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色字體關注《上海情愫》
串場故事 長篇小說連載(十一)
文/喬永星 圖/網絡
節令雖已交冬數九,天空萬裡無雲,暖暖的冬陽灑遍大地。洪深河大河工上,早已人聲鼎沸。一派忙碌,不僅鑼鼓喧天,敲得山響,河坡上彩旗飄揚,大喇叭裡播放著一支支流行的歌兒。那優美的旋律,蕩漾在大河上空:小河的水呀,清悠悠,莊稼蓋滿了溝。解放軍,進山來喲幫助咱們鬧秋收……一陣陣地連續播放。民工們雖不懂音樂,也不知道是誰唱的,只知道,這個曲子好聽,動人,唱到人心裡去了。
大河工竣工,一次性驗收合格,經測量,覆核,大河的口面寬度與河底之寬以及深度,都達到了設計要求,這無疑是全縣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大河的開挖成功,對裡下河地區的抗旱排澇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難怪廣播裡又響起了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歌聲。作為參加貫穿全工程施工,並灑下汗水與付出辛勞的徐軍來說,也感到十分自豪,甚至一種從未有過的主人翁的感覺也萌發了出來。
徐軍回來將這一喜訊告知玉鳳,並說:根據連部的上報材料,我亦屬先進個人,主要鼓勵我是全勤獎人員之一,且在突壟溝中,技術嫻熟,盡心盡力,成了全連的挖鍬能手。連裡幹部已找我談過話,填了表格,據說,這次大會有三級幹部參加,規模空前。縣裡領導還要在大會上講話並授獎。
徐軍與玉鳳所在的大隊,同在一個公社。一在公社東北角,名潭北大隊,玉鳳所在大隊在公社西南,名同濟大隊。兩大隊相距三十餘裡。潭北大隊專種傳統大小麥,一年一季水稻,水改旱前,有大部分是老漚田,收時金黃一片,畝產二百多斤,收後田裡放水,一片茫茫,風車吚呀,直到來年栽秧,才見秧苗隨風。旱地則是秋天種麥,麥未收時,行子裡長點棉花,麥割,鋤草鬆土,打藥水,打公枝,初時不懂,任棉苗瘋長,一竄人把高,能乘涼睡覺。棉花田裡,藏上個把排,也沒人曉得。只長杆子葉子,不長桃,後來曉得打公枝,產量漸高,棉花質量也不斷提高,潭北農民,吃靠糧,用錢靠棉花。棉花賣給公家。後來,糧棉產量節節升,水改旱後,一年一季成了一年兩季。日子也好過了許多。
窮則思變,儘管上邊有口號,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農民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著這一畝三分地,過著苦日子。家家彌陀佛,處處觀士音。無窮富可分。潭北大隊有幾個生產隊,地處高墩沙崗。大隊見有人砌房用沙,於是,打起了賣沙的主意。各隊抽調精幹人員,肩挑,船裝,板車拉。賣錢歸集體,個人得工分。一年下來,勞動日單價提高不少。年底分紅,除少數欠錢戶,人人捧著哈巴笑。
徐軍自小沒爹沒娘,跟著哥嫂過,娘老子臨終前對長子雖有交待,畢竟哥有哥的家庭,小時除了供吃外,補補納納的衣服,歸徐軍穿。讀書不要錢,開學有幾個雞蛋,一學期的費用全打發了,徐軍讀書用功,初小讀完,讀高小,初高小六年。再要上初中,一天要跑幾十裡,下雨下雪,路滑橋險。肚子常不飽,身上常少衣。看看自己個兒不小,像個犢子牛,到了耕田耙地的年齡,該架格頭了。一氣之下,離了書房,下了農田。
年年粗布衣菜飯飽,徐軍十四歲幹活,十六歲成了把式,整勞力,什麼輕的重的,髒的臭的,一概難不倒他。罱泥劃渣的活幹過。獨水篙子玩過,小船到他手裡,如溫順的羊。成天的挑,兩籮小麥二百斤的擔子,賣公糧,三截橋的囤子,他連著幾天不停不換地做過。揚場的活,既重又有技術。徐軍一鍁在手,大小手不分,只要有個圓車風,從早到晚,一萬五千斤二鍁稻,自揚自剪。比老農諳行。徐軍揚場,自有妙招,不戴草帽遮陽,重在聽風,風大鍁低,風小鍁高。上天一大片,落地一條線。揚出的糧食堆子形如臥牛,內行人一看,知道是個把式。徐軍揚場不穿鞋,穿鞋糧食寶癟腳底沒數,光腳一走,心中了了。徐軍樣樣農活不吃人下,人緣關係好,隊裡大小人等,個個歡喜他。
農忙時,有吃節上的習慣,太陽偏西,無論田裡場頭,加點油,點點飢,徐軍家裡沒指望,總有人替他帶上一口,尤其隊裡的姑娘頭子,跟徐軍年齡相仿的,個個歡喜接觸他,有時送吃的,還要排排隊,不定天天能挨上檔。記得熱死人的天,一起拉沙,毒太陽如下火,三人一輛車,徐軍掌車頭,上沙時,三人就著斛。二女一男,二女爭風,常讓徐軍為難。都是為了徐軍好,兩頭都不能得罪。一個是隊長的千金,一個是會計的掌上,全是十七八的大姑娘。全喜歡上了徐軍。偏偏徐軍不知,只顧日日完成拉沙的任務,工分,勞動糧到手。天實在太熱,隊長的千金姓田名龍英與會計的獨養姑娘鄭芳說,頭昏,能中暑,到河邊弄點涼水洗洗。二人一前一後,來到碼頭。
徐軍獨自一人,沒心思想,坐在大樹下也想歇歇,擦把汗。忽聽撲通一聲,似人落水,大河水急,溺水人一下子已衝出丈許。徐軍一驚,猛地抬頭一看,只見龍英兩手直舞,拼命掙扎。鄭芳見狀,早已三魂嚇掉七魄。原本是鬧著玩的,不曉得坎陡水深。當時只有三人,河邊一片寂靜,連知了也熱得停止了叫聲,樹頭一動不動。徐軍一個轉身,如離弦之箭,向著龍英射去。徐軍拽著龍英手的時候,她還在拼命掙扎。待得到了河邊,龍英已兩眼微閉,身子一動不動,只見頂著溼衣的一對乳房仍似在隨著一吸一呼地微微起伏,徐軍顧不得若隱若現的乳尖。雙手託著龍英,一步一步地上得岸邊。
這時鄭芳隨即跟來,徐軍讓鄭芳做人工呼吸,鄭芳不懂,急得直轉。徐軍教她如何如何。鄭芳哪見過這場面,一呼一吸的動作,卻成了往龍英嘴裡吹氣,而無吸氣。人命關天,三人世界,一怕招致非議,二怕男女授受不清,三怕自己光聽人說,也從未做過,萬一失手,如何交待。容不得多想,看龍英仰臥在地,徐軍叫鄭芳洗個毛巾,擰乾。徐軍鋌而走險,嘴對嘴呼吸並用,十幾下後,龍英來了反映,先是指動,後是眼睜,意識隨之而來。龍英吐出一口水,已知道是怎回事,非但不惱,一下子撲到徐軍懷裡,不停地朝外吐水。一場人命關天的惡作劇,始作俑者,鄭芳,受害者龍英,已達禁果邊緣的亦是龍英。至於徐軍,救人一命,化解危機。僅成了深藏二女一男心中的一段心結之憶。
2020年06月
作者簡介:網名喬老爺,一九四九年出生在上海,10歲隨母親下放鹽城農村,在農村生活二十餘年後,隨知青妻子返城。喜歡寫些散文,短篇小說之類,大多是農村生活題材,累計近百萬字。
朋友您好!喜歡本文請點亮文末的「在看」,
支持我們請轉發到朋友圈與更多朋友分享!
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投稿郵箱:17301767563@163.com
編者微信號:yiyezhiqiu39202 (謝絕廣告)
個人作品專輯:(點開以下二維碼,可以看到您所喜歡的作者的所有作品))
一葉知秋
阿東
徐迎才
閻式松
陳富發
景中笑
易小珠 周振威
憬悟
任宗耀
杭順寶
楊國興
李美珠
宋秀秀
徐瑛
孫繼中
張定偉
喬永星
劉榮根
朱紅影
遊本鳳
劉翔
史欽耀
奚志強
張長霖
葉銘
王成鳳
南嶽
李培勇
李華銘
蔓蔓媽
周易
孫慶樂
白米
阿華
曹晞
夢晨
秋靜
雪野清寒
渺渺
張振華
祁衛無
陳秀萍
吉培坤
張冠煜
丁玉瑞
串場故事 長篇小說連載(五)喬永星
串場故事 長篇小說連載(六)喬永星
串場故事 長篇小說連載(七)喬永星
串場故事 長篇小說連載(八)喬永星
串場故事 長篇小說連載(九)喬永星
串場故事 長篇小說連載(十)喬永星
無題的故事/劉榮根
上海嘉定老城區好去處(四)周橋步行街
醉夜/影子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