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定監護:自主選擇監護人
小遊表示,自己從始至終照顧老伯,如今所得都是老伯贈予,自己會繼續履行贍養義務,也不會排斥老人親屬前來探望。並出示了除了「意定監護」公證材料外的另一份關鍵材料——「遺贈扶養協議」材料。而老人的親屬對於意定監護的有效性表示質疑,同時對於老人未來能否得到有效照顧表示擔憂。
-
「意定監護」需且行且完善
馬老先生是一位獨居老人,前些年老伴去世,後來兒子也在家中意外猝死。老人隨後讓小遊一家五口住進自己家裡。2017年,老人帶著小遊到上海普陀公證處辦理了「意定監護」,同時決定將自己300萬房產都留給小遊。 所謂意定監護,是指被監護人在具有完全判斷能力時,根據自己的意願預先確定監護人,並與之籤訂委託監護合同,賦予監護人在自己喪失判斷能力時,行使有關自己監護事務的全部或者部分代理權,並對其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利進行照顧和管理的法律制度。本案中,「老人贈房給水果攤主」就是一種確定「意定監護」關係的「委託」行為。
-
上海贈水果攤主300萬房產老人家屬發聲:老人患老年痴呆 意定監護不...
2017年,老人帶著攤主找到了上海市普陀公證處公證員李辰陽,一是做監護公證,二是要把300萬房產送給這位攤主。李辰陽表示:「一個獨居老人家裡沒人說話,能有這樣一個接納他的場所,又能夠獲得天倫之樂,對他心理上是一種安慰。比如他說,『我現在找到人了,我和他沒有親戚關係。』老人尋求一種安定感,他需要一個司法部門幫助他解決他身份缺失的問題。
-
「意定監護」是什麼?有什麼好處?老人將300萬房產留給水果攤主
就像這位老人,他看中了一個人,這個人也願意,他需要通過「意定監護」這種方式,建立和形成他們之間的一種身份關聯,法律上叫形成司法秩序。 「意定監護」有什麼好處? 作為最早一批「意定監護」公證員,李辰陽曾辦理過國內首例意定監護生效案例。
-
「養老床位」搬進家智能監護都有啥 青島獨居養老難這樣破題
前幾日,本報報導的獨居老人家中昏迷「缺席」透析,引起護士警覺多方聯繫救回老人一命的新聞,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在大家紛紛點讚「最美護士」細心救人的同時,獨居老人普遍面臨的養老困境同樣值得探究。86歲老人王興政也是一名獨居老人,同樣因身邊無人而遭遇過險情。
-
八旬老人將300萬房產贈給水果攤主遭親屬質疑,這份意定監護協議還...
來源:中金在線網辦理公證、贈予房產、與無血緣關係的人籤訂意定監護協議……近日,一位上海老人的選擇在網上引發了熱議。什麼是「意定監護」?它適用於哪些人群?該怎樣保護被監護人的權益?昨晚(27日),央視《新聞1+1》欄目聚焦其中涉及的法律問題。
-
解困獨居老人養老難題:「養老床位」搬進家,可實時監測
想去機構養老可惜「一床難求」,選擇居家養老又怕出現意外……長期以來,高齡獨居老人普遍面臨這樣的養老困境。而在朝陽區酒仙橋街道,試點推出的家庭養老床位項目正在嘗試尋找突破口。通過安裝生命體徵監測設備,老人可以在家享受24小時智能監護;無論是代購代繳還是助浴助潔,都能根據個性化需求提供服務;即使疫情期間無法入戶,也有服務人員採用電話問詢等方式進行精神慰藉。
-
從瓊瑤阿姨的《雪花飄落之前》看意定監護
所謂意定監護,通俗地講是指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在自己清醒的時候,選擇一個自己最信任的人,可以是親屬,也可以是親屬外的其他個人或組織,書面指定他(她)作為自己失能後的監護人,照顧自己的生活,處置自己的財產、權利等,意定監護實際上是法律對公民權利實現最大化的支持。一個人希望以什麼方式離開這個世界,生病了救治到什麼程度,需不需要過度醫療,都可以通過意定監護的形式讓其他人幫助自己實現。
-
民法典學習筆記——意定監護的「是是非非」
民法典· 意定監護《民法總則》正式確立成年意定監護制度後,雖然社會新聞中偶爾提及的「意定監護」已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意定監護」仍是一個令人感到陌生和新奇的詞彙。今天我們將通過了解一些「是是」與「非非」以揭開民法典中意定監護的神秘面紗。
-
老人立遺囑將數棟房產贈東莞朋友,去世後親姐妹開始「爭遺產」
為破解陳永暉這樣的在莞港籍老人的現實困境,東部公證處近年積極探索,從《民法總則》找到法律依據和解決路徑——意定監護。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陳永暉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依據相關法律法條,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老人是否自願,想法夠不夠堅定,都要進行綜合考證。」
-
老人立遺囑將數棟房產贈東莞朋友,一段視頻讓爭產的親姐妹沉默了
為破解陳永暉這樣的在莞港籍老人的現實困境,東部公證處近年積極探索,從《民法總則》找到法律依據和解決路徑——意定監護。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陳永暉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依據相關法律法條,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老人是否自願,想法夠不夠堅定,都要進行綜合考證。」
-
《精英律師》戳中「孤寡老人」的養老難題:怎麼選「意定監護人」
「意定監護」,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當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
水錶、電錶成了獨居老人的「守護神」!上海積極推進智慧養老新舉措
日前,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水錶,如果水錶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水錶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戴濤:我們平時有老人一對一聯繫機制,但是後來也發現不可能24小時全天候陪伴,怎麼樣及時掌握動態信息,然後去提供關懷?疫情期間,我們就發現通過安裝門磁可以掌握一些動態的信息,所以我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用這樣的一種方法對老人的動態信息進行掌握。我們就和民政部門一起跟他們商量,是不是可以通過這樣一些現代科技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
誰來照料城市的獨居老人
據統計,2015年末我國空巢和獨居老人已經接近1億人,預計到2020年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隨著年齡增加,獨居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認知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逐漸衰退,如何解決獨居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議題。本文將城市獨居老人定義為:生活在大城市城區、年齡在70周歲及以上、晚上單獨居住的老年人。
-
獨居老人如何實現老有所養
獨居老人如何實現老有所養時間:2020-12-18 14:44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家住上海寶山區的一位八旬老人,通過意定監護的方式,將家中價值300萬元的房產贈予水果攤主的新聞引發關注。據了解,老人因妻子兒子相繼離世,所以一直獨居。
-
獨居青年、空巢老人的終極噩夢:我最害怕的,是死後沒人知道
不久後,在一個律師鄰居的建議下,小遊和老人去到了上海普陀區公證處,籤訂了意定監護。小遊就此成了老人法律意義上的監護人。可能有人會覺得疑惑,意定監護是個啥?一起過日子不就行了,幹嘛非得走個法律程序?別急,先想下這兩個問題:假如老伯需要進行重大醫療手術,誰來籤字?
-
智能水錶,怎樣守護獨居老人?
,尤其是年歲非常大的獨居老人,在家裡如果出現了意外,安全如何保障? 獨居老人 張阿婆:天冷了就出去少了。膝蓋老毛病復發,行動不便,老人就會減少外出。聽力下降,有時也會聽不到電話。和很多獨居老人一樣,這塊新安裝的智能水錶,應該會在關鍵時候發揮作用。 獨居老人 張阿婆:一個人獨居老人嘛,萬一你睡了,睡過去了怎麼辦呢?萬一身體不行了呢?有些事情人家能夠曉得了。
-
老人嘗試養老新模式 這波操作可還行?
養老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那麼如何才能讓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老有所依呢?老最近杭州一老人嘗試養老新模式,與年輕姑娘同居,彼此各取所需,年輕人居有定所,老年人也能有個陪伴,其實這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養老方式。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都非常大,靠養兒防老已經不現實了,我國目前比較普遍的養老方式就是購買養老保險,以及養老院,但是除了這些還能不能開發出新的養老方式呢?最近,一種新型的養老金模式開始流行!杭州的80歲老奶奶領著一位年輕女孩住在一起。這樣一來,獨居的老人有了同伴,年輕人的租房困難就解決了!
-
老人突然昏迷 急需動用名下財產付醫藥費救命 誰能替老人作主?這裡...
龍頭新聞訊(孫紅巖 記者丁燕)"老人突發疾病昏迷,急需動用名下財產付醫藥費搶救生命,誰能替老人作主?" 10月19日,"公證敬老·守護夕陽"公益講座在行大公益服務中心舉辦,公證員針對老年人最為關切的公證問題進行講解。
-
在上海居家養老有多安全?81歲獨居老人忍不住點讚!
同時,平臺對於老人用電安全也會有告警提示。一旦發現用電量過載過荷,系統會自動斷電,從而減少獨居老人由於用電不當引發火災等事故的發生。孤老203人,高齡(80歲以上)獨居老人1311人。這次,他們選擇了10戶試點安裝智能斷路器,均為高齡獨居或是孤老殘疾人員,後續還將視效果進一步推廣。吳迪介紹,長期以來,歐陽路街道開展了送餐到家、老夥伴結對、市民驛站等各類助老為老活動,「也希望科技手段和人性關懷能夠相輔相成,為老人帶來更全面更細緻的看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