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06年,伍子胥輔助吳王闔閭出兵大舉伐楚,佔領楚國的都城,伍子胥特意開掘楚平王之墓,鞭屍三百下。那麼,這位被伍子胥鞭屍的楚平王,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楚平王棄疾是楚共王幼子。
楚共王有五個兒子,分別是:太子招,公子圍、公子比、公子皙、公子棄疾。楚共王去世,太子招即位,是為楚康王;楚康王在位十五年逝世,其子員即位,是為郟敖。郟敖讓自己的叔父公子圍做令尹,主管軍事。公元前541年,公子圍勒死郟敖,自立為王,是為楚靈王。
楚靈王在位十二年,又被自己的弟弟公子比趕下臺,死在深山老林裡,但死訊一時沒有傳開。公子棄疾聽從手下獻計,假稱楚靈王殺回楚都,嚇得公子比自殺,棄疾於是登上王位,是為楚平王。
楚平王即位之初,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還能「施惠百姓」,客觀上對老百姓有好處,但僅僅過了一年,楚平王的劣根性就暴露無遺了。
1、橫刀奪愛的父親
公元前527年,即楚平王即位的第二年,楚平王派太子少傅費無忌去秦國給太子建娶妻。
費無忌與太子太傅伍奢不和,不得太子建信任,此刻見這位秦國女子長得漂亮,便動了歪腦筋。為了討好楚平王,費無忌勸楚平王自己娶秦女,為太子另娶一位女子。
美色面前,楚平王竟不顧作為人父的身份,採納了費無忌的建議,自己娶了秦女,並與秦女生下了一個兒子,此即後來的楚昭王熊珍。
2、濫殺無辜的君王
魔鬼之門一旦打開,就再也守不住了。費無忌把原本屬於太子建的秦女獻給楚平王,又擔心將來太子建即位,自己身家性命不保,於是便不斷在楚平王跟前中傷、詆毀太子建。
而楚平王竟然也不深察,直接把太子太傅伍奢囚禁起來,後來又聽信費無忌的話,殺了伍奢及其長子伍尚。伍子胥是伍奢的二兒子,他之所以逃到吳國,後來又開掘楚平王之墓,鞭屍三百,就是因為楚平王濫殺無辜。
楚平王對自己的兒子橫刀奪愛,殺害無辜的伍奢、伍尚,夠壞嗎?確實夠壞,但還不是最壞。楚平王所做的更壞的事是,放任貪腐,以及賣國求榮。
1、放任貪腐
當初,楚平王能夠成功假稱楚靈王殺回楚都,嚇死公子比,蔓成然(字子旗)有一定的功勞,故而楚平王即位後,就任命蔓成然當令伊。
但蔓成然居功自傲,與巨富養氏勾結,貪得無厭,不知節制。楚平王覺得,蔓成然的所作所為對他是一個潛在的威脅,便於即位的第一年(公元前529年)殺蔓成然,滅養氏。事後,楚平王又封蔓成然之子鬥率為鄖公,以示不忘鬥氏功勳,既安撫元老,又收攬人心。
實際上,楚平王殺蔓成然、滅養氏,真正的目的只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全無懲治貪黷之意。
通過這件事,楚國的貴族全都明白了一個道理:貪腐無妨,只要不冒犯楚平王就萬事大吉。
因此,西漢陸賈在《新語·無為》中說:「楚平王奢侈縱恣,不能制下,檢民以德,增駕百馬而行,欲令天下人饒財富利,明不可及,於是楚國逾奢,君臣無別。」意即楚平王在位期間,楚國君臣上下貪腐成風,比楚靈王時期更甚。
2、賣國求榮
在楚莊王時期,楚國一度十分強盛,成為天下霸主。楚莊王去世後,楚國內亂不斷,國力有所削弱,但楚共王、楚康王、楚靈王幾任君王大體上還能維持大國地位。楚靈王時期,楚國先後滅掉蔡國、陳國,甚至又有稱霸天下的跡象。
然而,到楚平王即位後,為了討好天下諸侯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楚平王竟然允許楚靈王時期好不容易打下來的陳國和蔡國復國,讓兩國原來國君的後代即位。
這還不算。為了結好鄭國,楚平王還準備將楚國之前侵佔的犨、櫟兩地歸還給鄭國。犨地近汝水,櫟地近潁水,兩縣是楚國北方的重鎮,如果就這樣歸還給鄭國,對楚國顯然十分不利。後來還好被派去鄭國的使者枝如子躬「自作主張」,楚國才沒有把兩地歸還給鄭國。
總之,在楚平王統治時期,楚國國力江河日下,不但失去了晉楚爭霸的強大實力,反而還要刻意討好小國,甚至屢屢被小國侵犯。這樣的君王,被伍子胥鞭屍,真是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