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換了3個總統,秘魯這是什麼節奏?

2020-11-19 中華網

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1月16日,在梅裡諾僅上任6天便辭去總統職務後,秘魯國會選出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作為下一任總統。

經歷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這已經是秘魯在一周內換的第三任總統,也是在不到五年內換的第四任總統。彭博社指出,即便是在政治長期不穩定的拉丁美洲,秘魯的政局狀況也很突出。新京報記者帶你一文梳理秘魯政局為何常年處於混亂之中。

新總統是誰?

在經歷了24小時無國家元首狀態後,秘魯國會選出了新的臨時總統。據CNN報導,當地時間11月16日,秘魯國會議員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以97票比26票,成功當選新一任國會主席。

根據秘魯憲法規定,當總統無法履職時,總統一職應由副總統接替。由於秘魯副總統職位自去年10月起一直空缺,總統職務由國會主席接任。因此,當地時間11月17日,薩加斯蒂將根據憲法程序正式接任秘魯總統職務,並主持2021年4月的秘魯大選。預計薩加斯蒂將在明年4月總統選舉之前,領導一個過渡政府,嘗試恢復秘魯的政治穩定。

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當選秘魯臨時總統。路透社報導截圖

據《紐約時報》報導,薩加斯蒂在發表全國講話時承諾,將幫助秘魯擺脫痛苦,「走向充滿幸福和希望的時刻」。薩加斯蒂還表示,他將為所有秘魯人的美好未來負責。

薩加斯蒂出生於1944年,現年76歲。他從秘魯國立工程大學畢業後,前往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學習工程學,並獲得博士學位。隨後,薩加斯蒂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任教。1987年至1992年,他還曾在世界銀行擔任職務。

正是薩加斯蒂的學者履歷,讓他稍微贏得了民眾的好感。《紐約時報》分析認為,薩加斯蒂被認為是一個「共識締造者」,雖然任命薩加斯蒂為新總統的決定,不會立即平息民眾對議員們的憤怒,但他不涉腐敗的資歷背景,已經傳遞出了政府希望與民眾達成共識的信號。

不過薩加斯蒂上臺後,面臨的挑戰依然是艱巨的。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薩加斯蒂至少面臨兩大危機。首先是公共衛生健康危機。新冠疫情在秘魯不斷升級,截至目前,秘魯累計確診病例已超90萬例,達937011例;另外,秘魯還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2020年秘魯經濟將收縮14%,是南美地區收縮幅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秘魯亂局如何了?

美聯社指出,許多人都希望薩加斯蒂的任命將為秘魯動蕩的一周畫上句號。

上周,秘魯的政治緊張局勢演化為公開衝突。當地時間11月9日,秘魯國會以涉嫌腐敗、道德無能為由,彈劾前總統馬丁·比斯卡拉,隨後解除了他的總統職務。

據《紐約時報》報導,此前,比斯卡拉展開了一系列清除腐敗的工作。國會共有130名議員,其中約有68名國會議員都在接受包括賄賂、洗錢在內的犯罪調查。雖然比斯卡拉因此贏得了大多數秘魯民眾的支持,卻也影響了部分國會議員的利益。

秘魯民眾抗議梅裡諾就職,並與當地警方發生衝突。《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當地時間11月10日,曼努埃爾·梅裡諾在比斯卡拉下臺後迅速就職,成為秘魯臨時總統。《紐約時報》指出,政壇權柄的突然交替引發國內動蕩。許多民眾表示,秘魯本就身處於經濟危機與衛生危機的雙重夾擊之中,國會議員貪汙腐敗的行為讓秘魯的動蕩局勢雪上加霜。秘魯民眾將不滿發洩走到街頭,在全國各地開展示威活動。

暴力、抗議和政治危機開始席捲秘魯。據《衛報》報導,全國範圍內的示威抗議活動引發了秘魯十餘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秘魯當地人權組織發布報告稱,共有112名抗議者在示威衝突中受傷,2名抗議者被殺。秘魯保護記者委員會表示,至少有35名記者在報導秘魯反政府抗議活動時受傷。警方對示威活動的嚴厲鎮壓引發全國聲討,直接導致梅裡諾在就任6天後辭職。

秘魯的局勢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當地時間11月17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聲明稱,近期秘魯發生的抗議活動與暴力事件令人「深感不安」,正在密切關注秘魯近期局勢發展,敦促所有利益攸關方共同努力,為秘魯當前的政治危機找到制度性的解決方案。

秘魯何以至此?

秘魯政治分析人士指出,過去幾天內的混亂局面只是秘魯政壇長期不穩定的縮影。據彭博社報導,自1985年以來,幾乎每一位秘魯總統都遭到了彈劾、監禁或刑事調查。秘魯政局何以至此?

政局不穩與腐敗橫行

秘魯智庫「Grade」高級研究員認為,多年的錯誤政策導致秘魯政局變得越來越不穩定。首先,秘魯缺乏對競選資金的嚴格限制,允許企業向國會議員候選人注入資金,以此獲得影響力。這意味著,國會議員在當選後,無論是制定政策還是推出法案,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背後利益的影響。

為何秘魯距離混亂只有一步之遙?《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其次,頻繁的人事更迭也使得有效政策難以施展,進而導致腐敗猖獗。據《紐約時報》報導,2018年,秘魯經過全民公投後,將國會議員的任期縮短為一屆。此舉初衷是為了及時將能力不足者從國會中剔除,結果卻起到了相反作用。部分國會議員會在有限的任期內,企圖實現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

彭博社指出,秘魯的貪汙腐敗問題由來已久。2014年,巴西司法界發起反腐敗調查「洗車行動」,由此發現巴西最大建築公司奧德布雷希特公司與拉美國家政府間的一系列腐敗賄賂行為。這件醜聞在拉美地區引發政治地震,秘魯3位前總統均被捲入此案,時任秘魯總統庫琴斯基也被控收受奧德布雷希特公司賄賂以及涉嫌洗錢,於2018年宣布辭職。

國會濫用彈劾權力

秘魯民眾曾在示威中表示,比斯卡拉的下臺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國會政變」。國會彈劾比斯卡拉,指控其「道德無能」,但「道德無能」缺乏明確的客觀定義,這就給予國會高度的自由裁量權。民眾認為,國會正在濫用彈劾權力排除異己。

秘魯並不是第一個出現「國會政變」的國家,在過去的十年中,宏都拉斯、巴拉圭和巴西等拉美國家都發生過類似的事件。2017年10月,美洲人權委員會曾就彈劾與「國會政變」的區別問題,向美洲人權法院徵求諮詢意見。然而,美洲人權法院卻回絕了這一質詢。

巴西的反腐調查波及秘魯政壇。《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不過在此次抗議中,明顯出現了對抗「國會政變」的聲音。據《洛杉磯時報》報導,秘魯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裡奧·巴爾加斯·略薩指出,這次席捲秘魯的抗議活動與往年任何一次都不同,「年輕人通常對這個國家反覆無常的政治缺乏興趣,可這次抗議活動卻是由年輕人主導」。

在抗議活動中,還有民眾高呼,「我們希望人民的聲音被聽到」。哈佛大學政治學家萊維茨基表示,無論是年輕人對政局的關注,還是民眾呼籲的訴求,這一系列行為都向秘魯的政客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如果國會試圖非法奪權,秘魯民眾不會答應。

康奈爾大學拉丁美洲政治學教授羅伯茨也認為,這是秘魯民眾對國會濫用彈劾權力的警告。羅伯茨表示,「秘魯國會將彈劾權力武器化,以實現明顯的利己政治目標。與此同時,秘魯民眾也挺身而出,要求追究國會責任」。

新京報見習記者欒若曦

相關焦點

  • 一周換3位總統,秘魯何以陷入政治危機
    專欄  總統走馬燈式更換,無疑反映了秘魯激烈的政治博弈。  當地時間15日,在爆發全國性抗議示威活動的壓力下,秘魯新總統梅裡諾宣布辭職。  梅裡諾本月10日才在國會宣誓就任總統,上任不滿一周。而本月9日,秘魯前總統比斯卡拉剛剛因受到國會彈劾被解職。
  • 一周內換三位總統 秘魯政治危機何以至此
    【財新網】(實習記者 趙子文)在經歷了一周的政治和社會動蕩後,當地時間11月17日,秘魯國會主席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Francisco Sagasti)接替兩天前辭職的前總統曼努埃爾·梅裡諾(Manuel Merino),在國會宣誓就任秘魯新總統。
  • 八天換三個總統,秘魯弊病是貪腐還是「莫洛託夫雞尾酒」國會
    八天時間,秘魯總統走馬燈似地換了三張面孔,國家一度出現短暫的權力真空。這個南美國家深陷不可思議的政局震蕩。從11月9日開始,秘魯國會門前列隊駐守的防暴警察嚴陣以待,揮舞紅白國旗的抗議人群把首都利馬多條街道圍堵得水洩不通。他們不滿國會9日以貪腐為由罷免前總統比斯卡拉,並要求臨時總統梅裡諾下臺。
  • 要麼被彈劾,要麼坐牢,這個南美國家一周出了三個總統!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英迦秘魯,如此遙遠的一個國度,除了馬丘比丘——南美旅遊排名第一的名片,國人估計很難有別的什麼印象。是的,即便在南美,很久以來秘魯已經不是一個響亮的名字了。如果說擺脫殖民統治後秘魯就失去了輝煌,顯然不符合現代文明的基本理念,但是潮起潮落,歷史車輪滾動的步伐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中呈現著不一樣的節奏。012020,在這個當代人類歷史上最重要之一的年份中,秘魯的消息也頻頻出現在國人的視野裡。
  • 秘魯或許又將迎來一位藤森總統
    根據秘魯選舉委員會截至4月24日晚間對99.65%的選票的統計,中右翼政黨人民力量黨候選人藤森惠子以39.87%的得票率大幅領先。她極可能在6月5日的第二輪總統選舉投票中勝出,成為秘魯歷史上首位女總統,繼而也成為拉美首位亞裔女總統。此前,拉美歷史上只出現過兩位亞裔國家元首,一位是蓋亞那的華裔前總統鍾亞瑟,另一位就是藤森惠子的父親,秘魯前總統阿爾韋託·藤森。
  • 我好奇的除了秘魯的風景,還有那位未來的日裔的女總統
    人說秘魯好風光,那除了當地的人文風情,還有什麼我們可以關注的呢?當地時間4月10日,秘魯舉行總統及國會大選,全國約有2000多萬選民參加了投票,前日裔總統藤森謙也(Alberto Fujimori)之女藤森慶子(Keiko Fujimori)頗受也參加了選舉並在首輪總統大選中勝出。如果在未來的選舉中,藤森慶子能以50%以上的選票勝出,那麼秘魯將迎來首位女總統。
  • 深陷拉美最大賄賂醜聞風暴中心,秘魯總統或將被彈劾
    深陷拉美最大賄賂醜聞風暴中心,秘魯總統或將被彈劾 佩德羅·巴勃羅·庫琴斯基據BBC報導,秘魯總統佩德羅·巴勃羅·庫琴斯基(Petro Pablo Kuczynski)因涉及巴西建築公司奧德布萊切
  • 這個日本女人可能成為拉美首位亞裔女總統
    秘魯這兩天正在舉行新一屆總統和議會選舉。其中有一個長著典型東方包子臉的小眼睛亞洲姑娘特別引人注目。
  • 疫情時期送關懷 西媒:秘魯老人為年輕人講述聖誕節故事
    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 據埃菲社利馬12月24日報導,秘魯舉辦的一場文學比賽以汲取長者智慧為出發點,邀請老年人講述豐富多彩的聖誕節故事,在疫情時期為年輕人送去關懷。由秘魯健康社保主辦的「聖誕節暖心故事」比賽收集了來自全國126個老年中心的老年人創作的200餘個故事。
  • 環球旅行,秘魯,一路向北
    對於有在追我文章的讀者們很抱歉,由於個人太懶..拖搞甚久...說到秘魯這個觀光大國,我想先從地形氣候做個初步介紹,把秘魯縱切成三等份,西岸是荒漠,中間是山區,東邊則是亞馬遜平原。西邊旱災~東邊常淹水,我們可以看作是中間的安地斯山太高把雨水都擋住,這樣比較容易理解,我的路線是從秘魯首都,沿著海岸線一路向北至厄瓜多,單純只是因為機票才如此安排。
  • 倉鼠秘魯醬十則
    裡面在中間的高度安了一塊木板,前面架了梯子,但是秘魯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愛用,或者說不會用梯子,可能是腳步間距對它來說有點寬,反正它從來都是從扒著籠子的橫鐵絲上到木板上。爬籠子飛簷走壁是秘魯從小就會的技能,大概第一次換籠子的時候就已經爐火純青。那時候它很瘦,雖然爪子不算長,但是抓在籠子上很牢固,像蜘蛛一樣在籠子內部的六個面之間穿梭自如。
  • 太銷魂:利馬的非洲裔秘魯音樂
    這種區別所指向的不僅是不同的地貌,更是種族之間的歷史心理區隔——山地代表著印第安人,海岸代表著criollo人。在歷史上,秘魯黑人長期和白人生活在criollo文化中,這使得黑人遠比土著人更接近於歐洲文化。什麼是criollo?
  • 第一季 被殖民異化的秘魯首都利馬
    朋友不無得意地打開谷歌地圖,隨著他手中滾動的滑鼠,終於在綠色中找到一個棕色的地塊:「看,這就是西方人五十個必去的地方之一,秘魯的馬丘比丘遺址,巴拉、巴拉……」▲噹!從此,要去秘魯的念頭就在心裡種下了,不斷蔓延……2011年2月,是秘魯的盛夏季節,我終於成行嘍!
  • 蒙特西諾斯的落網為秘魯引渡藤森打開了大門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路透社報導,秘魯當選總統託萊多6月24日表示,秘魯前情報頭子蒙特西諾斯的落網為引渡前總統藤森打開了大門,藤森將在秘魯面對法律的制裁。  去年10月,賄賂反對黨官員的錄像帶被曝光後,蒙特西諾斯開始亡命天涯。6月23日,委內瑞拉當局宣布已經逮捕了蒙特西諾斯,並通知了秘魯政府。秘魯政府正在著手準備將蒙特西諾斯引渡回國。
  • 秘魯人民力量黨領導人藤森慶子三度被捕入獄
    新華社利馬1月28日電(記者張國英)秘魯司法機關28日說,對秘魯人民力量黨領導人、前總統阿爾韋託·藤森之女藤森慶子實行15個月的預防性監禁,這是藤森慶子因涉嫌洗錢和受賄第三次被捕。負責審理藤森慶子案的法官祖尼加在宣讀上述決定時強調,對藤森慶子實行15個月預防性監禁是「適當和必要的」。藤森慶子的律師洛薩表示,藤森慶子將對法官的裁決提出上訴。藤森慶子因涉嫌接受巴西建築商奧德布雷希特公司非法資金,一直受到腐敗調查。
  • 列國戰疫:南美天空下,秘魯人的生死「修行」
    中新網7月24日電 題:列國戰疫:南美天空下,秘魯人的生死「修行」作者:李弘宇作為古印加文明的發祥地,秘魯這個南美文明古國,長期以來有著關於「太陽神」的傳說。這裡的人們崇拜太陽,自稱為「太陽的後裔」。在南半球冬至日這天——6月24日,秘魯人會舉行盛大的「太陽節」,祈求太陽重歸大地,確保一年有個好收成。
  • 秘魯新冠肺炎累計確診5897例 海軍出現確診病例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4月11日電 綜合秘魯《公言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秘魯截至10日累計確診病例達5897例。當天,秘魯海軍發布公告稱,部隊中發現了確診病例。另一方面,秘魯央行積極採取措施,以穩定經濟發展。
  • 高木正雄明明是個日本名字,他為何能成為韓國總統,並蔭及女兒?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確實有很多人沒有在自己的祖國混出模樣,就移民到國外,一不小心生下了個兒子,兒子卻在別國幹出了名堂,甚至當了總統,比如日本移民的後代藤森。藤森出生於秘魯,父母都是日本人,上世紀初移民到秘魯,在首都利馬做小生意,勉強可以維持溫飽。但藤森非常努力,學習很勤奮,在秘魯國內完成學業後,又去美國和法國留學。
  • COLCA秘魯西班牙餐廳!魔都首家秘魯餐廳!炭燒西冷牛排+秘魯烤雞+招牌秘魯弗朗布丁!摩登秘魯美食與西班牙風味的碰撞!
    這家由知名秘魯廚師開的西餐廳讓每一位食客見識到什麼是真正的秘魯料理
  • 侯健讀《秘魯傳說》︱一次遙遠的致敬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裡卡多·帕爾馬最重要的作品、中譯本新版《秘魯傳說》(Tradiciones peruanas)趕在2019年出版了,這也可以算是一次遙遠的致敬。他的父親是來自北部的山區人,而母親則自幼生活在沿海地區的農村,他的祖上有黑人血統,父親家有印第安血統,再加上白人血統,裡卡多·帕爾馬無疑是個不折不扣的土生混血種人。用當時的標準看,這位後來在秘魯文學史、文化史上都佔據重要地位的巨匠的出身並不好,不過也給了他可以更好地觀察秘魯社會的獨特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