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眼見也不一定為真,現在的PS技術那麼先進了,隨便製造幾個未知生物然後P到一張老照片上有什麼難度麼?麒麟這種動物歷來只存在於中國的傳說之中,就像龍一樣,是不可能真實存在的。
麒麟是中國古代傳統瑞獸,傳說有麒麟出現的地方,必有祥瑞。麒麟的性情溫和,是我國古代四大神獸之一,其壽命可達2000年,有時人們也用麒麟才子這樣的成語用來比喻才能傑出、德才兼備之人。麒麟的地位並不低,應該說,它的地位和龍鳳相當,在古書《淮南子》中,麒麟被描述成是應龍的孫輩。
為什麼古人相信麒麟的存在呢?傳說是因為孔子見過麒麟,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從來都是謹言慎行,但是在他修訂的《春秋》一書之中,他卻記載了有關麒麟的事情,在書中他寫到:「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也就是說春秋末期魯國西境大野澤地,人們捕獲了一頭即將死去的麒麟,孔子得知此事之後還專門前往查看,並且還將此事寫進了《春秋》裡面,所以這就成了孔子見過麒麟的證據。人們相信孔子是不會說謊的,所以人們就堅信歷史上真的存在麒麟。
麒麟麒麟,雄者為麒,雌者為麟。其實仔細觀察麒麟,會發現它的外貌特徵融合了多種生物,正所謂頭似龍,身似麋鹿,尾似牛,蹄似馬。所以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麒麟不過是古人融合了多種生物的特徵捏造出來的神獸,就像龍一樣,本身並不存在的,只是在中國古代,麒麟自有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在中國傳統民俗中,將麒麟形狀的飾物或者擺件放在家中有祈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的一些書籍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麒麟的身影,比如說明朝成化二年江蘇的一個農民家中的牛就變下了一頭麒麟,渾身布滿了黑色的鱗片,但是老百姓以為是妖怪,所以就把它打死了,類似的故事也不勝枚舉。
其實在古代,古人也只是聽說過麒麟,並沒有誰真的見過麒麟,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回國的時候帶回了一隻長頸鹿,明成祖朱棣遂說這是鄭和從西洋帶回來的麒麟,但是老百姓就算是沒見過麒麟也知道傳說中的麒麟跟這個大相逕庭,但是朱棣一口咬定這就是麒麟,因為他知道麒麟的到來意味著祥瑞,而如果老百姓知道在他的統治期內出現了這種祥獸,必定會對他篡位而來的皇位更加臣服,如果朱棣不是一代明君的話,那麼他的這種做法恐怕能跟趙高指鹿為馬相提並論了。可見,麒麟實際上應該是不存在的,現代人認為,麒麟的原型可能是麝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