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律師》最近比較火,很多人衝著有著帥氣的長相和犀利的語言的靳東來的。
靳東在劇中飾演一個毒舌金牌律師。他的助理戴曦是一個大學肄業的法學院學生,一腔熱血,卻也帶給靳東麻煩不斷。戴曦在劇中有一個前男友——麥飛。兩人因為麥飛要出國一事和平分手。
出國前夕,麥飛懇求戴曦作為爺爺的「意定監護人」,以便他出國後爺爺有什麼事方便她照顧。有網友罵麥飛,「人家都分手了還甩那麼大一個包袱給戴曦,真的夠無恥的?」咱們除去八卦的成分不說,來聊一聊「意定監護人」,到底是什麼呢?
「意定監護」,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當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按照民間的俗語說,「意定監護人」就是以後給自己養老送終的人。
我國養老問題日趨突出,有些丁克家族,一輩子沒有子女,或者有些老人在國內,子女都在國外,這些情況造成孤寡老人「老無所依」、「老無所養」。有條件的人雖然住的起養老院,但有句老話說的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養老院再好,他們還是願意住在自己家裡。
這樣就面臨一個問題,如果自己突然生病了怎麼辦?生病了誰來照顧又是個問題。隨著法律意識的提高,很多老人會提前選擇「意定監護人」。可怎麼選「意定監護人」,又成了他們的難題。
在農村,很多無子女的老人會優先選擇自己的子侄外甥。老家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哥哥一輩子沒有孩子,所以過繼了兄弟家的兒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到自己名下,而自己名下的宅基地等房產以後也由侄子繼承。但如果不止一個侄子呢?由哪個侄子當「意定監護人」就成了難題,也成為親人之間關係破裂的源頭。
案例1:
張栓力打了一輩子光棍,上面兩個哥哥,大哥張栓柱和二哥張栓成都成家生子,每個人都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張栓力雖然沒娶媳婦,但人很勤快,吃苦耐勞,常年出去打工,也積累不少家業。
年輕的時候他也沒過自己會打一輩子光棍,奈何他人比較木訥,長相也普通,愣是沒娶上一個媳婦。相親倒是相親了無數次,就是人家女孩子跟他相處一段時間就吹了。後來他也打消了找媳婦的念頭。兩個哥哥對他倒是不錯。逢年過節,只要他在家,都一個勁兒地邀請他去自己家裡過節。
一邊是大哥,一邊是二哥,張栓力不知道該去誰家。雖然他人老實,但他也聽過不少「好心人」給自己提的醒,說兩個哥哥都有意把自己的兒子過繼給他,就看他心裡那桿秤往哪個哥哥那邊偏。
張栓力不是沒想過這事,二老在的時候也給他提過醒。但他覺得自己年輕,這事一拖再拖,直到他56歲這年,突發腦溢血從腳手架上掉下來,摔斷了肋骨。
在醫院裡人是搶救過來了,只不過得住院一段時間。住院得有人照顧啊,他給兩個哥哥打電話,兩個哥哥都很痛快地答應了,因為哥哥們都在外地打工,就商量讓兩個嫂子或者侄媳婦們輪流照顧他。起初幾天都盡心盡力的,過了一周,兩個嫂子就旁敲側擊問張栓力家底了。
她們說害怕萬一哪天再出現這樣的情況,怕栓力兄弟來不及交代。雖然這是大實話不好聽,但還是早早地把給他養老的人確定了。張栓力一聽心裡不高興了,不過他不傻,兩位嫂子說的在理。但他唯唯諾諾,一副為難的表情說,「不瞞兩位嫂子,我對兩個侄子都很滿意。就是,就是......」
兩位嫂子見張栓力欲言又止,追問之下才知道他幾年前被一個工友騙了,全部積蓄打了水漂。兩位嫂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愣了。第二天,兩位嫂子誰也沒來,自己哥哥說老讓嫂子照顧兄弟怕別人說閒話,說看他能不能在醫院裡找個護工。
過了兩三天,二哥的兒子從外面打工回來,聽了叔叔的事,不顧媽媽反對,愣是照顧張栓力一直到出院。張栓力心裡透亮著呢,因為他沒孩子,他對兩個侄子從小都視如己出,現在只有二哥家的孩子對自己一如既往的好,還要求他跟自己籤訂協議,承諾以後他給他養老送終。
在律師的見證下,張栓力跟二哥的兒子籤了「意定監護協議」和「遺贈扶養協議」。二哥的兒子見叔叔存者裡竟然還有15萬存款,堅決不籤。他說自己並不是為了叔叔的財產才答應給他養老的。張栓力一番勸說後他才同意。
大哥一家知道後到處在村裡說老二的壞話,說老二和自己的親弟弟串通好,說弟弟早就確定讓老二家的給自己養老了,還故意耍心眼,分明是沒把自己當自家人。
因為「意定監護人」的選擇,反目成仇的親人不見少數。無論在城鎮還是農村,都不是個案。
留意近幾年的新聞可以知道,選信得過的朋友或者跟自己朝夕相處的保姆作為「意定監護人」,已經不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案例2:
2019年5月份的一條新聞:一位8旬老人章大伯,4次立遺囑,將自己的全部財產贈與照顧自己9年的保姆王阿姨,並與她籤訂了「遺贈扶養協議」。這位章大伯是一名退休教師,在市中心有一套小房子,他有過短暫的婚史,最後無疾而終,一輩子無兒無女。章大伯雖然有兄弟姐妹,但平時幾乎沒有往來。
王姓保姆來到他家裡之後,不僅家居環境一塵不染,他的身體也好了不少。據章大伯自己說,他以前拿120當計程車打的。可知他以前的身體條件多差,自從王姓保姆來了以後,他的飲食也改變了不少,身體也一天比一天硬朗。
章大伯說,小王雖不是我的親女兒,但勝似親女兒。我是自願把我的全部財產贈給她的!
章大伯的案例也不是個案,近幾年,這樣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很多老人選擇與照顧自己的保姆結婚或者把保姆作為自己的「意定監護人」。
無論「意定監護人」選擇子侄外甥還是保姆、朋友,都是他們真實意願的體現,我們都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而不應該因此埋下隔閡,傷了親人間的和氣。
孤寡老人選擇「意定監護人」的先決條件,是誰真正對自己好。這個世界,真心可貴,貴在稀少。
作者有話說:我是西辰,人生不易,心懷溫暖,才能度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