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各地掀起一股四川辣醬風,網友在各種社交平臺上尋覓一快餐品牌的四川辣醬,甚至有人在美國著名拍賣網站上掛出了該辣醬的信息,價格被炒到50萬元以上。而起因竟是人氣動畫片《瑞克和莫迪》中,瑞克姥爺發自內心的一句吶喊:「四川辣醬是支持我的唯一動力!」
美國人徹底瘋狂了!
這款辣醬究竟是什麼鬼?味道難道勝過「中國女神」老乾媽?調查發現,這款辣醬是1998年一快餐公司為慶祝迪士尼電影《花木蘭》上映造勢推出的,早已停止售賣。在網友熱烈呼喚下,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會考慮重新推出。
「四川辣醬是支持我的唯一動力」
19年前的蘸醬爆紅美國
「哪怕再等個九十七年!我一定要再次吃到四川辣醬!」「四川辣醬是支持我的唯一動力!」美國人氣動畫片《瑞克和莫迪》第三季首集播出後,主角瑞克姥爺在片中提到的某快餐品牌四川辣醬突然爆紅網絡。
瑞克姥爺在劇中透露,1998年,麥當勞為迪士尼電影《花木蘭》的推廣造勢,研發製作了一種叫做四川辣醬(Sezchuan Sauce)的麥樂雞醬,「它很好吃,可後來這個醬停產了,他們早就停止供應了,」面對這個現實,瑞克姥爺有些沮喪,但很快他情緒一轉,喊出了那句「四川辣醬是支持我的唯一動力」!
這款四川辣醬就這樣爆紅網絡。在美國一問答網站上,有網友專門提問:「誰嘗過四川辣醬?」,也有網友回復稱其味道就像是酸甜中帶些燒烤醬的香味。而在請願網站上,短短兩天就有14000多份網友籤名,要求重新推出這款蘸醬。
「四川辣醬是支持我的唯一動力!」瑞克在片中激動地喊道,「哪怕再拍上9季,哪怕再等個九十七年!我一定要再次吃到四川辣醬!」
他表示,自己活下去的唯一動力就是找到那種辣醬。
沒想到,節目播出後立即引發了「辣醬海嘯」,令人目瞪口呆。
一張這款四川辣醬的照片在Ebay上被炒到7萬多美元(1美元約合6.9元人民幣)。
成千上萬的網友更是湧入請願網站,表達自己對這款消失已久的辣醬之渴望。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明明是大好的宣傳招數,卻因為嚴重的供不應求,引發了粉絲的憤怒。吃貨的憤怒不可小覷,粉絲們甚至寫上抗議標語,大呼「給我們四川辣醬」。
有的粉絲在網上曬出了其他品牌的雞塊和蘸醬,有的粉絲曬出了自製的四川辣醬。麥當勞隨後在其推特官方帳號上向沒能買到辣醬的粉絲們致歉。
而對於極少數人來說,這場混戰是值得的。
排在隊伍最前面的扎卡裡,傑克森和雅各布三位12歲的小男孩在曼哈頓的麥當勞得到了四川辣醬。
有關人士稱,這種「四川辣醬」就是郫縣豆瓣加點糖。這也使得郫縣豆瓣成為了最為關鍵的原料。據傳,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福建汀州府孝感鄉翠享村人陳逸仙遷入郫縣,清康熙年間,陳逸仙無意之中用曬乾後的葫豆拌入辣椒和少量食鹽,用來調味佐餐,不料竟香甜可口,胃口大開,這就是郫縣豆瓣的雛形。
據了解,當前出口的郫縣豆瓣與國內產品風味基本保持一致,目前在國外銷售最好的是一級豆瓣和紅油郫縣豆瓣,約佔總出口的80%。相關負責人表示,若國外客戶有特殊需求,可以按照各國家地區的需求,在保證產品風味基本不變的前提下,進行適當調整定製生產。
郫縣,地處川西平原腹心地帶,四川省成都市下轄的一個縣,是通往世界著名風景名勝區都江堰、青城山、黃龍和九寨溝的必經之路。因「杜宇化鵑」的美麗傳說,郫縣又稱鵑城。郫縣旅遊資源眾多,山清水秀,人傑地靈,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郫縣建縣歷史悠久。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在巴蜀地區同時實行分封制與郡縣制。此後,即以郫邑作為蜀郡的屬縣,稱郫縣,此為郫縣建置之始。秦蜀郡太守李冰修都江堰水利工程,郫縣居灌溉之首,土質肥沃,水旱從人,物產豐富,因而,郫縣歷來被譽為「銀郫縣」。
郫縣歷史文化遺蹟眾多,望叢祠、杜鵑城遺址、古城遺址、揚雄墓、子云亭。此外還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嚴君平墓、梅花御井、藍家坡山漢墓等。郫縣郫筒鎮有「望從祠」,其名為紀念古蜀國的望帝和叢帝。望帝即望帝杜宇,叢帝即開明,又稱鱉靈。李商隱詩句「望帝春心託杜鵑」所說的就是他們的故事。
成都川菜博物館座落在成都市西北偏北的郫縣古城鎮,是中國唯一以菜系文化為陳列內容的主題博物館,吃貨們的必去之地。成都川菜博物館是依託古蜀文化,順應復古時尚,開發的旅遊項目。
川菜自古有之,是中國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晚清孔道生等人正式提出川菜的概念。經過數千年的融合與發展,川菜美名傳揚四海,得到了食客的推崇。川菜文化,是凝藏於川菜之中的技術與工藝、營養科學、視覺藝術、詩歌文學等精神財富,以及川菜形成的各類載體,如器皿、食具、遺物遺蹟等。
成都川菜博物館大量採用了漢代、明代、清代的古舊的建築材料,沿用復古工藝設計修建。園內還精心布置和展示了許多古代藝術品、農用工具等,極具欣賞價值。成都川菜博物館所陳列、展示的川菜文化是平民文化,是四川本土文化的重要部分。
互動演示館現場演示川菜的刀功、火候及成菜過程,是川菜非物質文化核心內容,它們是動態的、經驗的、藝術的,只能通過演示的形式陳列。遊客可以參與互動;川菜的香和味,遊客能通過味覺親自感受;遊客還可以了解川菜的就餐形式:零餐、雅間、筵席。
望叢祠是紀念古蜀國兩位著名君主望帝和叢帝合葬的墓地和祠宇。殿宇陵墓之間,臨水就勢建有「聽鵑樓」等樓臺亭閣。墓地及周圍二百多株古柏,鬱鬱蒼蒼。望叢祠附近還有子云亭、楊雄墓和杜鵑城遺蹟等遊覽點。
望叢祠建築風格不同於一般祠廟。原祠是按浙江紹興會稽山禹陵規劃而建,祠門不是單開單向,沒有大門,而是對稱地開為東西二門,兩門之間,直接照壁,照壁正北三個石刻塗金大字:「望叢祠」。現在新修的大門,一進門即見這三個大字。
祠內園林,完全按望帝教民務農、叢帝率民治水之意修建,精心安排樓臺亭閣,布局小巧別致。特別是池中的水是岷江活水,更為增色。帝陵祠內有望帝陵和叢帝陵對峙,可說是四川最古老的帝陵。
三道堰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西蜀古鎮,素有「天府水鄉」之譽,徐堰河、柏條河,這兩條河流在三道堰鎮穿鎮而過,依水而建的川西民居粉牆黛瓦築錯落有致,再現了傳統川西民居豐富多變的造型。吊腳樓、閱江樓、望江樓、永定橋、堰橋、三道堰古鎮大牌坊、千米水鄉文化長廊……小鎮精緻的景點無不展示出川西水鄉的獨特魅力。
古鎮充分利用了得天獨厚的水資源,築成依河而居、傍花隨柳的居家環境,形成了「川西民居,水鄉特色」 的生態風格。鎮內錯落有至的青瓦屋頂,高低有序的封火山牆,青石河欄傍河護佑,卵石小道逶迤彎曲,盡顯的是傳統與現代共生,自然同城市結合,豐富多變的典型川西民居。
古鎮的青瓦、白牆、小橋、流水、白鷺、垂楊,鳥語花香,景色清幽,是一幅安寧祥和的風情畫卷,遊客可在生態農業園區採摘蔬菜,置身其中境深意長,令人流連忘返。
唐昌鎮,位於成都市上風上水的城西龍頭核心地位,素以歷史文化悠久、生態環境優美譽稱。原名崇寧縣,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始建於唐儀風二年,改曰周昌,尋復曰康昌,五代梁改曰歸化,後唐復故,晉改曰彭山,漢又復故,宋改曰永昌,崇寧元年始改曰崇寧,明清皆屬四川成都府,清屬四川西川道。
同時歷史遺蹟也遍布唐昌鎮內,被譽為川西平原最有影響力的寺廟——平樂寺、玉皇樓、文廟等七宮八廟、崇寧老城牆、幽深的翰林院、東漢墓群、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典型的川西名居建築梁家大院、解放前公館、會館遺址、抗日戰爭時期保存下來的歷史革命遺蹟等都訴說著唐昌悠久的歷史。
郫縣古城遺址位於郫縣古城鎮,是成都平原多處史前城址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處遺址。遺址長約650米,寬約500米,總面積32萬平方米,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有4000年左右的歷史。
1996年古城遺址與成都平原其它吏前城址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1997年大規模考古發掘中又發現了全國同時期最大的禮儀性建築遺蹟,國內外數十家新聞單位進行了報導,引起了文物考古和史學界的極大關注。(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