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天換三個總統,秘魯弊病是貪腐還是「莫洛託夫雞尾酒」國會

2020-12-22 澎湃新聞

八天時間,秘魯總統走馬燈似地換了三張面孔,國家一度出現短暫的權力真空。這個南美國家深陷不可思議的政局震蕩。

從11月9日開始,秘魯國會門前列隊駐守的防暴警察嚴陣以待,揮舞紅白國旗的抗議人群把首都利馬多條街道圍堵得水洩不通。他們不滿國會9日以貪腐為由罷免前總統比斯卡拉,並要求臨時總統梅裡諾下臺。連日的示威施壓下,上任僅 6天的梅裡諾15日宣布辭職。

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當選該國新一任國會主席,並於11月17日宣誓就任秘魯總統。

秘魯國會緊鑼密鼓舉行全體會議,中間派議員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當選該國新一任國會主席,並於11月17日宣誓就任秘魯總統,一天後便組建了新內閣,任命一名法律專家為總理領導18名閣僚。

「活了63年了,從未看到秘魯有一個好總統,希望這個人會不一樣。」薩加斯蒂就任總統時,秘魯國會門外一名倒賣外匯的老人對美聯社說道。

技術官僚臨危受命

「我們絕對有必要保持鎮定,但不要將此與被動、順從和放棄混淆起來。」 薩加斯蒂17日宣誓就職後在國會發表講話,誓言恢復民眾對政府的信任。針對近日示威遊行中2名抗議者死亡一事,他表示:「人死不能復生,但可以不再讓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

現年76歲的薩加斯蒂出身工業工程師,擁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運籌學和社會系統科學博士學位,曾在世界銀行和多屆政府任職。據法國24新聞臺報導,薩加斯蒂作為中間派紫黨議員,因其灰白色鬍鬚和瘦高的身材,被一些政治崇拜者冠以「秘魯堂吉訶德」的暱稱。他曾親身經歷1996年的日本駐秘魯大使館綁架事件,被綁5天後獲釋,至今見證了不少政治風浪。

在16日的秘魯國會全體會議投票表決中,薩加斯蒂以97票贊成、26票反對、0票棄權的結果當選新一任國會主席。秘魯憲法規定,當總統不能履行職責時,應由副總統接替。由於秘魯副總統職位自去年10月起一直空缺,總統職務由國會主席接任。

由此,薩加斯蒂成為秘魯的新任總統,他將帶領政府完成截至明年7月的剩餘任期。

「薩加斯蒂可以說是一個技術官僚。」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徐世澄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他閱歷豐富,被認為是秘魯左派和右派都能接受的人物,他就任總統後有助於政局穩定,應該會致力於抗疫和恢復經濟。接下來,小風波可能還會繼續,但預計不會出現大的動蕩。

據半島電視臺新聞網報導,薩加斯蒂當選國會主席當天,第一時間前往醫院看望此前示威遊行中受傷的抗議者,當場表示「盡一切可能讓民眾重拾希望」。對此,有些秘魯人心懷期待,也有人認為薩加斯蒂和其他政客是一丘之貉。但至少匯率市場對新總統上任的消息反饋積極,秘魯索爾匯率17日上漲1.75%,為7個月以來最大漲幅。

與梅裡諾當選時不同,薩加斯蒂很快收到美洲國家組織秘書長路易斯·阿爾馬格羅等國際組織領導人的祝賀。秘魯前總統比斯卡拉也在推特上發文祝賀薩加斯蒂,並稱「只有堅持民主原則的人才能直面國家正在經歷的艱難。」

一場早有預兆的政治風暴

儘管秘魯政局長年不穩,但八天裡連換三個總統的情況實屬罕見,此輪政治風暴源於前總統比斯卡拉與國會的鬥爭。

本月9日,秘魯國會以「涉嫌收受政府工程承包商賄賂款、不具備繼續任職的道德品質」為由,投票通過對時任總統比斯卡拉的彈劾議案,並解除其總統職務。據《衛報》報導,比斯卡拉否認貪腐指控,稱其毫無根據。他說:「今天我打道回府,歷史和秘魯人民會對你們的決定作出判斷。」

比斯卡拉自2018年上任以來力推反腐改革,嘗試限制議員豁免權、禁止獲罪議員再度競選公職等舉措,在民間人氣頗高,但同時觸及了部分政客的利益,美聯社分析這可能是導致國會議員發起彈劾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這已是國會對比斯卡拉的第三次權力挑戰。據《紐約時報》報導,去年9月,比斯卡拉以打擊腐敗為由宣布解散國會。當時的反對派議員拒絕接受總統令,在國會留至深夜不歸,控訴總統此舉為「政變」,要求彈劾比斯卡拉。由於國會已被解散,彈劾動議未能觸發。

當時,秘魯民眾對解散國會的決定表示歡迎,在首都利馬舉行大規模遊行以示慶祝,據社交媒體上的現場視頻,他們在遊行時高喊「是的,我們可以」,表達對比斯卡拉的支持。

隨著比斯卡拉進一步推進改革舉措,秘魯國會反對黨與其矛盾愈演愈烈。今年9月,國會幾十名議員以涉嫌腐敗及妨礙司法調查為由,聯名發起彈劾比斯卡拉的動議,結果未獲得足夠支持票,彈劾案未通過。然而,時隔兩個月,比斯卡拉再度遭遇彈劾。

「貪腐指控似乎有一些依據,但多數觀察人士認為嚴重程度不足以發起彈劾。」美國非政府組織「華盛頓拉丁美洲辦事處」(WOLA)的秘魯專家喬-瑪麗·伯特(Jo-Marie Burt)在推特發文中指出彈劾案缺乏十足理由。

比斯卡拉被解職後,本應由秘魯副總統接任,但由於副總統阿勞斯去年10月已辭職,於是國會主席梅裡諾順理成章接替總統職位。

政權更迭之際,秘魯數以萬計的民眾走上街頭抗議,聲稱這是一場「國會政變」。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6日報導,有抗議者投擲煙花和石塊,警方使用催淚彈和霰彈驅散人群。在示威遊行期間,兩名20多歲的學生死亡,另有百餘人受傷、40多人失蹤。

秘魯警方對抗議群眾的強力壓制使人們的憤怒升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秘魯作家略薩(Mario Vargas Llosa)在推特上分享的一段錄製視頻中說:「兩個青年荒謬地、不公平地喪生於警察之手,這是針對秘魯全國的鎮壓,必須停止。」

被秘魯民眾怒火包圍的臨時總統梅裡諾15日引咎辭職,新內閣半數成員也辭職而去,一時間該國處於權力真空狀態。15日夜晚,利馬街頭再次沸騰,人們揮舞國旗慶賀梅裡諾下臺,人群中不斷傳來「我們做到了」的歡呼聲。

「莫洛託夫雞尾酒」式的國會

比斯卡拉和梅裡諾以截然不同的形象在秘魯歷史中留名,但兩人的政治命運存在相似點。

2018年3月,秘魯時任總統庫琴斯基因涉嫌貪腐遭國會彈劾,在投票表決的前一天,他宣布辭職。時任第一副總統比斯卡拉隨即宣誓就職,接棒庫琴斯基未完成的總統任期。而梅裡諾同樣是接任被彈劾的比斯卡拉,歷史驚人的相似。

自1985年至今,秘魯歷任總統都遭到彈劾、接受刑事調查或入獄。當下這一輪政治危機也成為秘魯持續政治亂局的一個縮影。

從表層問題來看,貪腐是秘魯政壇最大的弊病之一。據《紐約時報》16日報導,目前秘魯國會130名議員中68人正在接受犯罪調查,主要是因為受賄和洗錢。秘魯智庫Grade的資深研究員雨果·諾波(Hugo Ñopo)形容秘魯國會是由各種不穩定成分混合的「莫洛託夫雞尾酒」(汽油彈的代稱),其中第一大不穩定因素就是脆弱而破碎的政黨體制,政客只為追逐利益而結成聯盟。另一因素則是政客的競選資金缺乏管控,商業公司提供大量政治獻金,影響決策。

徐世澄指出,腐敗問題在南美國家政壇普遍存在,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很多時候都是借腐敗為由進行政治鬥爭。秘魯政壇動蕩更重要的原因是,這是南美少有的實行國會「一院制」的國家,國會權力較大,與總統權力形成對抗。同時,國會內部黨派眾多,鬥爭激烈。

在今年1月舉行的秘魯國會選舉中,共有22個政黨參與角逐,無單獨政黨獲得多數席位,十個政黨組成了一個支離破碎的國會。秘魯前總統藤森謙也之女藤森惠子領導的反對黨「人民力量黨」在選舉中慘敗,失去國會最大黨地位,淪為國會第六大黨。即使是升至第一大黨的「人民行動黨」也只獲得130個席位中的24席。

政黨林立的秘魯國會中有宗教融合主義者、民族主義者,還有販賣文憑的人等等,沒有一個政黨能起到真正的主導作用。十多年前就有政治學家指出,秘魯缺乏一個可靠的政黨制度,至今仍然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剛被罷免的前總統比斯卡拉是一個無黨派人士,可想而知秘魯「府院之爭」及國會內部鬥爭的激烈程度。

秘魯天主教大學政治學教授杜蘭德(Francisco Durand)對美國智庫「美洲對話」表示,總統和國會的分歧已經到達了危機的臨界點。在過去4年中,國會已5次試圖罷免總統。

這樣一個集聚各黨派不同訴求的國會,還面臨頻繁的人事更迭。秘魯2018年舉行全民公投後決定,將國會議員任期縮短為一屆,初衷是為了防止無能政客久居高位,實際上卻適得其反,讓部分國會議員在有限任期內極盡全力獲取個人利益。

明年4月秘魯將舉行大選,無論誰當選總統,都可能要繼續面對一個「功能失調」的國會。美國雜誌《美洲季刊》指出,對秘魯來說,缺乏穩定政黨是一個比沒有總統更嚴重的問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周換3位總統,秘魯何以陷入政治危機
    專欄  總統走馬燈式更換,無疑反映了秘魯激烈的政治博弈。  當地時間15日,在爆發全國性抗議示威活動的壓力下,秘魯新總統梅裡諾宣布辭職。  梅裡諾本月10日才在國會宣誓就任總統,上任不滿一周。而本月9日,秘魯前總統比斯卡拉剛剛因受到國會彈劾被解職。
  • 一周換了3個總統,秘魯這是什麼節奏?
    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1月16日,在梅裡諾僅上任6天便辭去總統職務後,秘魯國會選出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作為下一任總統。經歷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這已經是秘魯在一周內換的第三任總統,也是在不到五年內換的第四任總統。彭博社指出,即便是在政治長期不穩定的拉丁美洲,秘魯的政局狀況也很突出。
  • 深陷拉美最大賄賂醜聞風暴中心,秘魯總統或將被彈劾
    佔有秘魯國會多數席位的秘魯右翼反對黨人民力量黨(Popular Force party)聲稱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庫琴斯基曾有貪汙舉動。該黨已經警告說,如果他不在14日提出辭呈,將開始對他進行彈劾。該黨發言人薩拉維裡(Daniel Salaverry)說:「很明顯,他(庫琴斯基)繼續留在總統職位是站不住腳的。」
  • 一周內換三位總統 秘魯政治危機何以至此
    【財新網】(實習記者 趙子文)在經歷了一周的政治和社會動蕩後,當地時間11月17日,秘魯國會主席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Francisco Sagasti)接替兩天前辭職的前總統曼努埃爾·梅裡諾(Manuel Merino),在國會宣誓就任秘魯新總統。
  • 示威者不再拿煙花平射警察,莫洛託夫雞尾酒登場
    煙火如果回顧一下,人們會發現波特蘭的騷亂活動一直處於愈演愈烈的狀態,現在示威者不再拿煙花平射警察,莫洛託夫雞尾酒登場。也許有人還以為,莫洛託夫雞尾酒是某種酒類,實則是致命性的武器,其歷史源於二戰時期,實際學名稱為:土製燃料瓶!一般認為是二戰反坦克專用的武器,實則起源於西班牙內戰,屬於在緊急情況下臨時製作的一種縱火工具,不是什麼制式化產品,由於製作方法簡單,原料易得過而被廣泛的使用,後來隨著坦克技術的提高以及反坦克武器的提升,這種東西逐步被淘汰掉。
  • 要麼被彈劾,要麼坐牢,這個南美國家一周出了三個總統!
    無論政治經濟話語權,還是音樂足球影響力,甚至販毒遊擊隊等老大難問題,秘魯都不如其鄰居們那樣經常博得世人眼球。在這裡可以稍作一些常識的普及。秘魯地處南美洲的中西部,沿海低地、山地和雨林並存的地理環境,帶來了全球數一數二的生物多樣性和豐富的礦產、農林資源。
  • 國會山莊衝突 警察這樣被打死 謀殺案徹查 國會下令降半旗致哀...
    (大溫中文訊)唐納·川普總統的支持者衝進了國會大廈,一名警察因受傷而死亡,這是一次暴力圍困,這使人們對被擊敗的總統任職剩餘天數和國會大廈警察保護該地區的能力提出了質疑
  • 啤酒瓶炸翻坦克:讓德國侵略軍談酒色變,可怕的莫洛託夫雞尾酒瓶
    那麼,這種酒瓶做的燃燒彈,是如何而來的的呢,為什麼叫做「莫洛託夫雞尾酒瓶」?這種能炸翻坦克的酒瓶燃燒彈,是俄國人發明的。俄羅斯人是個戰鬥的民族,形容俄國人在喝了伏特加酒以後的各種不人類符合規範的狀態和創意。這個民族比較善於在作戰中總結經驗和創造勝利。俄國人在歷次戰爭中都能學習或創造出一些獨特的武器,並將其發揚光大。
  • 作為全球最貪腐的總統,印尼前總統蘇哈託到底侵吞國家多少財富?
    這是個令很多華人咬牙切齒的問題,因為"蘇哈託"這個名字,對於很多華人而言是真正的夢魘。這個執掌了印度尼西亞長達32年的"惡魔",至少掀起過兩次針對華人的大屠殺事件,而小規模的排華運動更是此起彼伏、如影隨形,印尼也由此成為世界上最反華的國家。
  • 我好奇的除了秘魯的風景,還有那位未來的日裔的女總統
    當地時間4月10日,秘魯舉行總統及國會大選,全國約有2000多萬選民參加了投票,前日裔總統藤森謙也(Alberto Fujimori)之女藤森慶子(Keiko Fujimori)頗受也參加了選舉並在首輪總統大選中勝出。如果在未來的選舉中,藤森慶子能以50%以上的選票勝出,那麼秘魯將迎來首位女總統。
  • 秘魯人民力量黨領導人藤森慶子三度被捕入獄
    新華社利馬1月28日電(記者張國英)秘魯司法機關28日說,對秘魯人民力量黨領導人、前總統阿爾韋託·藤森之女藤森慶子實行15個月的預防性監禁,這是藤森慶子因涉嫌洗錢和受賄第三次被捕。負責審理藤森慶子案的法官祖尼加在宣讀上述決定時強調,對藤森慶子實行15個月預防性監禁是「適當和必要的」。藤森慶子的律師洛薩表示,藤森慶子將對法官的裁決提出上訴。藤森慶子因涉嫌接受巴西建築商奧德布雷希特公司非法資金,一直受到腐敗調查。
  • 秘魯或許又將迎來一位藤森總統
    根據秘魯選舉委員會截至4月24日晚間對99.65%的選票的統計,中右翼政黨人民力量黨候選人藤森惠子以39.87%的得票率大幅領先。她極可能在6月5日的第二輪總統選舉投票中勝出,成為秘魯歷史上首位女總統,繼而也成為拉美首位亞裔女總統。此前,拉美歷史上只出現過兩位亞裔國家元首,一位是蓋亞那的華裔前總統鍾亞瑟,另一位就是藤森惠子的父親,秘魯前總統阿爾韋託·藤森。
  • 全球第一貪官,貪腐350億美元拖垮全國經濟,曾下令屠殺數十萬華人
    貪腐存在於幾乎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不過,不論多大的貪官,他們所貪汙的錢財,和國家的財政一比,依舊相形見絀。我國古代最大的貪官和珅,儘管號稱富可敵國,但是最後還是被統治者消滅。然而,印度尼西亞有一個總統,卻貪汙了350億美元,相當於全國財富的70%,堪稱全球第一貪官。
  • 港片敢拍內地貪腐?僅這一點就讓人非常期待!
    原標題:港片敢拍內地貪腐?僅這一點就讓人非常期待! 看看去年大火的「反貪腐」神劇《人民的名義》就知道,一個貪腐成風的官場生態的危害會有多嚴重。 實際上,除了《人民的名義》這部劇以外,還有一個「反貪」題材的影片,可以說是電影版《人民的名義》。
  • 疫情時期送關懷 西媒:秘魯老人為年輕人講述聖誕節故事
    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 據埃菲社利馬12月24日報導,秘魯舉辦的一場文學比賽以汲取長者智慧為出發點,邀請老年人講述豐富多彩的聖誕節故事,在疫情時期為年輕人送去關懷。由秘魯健康社保主辦的「聖誕節暖心故事」比賽收集了來自全國126個老年中心的老年人創作的200餘個故事。
  • 秘魯國民飲料竟是鮮榨青蛙汁?還有史上最惡「酸腳趾雞尾酒」!
    秘魯國民級飲料鮮榨青蛙汁在秘魯,有一種國民級榨汁飲料,不論男女老少都特別喜歡喝。遊客也是聽聞這款飲料後特意來嘗試的,隨便一個賣果汁的攤位上都可以找到這種直接將青蛙打碎攪成汁的飲料,聽起來的已經覺得非常噁心了,有的人喝了居然還想再來一杯,這是讓人佩服的不行。還有人看見現在製作的過程就開始哇哇的吐了,肯定就無法堅持到品嘗果汁的那一步。
  • 《北平無戰事》「連總統都看重」的少將曾可達:原來更多是揶揄
    在南京特種刑事法庭上,他咄咄逼人、殺招迭出,對方孟敖窮追猛打;在北平調查期間,他主導調查、勤政自律,使盡渾身解數撕開貪腐口子與劇中孔宋家族集團和徐鐵英、馬漢山這類中下層貪腐官員不同,曾可達不但自己潔身自好,還對國府內部的腐化階層恨之入骨。因此,他才在法庭上怒揭貪腐中將侯俊堂的青天白日帽徽、在電話中失言直呼「孔宋集團」,對油滑世故的小貪馬漢山極盡冷嘲熱諷。二是吃苦耐勞,丹心一片。
  • 濫用總統職權,妨害國會調查!美總統川普被移送聯邦參議院審判
    濫用總統職權、妨礙危害國會調查!美國總統川普被移送聯邦參議院審判。共和黨全力護主,川普高枕無憂。2020年1月15日是美國歷史性的一天,美國總統川普被聯邦眾議院以濫用總統職權、妨礙危害美國國會調查兩項罪名,移送美國聯邦參議院進行審判,決定是否將他解職。
  • 楚平王是個怎樣的人?比橫刀奪愛更壞的是縱容貪腐,賣國求榮
    那麼,這位被伍子胥鞭屍的楚平王,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楚平王棄疾是楚共王幼子。楚共王有五個兒子,分別是:太子招,公子圍、公子比、公子皙、公子棄疾。楚共王去世,太子招即位,是為楚康王;楚康王在位十五年逝世,其子員即位,是為郟敖。郟敖讓自己的叔父公子圍做令尹,主管軍事。公元前541年,公子圍勒死郟敖,自立為王,是為楚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