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社會殘酷真相的高分紀錄片《出·路》

2020-11-17 騰訊網

編者按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句袁枚的小詩在2018年的《經典詠流傳》中,被鄉村支教教師梁俊和烏蒙山的孩子所演唱,觀眾聽後不禁為之落淚。不小看自己,不被眼前艱難生活束縛,這是他們的故事帶給我們的心靈觸動。

歌曲《苔》

然而,能成為牡丹開的畢竟是少數。還有不到兩個月,就是新一輪高考了。高考是改變命運的開始,同樣也是思考人生出路的開始。

2009年到2015年,導演鄭瓊用6年的時間完成了獨立紀錄片《出·路》,記錄了三個不同家庭背景孩子的人生軌跡。

能看《出·路》也是源於師兄的文字。因為片名的原因,第一次看錯了版本,那版太黑暗、太壓抑、太悲觀了,引起我價值觀的極度不適。再看鄭瓊版的《出·路》,我依然相信看完,會有人發出「人與人之間距離真大」的感慨,也會有人唏噓,甚至還有些悲觀,但我之所以推薦是因為我還相信:我們大部分人能從故事的三個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並引發思考。何況這是個「呈現卻不批評」的獨立紀錄片

下面就將師兄的文字分享與你,希望每個人都能獨立思考地去看文字,去看紀錄片。最後想說:別人的人生終究不是你的,只有你體會的人生才屬於你的。然後,思考自己的選擇,珍視自己的選擇,人生充滿未知。

《出路》觀後感

作者:玻璃繡球

紀錄片《出·路》預告片

袁晗寒、徐佳、馬百娟,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馬百娟,最認同的是徐佳。

馬百娟,一個在寧夏中衛市村裡的女孩,6年時間讓她從一個擁有燦爛笑容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對生活無助早早嫁給表哥的女人。貧窮的環境迫使她早早輟學,在父親的觀念裡女孩子不要讀什麼書,只要認識幾個字就行,所在的學校也只有一位老師和幾個同學。這讓我想起了樊明武院士講他當初下鄉勞動的時候,當地的村民甚至不知道孩子幾歲了,只知道誰比誰大。

其實如果馬百娟小時候的眼神如其他小夥伴那樣的話,給我的觸動肯定沒有這麼深。現實把一朵本來可以鮮豔開放的花朵斷了生機,他們把花朵鮮嫩的枝葉減掉,給她以沒有營養的土壤。

曾經的馬百娟雖然每天只能吃麵餅泡著熱水,但那時勁頭十足地翻課本,高高興興地背著剛買的3.2的作業本走在路上,還有她望著大山畫畫,念自己作文想去北京上大學。而如今,她雖然比小時候胖,住在家裡略微改善後的房子裡,但是她的命運已經如同她的小夥伴一樣,早早結婚。

她也想補貼家用,去了縣城裡漫無目的的找工作,但是年齡還小、沒有經驗讓她灰溜溜地回去了。在乾涸的河流橋上,她獨自坐著。想想未來她的後代跳出農村的概率有多小,一代代繼承著勞動,她們翻越山溝,如同螞蟻一樣搬運著幾乎沒有價值的柴草。

另外一個人物是高考復讀三年的徐佳,6年,是他改變命運的6年,從一個高三復讀生到一名企業的員工,相比較他的弟弟在平安保險電話推銷,他讀了不錯的大學,畢業後結婚也算是了了父母的心願。

馬百娟的父親和徐佳的母親是兩類人。徐佳如果沒有母親的堅持,家裡3年供著高考,命運很危險,加上他自身也篤定堅持上大學,這都是很關鍵的因素。回想自己的四年大學,要說真的學到什麼東西了嗎?好像沒有,但是又好像有,要不然為什麼大學畢業就值錢了呢?主人公徐佳也一樣,和同學一樣學習,找工作,這是一種人生躍遷的必要途徑。

最後我要談談第三個主人公,出身北京的袁晗寒,北京的中產家庭,同樣是輟學,但是她想的是如何打發掉時光,學畫畫、開咖啡館、出國,從花銷上和遠在村裡的馬百娟相比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

在異國丟錢包也就是風輕雲淡的一說,理想是走遍世界,這倒是被《算命》中的唐小雁給實現了,走南闖北跑遍了全中國。她還是想做一些事情的,比如對待在德國感到枯燥,反而想在中國做一些別人沒做的事情。

導演也說自己無意批判什麼,三個孩子的命運。馬百娟從出生後甚至沒有自己的選擇,而我們當代大多數人都是像徐佳一樣,選擇去接受這種不公平,覺醒者,去選擇一條向上奮鬥的道路。學校老師的師德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對待這麼多從農村出來的年輕人,他們更需要全方位的吸取營養,需要知識大補。徐佳的命運是通過高考,這就是另外一部紀錄片《高考》,不要笑成千上萬個操著方言背誦課文的馬百娟,只要努力終有一天從大山中走出來。

|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央視最「扎心」紀錄片,揭露人生殘酷真相:讀書苦,路卻最好走
    央視最「扎心」紀錄片——《高考》,揭露人生殘酷的真相曾經央視拍過一部真實的紀錄片,就叫《高考》,這部紀錄片,真實地記錄下考生的掙扎,家長的焦慮,老師的急迫,以及諸多因為高考而改變命運的家庭。這是央視曾耗時一年拍攝完成的高考紀錄片。
  • 真相很殘酷,揭露真相的過程才殘酷!
    他戳中了社會的痛點!在我看它與《人民的名義》一般敢於揭露事情的本質!於此不同的是《人民的名義》中侯亮平有背景有靠山,在遇到誣陷時,就有人來救。就這樣侯亮平揭露真相的過程也是千難萬險!而《沉默的真相》中在揭露真相的只是些平凡的普通的人侯貴平是第一個發現真相的,但是他去舉報後不僅被殺害,還被誣陷!搞得自己家破人亡!江陽,朱 偉,陳明章,為調查侯亮平的是死因,不斷被迫害,妻離子散,鋃鐺入獄,甚至最後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 紀錄片《出路》揭露殘酷真相:「讀書騙局」是怎樣拖垮窮人的?
    最近這幾年來,大家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寒門依然可以出貴子,可是機率卻在不斷下降,那些家庭條件優渥的人,反而更容易考進高校。可是,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或許,大家看了這部紀錄片,就能找到答案了。這部紀錄片的名字叫《出路》,豆瓣評分達到了8.8,有一半的網友給出了五星。圍繞著野雞大學老師王振祥,貧苦家庭高考生王盼,大學畢業生萬超三位主角講述了中國的教育問題,中國貧困年輕人的出路在哪裡?整部紀錄片揭露了中國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口號。看完讓人讓人憤怒、壓抑,可是又讓人很贊同。
  • 紀錄片 | 《崇高之上》揭露宇宙真相
    道無止盡|道在合一當揭秘紀錄片《崇高之上》是關於這個星球的真相,關乎每一個地球居民的未來
  • 內地導演紀錄片海外獲獎 揭露亂港真相
    原標題:內地導演紀錄片海外獲獎,揭露亂港真相(觀察者網 訊)當地時間20日,內地紀錄片導演金華青拍攝的涉港紀錄片《香港,請再次閃耀》(Hong Kong, Please Shining Again)獲得希臘耶拉派特拉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外語短片獎,並受到電影節組委會的高度評價。
  • BBC高分紀錄片揭露社會真相:你刷爆信用卡,是因為'他們'
    不如說,是現今社會消費主義的陷阱,正在一步步改變著整個社會,讓其更適合資本家的生存。和我們父母那一代生活的環境相比,這個世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在BBC的高分紀錄片《無節制消費的元兇》中,他們詳細地探討了……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消費主義橫行、人們的消費欲無節制地膨脹?
  • 日本BBC紀錄片揭開殘酷真相:我們的孩子終將平凡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裡的這句名言,揭露了殘酷的生活真相。但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不願就這樣繳械投降,不甘心、不服輸,是我們骨子裡最後的倔強,於是我們把目光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家裡是開飯店的,平常很容易見到鍋,廚師師傅就給孩子玩,這一玩就玩出了「高超的技能」,而且他的動作連店裡的師傅都不會。小小年紀就有如此「精煉」的技能,讓人嘖嘖稱奇。可網上有一種聲音,認為孩子長期沉迷於此沒有未來。
  • 我們想為這部叫《出·路》的紀錄片尋找出路
    今天,大象要非常認真地向大家推薦一部紀錄片,它的名字,便叫《出·路》。很多微博大V為視頻冠上了「一部紀錄片揭露殘酷真相: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沒出路」這樣扎心的標題,收穫了如潮的評論。    以上這些,說的正是《出·路》這部紀錄片。有人稱《出·路》為中國版的《人生七年》。導演用了六年時間,跟拍了3個來自不同階層孩子3段迥異的人生。
  • 《沉默的真相》殘酷的正義
    有藝術的加工,有現實的寫照,還有理想的折射,但揭開這些,我看到更多的卻是掩蓋在殘酷的正義之下的血淋淋的現實。這個故事的真相其實非常簡單,我在看到第三集卡恩集團出現的時候,基本上已經猜到故事的脈絡是什麼,也基本猜到了故事就是圍繞著曾經的舊案引發的新案,而故事裡的罪惡主角非卡恩集團莫屬,故事開始地鐵爆炸案裡的死者十有八九是自殺,就是起到導火索的作用,要把塵封的舊案蓋子全部掀翻,揭露曾經的罪惡。
  • 【震撼】日本女歷史老師向學生揭露大屠殺兇殘真相!
    她自覺有義務讓日本的下一代的孩子們知道歷史真相,不要活在狹隘的民族情緒中。她收集、整理、出版了很多屠殺受害者和當年參與屠殺的老兵們的回憶、影像等等,頂著日本各界勢力的高壓,艱難的向社會發聲。
  • 9.1高分紀錄片《高考》真實記錄那段殘酷的高考歲月
    9.1高分紀錄片《高考》真實記錄那段殘酷的高考歲月。安徽大別山一個小鎮毛坦廠中學,一個高考復讀學校反映出了中國高考眾生相。高考的話題是如此的承重和複雜,它承載了太多人的心血和希望。那些無奈的、苦苦掙扎的孩子和家長們!
  • 紀錄片揭露美國新冠抗疫真相:謊言、傲慢、甩鍋!
    近日,美國上映了一部名為《完全控制》(TotallyUnder Control)的紀錄片,由奧斯卡獎得主亞歷克斯·吉布尼(AlexGibney)和另外兩名導演共同執導,深入揭露了美國白宮抗疫的亂象。>這部時長123分鐘的紀錄片是在過去的五個月中秘密製作的。三名導演為了揭開真相,採訪了多名科學家、醫學專家和政府內部官員。
  • 紀錄片《幼兒園》:何其無辜,又何其殘酷
    用導演張以慶先生自己的話來說,「本來想用幼兒園的單純來對比我們今天社會的一些問題,後來發現它跟成人社會是完全重合的,它不用折射,它就是!」簡直振聾發聵。  是非交織,明暗對比,觀眾很容易地從中發現童真背後的社會流弊。不禁聯想起《檀香刑》中趙小甲一角,這個傻漢稚子的單純目光如同「照妖鏡」反射出清末大廈將傾之時人比禽獸的鬼魅亂象。
  • 印度「第三電影」:帕特瓦丹的鏡頭中,真實而殘酷的社會現實
    不管怎樣,印度國內逐漸加劇的宗教族群衝突和社會階層矛盾都是難以被長久掩蓋的。揭露這些問題的文化戰場曾經是印度劇情電影,早至20世紀20年代印度電影就嚴肅批判童婚、種姓壓迫等社會暗面。而近年來隨著莫迪政府大搞寶萊塢政治(Bollytics),利用電影人為印人黨站臺,印度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印地語-烏爾都語電影界不僅隱藏起了諷刺政府、揭露不公和批判種姓主義的利刃,甚至開始為總理拍攝傳記、配合宣傳。
  • 《明天有多遠》揭露殘酷現實 是什麼誘使人如此墮落
    《明天有多遠》揭露殘酷現實 是什麼誘使人如此墮落《明天有多遠》揭露殘酷現實 是什麼誘使人如此墮落《明天有多遠》揭露殘酷現實 是什麼誘使人如此墮落誘惑近在咫尺,生命毀於一旦影片《明天有多遠》以當下社會的三口之家為背景,講述女主人翁於蘭本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然而在她一次玩樂時
  • 豆瓣9.2分,韓國社會寫實紀錄片《共犯者們》
    而讓這一切浮出水面的人,是南韓SBS娛樂部記者,姜景潤。老生常談的一句話。大部分人知道韓國有《熔爐》這樣改變國家的電影,卻不知韓國更有改變國家的記者。通過《共犯者們》這部紀錄片,看看南韓媒體到底有多剛!在藝術創作上並未有創新的《共犯者們》是憑什麼獲得豆瓣9.4的高分?
  • 紀錄片《二十二》:真相面前分辨良知正義
    原標題:真相面前分辨良知正義(鐘聲)   用影像記錄歷史,走進影院拾起沉痛記憶,絕不是為了渲染悲情,更不是為了宣揚仇恨,而是因為唯有從殘酷的戰爭中吸取教訓,才能構築起捍衛持久和平的精神大壩   近日,一部聚焦中國倖存「慰安婦」生活現狀的紀錄片《二十二》在上映6天後,成為國內第一部票房過億的紀錄片。
  • 一部紀錄片揭露人生的殘酷:父母無論有無文化,眼界真的很重要
    如果不是紀錄片《出·路》,這三個孩子的人生永遠不會發生交集。鄭瓊導演跟拍了他們3個6年,忠實地記錄了他們的成長曆程和重要的人生選擇。一部紀錄片揭露人生的殘酷:父母無論有無文化,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個女孩叫馬百娟,2009年,11歲的馬百娟在甘肅白銀市會寧縣野鵲溝小學讀二年級。學校裡只有一位校長和一名老師,分別教一、二年級。學校裡只有五個學生,馬百娟是年齡最大的。
  • 這部深刻揭露肉類工業真相的紀錄片,強調了肉類是如何汙染地球的
    這部名為「 Hogwood: A Modern Horror Story」《霍格伍德:一個現代恐怖故事》動保紀錄片,由著名純素明星傑羅姆·弗林(Jerome Flynn)進行解說,託尼·沃德爾執導,探索了工廠化農場背後的陰暗,揭露了政府機構和企業的疏忽和不作為。
  • 經典電影紀錄片 | BBC高分紀錄片《獵捕》 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雄渾與壯美!
    小編今天分享的是BBC高分紀錄片: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雄渾與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