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沒有發微博的胡歌在「520」這天終於上線營業,發布了一條6分46秒的視頻——上汽通用汽車凱迪拉克品牌攜手胡歌和導演周子陽共同呈現的公益紀錄片《守護G7公路生態公益項目記錄》。視頻中,剪了寸頭、膚色曬得黝黑的胡歌現身大沙漠。
今年4月15日,胡歌駕駛凱迪拉克XT6,深入G7公路內蒙古額濟納旗段沙漠化嚴重區域,參與凱迪拉克一年一度的春季種植,並探訪了三組不同年齡、不同身份,卻不約而同在為治理G7公路沙漠化無私奉獻的人。
G7公路2017年全線通車,從北京到烏魯木齊,貫穿五省一市,全長2739公裡,有中國最美高速公路之稱。同時,它也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長的公路。一些地區道路兩旁天然植被稀少,無法阻擋的大風及砂石會侵蝕路基,為通行車輛帶來安全問題,甚至會造成交通中斷。
如果不治理好沙漠,公路很容易被掩埋。為了改善G7公路沿途荒漠化的自然環境,有一群人投身於沙漠治理,植樹造林,用生命守護家園。
胡歌遇到的第一個人是82歲的班都。他自1984年開始承包額濟納旗楚倫達日尕的胡楊林。在他小時候,這兒的樹都長得很好,但隨著環境的惡化,河道已經乾旱了40年,58000多畝的胡楊林僅存活30%。
為了搶救胡楊林,班都先後挖了11口井。來水之後,他賣了13頭牛,5隻駱駝,花了8萬塊錢,打了四道壩,將水蓄起來,讓已經枯死的胡楊又重新長出了新芽。
老伴去世之後,方圓四十多公裡內,只生活著班都一個人。考慮到楚倫達日尕已經不適宜人類居住,政府為班都在城區安置了住處,但為了胡楊林,他選擇留在沙漠。
他說:「這個地方生下的人嘛,一輩子在這個地方,休息也是死,幹活也是死,只有多種點樹,我死了也值得!」
57歲的蘇和是胡歌遇到的第二位沙漠守護者。蘇和是原阿拉善盟副盟長、政協主席。2004年,他放棄城市安逸舒適的生活,帶著老伴德力格來到黑城腳下。黑城是原西夏時期的黑城,是古絲綢之路上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座古城遺址。
蘇和和老伴在荒無人煙的黑城遺址旁搭起簡易帳篷,開始植樹造林。就像紮根在大漠的胡楊,蘇和堅守了16年,種下十幾萬株梭梭苗,治理沙漠6000多畝,建起了數公裡的綠色屏障。
他說,「黑城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上消失掉,否則我們就是歷史的罪人。我就想在我還能走得動的時候,再多栽一些梭梭苗,把黑城的沙害徹底防治住,把這片林子留給後人。」
胡歌還遇到了80後新牧民趙宏傑和洪格爾珠拉夫婦。出生於額濟納旗賽漢陶來蘇木的趙宏傑,大學專業就是水土保持,2016年起他和妻子洪格爾珠拉回到牧區,踏上了植樹造林治沙之路。
面對5000畝不毛之地,他們多次實地勘查求教農牧和水利專家,拉起一道10公裡長的圍欄,開始植樹造林。運用科學專業的澆灌方法,現在夫婦兩人已經種植了1000餘畝梭梭林,苗木成活率在90%以上。
洪格爾珠拉說:「心裡有個大方向,就是要在這樣艱苦的、生活條件差的地方,和他一起不放棄牧區,建設好家鄉。」
作為守護G7公路生態公益項目體驗者,胡歌第一次見到胡楊和梭梭。他說這兩種植物身上有一種犧牲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而一路見到的沙漠守護者,他們也都有胡楊和梭梭的精神。
胡歌還說:「像這樣的公益事業,利國利民的事情,還是需要一代一代傳承的,需要年輕人,新鮮的血液能夠加入進來。」他在G7公路上親手栽下一株株小胡楊,並以此呼籲大家「愛上G7綠」。
胡歌是凱迪拉克CT6代言人,如今又親身參與「守護G7公路生態公益」項目。去年該項目的推廣大使是國際超模劉雯。凱迪拉克希望藉助慈善明星的力量吸引更多人來關注這一公益項目,為更多勇敢力量賦能,傳遞以積極行動去改變現狀的價值觀。
自2018年起,凱迪拉克聯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中國綠化基金會,攜手旗下經銷商共同發起「馭」沙計劃與小胡楊計劃,在G7公路沿線的新疆阿拉爾、奇臺和內蒙古額濟納等地區通過因地制宜的植樹造林,為G7建起綠色屏障。
目前,三個項目區已經完成馭沙植樹882876株。2020年,計劃再完成64583株苗木種植。
「所有的偉大,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所有的偉大,也源於持之以恆的努力。如今,「守護G7」公益項目已經進行到第三年了,期待未來那片沙漠能綻放更多的「G7綠」,也期待在生態保護、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道路上,凱迪拉克能進行更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