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一部令人讚嘆的美國電影,一段有關種族歧視的心酸過往

2021-01-18 抽離的世界

影片《幫助》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這部電影針對社會上廣受爭議的民權問題展開,講述了在美國的一個小鎮當中,生活在這裡的黑人和白人被不公正的對待,在小鎮上還殘留著以往「黑人奴隸制」的遺風。儘管黑人奴隸制已經被廢除了許多年,但是那種對於黑人的歧視還是長久的殘留在人們的心目當中。

在這個閉塞的小鎮當中,黑人幾乎沒有生活來源和保障,很多黑人婦女在白人家庭當中承擔起做女傭的工作,然而這份工作並沒有想像當中的那樣簡單。很多白人家庭打心底裡歧視黑人婦女,將最髒最累的家務活交給黑人婦女。然而真正讓黑擁感到寒心的,其實是白人僱主對於自己的不信任以及發至內心的歧視。

影片當中的斯基特是一個在高等學府接受過上層教育的懷有先進思想的女青年,斯基特的夢想是能夠成為一名家喻戶曉,年少有為的青年女作家。他對於寫作有著極大的興趣,並且常常孜孜不倦的在眾人背後默默進行著自己的寫作事業。當斯基特結束了自己的學業生涯之後,善良美好的斯基特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在家鄉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後,斯基特再次感受到了家鄉的人民對於黑傭的嫌棄以及歧視,斯基特想要儘自己的努力改變這一種現狀。

但是她在嘗試的過程當中逐漸意識到,小鎮居民的觀念根深蒂固,僅僅依靠自己一人的力量是難以消除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的。於是斯基特萌生了一個不尋常的念頭,就是運用自己手中的筆將小鎮上的黑人居民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淋漓盡致的在紙張上表現出來。他準備將小鎮上黑人居民的經歷寫成一本書然後出版發行,希望能夠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以及反思。斯基特的計劃就這樣在小鎮上展開了。

為了給自己的書提供相應的素材,斯基特決定深入到小鎮當中的每一個黑擁生活和工作著的家庭當中,進行實際的走訪以及調查。電影的劇情就圍繞著斯基特的走訪一步步展開,影片當中有一個片段令我非常感動,在一個白人家庭當中有一件東西消失不見了,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家庭當中所有白人成員都開始不約而同的懷疑是家中的黑傭偷了這件東西。於是黑傭親自辭去了自己的工作,遠離了原本那個令自己感到傷心苦悶的白人家庭。

當黑擁準備離開的時候,一直有這位善良的黑傭照看的一位白人家庭當中的小女孩,對這位名叫艾比的黑擁戀戀不捨,兩人在做最後的離別的那一個鏡頭,令我不受控制的留下了淚水。影片當中的小女孩是一個不懂人情世故的孩童,他們始終依靠著最純粹,最公正無私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這個世界,去看待問題。小孩子不懂是非善惡,但是他們卻明白的知道哪些人是真正的對他們好,哪些人是發至內心的關愛與疼惜他們。所以在艾比即將離開的時候,小女孩哭了,因為她不想這個一直陪伴自己的艾比離開自己。在小女孩的心目當中,艾比已經成為了自己家庭當中的不可分離的一份子。

儘管艾比對於小女孩也有很深的感情,艾比將小女孩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看待,甚至比對自己的親生孩子還有良苦用心。艾比在小女孩身上投入和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她並不想離開小女孩。然而同時她也清楚的明白,即便小女孩非常依賴和喜愛自己,但是這個家庭當中的每一個大人都深深得歧視自己,艾比無法忍受這種歧視。在艾比離開僱主的家,回到自己家的過程當中,影片採用艾比的內心獨白的方式,將艾比此時此刻內心矛盾複雜的心情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終於有一天,那個白人家庭又在自己的家中發現了原本遺失掉的東西。在那一刻,他們都明白自己錯怪了善良的黑人女僕。這部電影令我印象深刻,這種來自社會上的歧視,即便在我們當下的社會當中的某個方面也依然存在著。這種歧視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為,它更是一種來自群體的反應。

在影片的最後,黑擁終於獲得了一部分小鎮居民的尊重。這部電影在國際上斬獲了眾多的獎項,廣受各界的好評。我認為該電影的成功之處,在於這部電影發現了日常生活當中常常被人們忽略的一個角度,針對種族歧視問題拍出了自己的風格和態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要想消除種族歧視,仍需要付出世世代代堅持不懈的努力。

相關焦點

  • 透過這10部美國電影,來看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或許會找到答案
    這兩天最熱門的國際新聞,恐怕就是美國白人警察打死黑人男子 弗洛伊德引發的全國抗議遊行和騷亂,了解美國歷史的人都知道,美國是個移民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民族所引發種族歧視問題由來已久,非常複雜,迄今為止也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同時美國的電影界也拍過許多反映種族歧視問題的電影,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
  • 種族歧視凸顯美國政治價值觀危機
    在美國霍華德大學法學教授卡爾頓·沃特豪斯看來,問題在於結構性種族主義從未成為美國總體政策論述的一部分,有關民權的法律制定被用於針對不合適的個人行為,「但這並沒有解決非洲裔美國人群體的所有問題。種族歧視和白人優越主義讓美國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美國黑人政治評論員巴卡利·塞勒斯談及此事時不禁聲淚俱下說道:「在這個國家黑人太難了,因為你的生命不被重視」。
  • 《相助》:豆瓣評分高達8.8分,種族歧視電影下的人性光芒
    導語種族問題向來是美國電影的一個重要題材。從《為奴十二年》到《綠皮書》,從《光輝歲月》到《隱藏者》。這些電影往往成績不俗。賺取觀眾的大把眼淚的同時也引發大眾思考。種族問題的電影為何深得國外導演的偏愛又為何能吸引觀眾、引起共鳴,或許與潛藏在電影中的信念、愛、善良、勇氣等等美好的詞彙有關。
  • 從電影了解國外種族歧視問題
    ,每一部都用不同的敘事手法去闡述非裔美國人的族群問題,以下就來分別看看各個作品之間的特色。除了在選角上以黑人為主,並帶入其他有關女權、社會議題,另一個有趣的是帝查拉與齊爾蒙格的角色設定,帝查拉的家庭是傳統的王室階級,過去的先人將瓦甘達變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強國,帝查拉自然覺得即使不用接觸外界生活,堅守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傳統,就能遠離紛擾,然而齊爾蒙格應將資源與其他地方的優勢結合,拿來對抗過去看不起我們的敵人,幫助受難的弱勢族群,而不是故步自封。
  • 電影推薦|黑人就該受到歧視嗎?一部喜劇外衣下的種族類型電影
    5月26日,一段視頻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視頻中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的白人警察,在大街上把一名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用膝蓋活活壓死。視頻流出後美國民眾尤其是黑人憤怒了。喜歡電影的朋友一定對種族歧視的話題並不陌生。美國電影但凡主題為種族平等,故事講述的不錯的基本都可以成為各大電影節的熱門。
  • 美國反種族歧視運動升級,幾部電影為你見證歷史
    導演將鏡頭對準佔美國絕大多數的普通白人家庭,他的周圍還有一群朋友,平時愛好是群聚射擊遊戲,還讓孩子也練習打槍,這本身就在說明種族歧視的「普遍、簡單和粗暴」。白人爸爸對孩子的教育也非常的「洗腦」。《綠皮書》原名《黑人駕駛者綠皮書》,是上世紀美國一本專為黑人而設的旅行指南,標註了各城市中允許黑人進入的旅店、餐館等,從1936年一直發行到1966年。它是幫助黑人們的實用手冊,恰恰也是種族歧視的歷史見證。導演給種族歧視套了層溫情的外膜。
  • 《亂世佳人》在美國系統性種族歧視中,到底是個什麼角色?
    ,這是美國史詩級別的一部歷史、愛情主題的電影。可是在2020年,黑人弗洛伊德被跪死後,讓原本就牽扯種族歧視非議的電影,再次被推倒風口浪尖,在經過短暫的下架之後,又再度恢復,由此引發的爭議仍在持續發酵。那麼,《亂世佳人》這部電影在美國系統性的種族歧視中,到底扮演著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什麼是系統性種族主義歧視?什麼是系統種族主義歧視?
  • 美國種族歧視七宗罪
    最近西方世界及其小夥伴國家不太平靜,一種新罪行——種族歧視點燃了所有有色人種的憤怒。我找遍大部分西方文化典籍,都沒有找到這種新罪行的詳細介紹。關於罪惡經典西方文化中出現最多的是七宗罪,這些和美國出現的種族歧視有何聯繫值得深思。七宗罪,屬於天主教教義中對人類惡行的分類。歸入這一類別的,能夠直接形成其他不道德的行為或習慣。
  • 「逃出絕命鎮」:一部細思極恐的種族歧視恐怖片
    說到歧視大多人都會想到性別,種族這兩個關鍵詞,即使在現代化的今天它們仍存在一些人的潛意識中。
  • I Can't Breathe,這些反種族歧視電影值得一看!
    種族問題是美國社會不可迴避的重要問題,並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減弱或消失。這兩天,一位黑人大哥哽咽勸說街頭打砸搶少年的視頻在微博廣泛傳播,視頻中黑人大哥氣憤而絕望地說:「你現在看到的一切,10年後還會發生,你們的任務是想出更好的辦法,而不是做這些」。這段話甚至比任何一段電影臺詞更真實有力。
  • 《逃出絕命鎮》:一部另類驚悚的種族歧視電影
    高票房,好口碑的小成本製作電影《逃出絕命鎮》沒有重量級卡斯陣容,借用一個驚悚故事的外殼,講述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另類種族歧視片,迎來觀眾好聲一片。爛番茄新鮮度更是一路飆到99%。白人姑娘和黑人男孩,他們之間,跨越種族的戀愛,從一開始,就被置於焦慮的炙烤之上。回到女孩父母的家!這種正常化的開端,或許將是一段現實主義的獵捕,偏見和歧視,可能會將一個黑人男孩逼入險境。很快我們就就發現,故事拐向了另一個方向。
  • 美國種族歧視啟示:黑白只是表象,相通的人性才是本質!
    最近美國因為警察暴力執法,弄得全國紛紛罷工抗議。黑人喬治·弗洛伊德雖然犯錯,但卻罪不至死。而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現在越演越烈了。不過通過電影《綠皮書》我們看到的也許會更多。電影《綠皮書》上映後,很多觀眾對此影片深有感觸。不僅因為它獲得了美國奧斯卡獎,更因為它講的是一個曲折人性的故事。
  • 黑人的命也是命 3部必看種族歧視議題的電影!
    眾點分享3部有關種族議題的得獎電影,每部都以不同時空背景將歧視問題搬上大銀幕。圖源:影迷站這部2016年的電影不只講述了種族歧視,也一併提到了性別歧視。當時在1960年代,美國與蘇聯進行太空競賽時,三位有著傑出才能的非裔女性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受到歧視。
  • 不僅是美國全球的白人為什麼都存在種族歧視?
    由於美國的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黑人至死從而引發各地大規模抗議活動,那麼我們來聊一聊種族歧視的問題,為什麼不僅是美國全球各地的白人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種族歧視呢?美國只是種族歧視根基最深最嚴重的地區,白人歧視的不僅是黑人,黃色人種也有不同程度歧視!
  • 美國種族歧視就像是白色恐怖主義,早已深入骨髓
    編輯:野原圓圓校對:酸菜魚《華盛頓郵報》做出了這樣一個評論:在那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最近一段時間來的遭遇可以說是讓人很痛心,就像山火狂燒以及疫情肆虐。從這種種評價中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似乎還有一定的嘲諷意味。
  • 種族歧視:一個主義,多重面具
    依據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1965)的定義,「種族歧視」乃是基於種族、膚色、世系或民族、人種的任何區別、排斥、限制或優惠,其目的或效果為取消或損害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或公共生活任何其他方面人權及基本自由在平等地位上的承認、享受或行使。需要注意的是,「優惠」同樣被視為一種歧視行為。
  • 種族歧視——美國白左的政治碰瓷秀
    而另一群被扣上種族歧視大帽的人,卻僅僅因為堅守人所共知的常識而遭受網暴乃至生命威脅。(一群blm支持者打算砸掉林肯雕像)這正是美國發生的魔幻現實主義。在民主黨為代表的左派來看,黑人如今遭遇的所有貧困、犯罪、單親家庭等問題,都可以統統歸結到種族歧視這一萬能原因上,「白人歧視黑人」更是成為了黑人作奸犯科的保護傘。事實上,如果我們稍微加以分析,就可以發現民主黨的這一套話術是有多麼可笑。
  • 逃出絕命鎮:令人窒息的恐怖電影,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
    《逃出絕命鎮》這部的恐怖電影贏得了眾多國際大獎,每一個場景都是充滿活力的,不是為了恐怖而製造氣氛和設置場景,其實,最可怕的是人性。原來,這背後有一個令人震驚的陰謀,為了長生不老,換腦外科手術在這個未知的角落猖獗,種族歧視觀念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無法擺脫的枷鎖,在克裡斯不知道的背後,一場關於他的屍體的拍賣正在進行,無數觀眾都在擔心他的命運幸運的是,在電影的結尾,克裡斯帶著勇氣和智慧,衝破迷霧,看到事物的本質,殺死了露絲一家人,然後驅車離開充滿陰謀的村莊。
  • 種族歧視:英文中 「Nigger」單字的歷史與爭議
    今年七月,英國廣播公司由於在一份有關種族歧視攻擊加劇的報導中完整使用了這個眾多人仍為無法啟齒的齷齪「N」開頭單字而收到18600多份投訴。事發最初,英國廣播公司一度為決定辯護,時任總裁霍爾(Tony Hall)隨即道歉,並稱這是完整使用「Nigger」是「錯誤」決定。
  • 這部票房超越《復聯4》的電影,因涉及種族歧視被下架
    2、《黑寡婦》或將和《尚氣》聯動 《黑寡婦》將於今年11月上映,將會是今年唯一一部漫威作品,這部電影很可能和明年上映的《尚氣》產生聯動。 其他電影資訊 美國反種族歧視運動,讓美國影視行業再受打擊 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美國多地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隨後在美國的社交媒體上,大量網民開始抨擊一些涉及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執法等敏感問題的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