾生成佛。

從上述的解析之中,不難總結出「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句咒語的宗旨即是:自己通過修持佛法解脫證悟成佛之後,更要發廣大心度一切眾生成佛。

以上不但是《心經》的宗旨,也是所有經律論的宗旨,更是整個佛教的宗旨。

相關焦點

  • 佛教:整部心經的核心思想,就在這句話上!
    心經的核心思想,其實就在心經的第一句話上。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讀懂了這句話,整部心經的大概也就都能了解了。度一切苦厄是結果是我們學佛要達到的目的,而在此之前的過程,我們需要先去照見五蘊皆空。
  • 《心經》中一句話,可度一切苦厄,一定要牢記!
    在佛教經典《心經》中,有一句話,一定要牢記,當你理解了這句話,也就理解了生命現象,也就知道了如何才能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經》上說: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句話的重點在最後八個字上,那就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佛教《心經》與笑氣中毒女孩
    我問候了一句但患者和母親沒有答理我們,頭一歪,眼睛用斜向餘光看著我們,面對這種情況,我先讚美患者是多麼有氣質……等等,講了一大堆好話,似乎氣氛有點緩解,面對這樣的境況,腦子在快速運轉,想怎麼才能找到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於是首先想到了她現在工作或生活狀態,想從中尋找突破口。
  • 《心經》中最重要的一段咒語,99%的人都將其忽略!
    心經》,據統計流傳於世的版本共有七個,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唐朝初期玄奘大師所譯版本,此版經文共268字。觀音菩薩知玄奘此行路途遙遠困難重重,便口傳《心經》一篇,告其在危難困頓之時誦讀此經便可逢兇化吉遠離禍患,玄奘依照菩薩之言果然安然抵達天竺取得真經,當其重返大唐國土,當時天子李世民聞此機緣便命玄奘大師將《心經》譯為漢文,從而此經得以流傳,這便是玄奘得《心經》的傳說。
  • 佛教:念《心經》中的咒,究竟有多大成就?真懂的人不多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教是講咒的,尤其是後來的大乘佛教,甚至把咒當成佛的真言和總持。可見,咒在佛教之中的重要地位。答案是《心經》中的咒,即:「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為什麼如此說呢?因為佛在《心經》中說道:
  • 《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嗎?別再搞錯了
    心經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一部經典之一,也是大多數學佛人最為熟悉的經典之一,雖然多數人都會背誦心經,也能夠理解心經的經文意思,但在一些細節上,還是會有一些人容易理解錯誤。如果問你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嗎?這兩位菩薩是同一個人嗎?
  • 心經解讀,史上最準確的心經解讀,沒有之一!破解心經的秘密
    接下來你聽到的這個關於心經的解讀,將會是有史以來最準確的心經解讀,應該沒有之一。並且這個解讀沒有什麼很虛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大白話,只要有一個正常人的邏輯思維都能聽懂,所以請仔細聽完,然後以正常人的思維去理解。為什麼敢說這個心經解讀是史上最準確的心經解讀。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傳統文化「書法」與「佛教」的完美結合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文在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經典當中,《心經》是篇幅最短小、內涵最豐富、流傳最久遠的經典,在眾多的佛經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妙江大師題詞《歷代名家心經書法集》妙江法師,1952年臘月生於山西省陽高縣古城鎮,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人大代表、山西省佛教協會會長、五臺山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五臺山竹林寺住持、碧山寺退居方丈。
  • 佛教:常誦《心經》,有什麼好處?
    學佛的人都知道,《心經》的全名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之中,最經典的佛經之一,也是一部文字最短少,卻能夠把佛法的深奧微妙詮釋得最清楚的書,實在不可多得。一句話,《心經》確實是般若的核心,也是佛法的精要!因此,常誦《心經》,是非常有用的,因為它概攬了一切佛法的精髓。那麼,常誦《心經》,有什麼好處呢?其實《心經》跟其它的經書有很大的不同,儘管每一部經書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但是對於《心經》來說,按照高僧大德們的教導現歸納,常誦《心經》,可以破三障,即報障、業障、煩惱障。
  • 心經全文中的核心思想,原來是這幾句!
    長期念誦心經是有很多的好處的,我們念誦心經的時候可以選擇在晚上念誦或者是在早上念誦,不管什麼念誦心經我們都要特別的認真和恭敬。認真念誦心經的好處是很多的,那心經裡面主要講的是什麼呢?這部經典是觀世音菩薩親證後,說給舍利佛聽的心得體會報告。這部經經過釋迦牟尼佛的印證。
  • 心經的修行奧秘,就在第一句話中
    心經是一部讓人感覺玄奧難懂的佛經,幾千年以來,無數人都在研究,它裡面的真正奧義,到底是什麼。作為佛陀講法的一部分,它與其他的佛經有很大區別。多數佛經,「出場」人物眾多,語句反覆,甚至偈語眾多。作為一個普通人,想要通讀都很難做到,更何況全部都背誦下來。
  • 佛教:《金剛經》中最有靈性的三句話,點醒無數人!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一,《金剛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簡稱,《金剛經》的全部經文只有五千多字,雖然文字很少,卻句句經典,每一個字都暗藏著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在《金剛經》中有三句話,最有靈性,點醒無數人,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句話,其中卻暗藏了人生大智慧,讀懂的人,人生會更有意義。第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心經》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麼意思?
    《心經》雖然僅僅二百多字,卻是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也是一部大乘佛教佛弟子日常背誦的經典。這部經中有一句話被廣為流傳,很多不信佛的人也都很熟悉,那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心經》的精髓就一句話
    而只有短短二百六十個字的《心經》又被稱為佛法核心中的核心,是一切般若法的精髓和靈魂。《心經》是比喻在佛法中的中心地位。我們從這一句經文中不難看出,佛法的目的指向是「渡一切苦厄」,即斷除一切煩惱,滅除一切苦,出輪迴生死,超越生命,而不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所謂佛教,即佛陀的教法。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義(1)
    不少朋友閒暇時喜歡抄經,修身養性,抄經又以心經為多。茲將自己對心經的粗淺理解整理如下,供同好批評交流。
  • 《心經》值得反覆品讀,從中能找到不煩惱的活法
    佛門常說人間是苦海,讓眾生超脫,減少煩惱,但是想要超脫卻不是這麼容易。有些人想著拜佛燒香,或者搞風水買護符,以此來保佑自己沒有煩惱。但想想這些事誰不能做呢?若是這樣就能沒有煩惱,那世界也不會有誰受苦受難了。
  • 《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什麼意思?真懂的人並不多
    《心經》雖然只有260個字,但卻是大乘佛法當中,最重要的一部佛教典籍,《心經》的譯本很多,但流傳最廣的,還是玄奘法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現存的《心經》譯本:第一、法月所譯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二、般若、利言等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三、智慧輪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四、法成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五、敦煌發現譯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六、宋代施護所譯的《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 《心經》:心經9遍念誦
    心經是現在很多的人都會去修行念誦的一本經書,而且有些師兄在修行的過程中,會選擇每天念誦九遍,那麼師兄知道心經9遍念誦的方法是什麼嗎?只有正確的念誦,師兄才能夠知道念心經的作用,和心經中有什麼含義。念心經的方法:1:念誦萬遍心經念誦的次數越多越好,最好是萬遍以上。必須每天念誦,念誦時間可在晚上睡覺之前。個人早晚活動的最佳搭配是:清早鍛鍊身體,晚間念誦心經。如果每天念十遍,連續念誦三年可達萬遍。2:先念咒語每次念誦,最好先念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念完咒語再從頭念誦正文。
  • 1753.黃金屋188~《心經解讀》
    2019.09.24(周二)《心經解讀》- 01引言《心經》以觀自在菩薩的出場開篇。這諸多菩薩之中的最著名者現身後,向佛陀弟子中號稱「智慧第一」的舍利子介紹了一種無比殊勝的智慧: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在第二部分(12至20行),觀自在菩薩開始分析說一切有部的阿毗達磨理論,將它的核心概念一一展開,並以般若波羅蜜多為指引加以觀照。
  • 《心經》中最重要的三個字和一句話,你懂嗎?
    《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心經》是闡述大乘佛教中空和般若思想的經典,是佛經經典中的經典,也是佛教的中心教義,是所有佛經中翻譯次數最多,翻譯文本最豐富的經典,我們最常背誦的260個字的心經版本是玄奘大師的版本: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