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檳榔文化史自序

2021-02-07 天下成均

守愚


夫檳榔者,小物也,然可以已疾病,觀風俗人情,通古今,審時勢,知禮義,顯公道,察人心,表情愛,興婚姻,證誠信,息紛訟,導民欲,利民生,豈不大哉!其天幹五用五常,地支十二美,經天緯地,一陰一陽,一靜一動,自夫婦而外,治諸物而邦國,攝化百姓,降服諸惡,皆有禮法,毋失經紀。上從天道,下符民心,此用世之道,不可不慎也。天地人一而太平,精氣神一而長生。不知不識,順帝之則。有此顛撲不破之至理,懸諸日月而不刊,光明十方,可久可大矣!

檳榔一物,食之能令人醉,通神明,步雲入仙,身若蝴蝶翩翩舞焉,宣利臟腑,下胸中一切不平之氣,煩惱除而疾病祛,脫塵俗之累,登逍遙之境,故士大夫爭相食之,美之曰「檳榔扶留,可以忘憂」,亦稱之雲「檳榔一口,人人皆曰神仙好」,「吃得檳榔草,心不老,沒煩惱」。

李白好酒,「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然其心曲檳榔甚於酒,故云「何時黃金盤,一斛薦檳榔。功成拂衣去,搖曳滄洲傍」。歷代以來,此檳榔之恨,綿綿無絕期。

夫檳榔,厥功偉哉!其遐樹海南,不樂北土,遼然萬裡,靈根自植,勿假外求,獨立不遷,深固難徙,而章道於兩間,喻義於君子,顯用於草民,利益社會,滋潤人心。其風化之域也大,遍及寰宇;嗜食之者也夥,遠過十億,而皆以為情緣之認同。今南蕃、中國之化域,其風俗人情未以國異而有別。若湖南漢人、海南黎人、雲南傣人、臺灣高山人、越南京人、泰國泰人、緬甸緬人,俱甘檳榔,美服安俗,故能通體於天地,同精於陰陽,一統於苞符。

既有文獻雲,漢武帝破南越,中國之,北土初聞檳榔。其時,南土食檳榔以祛瘴癘,亦執以為禮,信以為媒。而後,採風者書諸史志,學者麗為文賦。及漢末,希珍海內,而張仲景以之入藥。六朝時,地方貢獻,朝廷賜賞,戚友饋遺,江東士女奉為珍寶,金盤銀盒盛之,競相誇耀,惟尚奢糜,以尊高門。至隋唐,風被中國,化溉四夷。宋元時,商賈農戶以之致富,蕃貨遠來,猶不足於國內。明清時,極盛一時,無處不有。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引車賣漿,無不食檳榔。鐘鳴鼎食者奢華之,誇耀之,以章其富貴之氣勢,而貧賤者攀比之。廣東檳榔包以扶留,結為方勝,盛之巾盤,出於衣袖,以相酬獻,交遊龍虎,社契風雲。

明末以來,蕃煙、鴉片相繼流入中國,以新嗜而邀新寵,西風又排擠之,以致檳榔漸退,食風幾息。降及當世,惟海南、臺灣、湖南綿延之。晚近,因利慾而起,湖南人光大之,檳榔由衰轉盛,再被中國,無處無有。

昔日,廣西、廣東、雲南、海南、臺灣、福建、湖南等化域內,俱非檳榔不為禮。或五禮皆以之為禮,或嫁娶以之為禮,或待客以之為禮,而有損益。尤為盛者,檳榔表情愛,貞信婚姻。飲食男女,浪漫之情,文人詩之,婦人歌之,美美相美,春華燦爛,蔚為大觀。於南蕃與中國化域,此數千年之傳統也。

檳榔功用也博大,賦義也高深,指喻也玄遠,禮儀刻心,潤物利生,兆吉貞祥,美美相美,至易至簡,可大可久,此誠檳榔之厚德也,故能歷數千年而不墜,風化之域愈廣而愈興。近人急功近利,不求諸文化,而求諸肉身,去天理而就私慾,以致禮崩樂壞,以鄰為壑,狠毒相高,衍之又衍,皮不存毛無附,自毀根基,故檳榔食俗式微。雖有目而心瞽,不得自救。《性命圭旨》曰:何謂之性?元始真如,一靈炯炯是也。何謂之命?先天至精,一炁氤氳是也。《性命說》曰: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陳攖寧曰:性即是吾人之靈覺,命即是吾人之生機。守愚曰:守三歸一,運春神之春力,開人心之靈覺,發人身之生機,故檳榔有數千年性命也。於今亦然。

守愚曰:夫史者,一主體之開顯也。夫檳榔者,人之檳榔也。夫人者,檳榔之人也。人之視檳榔,一物也。檳榔之視人,亦一物也。檳榔史者,人、檳榔二主體會通之史也。時移勢易,人事相替,各有消長,未可一言以蔽之。孔子曰:天何言哉!檳榔言不言,人不知不識,何有述哉!是故檳榔史,乃德意志哲人伽達默爾所言之效果史也。

是為序。歲在癸巳三月榖旦,黃守愚撰於長沙湘水之畔闕一廬。


相關焦點

  • 大陸第一部《中國檳榔文化史》 購買通道
    為什麼這些省份開始流行吃檳榔但是市場不穩固?有什麼智慧的啟示? 檳榔從業者,一冊在手,對檳榔文化了如指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把握未來,引領時代潮流!
  • 檳榔文化產業的投資價值
    中國自古就有藥食同源的文化傳統,檳榔是海南延續千年的拳頭產品,自宋代以後,檳榔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消費品,並逐步暢銷廣東、廣西、海南等近20個省份。
  • 檳榔文化可統一臺灣?宋楚瑜說湖南人、臺灣人都愛吃檳榔
    被稱作「中國檳榔文化研究第一人」的黃守愚,開顯出檳榔與契約精神、女權主義、共享(社契)精神的關係,呈現出了檳榔之雅、俗兩面,澄明了服食檳榔的雅致境界體驗,認為可用檳榔文化統一臺灣。有一位女性粉絲受感動,購買了三百冊《中國檳榔文化史》。
  • 【探索陵水檳榔文化】無檳榔不成"席",陵水以"檳榔為禮"!
    在陵水人的生活中,吃檳榔不只是一種日常的生活習慣,也是陵水傳統文化價值的構成元素,是婚嫁、壽宴、祭拜、待友會客不可或缺的食品,更是在陵水人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給長輩遞上一塊檳榔,是一種恭敬,是一種禮貌;給客人遞上一塊檳榔,是一種認知、是一種熱情;給朋友遞上一塊檳榔,是一種重逢,是一種友情。我們生活在陵水,離不開檳榔的存在。因此,檳榔成為了促使人際關係和諧的橋梁。
  • 用外國人的角度 , 看臺灣檳榔西施的文化..
    至此,漢移民不但將原鄉的生活習俗與傳統融入當地,使檳榔成了臺灣人定情、婚宴、送禮之物,還發揮漢人商業頭腦,將原本臺灣原住民拿來當零嘴的檳榔轉變成經濟作物,從而形成了臺灣早期的檳榔文化。有學者認為,臺灣檳榔文化,是宋代時期通過海上交通由南海各國傳入泉州,再由閩南傳入臺灣,而臺灣的原住民的檳榔文化則是學習漢族移民。這種說法顯然有些偏頗,根據考古資料顯示,臺灣原住民與檳榔的關係可追溯到史前時代。
  • 檳榔步入百元時代,高端檳榔和成天下新品發布引關注
    中國消費者報長沙訊(記者孫蔚)10月19日,「高端檳榔新時代」——和成天下100元新品上市發布會在湖南長沙舉行。海南省萬寧市副市長敖林水,原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著名財經評論家馬紅漫受邀出席此次發布會,與湖南口味王集團董事長郭志光、總裁郭晉安等集團領導以及全國上百家媒體共同見證和成天下100元新品上市。
  • 臺灣特色文化檳榔西施的背後,不過是一群為生活苦苦掙扎的女性
    與電視中臺灣人自大或者光鮮的形象不同的是,在2000多萬的臺灣人中也有很多無奈的群體,而檳榔西施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一、臺灣的檳榔文化:食檳榔解瘴毒吃過檳榔的人大概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檳榔加煙,法力無邊」,意思就是檳榔和煙在一起食用能讓產生極度的快感。那麼如今在大街小巷售賣的檳榔究竟起源於何時期呢?
  • 檳榔西施:風情萬種的她們真的只是在賣檳榔嗎?
    隨著檳榔文化衰微的不僅是這種其貌不揚的食物,還有寶島臺灣特有的風情——檳榔西施。🙈檳榔文化:高高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如今的檳榔雖然被稱為是口腔癌最大的殺手之一蘇東坡就曾即興寫下「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之句。那時候的海南一帶,男生看上哪家的小姑娘,可是要送去檳榔果表達心意的,如果女方收下了,就代表:小夥子不錯,我們可以考慮結婚。儘管作為寶島內種植數量最大的植物,儘管被賦予如此恆久愛情意義,後期的檳榔文化還是逐漸走向了衰微,那股人人嚼檳榔、待客請檳榔的傳統也逐漸消失。
  • 有人因檳榔致癌,有人因檳榔致富!白手起家的「檳榔大王」如今產業千億!
    ,有人因檳榔致富。關於「軟性毒品」檳榔的文章近來屢屢刷屏社交媒體,細數了檳榔種種危害。文中提到的「口味王」是中國最知名的檳榔品牌之一,其創始人郭志光本是一個平凡的農村小夥,如今他被稱為「檳榔大王」。成年後,郭志光想過外出闖蕩,但因為文化太低,都不敢走出湖南。認識到種地是沒有出路的,郭志光還是選擇了做生意。當時,檳榔消費開始由湘潭走向全省,郭志光打起了檳榔的主意,他先是進了一家檳榔加工廠打工,掌握了製作溼殼檳榔的技術。1998年底,郭志光借錢在益陽開了一家檳榔店,辛苦一年,只賺了1700多塊錢。
  • 湖南的抗戰 海南的檳榔
    這些細節出自導演董亞春在長沙實地考察之後,從飲食文化的角度出發,對湖湘人民抗戰做出的思考。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抗戰時期,為民族浴血奮戰的湖湘子弟和成千上萬湖南百姓口中咀嚼的檳榔,相當一部分產自海南,而且被公認為品質最好的檳榔,最受湖南人歡迎。
  • 是誰先愛上吃檳榔的?
    ▲ 新鮮的檳榔果長這樣。圖/視覺中國 圖/紅唇與黑齒檳榔文化特展 宋朝之前中國的檳榔產量不大,品質低劣,上層人士消費檳榔多是從東南亞的藩屬國進貢而來,檳榔變成了高檔的代名詞。作為一種中藥,在醫療技術尚不發達的時期,檳榔殺蟲、消食和除痰的功能被放大。尤其在被譽為「瘴癘之地」的嶺南,無論是婚喪嫁娶的禮俗,還是社會交際,檳榔被看成待人接物的「靈藥」。
  • 「檳榔西施」揭秘臺灣檳榔妹內幕
    檳榔西施  檳榔西施深具臺灣色彩,是臺灣文化的代表之一。  檳榔西施  其後更多同行效法,競爭越演越烈,賣檳榔的女孩們開始穿得越來越少。有司機開車時因只顧觀看檳榔西施而忽略了駕車的安全,因此這現象帶來了更多的交通意外,曾有檳榔西施因而被控告謀殺。
  • 檳榔西施:臺灣最美風情,再不去就看不到了
    >檳榔文化,以及由檳榔文化衍生出來的「檳榔西施」。中國較早記載食用檳榔的文字,見於東漢時期,南北朝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曾引東漢楊孚的《異物志》說:「檳榔,……剖其上皮,煮其膚,熟而貫之 ,硬如幹棗。以扶留、古賁灰並食。」由此來看,中國人食用檳榔的歷史至少可上溯至兩千多年前的漢代。
  • 瘋狂的檳榔,終於被國家點名了
    同年9月22日,央視又報導,專家認為「檳榔致癌」的說法並無科學。《經濟信息聯播》節目連續兩期報導了海南檳榔產業,追問了檳榔是否含有致癌成分、吃檳榔是否會導致癌症等問題。報導說,檳榔消費區患口腔癌人數與全國相比沒有差異。那麼,中國6000萬人該聽誰的?
  • 檳榔西施:臺灣最美風情,再不去,就看不到了
    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後檳榔才再度盛行,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環境的開發與醫藥的發達,古時臺灣所謂「瘴癘之鄉」已不復存在,如今所流行的檳榔文化與原來的鄉土淳樸文化早已大相逕庭。最典型的就是臺灣經濟起飛時,由檳榔衍生出一種追求感觀刺激的另類文化——檳榔西施。
  • 「致命」咀嚼:火了千年的檳榔文化,為何到現代坐了冷板凳?
    提起檳榔,估計很多人都不陌生,經常和檳榔打交道的人,有的沉迷於它的口感,有的則用它來提神醒腦等等。雖然人們喜歡它的理由不同,但是對那些愛吃檳榔的人來說,檳榔是生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在很多人看來,檳榔就是一種網紅產品!只不過是保鮮期較長,普遍被人們喜愛而已。
  • 曾珮瑜《檳榔西施》揭秘臺北檳榔妹的隱秘生活
    曾珮瑜《檳榔西施》海報網易娛樂12月17日報導 近日上映的臺灣電影《我的少女時代》勾起了大家對於初戀的美好回憶,青澀而又甜蜜,沒有距離的困擾,沒有生活的壓力,影片中描繪的那種純純的感情近日,由芭樂互動(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網絡愛情大電影於優酷網獨家首播。兩種相同題材的影片,卻將帶給網友截然相反的觀影感受。《檳榔西施》:揭秘臺北檳榔妹的隱秘生活影片《檳榔西施》由若可文化產業集團、巨象文化出品、芭樂互動(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薛賢堅導演執導,曾珮瑜、許騰方、張家瑜等人聯袂主演。影片為觀眾呈現了檳榔西施們真實的生活,或喜或悲、有苦有樂。
  • 從臺灣檳榔產業興衰,預估湖南檳榔產業值將超300億元
    中國大陸吃檳榔的歷史同樣悠久。傳說炎帝有一女兒名為「賓」,嫁給一位丈夫,名曰「檳榔」。檳榔是一位英武的勇士,在一次與妖魔的搏鬥中死於崑崙山下,死後英靈化為一片樹林,結出累累碩果,即為後人所吃的檳榔。賓為了紀念自己的丈夫,將檳榔裝在荷包中,隨身攜帶,餓了就拿出來嚼食,自此妖魔不侵,檳榔也越來越受到更多人歡迎。臺灣吃檳榔最早的記載來自原住民。
  • 和成天下100元檳榔新品發布,開啟檳榔百元高端新時代
    湖南口味王集團始創於2000年6月,公司是集採購、加工、生產、銷售、科研於一體的大型檳榔食品加工企業,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檳榔加工企業集團。其旗下的和成天下品牌創立於2014年,此次推出的100元新品,則是該品牌對於產品和工藝全面升級後推出的全新產品。和成天下檳榔採用的是100%海南萬寧的優質檳榔果。
  • 檳榔之鄉,美麗鄉村在萬寧
    海南自古就有栽種和嚼食檳榔的習慣,檳榔被譽為我國「四大南藥」之首。海南一帶檳榔待客的風俗,古來有之,早在《南方草木狀》(檳榔代理篇)中已有「廣交人凡貴勝族客,必先呈此果」的記載。八百多年前,貶居海南島的詩人蘇東坡就曾描繪黎家少女口含檳榔頭插茉莉花的情景。可見海南人種檳榔,吃檳榔的風俗歷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