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揭曉!附歷屆全名單

2021-01-09 指尖宿州

3月29日,為期兩天的「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北京結束。經過20個入圍項目匯報人以項目時代早晚為序進行的各20分鐘終評展示和評委、學者提問,評委會經過評議和投票,產生出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考古學是用實物研究人類古代歷史的專門學科,實物資料的獲得又是通過考古發掘和考古調查獲得的。特別是現代考古學進入中國以後,通過科學發掘可以明確考古資料獲得的文化時代和確切地點,再通過考古人員的專業分類和統計,進而形成便於進行下一步研究的基礎資料。從這個意義上說,考古發掘是考古學發展的基礎。因此,每年一度的考古新發現總能吸引諸多的關注,「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也逐漸享有了「考古界奧斯卡」的美譽。

2018年度入圍項目在考古學方法、理念、課題意識、多學科合作意識以及文物保護意識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現,考古工作者為完成相應的考古科研任務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和汗水,進行了細緻認真紮實的工作。就成果價值而言,諸多項目考古發掘成果填補了考古學空白,對於解決重大歷史問題甚至於重大理論問題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主辦,每年從數百項考古發掘項目中遴選出十項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項目。自1990年開始評選以來,該活動已經持續進行30年,豐碩的考古成果,廣博深厚的文化影響力,將學界、媒體和全社會目光一次次聚焦於此,共同鑄造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一優秀的文化品牌。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宣傳片

2018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宣布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

2. 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3. 陝西延安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

4. 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

5. 山西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

6. 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

7. 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

8. 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

9. 重慶合川釣魚城範家堰南宋衙署遺址

10. 遼寧莊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按年代早晚排序)

1

華南萬年前的生活圖卷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

發掘單位: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項目負責人:劉鎖強

專家點評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連續的地層與文化序列,揭示出環境變遷與文化演進的耦合關係,為華南乃至東南亞舊-新石器過渡階段的學術研究提供了一把重要的標尺;墓葬與人骨的發現對舊石器時代晚期原始宗教信仰、社會複雜程度、區域現代人群體質演化及擴散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價值;豐富的文化遺存為研究華南該階段原始聚落形態、早期陶器的出現與傳播、現代人行為的特點與多樣性、區域史前文化間的關係等提供了珍貴的材料,為破譯舊大陸東部現代人出現與擴散、東亞與東南亞史前文化交流、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過程中生計模式的轉變等前沿課題提供了新的契機。

▲青塘遺址地貌

▲黃門巖2號洞地點發掘區

▲墓葬遺蹟與人骨化石

▲遺蹟出土現場(石器、骨器、蚌器、陶器)

▲打制石器

2

長江中遊的文明曙光

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項目負責人:彭小軍

專家點評

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的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築、祭祀遺存等重要遺蹟,從聚落形態的角度豐富了屈家嶺文化與社會的內涵。王家塝墓地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嶺文化墓地,填補了長江中遊地區史前大型墓葬的發現比較缺乏的空白,完備而獨特的墓地結構與墓葬形制改寫了學術界關於屈家嶺文化墓葬禮儀的認知。這些發現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後中國史前社會動蕩整合的廣闊背景下,屈家嶺文化在長江中遊地區文明化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新的考古發現也為中華文明形成過程研究提供了更為全面的信息。

▲城河遺址鳥瞰圖及王家塝位置(南-北)

▲M112出土葬具及部分隨葬品

▲M119-1、2出土獨木棺

▲M4出土器物照

▲M224出土器物組合

3

黃土高原的史前宮殿

陝西延安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

發掘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

項目負責人:馬明志

專家點評

蘆山峁遺址是繼神木石峁遺址之後的又一重大考古發現,為認識龍山時代晉陝高原人群流動、社會變遷、中原與北方區域互動,乃至探索中國史前社會複雜化、文明起源和「早期國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資料。遺址核心區的多座人工臺城及其構建的規整院落,似可視為中國最早宮殿或宗廟建築的雛形,對於研究中國聚落、都邑形態演變和早期禮制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筒瓦和槽型板瓦的發現,將中國使用瓦的時間提前至廟底溝二期文化晚期。大量玉器的發現進一步證明其與周邊地區普遍流行以玉為禮的現象,背後可能隱藏著精神思想層面上的價值認同。

▲蘆山峁遺址核心區地貌

▲ 蘆山峁遺址大營盤梁臺地上的三座院落俯視

▲ 營盤梁院落北門外祭祀坑出土大玉刀

▲ 山坡上的普通房址及其居址葬現象(由西向東)

▲ 出土筒瓦

4

最早的一縷煤火

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

發掘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國人民大學

項目負責人:阮秋榮

專家點評

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發現了規模宏大、布局複雜的大型聚落遺址,是伊犁河流域青銅時代晚期的中心聚落之一,為建立伊犁河流域的史前考古學文化序列提供了極為寶貴的資料,也為西天山地區人群的生業方式從畜牧經濟向遊牧經濟轉變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對整個歐亞草原地區此類研究具有重要學術意義。發現了豐富的銅、鐵冶煉相關的遺蹟遺物,是新疆史前唯一一處有明確冶金證據鏈的遺址,對中國新疆及至中亞史前冶金考古具有重要研究意義和價值。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使用燃煤證據的重大發現,將人類對燃煤的使用歷史上推千餘年,為中國古代科技史研究增添了重要的科學資料。出土的動植物遺存也為揭示生業方式的轉變和早期農作物的東西交流提供了新視角。

▲大型房址F2(西-東)

▲墓葬M75

▲F27內炭化黍種子

▲煤塊

▲陶範、銅刀、石杵等

5

揭開神秘方國的面紗

山西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

發掘單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項目負責人:馬昇

專家點評

山西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是一處擁有帶墓道大墓的大型晚商墓地,對於研究商代墓葬的形制結構、葬俗、墓道功能與等級關係提供了極好的資料。該墓地應為晚商高等級方國貴族墓地,從青銅器中兩種族氏銘文的差異性來看,該墓地應為「匿」族墓地。該墓地的發現與發掘是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不僅為「匿」族青銅器找到了歸屬,也填補了晉南地區晚商遺存的空白。

墓地的大墓形制、青銅器組合和器型紋飾風格等表現了商文明演進過程的同一性與複雜性,加上該墓地所處的特殊位置,對於認識晚商文化的區域類型、商王朝西部勢力範圍的變遷、中央對地方管控方式和國家政治地理結構等課題具有重要意義。

▲M1出土器物照(由西向東)

▲ M1出土觚、爵

▲ M1出土酒器、水器

▲ M1出土食器

▲ 族氏銘文

6

芮國都城終得確定

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

發掘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渭南市博物館

澄城縣文體廣電局

項目負責人:種建榮

專家點評

從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所發現的居址和墓葬特點來看,可以確定這裡是一處芮國後期的都城遺址及墓地。芮國,這個歷史上與周王室同姓的諸侯國的最後政治中心,經劉家窪遺址的考古發掘最終得以確認。這一發現填補了芮國後期歷史的空白,也提供了周王室大臣採邑(地)向東周諸侯國發展演變的典型案例。不同文化傳統、族系背景的居民共同使用同一墓地的現象,揭示了芮國後期民族、文化融合的真實圖景,呈現出地緣國家的基本特徵,是研究周代社會組織、人群結構的重要材料。大墓出土的樂器組合,為我國音樂考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出土的三欄木床遺存將我國使用床榻的歷史提前到春秋早期。

▲ 劉家窪墓地發掘現場

▲ 大墓M1出土編鐘石磬

▲ 大墓M2隨葬銅鼎

▲ 大墓出土甬鍾

▲ 芮公銅鼎

7

鑑真從這裡東渡

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

發掘單位:南京博物院

蘇州市考古研究所

張家港博物館

項目負責人:周潤墾

專家點評

考古工作者歷經十多年,揭示了唐宋河道,發現了河道內大量的磚瓦瓷片堆積和棧橋遺蹟,提出了黃泗浦河為唐宋時期江南地區入江的主幹水道之一,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曾為繁華的港口,在江南地區有著重要歷史地位的新認識。黃泗浦遺址發現了唐宋時期的寺院,發掘者認為可能與鑑真和尚第六次東渡的地點有關,是較為重要的新認識。這是目前長江下遊港口型遺址的重要發現。為中外文化交流、海陸交通路線及海岸線變遷等諸多課題的研究提供了新資料。

▲唐代大型院落(北-南)

▲宋代河道河底及西岸清理情況(T22及擴方,東-西)

▲宋代河道底部的石構件(T22及擴方,東-西)

▲宋代河道底部石欄杆上的石獅

▲明代橋墩內填的大量宋代銘文磚(南-北)

8

金代皇帝的駐蹕之所

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

發掘單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崇禮區文廣新局

項目負責人:黃信

專家點評

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遺址是目前唯一經考古發掘的金代行宮遺址,是金代考古的重要發現之一。這是迄今發掘面積最大、僅次於金代都城的高等級重要城址。根據考古新發現並結合歷史文獻,推定此遺址很可能是金章宗夏捺缽的泰和宮。其雙重城垣選址理念,主體建築呈中軸線分布、前朝後寢的布局等對金代捺缽制度、行宮選址與營建研究具有重要學術意義。編號「七尺五」「四尺五」 「三尺」的鴟吻分別對應城內不同等級建築,與《營造法式》記載完全吻合,是金代官式建築研究的重要資料。「尚食局」款定瓷、仿汝窯青瓷、雁北地區化妝白瓷等組合的確認,極大地推進了金代宮廷用瓷製度的研究。

▲南門地點勘探發掘平面圖

▲南區9號建築基址發掘與解剖

▲北區一、二、三號院落平面圖

▲泥質灰陶龍形脊飾

▲尚食局款

9

折鞭之地 固若金湯

重慶合川釣魚城範家堰南宋衙署遺址

發掘單位: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

項目負責人:袁東山

專家點評

重慶合川釣魚城範家堰遺址是目前國內罕見的經過大規模考古發掘、保存完整的宋代衙署遺址。結合歷史文獻推斷,該遺址應為1243年南宋四川制置使餘玠修築釣魚城時所徙的合州州治。範家堰遺址是釣魚城的政治軍事中心,符合中國傳統衙署建築規制,同時又具有鮮明的山地城池特色,豐富了宋元時期城市考古的資料。這為研究我國宋代城市與衙署建築、古代園林及宋蒙(元)戰爭史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遺存。遺址出土的鐵雷是世界中古史火器與冷兵器並用時代開創階段的重要見證。

▲遺址全景及周邊環境

▲衙署辦公區圍牆、中軸線建築群及附屬建築

▲府門

▲後堂與水池

▲衙署園林區

10

忠魂歸碧海 鐵血見丹心

遼寧莊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

水下考古調查

調查單位: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項目負責人:周春水 馮雷

專家點評

「經遠艦」是繼「致遠艦」之後,我國水下考古工作獲得的又一重大成果。首次發現了北洋海軍的艦銘牌,並首次明確了其材質、工藝及安裝方法。甲午海戰是木質風帆戰艦被蒸汽機裝甲戰艦取代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經遠艦」是德國設計製造的裝甲巡洋艦最早實例之一。它的發現為研究中國近代史、海軍發展史和世界海戰史等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同時,該項目提供了濁水海洋環境裡綜合運用多種技術開展水下考古的成功案例,為以後大型沉艦遺址的調查、清理與展示工作提供了借鑑。

▲「經」「逺」字銘牌

▲「經逺」木籤牌

▲玻璃保存完好的艙室舷窗

▲殘存的鐵甲堡艦體外殼

▲各種小口徑武器彈藥

1990—2017

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01

1990

199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湖北鄖縣人頭骨化石

2、山東城子崖龍山與嶽石文化遺址

3、河南殷墟郭家莊160號墓

4、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周代虢季墓

5、山東後李春秋車馬坑和淄河店2號戰國大墓

6、陝西漢景帝陽陵從葬坑及其彩繪陶俑

7、陝西漢長安城陶俑官窯窯址

8、河南隋唐洛陽城應天門東闕遺址

9、寧夏宏佛塔天宮西夏文物

10、北京金中都水關遺址

02

1991

199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山東鄒平丁公龍山文化城址

2、浙江餘杭匯觀山良渚文化祭壇和大墓遺址

3、西藏拉薩曲貢遺址

4、河南殷墟花園莊商代甲骨窖藏

5、河北定州商代方國貴族墓葬

6、江西瑞昌銅嶺商周銅礦礦冶遺址

7、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西周虢仲墓

8、甘肅敦煌漢懸泉置遺址

9、河南永城芒碭山漢梁孝王王后墓

10、黑龍江渤海國王陵區大型石室壁畫墓

03

1992

199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湖北雞公山遺址

2、內蒙古興隆窪原始聚落遺址

3、湖南澧縣城頭山屈家嶺文化古城址

4、江蘇趙陵山良渚文化遺址

5、山西晉侯墓地的發現與研究

6、河南丹江口水庫楚國貴族墓

7、安徽天長三角圩漢墓群

8、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

9、內蒙古遼代耶律羽之墓

10、河南洛陽北宋衙署庭園遺址

04

1993

199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貴州盤縣大洞遺址

2、江蘇高郵龍虯莊遺址

3、浙江餘杭莫角山良渚遺址大型建築基址

4、山西大同晉侯邦父及夫人墓

5、湖南長沙國王后「漁陽」墓

6、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第三窟遺址

7、江蘇揚州唐城遺址

8、江西豐城洪州窯窯址

9、河北宣化下八裡遼代壁畫墓群

10、遼寧綏中元代沉船水下考古調查

05

1994

199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三峽工程淹沒區考古調查

2、江蘇南京市江寧縣湯山舊石器時代遺址

3、河南鄧州市白莊村八裡崗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4、安徽蒙城縣畢集村尉遲寺新石器時代聚落遺

5、河南輝縣孟莊遺址

6、山東滕州前掌大商周貴族墓地

7、河南永城漢梁孝王寢園

8、西安隋灞橋遺址

9、陝西麟遊隋仁壽宮·唐九成宮37號殿址

10、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東沙布日臺鄉寶山遼貴族墓

06

1995

199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江西萬年縣大源鄉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

2、湖南省道縣壽雁鎮玉蟾洞遺址

3、河南鄭州市北郊西山仰韶文化城遺址

4、鄭州西北石佛鄉小雙橋商代遺址

5、山東長清縣仙人臺國貴族墓地

6、廣州中山四路南越國宮署遺址

7、江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

8、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

9、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渤海國遺址

10、杭州市中山南路南宋太廟遺址

07

1996

199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重慶豐都煙墩堡遺址

2、洛陽妯娌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3、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

4、平頂山應國墓地

5、四川南宋安丙家族墓地安丙墓

6、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紀年簡牘

7、遼寧北票喇嘛洞墓地

8、山東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

9、長清雙乳山西漢濟北王陵

10、青海都蘭吐蕃墓群的發現

08

1997

199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洛陽盆地舊石器地點群

2、章丘西河遺址

3、邕寧頂螄山遺址

4、香港東灣仔北遺址

5、偃師商城小城

6、新鄭鄭韓故城鄭國祭祀遺址

7、湖南澧縣城頭山大溪文化城牆及湯加港文化水稻田

8、遼寧綏中縣石碑地秦漢遺址

9、廣東廣州市南越國御苑遺蹟

10、新疆尉犁縣營盤漢晉墓地

09

1998

199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泥河灣盆地於家溝舊石器遺址

2、含山凌家灘新石器時代祭壇和墓地

3、金壇三星村新石器時代遺址

4、忠縣中壩遺址

5、北票康家屯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址

6、紹興印山越國王陵

7、三峽庫區雲陽李家壩遺址

8、小浪底水庫東漢漕運建築基址

9、南京六朝家族墓地

10、林湖寺龍口越窯窯址

10

1999

199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江蘇江陰高城墩新石器時代遺址

2、吉林通化萬發撥子遺址

3、雲南羊甫頭墓地

4、安徽淮北隋唐大運河考古

5、遼寧桓仁五女山山城

6、山西太原市晉源區隋代虞弘墓

7、河北元中都

8、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

9、遺址出土陶鬲址夯築遺蹟

10、湖南虎溪山一號漢墓

11

2000

200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福建三明萬壽巖舊石器遺址

2、河南新密古城寨龍山時代古城

3、湖北潛江龍灣宮殿遺址

4、南京鐘山六朝壇類建築遺址

5、河南寶豐清涼寺汝官窯遺址

6、江蘇連雲港藤花落龍山時代遺址

7、廣東博羅橫嶺山先秦墓地

8、四川成都古蜀國大型船棺獨木棺墓葬遺

9、浙江杭州南宋臨安府治遺址

10、山東章丘洛莊漢墓陪葬坑和祭祀坑遺址

12

2001

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吉縣柿子灘舊石器時代遺址

2、蕭山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

3、民和喇家齊家文化遺址

4、深圳屋背嶺商代遺址

5、成都金沙商周遺址

6、貴州赫章可樂遺址墓葬

7、浙江杭州雷峰塔遺址

8、河南禹州神鎮鈞窯遺址

9、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窯址

10、浙江杭州南宋恭聖仁烈皇后宅遺址

13

2002

200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廣西百色革新橋石器時代石器加工場遺址

2、湖南裡耶古城及出土秦簡牘

3、山東日照海曲漢代墓地

4、河北臨漳鄴城遺址

5、山西太原王家峰北齊徐顯秀墓

6、湖北巴東舊縣坪遺址

7、吉林延邊西古城城址(唐渤海)

8、黑龍江阿城劉秀屯金代大型宮殿基址

9、江西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10、浙江寧波元代慶元路永豐庫遺址

14

2003

200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遼寧凌源牛河梁新石器時代遺址

2、河南鄭州大師姑夏代城址

3、陝西眉縣楊家村西周青銅器窖藏

4、陝西扶風周原李家西周鑄銅作坊遺址

5、山東章丘危山漢代墓葬與陪葬坑及陶窯

6、山東臨沂洗硯池晉墓

7、陝西唐昭陵北司馬門遺址

8、內蒙古通遼吐爾基山遼墓

9、內蒙古集寧路古城遺址

10、江西景德鎮珠山明、清御窯遺址

15

2004

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河北易縣北福地史前遺址

2、山西芮城清涼寺墓地

3、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宮殿區

4、新疆若羌羅布泊小河墓地

5、湖南寧鄉炭河裡西周城址

6、江蘇無錫鴻山越國貴族墓

7、遼寧朝陽十六國三燕龍城宮城南門遺址

8、廣東廣州大學城南漢二陵

9、浙江杭州嚴官巷南宋御街遺址

10、四川綿竹城關鎮劍南春酒坊遺址

16

2005

200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浙江嵊州小黃山遺址

2、湖南洪江高廟遺址

3、貴州威寧中水遺址

4、河南鶴壁劉莊遺址

5、福建浦城貓耳山商代窯群

6、山西絳縣橫水西周墓地

7、陝西韓城梁帶村兩周遺址

8、江蘇句容金壇周代土墩墓群

9、河南內黃三楊莊漢代聚落遺址

10、山西大同沙嶺北魏壁畫墓

17

2006

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雲南富源大河舊石器洞穴遺址

2、廣東深圳鹹頭嶺新石器時代遺址

3、河南靈寶西坡新石器時代大型墓地

4、廣東高明古椰貝丘遺址

5、山西柳林高紅商代遺址

6、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

7、甘肅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

8、甘肅禮縣大堡子山遺址

9、安徽六安雙墩墓地

10、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閘遺址

18

2007

200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河南許昌靈井舊石器遺址

2、、河南新鄭唐戶遺址

3、浙江餘杭良渚文化古城遺址

4、湖北鄖縣遼瓦店子遺址

5、河南滎陽關帝廟遺址

6、江西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

7、新疆巴裡坤東黑溝遺址

8、河南洛陽偃師東漢帝陵與洛陽邙山陵墓群

9、新疆庫車友誼路晉十六國時期磚室墓

10、河北磁縣東魏元祜墓與河南安陽固岸東魏北齊墓地

19

2008

200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

2、甘肅臨潭磨溝齊家文化墓地

3、山東壽光雙王城鹽業遺址群

4、陝西岐山周公廟遺址

5、雲南劍川海門口遺址

6、江蘇無錫闔閭城遺址

7、河南滎陽娘娘寨遺址

8、安徽蚌埠雙墩一號春秋墓

9、河南新鄭胡莊墓地

10、四川成都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

20

2009

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河南新密李家溝舊石器-新石器過渡階段遺址

2、安徽固鎮垓下大汶口文化遺址

3、江蘇張家港東山村遺址

4、內蒙古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層文化聚落遺址

5、山東高青陳莊西周城址

6、陝西富縣秦直道遺址

7、陝西西漢帝陵考古調查及發掘

8、河南安陽西高穴曹操高陵

9、河北曲陽澗磁村定窯遺址

10、江西高安華林造紙作坊遺址

21

2010

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河南新鄭望京樓夏商時期城址

2、山東濟南大辛莊商代遺址

3、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

4、江蘇蘇州木瀆古城遺址

5、陝西西安鳳棲原西漢家族墓地

6、新疆鄯善吐峪溝石窟群和佛寺遺址

7、陝西藍田北宋呂氏家族墓園

8、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

9、江蘇南京大報恩寺遺址

10、廣東汕頭「南澳I號」明代沉船遺址

22

2011

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 河南鄭州老奶奶廟舊石器時代遺址

2. 福建漳平奇和洞遺址

3. 浙江餘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遺址

4. 內蒙古通遼哈民史前聚落遺址

5. 四川宜賓石柱地遺址

6. 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

7. 遼寧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

8. 江蘇盱眙大雲山江都王陵

9.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窟頂北魏遼金佛教寺院遺址

10. 山東京杭大運河七級碼頭、土橋閘與南旺分水樞紐遺址

23

2012

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河南欒川 孫家洞舊石器遺址

2、江蘇泗洪 順山集新石器時代遺址

3、四川金川 劉家寨新石器時代遺址

4、陝西神木 石峁遺址

5、新疆溫泉 阿敦喬魯遺址與墓地

6、山東定陶 靈聖湖漢墓

7、河北內丘 邢窯遺址

8、內蒙古 遼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

9、重慶渝中區 老鼓樓衙署遺址

10、貴州遵義 海龍囤遺址

24

2013

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陝西寶雞石鼓山西周墓地

2、湖北隨州文峰塔東周曾侯墓地

3、山東沂水紀王崮春秋墓葬

4、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發掘

5、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槨墓

6、河南洛陽新安漢函谷關遺址

7、陝西西安西漢長安城渭橋遺址

8、江蘇揚州曹莊隋唐墓(隋煬帝墓)

9、四川石渠吐蕃時代石刻

10、江西景德鎮南窯唐代遺址

25

2014

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廣東鬱南磨刀山遺址與南江舊石器地點群

2、河南鄭州東趙遺址

3、湖北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

4、雲南祥雲大波那墓地

5、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窯遺址

6、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

7、內蒙古正鑲白旗伊和淖爾墓群

8、河南隋代回洛倉與黎陽倉糧食倉儲遺址

9、北京延慶大莊科遼代礦冶遺址群

10貴州遵義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

26

2015

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雲南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

2、江蘇興化、東臺蔣莊遺址

3、浙江餘杭良渚古城外圍大型水利工程的調查與發掘

4、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存

5、陝西寶雞周原遺址

6、湖北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墓葬區

7、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

8、河南洛陽漢魏洛陽城太極殿遺址

9、內蒙古多倫遼代貴妃家族墓葬

10、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

27

2016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

2.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洞穴遺址

3.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

4.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

5.陝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

6.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

7.浙江慈谿上林湖後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窯址

8.上海青浦青龍鎮遺址

9.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

10.湖南桂陽桐木嶺礦冶遺址

28

2017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

2.山東章丘焦家遺址

3.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

4.寧夏彭陽姚河塬西周遺址

5.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

6.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

7.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

8.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

9.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

10.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

-END-

來源:全國十大考古評選活動辦公室 「文博中國」

相關焦點

  • 「視頻」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這個考古界「奧斯卡獎...
    這句考古界的名言,既闡明了考古學的價值,也道出了考古學的魅力。中國考古界最高獎項、被譽為考古界「奧斯卡獎」的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今日下午揭曉「十大」名單,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榮耀上榜。這也是該項目繼今年1月當選「2019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後,再一次被考古界認可其突出價值與重大意義。
  • 文物大省名不虛傳:山西又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於2020年5月5日下午揭曉,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是成功入圍,這是山西第16次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年度評選。西吳壁遺址是夏商時期的煉銅遺址,也是中國發現的第一個夏商時期的大型煉銅遺址。
  •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20個項目入圍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於2月25日揭曉!
  • 淮陽平糧臺正式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於揚 李玉坤 5月5日下午,備受關注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揭曉。經評委會對進入終評的20個項目進行評審和投票,河南周口淮陽平糧臺城址正式成為2019年度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
  • 重磅|2016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經過4月11日全天、4月12日上午的項目匯報和答疑解惑,4月12日下午,終評評委會經過評審和投票,最終產生了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2019年度全國「考古奧斯卡」揭曉!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上榜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文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名列其中。至此,河南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考古項目達46項,位居全國首位。在這場被稱為「中國考古奧斯卡」的角逐中,淮陽平糧臺城址何以脫穎而出?河南商報記者為你揭秘其中的亮點。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結果公布
    經過5月1日至4日四個下午的項目匯報,5月5日下午,終評評委會經過評審和投票,最終產生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最終結果在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宣布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為(按年代早晚排序):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新疆奇臺石城子遺址;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
  • 考古大事記——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上)
    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聯合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歷時四個月,於2020年5月初落下帷幕。今年是「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的第3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今年首次採用「線上會議+新媒體客戶端」的無接觸隔空對話形式舉行,連續4天的直播,掀起了網絡熱潮。
  • 剛剛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揭曉
    第十七屆(2019年度) 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    「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按照中央關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部署,本屆「十大精品」終評、頒證階段嚴格控制活動規模,努力完善應急預案,首次嘗試採用「線上+線下」「實體+網絡」的活動模式,湖北武漢兩個入圍終評項目以網上演示、視頻連線答問交流的方式在終評匯報會現場完美呈現。    5月16日,29家入圍終評的項目單位進行了演示匯報和現場交流。
  • 一個考古學碩士對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解讀及預測
    入選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考古遺址,後續均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甚至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例如201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良渚古城遺址,它的古城遺址和外圍水利工程曾在2007年和2015年兩次入選全國年度十大考古發現。
  • 這十大考古新發現,個個大有來頭!
    豐富了歷史內涵  活化了歷史場景  理解總書記這些重要論述,筆記君整理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相關資料,一起欣賞感悟!  02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0年5月5日,經過演示匯報、評議和投票等環節,首次以網絡會議形式召開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揭曉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2018年度中國電力電氣行業「十大斷路器品牌」在南京重磅揭曉!
    2018年9月28日,由電老虎網主辦的「全國斷路器招商大會暨2018年度十大斷路器品牌頒獎大會」在南京隆重舉行。出席本次盛典的嘉賓除了獲獎單位代表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斷路器企業代表、渠道代理商、設計院、安裝總包單位、行業專家以及眾多新聞媒體記者,共200餘人出席了2018年度中國電力電氣行業網際網路評選「十大斷路器品牌」頒獎盛會,共同見證了榮獲由電老虎網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十大斷路器品牌,殊榮品牌企業的榮耀時刻。頒獎盛會上,全程視頻和照片直播,在線圍觀近6萬人次。
  • 2020年度文物好新聞推介作品揭曉 見證年度文物輿論焦點
    作者:文宣近日,由國家文物局組織舉辦的2020年度文物好新聞推介結果揭曉(名單附後), 62篇(組)作品脫穎而出,獲評2020年度文物好新聞。其中中國文物報社參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專題系列報導」等系列報導9組,人民日報社參評「解碼•文物保護利用」等系列報導2組,新華社參評「馬首回歸圓明園」等系列報導3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參評「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等系列報導2組,體現出新聞媒體單位對文物系統典型經驗、重大事件予以專題報導的重視,集中宣傳導向作用更為明顯;亦可看出在疫情不利條件下,文物系統主動作為
  • 陝西寶雞:麟遊隋仁壽唐九成宮4號殿遺址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
    近日,從國家文物旅遊局官方網站獲悉,麟遊隋仁壽唐九成宮4號殿遺址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選項目。 據了解,九成宮4號殿是目前我國隋唐時期保存基本完好、體量最大的石構高臺式殿堂遺址。九成宮考古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78年至1994年,其間,37號殿址曾入選199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19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重啟九成宮考古發掘項目,至2020年8月,考古工作者對4號殿址進行了科學發掘,一批新發現破土而出。
  • 考古專家講述東漢帝陵等考古新發現
    河南省文物局供圖 中新網鄭州4月23日電(劉鵬  梅志剛) 22日,一場以「啟封中原記憶,感知河南考古」為主題的考古新發現報告會在河南博物院拉開序幕。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業界專家學者向社會公眾集中披露了鄭韓故城遺址、洛陽東漢帝陵等考古新發現。官方表示,此舉旨在讓考古走近公眾、普及考古知識,希望越來越多的社會大眾關注考古,並參與到文物保護事業中來。
  • 「許昌人」遺址微型鳥雕像獲評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考古Archaeology》雜誌是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面向公眾的雙月刊考古雜誌,已連續出版70餘年。自2006年開始,該雜誌在每年的12月評選出本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自評選以來,中國境內先後共有6項考古發現入選。
  •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原標題: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 山東科技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評選活動期間,全校上下廣泛參與,宣傳部、新聞中心從全年的校園新聞中進行推薦,在充分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最終遴選出20條新聞作為山東科技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候選新聞,送各部門、各單位投票,學校官方微信同時組織網上投票活動。
  • 一周記丨「讀者·新語文」入選2020年度數字出版精品項目
    近日,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的櫟陽城遺址又有考古新發現,考古工作者在遺址的三號古城發現多處浴室、壁爐、灶爐等設施,推斷這裡應為2000多年前秦漢都城的「後宮」生活區。櫟陽城位於西安市閻良區新興、武屯街道一帶,是西安附近秦鹹陽、漢長安外的第三座秦漢都城。
  • 陝西這兩項考古新發現被贊「石破天驚」
    近日,素有中國考古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陝西的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入選。陝西不僅是唯一成功入選兩個考古項目的省份,也實現了2017年至2019年雙項「三連冠」,妥妥坐實了考古大省的名號。陝西緣何兩項入選?不妨先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