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經典《心經》中,有一句話,一定要牢記,當你理解了這句話,也就理解了生命現象,也就知道了如何才能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經》上說: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句話的重點在最後八個字上,那就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八個字,大多數人都經常想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很少有人經常想到: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這句話的意思是,色與空其實並不是兩個,而是一個。空只是萬物的分解,而色只是萬物的和合。世間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這種因緣和合而成的現象,佛教用了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色。
色可以理解為一切物質現象,我們能看到的山河大地,能看到的大樹、小草、螞蟻、昆蟲,這些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如果把這些他們分解後,我就會得到一個空的結果。
其實色與空並不是兩個現象,而是一個,只是我們站在了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所以觀察到了不同的現象。
如果能站在一切角度之外,去看待這個世間,看待生命現象和物質現象,那時你就會發現,原來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眼耳鼻舌身意,不存在色聲香味觸法。
很多人讀到色即是空,後面就忽略了,其實不僅色與空是一個,就連你的想法、你的意識、行為,這些都是空的,都是與空無二無別的。
四大皆空、五蘊皆空,諸法皆空,其實世間一切皆是空的,並非只有色即是空。《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們要想遠離一切苦厄,首先要了解五蘊皆空,首先要了解自己跟整個世界的關係。其實自己就是整個宇宙,整個宇宙也是自己,整個宇宙皆是空的,而空本來就是整個宇宙。
如果你能這樣去看待整個宇宙,你就不會再有煩惱和痛苦,因為煩惱和痛苦是因為你心中有我執和法執,當你看待一切現象,都沒有任何分別時,真正理解了佛說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自然就可以度一切苦厄。
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阿彌陀佛,感恩閱讀與分享。#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