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本公眾號,今天要說的是一部蠻神奇的電影,劇情很簡單,就是四個角色因為痛苦而對毒品成癮,最終突破各種下線,在一次次的迷失自我之間,付出了最慘痛的代價。
這個電影裡,成癮的主要是毒品,但實際上,在現實裡生活裡我們每個人都容易成癮。只不過並不是酒癮,菸癮,賭癮、甚至毒癮,才叫上癮。
比如最近有話題性的那個PUA,北大女大學生被男友洗腦,最終自殺。
說實話,這個新聞說洗腦一類的比較容易被女性接受,但到了男性那裡就會覺得,啥?我們男人啥時候這麼厲害了,不舔狗一大堆麼?被騙的也不少,還能給女方洗腦?
其實我覺得這不算什麼洗腦,如果看到這裡,感到憤怒的朋友,請聽我慢慢解析一下。
北大女生的新聞圖就不放了。
我先從電影說起。
《夢之安魂曲》有四個角色,其中傑瑞德·萊託飾演的哈裡是薩拉的兒子,也是瑪麗恩的男朋友,還是同為小毒販的蒂龍的摯友,由哈裡,將這三個人連接到一起。
傑瑞德萊託和女主演詹妮弗·康納利。
其實在電影的最開始,四個人的癮都不是特大,哈裡、蒂龍以及瑪麗恩都是毒癮,而哈裡的母親薩拉則是有點看電視看得入了迷,尤其薩拉這個癮,以現實的角度來講也沒啥大不了,畢竟丈夫死了,兒子也是個混混,回來看自己就是為了拿電視機去賣,自己還要一遍遍地贖回來,看電視成了她唯一的消遣。
兒子推著母親的電視去麥,連電視櫃都推走了.話說這個電影的主題背景樂很神。。。
這個電影叫做《夢之安魂曲》,夢其實指的是夢想,而整個電影的轉折就在於夢想的迸發,哈裡和蒂龍這兩個小毒販子突發奇想,想要買一批高純度的貨,再分銷出去,以此來賺錢,和各自的女朋友過上更優厚的生活。而薩拉則是突然接到了一通電視臺的來電,說她被選中上電影節目,薩拉則在挑選衣服時,發現年老色衰的自己居然已經胖得穿不上了之前的禮服,瑪麗恩則和哈裡一起想要過上更優厚的生活,甚至自己當服裝設計的夢想都能因為分銷毒品而實現,一步步為了自己和哈裡的美夢走上了不歸路。
因為做了一個美夢,經歷了一段最恐怖的噩夢。
但分銷毒品這種事,本來就風險極高,還犯法,自然是坎坷不斷,甚至生活品質因為幾次失敗不升反降,大家相互埋怨,連自己買毒品的錢都不夠了,每個人的痛苦逐步升級,而有毒癮的三個人對於壓力和痛苦的主要排解方式,就是吸更多的毒品,這就成了一個死循環,那為了更多的毒品,也只能什麼都幹了。
分銷現場遭遇衝鋒鎗掃射。。。
電視臺也不再打電話給薩拉,焦慮的薩拉越發陷入了減肥的執著瘋狂當中而不能自拔,而且薩拉採用的減肥方式主要是減肥藥,這是一個極其不健康的減肥方式,咱不知道美國的減肥藥裡有什麼,但我知道的中國的一些減肥藥裡都是咖啡因,咖啡因可以讓人體代謝水分,人體百分之七十是由水組成的,吃完這類減肥藥肯定是會降低體重,但實際上肥肉是根本減不掉的,而且過量攝取咖啡因還能讓人心跳加速啊,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
人會因為接不到電話而發瘋麼?會的,發瘋的原因就是曾經接到過。
但實際上,薩拉在吃減肥藥的過程中,有一種自我催眠的傾向,就是感覺減肥藥不管用了,就加大劑量吃。
說到這裡,我們來帶上現實裡的一些問題分析一下。
比如薩拉為什麼要執著於吃減肥藥?還越吃劑量越大?
實際並不是這個藥能有多大的成癮作用,其中薩拉自己的心理問題佔了很大的比例。
她的痛苦其實來自於孤獨,兒子和丈夫不在身邊,她後來也跟哈裡說了,她感覺自己不被人需要,而電視臺的這通電話正好是對她這種孤獨的緩解。
她一下子覺得自己要上電視了,大家都要關注自己了,自己沒準要成名人了,這突如其來的快樂,一瞬間植入了她的內心,讓她長久以來的鬱鬱寡歡瞬間煙消雲散。
但我在很多文章裡講過,快樂這個東西相比於痛苦來說,太短暫了,任何東西帶給你的快樂都只有非常短暫的效果,比如你吃了一頓大餐,吃完之後,你能快樂有10分鐘嗎?怕是吃完一分鐘就這頓飯帶來的快樂效果就降低了百分之80吧。
而痛苦通常是常在的,比如薩拉的孤獨感,那薩拉就會想要靠近那種快樂感,用儘自己的辦法,可自己又不是電視臺的人,也不認識相關的朋友,不可能去催電視臺的人讓自己趕緊上節目,最後她在生活中發現的自己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在上電視節目之前儘量改善自己的形象,也就是減肥!
這件紅色禮服穿不上是她想要減肥的原因,而想要穿上紅色禮服,是希望自己能靠近快樂。
減肥就成了她想要抓住的救命稻草,因為她只要持續減肥,她就會覺得自己離上電視節目這份快樂越來越近!
這就和現實生活裡有些單純的男女比較像了。
比如戀愛當中,男生發現對女生5分好,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應,那就對她10分好,甚至15分好,一次次增加自己的付出,卻發現對方的情感也沒有升溫,反倒自己成了舔狗。
這就是一個比較血淋淋的道理,愛情永遠比拼的不是誰情濃意真,情換不來情,愛換不來愛,魅力才是決定愛情遊戲的勝負關鍵。
說回最開始那個北大女生自殺的問題上,可愛情的世界很逗,如果你是一個專情的人,那整個世界裡,其實就只有兩個存在,一個是自己,一個是對方。
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勞動日》這個電影的文章,就講的是愛情其實更像一場綁架案。
你在愛情中得到的痛苦都來自於對方,可能緩解你痛苦的方法,也只有對方可以提供,那滿足對方的要求和所有想法,就成了你在想要緩解痛苦的過程中,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就和薩拉的母親一樣,如果自己做的沒有效果,那就加倍來!
女方為兩人共同的夢想最終付出了肉體。
心靈也會逐漸陷入了一種對對方更加依賴的境地,畢竟愛情的世界裡,就只有對方可以緩解你的痛苦,你為了避免心靈的痛苦,去滿足對方的要求,這個過程會讓你的大腦認知上,覺得自己對對方的愛越來越深,畢竟不深的話,你又怎麼說服自己去付出那些本不應該付出的,本應該堅持的自我呢?
實際上北大這個女生的症狀很多人都有,只不過可能沒有像北大這個女生這麼不走運,居然遇到了一個喜歡在精神上用話語虐待別人的人渣,大多數有這類症狀的人,都不可避免的會陷入自卑,魅力其實在那一刻也會降到最低,實際對方只會更加不喜歡你。
但這個世間在很多的時候,確實有太多的困苦,當我們看到那一絲的光明時,就想要撲上去緊緊地抓住,卻不知道,光根本無法攥在手心裡。
最後說一句,如果失去了這道光,去尋找下一道比較好,一是會發光的恆星又不是只有一顆(雖然太陽系只有太陽一顆),二是如果光要離你而去,又有誰能追得上光速呢?
為什麼夜晚會更加不安?因為在黑暗中,人們更需要一道光。
今天就說到這兒吧。
最後給自己做個宣傳,本人新書懸疑小說《熔爐》已經在「噹噹」上線可以購買了http://mrw.so/5qvyZ1。
淘寶也可以搜到,現在各大書店也在陸續鋪貨中,北京的幾大書店都已經有了。
跪求大家支持一下!
大家平時只看我的影評,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寫小說和劇本才是我的主業。這本略帶科幻要素的懸疑小說講述的也是我影評中最擅長解析的,人性與人心在社會中的變化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