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內換三位總統 秘魯政治危機何以至此

2020-11-20 財新

  【財新網】(實習記者 趙子文)在經歷了一周的政治和社會動蕩後,當地時間11月17日,秘魯國會主席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Francisco Sagasti)接替兩天前辭職的前總統曼努埃爾·梅裡諾(Manuel Merino),在國會宣誓就任秘魯新總統。現年76歲、政治立場偏向中間派的薩加斯蒂,誓言將立即著手恢復國家穩定,重建民眾對政府的信心。不過,由於秘魯計劃在2021年4月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薩加斯蒂領導的過渡政府僅預定任職至2021年7月。

相關焦點

  • 一周換3位總統,秘魯何以陷入政治危機
    專欄  總統走馬燈式更換,無疑反映了秘魯激烈的政治博弈。  當地時間15日,在爆發全國性抗議示威活動的壓力下,秘魯新總統梅裡諾宣布辭職。  梅裡諾本月10日才在國會宣誓就任總統,上任不滿一周。而本月9日,秘魯前總統比斯卡拉剛剛因受到國會彈劾被解職。
  • 一周換了3個總統,秘魯這是什麼節奏?
    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1月16日,在梅裡諾僅上任6天便辭去總統職務後,秘魯國會選出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作為下一任總統。經歷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這已經是秘魯在一周內換的第三任總統,也是在不到五年內換的第四任總統。彭博社指出,即便是在政治長期不穩定的拉丁美洲,秘魯的政局狀況也很突出。
  • 八天換三個總統,秘魯弊病是貪腐還是「莫洛託夫雞尾酒」國會
    八天時間,秘魯總統走馬燈似地換了三張面孔,國家一度出現短暫的權力真空。這個南美國家深陷不可思議的政局震蕩。從11月9日開始,秘魯國會門前列隊駐守的防暴警察嚴陣以待,揮舞紅白國旗的抗議人群把首都利馬多條街道圍堵得水洩不通。他們不滿國會9日以貪腐為由罷免前總統比斯卡拉,並要求臨時總統梅裡諾下臺。
  • 要麼被彈劾,要麼坐牢,這個南美國家一周出了三個總統!
    11月9日晚間,秘魯國會以105票贊成,19票反對,4票棄權彈劾了現任總統比斯卡拉。此次為比斯卡拉近兩個月內第二次被彈劾,理由為比斯卡拉涉嫌在擔任莫克瓜(Moquegua)大區州長時收受賄賂,存在「道德缺陷」。而實際的原因普遍認為是秘魯長期以來存在的「府院之爭」矛盾激化。
  • 秘魯或許又將迎來一位藤森總統
    根據秘魯選舉委員會截至4月24日晚間對99.65%的選票的統計,中右翼政黨人民力量黨候選人藤森惠子以39.87%的得票率大幅領先。她極可能在6月5日的第二輪總統選舉投票中勝出,成為秘魯歷史上首位女總統,繼而也成為拉美首位亞裔女總統。此前,拉美歷史上只出現過兩位亞裔國家元首,一位是蓋亞那的華裔前總統鍾亞瑟,另一位就是藤森惠子的父親,秘魯前總統阿爾韋託·藤森。
  • 深陷拉美最大賄賂醜聞風暴中心,秘魯總統或將被彈劾
    深陷拉美最大賄賂醜聞風暴中心,秘魯總統或將被彈劾 佩德羅·巴勃羅·庫琴斯基據BBC報導,秘魯總統佩德羅·巴勃羅·庫琴斯基(Petro Pablo Kuczynski)因涉及巴西建築公司奧德布萊切
  • 第一季 被殖民異化的秘魯首都利馬
    1821年獨立後,秘魯既經歷了政治動蕩、財政危機,也有出現政局穩定、經濟發展的時期。秘魯的國語是西班牙語,信仰天主教。一個文明被另一個文明消滅的顯著標誌就是信仰和語言文字的替換。利馬由於其便利的海陸交通,在1535年被選為秘魯的首都。利馬在大部分殖民地時期,是南美洲最重要的政治和商業中心。這輝煌的過去反映在殖民地時期的建築上,這些建築也為利馬贏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文化遺產」的美名。
  • 疫情時期送關懷 西媒:秘魯老人為年輕人講述聖誕節故事
    (編譯/廖思維)【延伸閱讀】秘魯新總統組建過渡政府 面臨政治衛生經濟多重挑戰參考消息網11月21日報導 外媒稱,在經歷了數日動蕩不安後,秘魯新任總統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終於組建了新內閣,由比奧萊塔·貝穆德斯擔任部長會議主席(總理)。作為公共管理專家,貝穆德斯一直致力於捍衛弱勢群體的利益。
  • 山東考研政治:2020年11月18日國內外時政熱點
    國內外時政要聞是考研政治的的重點關注問題,為幫助大家更深入的理解相關問題,中公考研小編每天都會為大家總結相關的時政熱點問題,下面為大家分享山東考研政治:2020年11月18日國內外時政熱點
  • 我好奇的除了秘魯的風景,還有那位未來的日裔的女總統
    當地時間4月10日,秘魯舉行總統及國會大選,全國約有2000多萬選民參加了投票,前日裔總統藤森謙也(Alberto Fujimori)之女藤森慶子(Keiko Fujimori)頗受也參加了選舉並在首輪總統大選中勝出。如果在未來的選舉中,藤森慶子能以50%以上的選票勝出,那麼秘魯將迎來首位女總統。
  • 政治素人做總統,並不只有川普,來看看10位跨界的美國總統
    就這樣,胡佛得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這也是他日後政治生涯的基石。之後林肯便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試圖參選伊利諾州議會,但是因為缺乏教育、關係和財力最終落選。在服完兵役後,林肯在新薩勒姆擔任郵政局長,後來成為縣勘測員,期間他努力學習並成為了一名律師。最終他成功當選伊利諾州議員,由此踏入了政壇。
  • 總統彈劾案成美政治真人秀?德媒:川普贏了,美國政治輸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當地時間2月5日,美國聯邦參議院針對總統川普在「通話門」事件中濫用權力和妨礙國會調查的指控進行投票,兩項彈劾條款均以未達2/3票數而遭到否決。一方面,在4個多月的彈劾案調查、聽證和投票中,兩黨明顯都以黨派利益為標準的政治使美國社會日益分裂。
  • 盤點美國歷史上總統遇刺案:9位總統遇刺、4位總統身亡
    他出生於肯塔基州,美國政治家,美國第16任總統,黑人奴隸制的廢除者,被公認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三位總統之一。林肯反對國家分裂,維護聯邦完整,廢除奴隸制,他任期內頒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擊敗南方分離勢力。2006年,林肯被《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1名。
  • 譚維維何以淪落至此?
    何以至此?《歌手》、《中國之星》、《夢想的聲音》、《最美和聲》等等音綜,全都上了一輪。在行業內,她更是受到劉歡、崔健等等許多大師的提攜。這幾年,譚維維沒有作品嗎?專輯記錄了當今社會下 11 位女性不同的人生與故事,是一張完全專注於女性的作品集。
  • 22年前秘魯使館人質遭挾 日本影帝險入虎穴
    (牽猴子提供)電影《美聲俘虜》改編同名小說,靈感取自真實發生在1996年的秘魯日本大使館人質狹持事件。電影主角渡邊謙在事發當年,恰好就在秘魯拍戲,但所幸與這事件擦身而過。當渡邊謙拿到《美聲俘虜》劇本時,不禁感嘆:「這就是我的命運!」《美聲俘虜》故事靈感取材自1996年的秘魯日本大使館人質狹持事件。
  • 列國戰疫:南美天空下,秘魯人的生死「修行」
    作為全球新冠感染人數排在前十的國家,秘魯人在與病毒搏鬥的過程中,艱險求生……【疫情「後遺症」】座落在秘魯安第斯山脈陡峭狹窄的山脊上,被崇山峻岭重重包裹的馬丘比丘,被譽為「天空之城」,是秘魯最具標誌性的旅遊勝地。新冠疫情暴發前,這裡大約平均每天接待2500位訪客,每年可為成千上萬的當地人帶來數千萬美元的收入。圖為疫情下,沒有遊客訪問的秘魯馬丘比丘。
  • 總統能坐穩C位嗎?
    總統本就不在C位上。美國的三權分立,一如大家在高中課本上熟知的那樣,是互相制肘的,沒有哪一權可以說自己如當今偶像團體的主咖一樣坐C位,自然,也就無從談起坐得穩。好,再往下走,我們真的清楚美國總統居其位時在做些什麼嗎?
  • 侯健讀《秘魯傳說》︱一次遙遠的致敬
    裡卡多·帕爾馬在懷揣文學夢想的同時,也曾投入到政治事業中去,有多年政府工作經驗,還參加過抗擊西班牙艦隊入侵的卡亞俄保衛戰,後又在何塞·巴爾塔總統手下任總統秘書、洛雷託省參議員。1872年對裡卡多·帕爾馬而言是個重要的年份。政治上,何塞·巴爾塔總統在政變中被殺,心灰意冷的裡卡多·帕爾馬開始脫離政治;文學上,他發表了《秘魯傳說》第一卷,從此開始擺脫浪漫主義詩人的身份。
  • 烏克蘭總統選舉「三強鼎立」
    烏總統選舉「三強鼎立」  □ 本報駐烏克蘭記者 楊軍  3月31日晚,烏克蘭總統選舉投票結束。共有44名候選人在烏中央選舉委員會註冊登記參選,有5人最後放棄參選,但多達39名總統候選人參與競逐,依然打破了該國歷屆總統選舉參選人數紀錄。
  • 秘魯人民力量黨領導人藤森慶子三度被捕入獄
    新華社利馬1月28日電(記者張國英)秘魯司法機關28日說,對秘魯人民力量黨領導人、前總統阿爾韋託·藤森之女藤森慶子實行15個月的預防性監禁,這是藤森慶子因涉嫌洗錢和受賄第三次被捕。2018年10月10日,秘魯預備調查法庭決定對藤森慶子實行10天的預防性監禁,指控她涉嫌在2011年競選總統期間收受奧德布雷希特公司的賄選資金、參與洗錢及在人民力量黨內建立「犯罪組織」。藤森慶子在上訴後勝訴,獲得提前釋放。2018年10月31日,法院再次裁定她入獄36個月,以防潛逃。藤森慶子始終否認受賄和「洗錢」,稱司法機關對她「政治迫害」,並再次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