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郭歌
晶瑩剔透的東周玉環、精美華麗的西漢玉璧、栩栩如生的唐三彩胡人牽引俑……10月10日,洛陽考古博物館正式開館,將洛陽曆年考古成果展示在人們面前,撥開千年塵沙,見證洛水滋養的厚重文化。
洛陽考古博物館是我國首個遺址型考古博物館,位於隋唐洛陽城遺址南城牆西段,展陳面積約3000平方米,目前館內共展出的269件精品文物皆從洛陽出土,所屬年代從史前延續至明清,每個朝代和時期均有涉及,其中一半以上文物是在洛首次展出。
記者從洛陽市文物局獲悉,洛陽考古博物館是一座面向社會公眾展示河洛文化和洛陽曆年考古成果的綜合性場館,秉承發掘、保護、展示、研究的初心,持續展示洛陽最新考古成果,開展考古體驗、研學活動,打造洛陽新的文化高地和考古文化交流窗口。
洛陽考古博物館還設置了考古體驗區的「考古秘境」,目前已開放「史前水母」「霓裳羽衣」「牡丹燈會」等主題區域。在該館下沉式遺址展示區,可以看到洛陽多個朝代遺留的城牆遺蹟。「日後還會推出到考古現場參觀等體驗活動,讓廣大群眾更直觀地了解考古知識,培養考古興趣。」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保管信息中心副主任侯秀敏說。
開館儀式現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表示,考古博物館在國內屬於首創,期待藉助這一博物館,更加靈活、全面地呈現考古發掘成果,也讓廣大群眾更直觀地感受、了解考古成果。
「將以考古博物館為契機,在做好田野發掘、文物保護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考古成果的陳列和展示,讓考古真正的走向大眾,讓考古『活起來』。」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說。
目前,洛陽已建成開放博物館85座,形成了主體多元、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館體系,「東方博物館之都」初具規模。今年年底前,洛陽市將實現九縣(市)博物館全覆蓋,博物館總量將達到100座。(圖/劉奇 張夢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