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經》轉發一次、2021為自己和家人朋友消災解難,除厄運、增福報、貴人助、小人退、大吉大利、諸事順意!大年初九讀誦,轉發《心經》一遍,願把爸爸身上所有的疾病帶走,毫不猶豫的轉了,祝福我的爸爸身體健康,平安快樂。
啟功先生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觀 自 在 菩 薩 。(觀察內在,自見菩薩)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深入的修行心經時)
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
照 見 五 蘊 皆 空。(看到五蘊:形相、情慾、意念、行為、心靈,都是空的)
dù yī qiē kǔ è 。
度 一 切 苦 厄 。(就將一切苦難置之度外)
shě lì zǐ 。
舍 利 子。(菩薩對學生舍利子說)
sè bù yì kōng 。
色 不 異 空。(形相不異乎空間)
kōng bù yì sè 。
空 不 異 色 。(空間不異乎形相)
sè jí shì kōng。
色 即 是 空。(所以形相等於空間)
kōng jí shì sè 。
空 即 是 色。(空間等於形相)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
受 想 行 識。(情慾、意念、行為、心靈)
yì fù rú shì 。
亦 復 如 是。(都是一樣的)
shě lì zǐ 。
舍 利 子。(舍利子呀)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
是 諸 法 空 相 。(一切法則都是空的)
bù shēng bù miè 。
不 生 不 滅。(不生不滅)
bù gòu bù jìng 。
不 垢 不 淨。(不垢不淨 )
bù zēng bù jiǎn 。
不 增 不 減 。(不增不減)每日一禪微信:yichan360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是 故 空 中 無 色。(因此空間是沒有形相的)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
無 受 想 行 識 。(也沒有情慾、意念、行為和心靈)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無 眼 耳 鼻 舌 身 意。(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等 六根)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
無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更沒有色、聲、香、味、觸、法 等六塵)
wú yǎn jiè 。
無 眼 界。(沒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nǎi zhì wú yì shi jie 。
乃 至 無 意 識 界 。(直到沒有心靈所能感受的界限)
wú wú míng 。
無 無 明。(沒有不能了解的)
yì wú wú míng jìn 。
亦 無 無 明 盡 。(也沒有不能了解的盡頭)
nǎi zhì wú lǎo sǐ 。
乃 至 無 老 死。(直到沒有老和死)
yì wú lǎo sǐ jìn 。
亦 無 老 死 盡。(也沒有老和死的盡頭)
wú kǔ jí miè dào。
無 苦 集 滅 道 。(沒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滅)
wú zhì yì wú dé 。
無 智 亦 無 得。(不用智慧去強求)
yǐ wú suǒ dé gù 。
以 無 所 得 故 。(所以得到與否並不重要)
pú tí sà duǒ 。
普 提 薩 埵。(菩薩覺悟之後)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
依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故 。(依照心經)
xīn wú guà ài 。
心 無 掛 礙。(心中沒有礙)
wú guà ài gù 。
無 掛 礙 故。(由於沒有礙)
wú yǒu kǒng bù 。
無 有 恐 怖。(所以不恐怖)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
遠 離 顛 倒 夢 想。(遠離顛倒夢想 )
jiū jìng niè pán 。
究 竟 涅 盤 。(最後達到彼岸)
sān shì zhū fó 。
三 世 諸 佛。(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世諸佛)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
依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故 。(依照心經)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
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得到無上、正宗、正覺的 三種佛果)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故 知 波 若 波 羅 蜜 多。(所以說心經)
shì dà shén zhòu 。
是 大 神 咒 。(是變幻莫測的咒語)
shì dà míng zhòu 。
是 大 明 咒。(是神光普照的咒語)
shì wú shàng zhòu 。
是 無 上 咒。(是無上的咒語)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
是 無 等 等 咒。(是最高的咒語)
néng chú yī qiē kǔ 。
能 除 一 切 苦。(能除一切苦 )
zhēn shí bù xū 。
真 實 不 虛 。(不是騙人的 )
gùshuō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
故 說 波 若 波 羅 蜜 多 咒。(所以說心經)
jí shuō zhòu yuē 。
即 說 咒 曰 。(其咒語曰)
jiē dì jiē dì 。
揭 諦 揭 諦。(去吧,去吧)
bō luó jiē dì 。
波 羅 揭 諦 。(到彼岸去吧)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
波 羅 僧 揭 諦。(大家快去彼岸)
pú tí sà pó hē 。
菩 提 薩 婆 訶 。(修成正果)
在玄奘譯出前有《摩訶般若波羅蜜神咒》(舊題《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一卷,舊傳為鳩摩羅什譯。現存異譯本6種:1、唐法月譯《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2、唐般若、利言等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3、唐智慧輪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4、唐法成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5、敦煌發現譯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6、宋施護譯《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最早的英譯本是畢爾(Samuel Beal)於1864年依玄奘漢譯本所譯。馬克斯·繆勒(Max Müller)於1884年將梵文本轉寫成天城體及羅馬拼音,並首次將廣本及略本梵文心經譯成英文傳至歐美國家。1894年,馬克斯·繆勒重將本經譯成英文並編入《東方聖書》。1957年及1967年,孔睿(Edward Conze)校訂廣本及略本梵文心經,並譯成英文。
《心經》的加持力甚大,可以降服妖魔,化險為夷,滿足善願,成就一切功德等。
《心經》易於念誦,特別適合初學,自古至今持誦者眾,感應事跡數不勝數,感應之大之快不可思議!念誦功德不可思議!《心咒》有咒王之稱,靈驗無比,最上最妙,無能及者,具大威力,能伏一切,不為一切之所降伏!
義淨法師所譯《般若心經》後附之持誦功德文云:「此經破十惡、五逆、九十五種邪道。若欲供養十方諸佛,報十方諸佛恩,當誦『觀世音』、『般若』百遍千遍無間,晝夜常誦此經,無願不果」。
《心經》被稱為「經中之經」,「文雖簡略,理極宏深。至圓至頓,最妙最玄。誠為諸佛之師,菩薩之母。六百卷般若之關鍵,一大藏聖教之綱宗。以故自唐至今,聞人名士,每事書持,多有讀至數千萬遍者。須知此經在處,即佛所在。消除災障,致多吉祥。務須恭敬供養,受持讀誦。則度一切苦,成無上道。」——(印光法師語)
一些老修行、老出家人都知道,在遇到一些大的違緣,如地震、海嘯等等時,大家都要念《心經》。
佛經中也有記載:以前帝釋天受到魔王波旬的侵害時,就觀想空性,念誦《心經》以度過危難。我們平時隨身攜帶《心經》,或是將其供奉於佛堂,或睡覺時放在頭頂上方,依靠般若空性的力量與加持,所有的惡夢、惡緣等全部可以遣除。《心經》篇幅雖小,卻濃縮了整個般若類經典的精華,受持讀誦此經功德無量無邊。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介紹:玄奘大師在四川時曾遇一病人, 身瘡臭穢衣服破汙。大師憐憫此人,施與衣服飲食,病者乃授大師《般若心經》。大師取經途中,經過一八百餘裡之荒漠,逢諸惡鬼奇狀異類繞人前後,雖念觀音不能令去。大師便持誦《般若心經》,諸惡鬼等聞聲皆散。護持大師完成取經偉業者實乃《般若心經》之威神力也。
心經是一篇渡人離苦得樂的經文,要人悟通一個「空」字。由唐朝自有中文譯本主本,經一千三百多年,已有難以估計的人加以念誦。這經文被朗誦,被肯定的次數,已難以估計。由於共同念力認為此經文具有教人離苦得樂的能力,因此每當念誦,必引起宇宙磁場的共鳴現象,產生特勝的感應,也就是獲得一種奇妙的力量。
寫經的目的在於個人自我修行、亦能回向親友眾生,得到身心安吉之祈福心願。最受大眾喜愛的寫經經文即《心經》。
據佛經上記載,念誦般若心經的功德,不亞於念誦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且寫經之功德在諸多佛經經典中,一再的被提及,言其功德殊勝,寫經的好處極不可思議。
《心經》全文共二百六十個字,雖然非常簡短,卻是六百卷般若經典之精華。眾所皆知,佛教中以《大般若經》為大乘佛教中最古老、最重要的經典,《般若心經》即是將此經典濃縮成最精簡的佛教根本思想,若是能透過抄寫並敬誦《心經》,而透悟佛教根本思想,開啟智慧,自覺而覺他,自度而度人,而獲圓滿之覺行、利益眾生,乃是此寫經活動最終之目的。
《心經》的全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抄寫佛經等於向佛學習,向覺者學習,借著抄經,安頓自心,一步一步向佛的境界邁進,亦即向著自己開智慧、覺悟生命宇宙真諦之道邁進。
《心經》文約義豐,誦之者眾。以二百六十餘言,攝盡六百卷般若妙義。果能自淺而深,澈見真空實相。則一大藏教,無不從此流出。所謂般若為諸佛母也。此經以心為名,心也者,十界聖凡所同具也,迷則萬別千差。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文章轉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