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師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神奇效果,難怪黃曉明等這麼多明星都在念心經!~

2021-02-08 佛的人生智慧

人的心裡想不通實際上就是心病,心病以什麼來醫治呢?心病要用心來醫治。我們經常說,心裡想不通就要念心經。玄奘大師翻譯的心經,就是要降伏自己心中的邪念,要依仗心經的功德神力,能夠讓自己心魔去除。

心力和智力、智慧很有關係。觀世音菩薩的心力、神力,大智的文殊菩薩法力無邊,大行普賢菩薩心中的願力,再加上地藏王菩薩,四位大菩薩能夠讓我們學佛照見五蘊皆空,能夠讓我們在人間不起煩惱,要度過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厄,才能夠度化自己的苦難,但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要認識自己。很多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脾氣和毛病,貪瞋痴慢疑……要知道,你能夠認識自己,你才能夠度化自己;你能夠認識眾生,你才能去度化眾生。你今天連眾生都不認識,你怎麼能夠度眾生?你今天自己學佛學到什麼程度都不知道,你怎麼能夠成佛?

佛經上講: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就是說,十方所有的佛都是一個心,他們沒有二心的。阿彌陀佛也好,釋迦牟尼佛也好,所有的菩薩心心相連,因為他們只有一個心。所以你只要念心經,你就跟菩薩一個心,你的心就會把妄想、執著都慢慢捨去。你跟菩薩的心接在一起,你是不是像菩薩一樣就一個心了?為什麼人跟人在一起就會心不同,人心隔肚皮,每個人想的都不一樣呢?因為每個人都有妄念。你有你的妄念,我有我的妄念,一千個人有一千個人妄念,因為人心不同啊。表面上大家都很客氣,實際上大家都心懷自己的私心,有的心懷鬼胎。所以要觀自己,觀自在,隨機說法。心經就是度一切苦厄,要度化這個世界上一切苦厄,不管是外表的苦,還是內心的苦,我們都要能夠讓自己的心定下來。不管做什麼事情,要懂得一心一意。和菩薩一個心,你就會度一切苦厄,因為菩薩是非常非常有慈悲心,能夠救度我們的。

我們學習心經的時候,有時候心還沒有跟佛在一起,就不能慈悲,不能領悟心經的真正含義。我們有時候碰到事情了才念心經,你碰到事情的時候,可能鬼神已經盯上你了,這個時候你再念經就不如平時念經了,所以要靠平時才能化解,到用時方知少。我們天天要念心經,堅持每天念心經才能開智慧、斷惡根。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真的是一部讓人非常開悟的經文。觀世音菩薩最重要的話就是「照見五蘊皆空」,讓你想開。我們要感恩玄奘大師給我們翻譯的心經,讓我們能夠明白修心。

心經的妙訣,秘密的妙訣,在於用心來對付自己不純的心、不好的心。很多人說:「我內心深處受過很大的傷,別人怎麼樣也安撫不了我的傷口。」實際上心經就能安撫你這個傷口。因為心經本身就是讓你想得開,讓你能夠開悟的。當你念經的時候,就如同跟菩薩講話一樣,你會慢慢地懂得:心實際上是無礙的,真正阻礙我們心的,是我們自己的六根六塵,是我們自己沒有好好地把這個心安撫好,沒有好好地把這個心和菩薩真正修心的境界合在一起。

很多人就是心不平,經常碰到很多事情不開悟、不開心,這個心就是不平。臺長告訴大家,一個人的身心如果能夠處於靜止的狀態,經常安靜,你的內心就會沒有憂愁、悲苦的打擾。所以有時候人要靜下來,大家想一想,你們有沒有一天花半小時到一小時坐在那裡靜靜地想——不要想,想什麼?腦子空的。這種狀態就是我們說的靜止的狀態,用人間來講,就是一種心平氣和,其實就是像打坐一樣,只是我們沒有單盤、雙盤,我們坐在那裡,讓自己的思維清淨,讓我們的心裡能夠平靜,讓我們覺得人間一切以靜制動。今天平靜了,就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了;今天一亂,一緊張,一鬧騰,就有事情發生了。

真正學佛的人,是有功夫的,你去看,很多人:你再跳,他不跳;你再鬧,他不鬧;你再笑,他也沒反應。就是對人間的一切已經恢復到原始狀態,沒有覺得這個世界的一切可以開心、不開心。實際上這一切讓你開心、讓你不開心的,都是你的心。所以人為什麼要學會涅槃?為什麼要修行?為什麼要懂得五蘊?為什麼要懂得三昧?為什麼要懂得煩惱?你懂得煩惱,才能消除煩惱;你今天不知道什麼叫煩惱,你就消除不了煩惱。很多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像喝醉酒一樣,稀裡糊塗地過一生,他們很苦,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學佛是為了什麼,他們就知道「我學佛之後要求這個成功、求那個成功」,他沒有很高的忍辱波羅蜜。

當一個人境界高了,忍辱了,實際上他就會慢慢地進入布施、持戒、精進、禪定、般若,因為裡邊已經有忍辱了。所以忍辱是學佛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看這個人修得好不好,你看他有沒有耐心忍耐。如果這個人很有耐心忍耐的話,這個人就是忍辱精進,學得非常好。所以六度波羅蜜中忍辱非常重要,修大乘菩薩,你就必須進入無生法忍,你才能登上菩薩的級地。

我們做人也好,做事情也好,忍辱,就是一個「辱」字,受人侮辱叫「辱」,這個「辱」你要怎麼樣把它忍耐掉?就是因為看破紅塵,你覺得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緣來緣去,所以你才不會產生憎恨的心。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忍辱並不是說「我來忍耐你」,而是「我心中根本沒有忍耐這個感覺」。因為有「我」了,你才會不忍耐,你才會覺得受到侮辱;當你連自己都沒有的時候,你哪來的忍耐?所以學佛要學忍耐,就是一個境界。



相關焦點

  • 玄奘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不解之緣
    在佛教的眾多經典著作中流傳最廣的當然要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了。無論是耄耋的老者,還是年幼的孩童,無論是在鄉間,還是在大都市,人們都會時不時地朗誦這篇經文。人們最為熟悉的那段「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處便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認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但是單看現行流傳最廣,大家也最熟悉的唐玄奘大師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文,它的結構卻迥異於其他經典。依據梵文原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正確念法為Praj ā -p ā ramit ā -h daya-s ūtra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雖然經文由「觀自在菩薩」作為經文的開始,但實際在此靈鷲山般若會中,佛陀亦在此會上,為觀自在菩薩對舍利弗的指導作證明。
  • 常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的你,了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精髓嗎?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現在很多的人都在修行的經書,師兄不要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經文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但是其中包含的內容是有很多,所以師兄在誦讀的時候,一定要用心,並且堅持的去體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內容是什麼。
  • 心經解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翻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叫做心經,它是佛門中的經典之一。這部經文是每個修行之人都會誦的一部經,它的每句經文都有很深的意思。為此,在修這部經時,師兄可以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翻譯,這樣能讓自己對這部經有一定的認識。
  • 《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什麼意思?真懂的人並不多
    《心經》雖然只有260個字,但卻是大乘佛法當中,最重要的一部佛教典籍,《心經》的譯本很多,但流傳最廣的,還是玄奘法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現存的《心經》譯本:第一、法月所譯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二、般若、利言等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三、智慧輪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四、法成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五、敦煌發現譯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六、宋代施護所譯的《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 海濤法師【 消除魔障就要多念心經 】
    積越多越好的心經,然後消除魔障,這魔有兩種魔,內在的就是我執。還有外在的這些魔祟部多,所以要除障就要多念心經,就像玄奘法師要到印度取經,消除所有的障礙。  最後希望能夠體證空性去除障礙,所以我們要念心經。希望有這個空性的智慧,超越一切苦難,般若波羅密多,因為剛剛我在樓上看到很多居士要去點燈,當然是好事做功德。但是嘰嘰喳喳像市場一樣,這就造業了,因為格西、仁波切在那邊除障很認真。
  • 觀音菩薩《心經》共7個版本,玄奘法師譯本,去掉頭尾更易傳播
    觀音菩薩首位翻譯《心經》的是姚秦天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法師,法師在翻譯《心經》的時候,也把開頭與結尾去除,這樣在玄奘法師再次翻譯的時候,也秉承了鳩摩羅什法師的習慣,沒有加上開頭與結尾鳩摩羅什法師鳩摩羅什法師是在402~412年間翻譯的《心經》,玄奘法師是在649年翻譯《心經》,因此玄奘法師比鳩摩羅什法師晚譯《心經》200多年。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8個字的真正含義,體悟心經,去除心苦!
    可以說每個佛教信徒都會背誦《心經》,《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據載,釋迦牟尼終生說法近50年,他將近一半的時間是在講般若,因此我們足見般若類的佛經在大乘佛教中的分量是非常重的。一、般若其實「般若波羅蜜多」6個字是佛教梵文讀音,「般若」指的是智慧的意思,應該讀作「巴拉」,但這個智慧跟我們平常意義說的智慧是不同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說一個人很有智慧,說的往往是他很聰明,知識也很淵博。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義(1)
    譯者心經的譯者是唐朝玄奘法師。又稱唐三藏,西遊記男主。唐三藏的「三藏」是指經、律、論這三種佛教經典著作。經,是根據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述寫成,相當於必修課。心經就是經的中的一部。其他耳熟能詳的還有金剛經,法華經等。律,是指佛陀為其弟子所制定的戒條,是選修課。論,是學生的學習心得,相當於課外輔助材料。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心經何故無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等六種成就,以證明是佛說呢?唐太宗時,有一位國師名玄奘法師,在家姓陳,十二歲時跟隨哥哥出家,出了家後,讀一切經典,有些經典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有些經典是別的法師翻譯,他對有些語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經,後來在四川成都掛單,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癩,人不敢近,惟有年輕的玄奘法師,以一顆同情心侍奉他,為他洗膿血,塗藥,不久,這老和尚的疥癩病痊癒,老和尚感他調治之恩,無以為報,惟有一部經,可以口傳給他,就是這一部心經,一共二百六十字
  •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
    剛接觸佛學的人都會選擇心經,因為心經全文字數少,在修行時會覺得更容易。其實心經只是字數少,但它的每個字都有一定的深意,所以剛開始修心經的師兄,可以多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這方面的內容,這樣會讓師兄對經文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而且在念誦時也不會把經文念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曲迦仁波切
    曲迦仁波切:今天是2020年1月21日,我決定在網絡上正式發布前幾日因為一段視頻而備受關注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 譯—原文及註解
    《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佛典,是修學佛法者日常修誦的佛經,因其在佛經裡字數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藝術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創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品,成為表現『般若皆空』精神的簡潔經典。全經舉出五蘊、三科、十二因緣、四諦等法以總述諸法皆空之理。
  • 白洋小楷《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用《心經》印證書法
    有多幅作品被中國藝術研究院等藝術機構收藏。傳略及作品被收入多種辭書及大型作品集。【白洋小楷心經】【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
  • 心經感應:念誦《心經》為何哭泣流淚
    ---- 諸葛長青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經,是觀世音菩薩親自講解開示的佛經。心經,是佛教「萬經之心」,非常神奇的一部經典。當初,唐朝唐僧唐三藏玄奘法師,就是念誦著「心經」西天取經成功的。 這部經是觀音菩薩傳給唐玄奘的。唐僧唐三藏立志西天取經,觀音菩薩變成渾身很髒的、疾病纏身的老人,考驗唐玄奘(進行慈悲心考試)。玄奘法師耐心細緻照顧老人,於是老人(觀音菩薩變化)就把《心經》傳給了唐僧。
  • 佛法的精華要意思《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這是一段神奇的文字,總共只有260個字,好多好多的人因為背誦它而受益。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譯本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金剛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纙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講記——斬斷苦根之慧劍(1-10合集)
    這是最早的一部,玄奘法師去西天取經的時候念的《心經》,應該是鳩摩羅什翻譯的這一本。    第二部,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玄奘法師所譯,也是略本。         因為玄奘法師翻譯的這一本,譯得很簡扼,很容易念,非常順口,所以,在漢地從古到今,念《心經》的都採用這一版本,當然其他版本可以用來作參考用。
  • 心想生:《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道破宇宙核心
    而不是用你的知識,用你的頭腦,誒,某某老師以前是這麼說的,或者我以前看過一篇文章是這麼講的,那個我們不要,我們只要今天聽到之後,你會不會印心,以心傳心,或者叫怦然心動。好吧!我們來看這是《心經》。《心經》我們先看這個題目,就是《心經》完整的一個題目,《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遠離一切顛倒夢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八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現流傳最廣的版本是唐代三藏法師玄奘所翻譯的,全文僅二百六十字,是大乘佛教六百卷般若經中最短的一篇。《心經》雖然字數最短,但卻講明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緣起性空的大智慧,可謂是文字簡略而涵義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