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清熱解毒,治療各種瘡癰腫毒,尤其是乳癰,也就是乳腺炎

2020-12-22 古今醫案研讀

今天的中藥,我們來講一下蒲公英。

蒲公英花開滿地的時候是非常漂亮的,只要有一陣風,蒲公英就會放開種子,隨風飄滿天,飄向遠方。

蒲公英出自《新修本草》,為菊科草本植物蒲公英或其他多種同屬植物的全草。各地均產。夏秋二季採收。生用或用鮮品。

性苦、甘,寒。歸肝、胃、肺三經。

具有清熱解毒,清肝肺熱,清利溼熱的作用。

首先用於瘡癰疔毒

蒲公英味甘而不傷脾胃,治療癰腫疔毒,不論外癰或內癰,內服或外敷,單用或複方,俱可選用。

其中乳癰也就是乳腺炎一類的很有效。

因為蒲公英入肝、胃二經,乳頭屬肝,乳房屬胃,經常與其他清熱瀉火、解毒散結、活血化瘀藥同用,如《本草衍義補遺》用蒲公英與忍冬藤同用。199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乳癖消片,其與紅花、玄參等藥同用。

至於治療其他皮膚瘡癰疔癤紅腫疼痛,常與金銀花、野菊花、紫花地丁等長於解毒消癰的清熱藥配伍,如我們之前講的專治疔毒而創的方子,五味消毒飲。

治肺癰,一般和魚腥草、桔梗等長治肺癰藥同用。昨天才講到的魚腥草,不可以忘了哦。

昨天講的魚腥草有人說沒聽過魚腥草做菜的,下面這張圖,涼拌魚腥草根。

治腸癰,可與大黃、紅藤、敗醬草等長治腸癰藥同用。

其次就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

蒲公英入肺、胃、肝三經,既清肝熱,又清胃熱、還清肺熱,故可用治肝熱目赤,胃火牙齦腫痛,肺熱咽喉不利及咳嗽等多種臟腑熱證。

治肝熱目赤,常與菊花、夏枯等清肝明目藥同用。

治牙腫痛,常與黃連、升麻等清胃解毒藥同用。

治咽喉腫痛,可根據風熱、肺熱等不同證候,與薄荷、牛蒡子等長於利咽的發散風熱藥,或射幹、馬勃、板藍根等長於利咽的清肺、解毒藥同用。

最後就是治療黃疸、淋證、熱痢等

蒲公英有清利溼熱作用,可收退黃通淋、止痢之效,故用以治療以上多種溼熱病證。

治溼熱黃疸、脅痛,多與茵陳、柴胡等利膽退黃藥和疏肝行氣藥同用。

治溼熱淋證,多與車前子、金錢草等利尿通淋藥同用。

治溼熱瀉,多與黃連、黃柏等清熱藥同用。

現代的藥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耐藥菌株、溶血性鏈球茵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對其他多種致病菌、鉤端旋體亦有抑制作用。

能激發機體免疫功能。

有疏通乳脈管阻塞,促進泌乳的作用。

還有利膽、保肝、利尿、健胃、抗潰瘍、輕瀉,抗腫瘤等作用。

好了,今天的中藥科普就到這裡了,歡迎關注,每日一起打卡。

相關焦點

  • 「中醫藥園地」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 內外癰毒皆效
    蒲公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及多種同屬植物的帶根全草。性味苦、寒,歸肝、胃經。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溼通淋之效。解毒消癰,遑論內外蒲公英苦寒洩熱散結,甘寒清熱解毒,為治熱毒瘡瘍之佳品,又兼通乳之功,故為治乳癰之要藥。其治療各種癰腫熱毒均可應用,例如外癰、疔、癤、丹毒,內之腸癰、肺癰、胃癰等皆可配伍應用。其在外者,如五味消毒飲。
  • 漏蘆,乳汁不通,乳癰腫痛之要藥,清熱解毒,消癰散結,通經下乳
    今天我們來講個治療產後乳汁不下的藥,正常來說產後乳汁不下,我們經常是吃麥芽煮水喝可以,今天我們講的漏蘆,它有個特點,是寒性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所以很適合乳汁不痛,堵在那裡發炎的時候。下面我們具體來看。
  • 蒲公英(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④《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癩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癧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⑤《綱目》:"烏鬚髮,壯筋骨。"⑥《醫林纂要》:"補脾和胃,瀉火,通乳汁,治噎膈。"⑦《綱目拾遺》:"療一切毒蟲蛇傷。"⑧《隨息居飲食譜》:"清肺,利嗽化痰,散結消癰,養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
  • 小郎中學醫記(第一章)50.蒲公英篇
    爺爺說,沒錯,人們一般只知道蒲公英入胃,清熱解毒,不知道蒲公英稟春天少陽生發之氣,還善於入肝膽,消腫散結,疏鬱通乳。所以肝寒而鬱者用桂枝,肝熱而鬱者用蒲公英。 小指月說,難怪朱丹溪說,蒲公英散滯氣,達肝鬱,以前我只以為它是清熱解毒藥,沒料到它還能疏肝利膽。
  • 金銀花治癰疔 乳癰 腸癰 肺癰 溫病 暑溫 痢疾 咽痛 效果好
    清熱解毒、消炎退腫,這時要生用。涼血止痢,用於熱毒血痢的要炒炭才用。金銀花,味甘,性寒。歸肺、心、胃經。甘以緩中,治療熱毒痢疾。性寒,治療各種熱毒,因為味甘可以清熱解毒、散癰消腫。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消炎退腫的功效。
  • 蒲公英功效與作用
    【性味】味苦;甘;性寒【歸經】歸肝;胃經【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頹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癘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br]11.《綱目》:烏鬚髮,壯筋骨。[br]12.《醫林纂要》:補脾和胃,瀉火,通乳汁,治噎膈。[br]13.《綱目拾遺》:療一切毒蟲蛇傷。[br]14.《隨息居飲食譜》:清肺,利嗽化痰,散結消癰,養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br]15.《嶺南採藥錄》:炙脆存性,酒送服,療胃脘痛。[br]16.
  • 一味能「去熱邪散各種無名腫毒,除溼氣消一身水腫溼瘡」的良藥
    《陸川本草》:半邊蓮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利腹水。通過這些著名的中草藥典籍之中關於半邊蓮的功效記載,我們足以看出其在『清熱解毒、消腫療瘡』等方面的效果之佳。1、半邊蓮解毒療瘡的功效應用。半邊蓮自古以來就是民間常用的清熱解毒之良藥,它對於人體常見的各種無名腫毒、皮膚紅腫、熱毒瘡癰等症,皆能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 當春色走上四季的餐桌——蒲公英說
    治熱毒、癰腫、瘡瘍、內癰、目赤腫痛、溼熱、黃疸、小便淋瀝澀痛、疔瘡腫毒,乳癰,瘰癧,牙痛,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溼熱黃疸,熱淋澀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
  • 蒲公英的神奇功效,還是女人的貴人
    蒲公英植物形態蒲公英功效:1.清熱解毒可用於熱毒證,尤善清肝熱,治療肝熱目赤腫痛,以及多種感染、化膿性疾病。2.消癰散結治療熱毒壅結於肌肉所致的癰腫瘡毒,高熱不退。對乳癰有良效,能解毒散結通乳,可內服或外敷,常配金銀花等同用。另外還可配大黃、丹皮治療腸癰。蒲公英用途:1,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治熱毒瘡癰。 a.實火熱毒上攻,目赤咽腫,口舌生瘡。 b.熱毒瘡瘍,乳癰腫痛,疔毒內攻。 c.肺癰咳吐膿血,腸癰腹痛發熱。
  • 每日花語今日說——蒲公英
    蒲公英(拉丁學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唐本草》:主婦人乳癰腫。《本草圖經》:敷瘡,又治惡刺及狐尿刺。《本草衍義補遺》: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解食毒,散滯氣。
  • 治咯血,衄血,尿血,瘡癰腫毒
    治月經不調,崩漏,咯血,衄血,尿血,瘡癰腫毒。 《中華本草》 甘;性平 調經止血;解毒消腫。主月經不調;崩漏;吐血;衄血;咯血;尿血;血痢;便血;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 伍炳彩治療痰、溼二邪部分藥對舉隅
    此二藥皆為枳桔二陳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桔梗辛散,枳殼苦降,一升提,一降洩,二藥相合,以增開宣肺氣、燥溼化痰、止咳平喘之力,伍老常用之治療痰溼阻滯之胸脘痞滿、氣機不舒、咳嗽咳痰等症。3 白及配黃連白及,味苦甘澀,微寒,入肺、胃經。《滇南本草》謂其:「治癆傷肺氣,補肺虛、止咳嗽,消肺癆咳血,收斂肺氣」。黃連,性寒,味苦,歸心、胃、大腸經,可清熱燥溼、瀉火解毒。
  • 一種可治感冒發熱,咳嗽,痢疾,黃疸型肝炎,外用治疔瘡腫毒的草藥
    疏風散熱,涼血解毒,安神。用於感冒發熱,咳嗽,痢疾,黃疸型肝炎,神經衰弱;外用治癰癤腫毒,蛇咬傷。清熱,除溼,解毒。治外感發熱,急性黃疸型肝炎,溼熱腹瀉,疔瘡腫毒。《中華本草》味苦;辛;性涼疏風清熱;除溼;解毒。主感冒發熱;咳嗽;急性黃疸型肝炎;溼熱腹瀉;白滯;親瘡腫毒;乳腺炎;鼻炎;毒蛇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