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2020-12-24 網易河南

(原標題: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鳥身線條簡潔流暢,形態完美,靜中富有動感……12月6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這個出土於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栩栩如生的微型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據悉,這個評選結果由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Archaeology》雜誌公布,稱靈井鳥雕是「中國最早的雕刻藝術」,河南考古再次以昂揚自信的姿態吸引著全球的目光。

今年6月11日,一個來自中國、法國等的國際研究小組,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公布了靈井鳥雕這項重大考古成果。這個鳥雕具有1.35萬年歷史。研究者認為,它的發現將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從外形來看,靈井鳥雕像個頭非常小,高1釐米多,寬僅0.5釐米。鳥的形體粗壯,短頭,有圓形的喙及長尾,很可能屬於雀形目。藝術家沒有雕刻這隻鳥的腿,而是削了一個可以讓它站立的底座。

「將鳥放置於平整的面上,這表明1萬多年前,人類已熟練掌握了重心平衡的原理。」發掘者、考古學家李佔揚說,靈井鳥雕像是經過精心製作的,它用一塊中等大小的哺乳動物肢骨殘片雕刻而成,雕刻前骨頭經過加熱處理。藝術家使用了研磨、琢削、刮削、切割等4種技術,在較小的物體上實現驚人的平衡和美麗。

靈井「許昌人」遺址位於許昌市建安區靈井鎮西部,是我國首次發掘的以泉水為中心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2007年,該遺址出土了距今約12.5萬年至10.5萬年的「許昌人」頭骨化石,令世界矚目。

本文來源:許昌市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張楷浩_HN037

相關焦點

  • 「許昌人」遺址微型鳥雕像獲評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考古Archaeology》雜誌是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面向公眾的雙月刊考古雜誌,已連續出版70餘年。自2006年開始,該雜誌在每年的12月評選出本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自評選以來,中國境內先後共有6項考古發現入選。
  • 圈閱2020|「挖土君」厲害了,看看今年挖了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向陽1萬多年前「靈井鳥雕」、6000年前大片稻田、呆萌小陶豬、秦漢時的「後宮」、顏真卿真跡……今年的「挖土君」收穫那麼多,我和小夥伴們都驚呆了!1.35萬年的「靈井鳥雕」迎來高光時刻!
  •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20個項目入圍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於2月25日揭曉!
  • 陝西寶雞:麟遊隋仁壽唐九成宮4號殿遺址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
    近日,從國家文物旅遊局官方網站獲悉,麟遊隋仁壽唐九成宮4號殿遺址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選項目。 據了解,九成宮4號殿是目前我國隋唐時期保存基本完好、體量最大的石構高臺式殿堂遺址。九成宮考古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78年至1994年,其間,37號殿址曾入選199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19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重啟九成宮考古發掘項目,至2020年8月,考古工作者對4號殿址進行了科學發掘,一批新發現破土而出。
  • 淮陽平糧臺正式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於揚 李玉坤 5月5日下午,備受關注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揭曉。經評委會對進入終評的20個項目進行評審和投票,河南周口淮陽平糧臺城址正式成為2019年度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
  •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揭曉!附歷屆全名單
    3月29日,為期兩天的「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北京結束。經過20個入圍項目匯報人以項目時代早晚為序進行的各20分鐘終評展示和評委、學者提問,評委會經過評議和投票,產生出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考古學是用實物研究人類古代歷史的專門學科,實物資料的獲得又是通過考古發掘和考古調查獲得的。
  • 文物大省名不虛傳:山西又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於2020年5月5日下午揭曉,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是成功入圍,這是山西第16次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年度評選。西吳壁遺址是夏商時期的煉銅遺址,也是中國發現的第一個夏商時期的大型煉銅遺址。
  • 「翻譯河南」工程入選「2020年度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國際在線
    12月16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委外辦獲悉,在日前召開的2020年全國外宣工作協作會上,河南省報送的《構建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的「河南實踐」——「翻譯河南」工程對外傳播案例》成功入選「2020年度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
  • 一個考古學碩士對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解讀及預測
    入選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考古遺址,後續均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甚至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例如201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良渚古城遺址,它的古城遺址和外圍水利工程曾在2007年和2015年兩次入選全國年度十大考古發現。
  • 年度河南考古項目 扎堆兒「PK」成果
    12月14日,2020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在三門峽市開幕,除了來自全省各相關省轄市文物局和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參會外,還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安陽師範學院、洛陽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參加了會議,210餘名與會代表齊聚一堂,對在2020年河南考古所獲得的成果進行交流總結。    在幾萬年前的魯山先民們都住在哪兒?
  • 考古大事記——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上)
    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聯合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歷時四個月,於2020年5月初落下帷幕。今年是「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的第3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今年首次採用「線上會議+新媒體客戶端」的無接觸隔空對話形式舉行,連續4天的直播,掀起了網絡熱潮。
  • 2019年度全國「考古奧斯卡」揭曉!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上榜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文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名列其中。至此,河南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考古項目達46項,位居全國首位。在這場被稱為「中國考古奧斯卡」的角逐中,淮陽平糧臺城址何以脫穎而出?河南商報記者為你揭秘其中的亮點。
  • 36項新發現角逐2019考古「奧斯卡」 河南六個項目獲「提名」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啟動,在這個素有考古界「奧斯卡」的評選中,今年共有36個項目作為初評候選項目入選,河南有靈寶城煙遺址、濟源柴莊遺址等6個項目入圍,將角逐「十大」。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結果公布
    經過5月1日至4日四個下午的項目匯報,5月5日下午,終評評委會經過評審和投票,最終產生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最終結果在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宣布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為(按年代早晚排序):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新疆奇臺石城子遺址;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
  • 2020年河南考古有啥新發現?
    原標題:2020河南考古有哪些重要新成果穿越「考古現場」解鎖文明密碼從魯山舊石器早中期洞穴遺址到黃山遺址仰韶時期的「木骨塑房」,從餘莊遺址龍山時期「禮制」的萌芽到二里頭「夏都」王朝的崛起……12月14日至15日,在為期兩天的2020年度河南考古成果交流匯報會上,全省文物界考古「大咖」
  • 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專家擬入選人員名單公示 河南3人入選
    文化和旅遊部人事司關於公示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專家擬入選人員名單的通知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專家推薦工作的通知》(辦人發[2020]34號),現將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專家擬入選人員名單予以公示。
  • 年度河南考古項目扎堆兒「PK」成果
    12月14日,2020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在三門峽市開幕,除了來自全省各相關省轄市文物局和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參會外,還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安陽師範學院、洛陽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參加了會議,210餘名與會代表齊聚一堂,對在2020年河南考古所獲得的成果進行交流總結。
  • 永嘉馬鞍山龍泉窯遺址入選浙江考古「奧斯卡」
    12月22日,浙江考古界「奧斯卡獎」——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評選結果出爐,永嘉馬鞍山元代龍泉窯遺址入選年度「十大」重要發現。2020年4月,為配合杭溫高鐵建設,溫州博物館聯合永嘉縣文物館對永嘉馬鞍山窯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揭露面積近230平方米,揭露出龍窯1處(不同時期窯尾3處)、儲泥池1處。(記者 鄭小萍)【來源:溫州商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這十大考古新發現,個個大有來頭!
    實證夏代存在的信史考古發現是什麼?  「三皇五帝」究竟是確有其人還是神話傳說?  ……  這些都是事關中華文明歷史的重大問題,也是世界文明史研究的重要問題。  豐富了歷史內涵  活化了歷史場景  理解總書記這些重要論述,筆記君整理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相關資料,一起欣賞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