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識的蔡雅妮,是那個在「一人食」之前的蔡雅妮。精緻、優雅、有情趣是對她最直接的印象。從《第一財經》到辭職自由生活後, 「一人食」 又意外進入蔡雅妮的生活。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和熱愛生活的主人公,呵護這個品牌慢慢地好好地往前走。
文/ 唐小友 攝影/ 馬賽
一人食 烈日鬆餅
認識雅妮的那一年,我剛從大學畢業,她是我熟悉的第一位圖片編輯。那時候我們都還不知道,幾年過後會有一個叫做「一人食」的話題出現在我們身邊。
我所認識的蔡雅妮,是那個在「一人食」之前的蔡雅妮。
在上海春日的午後,騎著輛24寸的小自行車,時而穿著長裙,時而伴著寬大的外衣。我所認識的蔡雅妮,會默默地停好車、不聲不響地進到《第一財經周刊》辦公室,在最角落的那個位置坐下,隨後工作到深夜。
我喜歡雅妮的打扮,是一種我很欽羨,但又學不來的樣子——乾淨、素雅,成熟中又透著些小性感和小文藝的女人味。偶爾幾次女同事間聊起買衣服的習慣和鍾情的品牌,在一連串大眾耳熟能詳的大牌飄過後,翻開雅妮的電腦收藏頁,蹦出來好幾個鮮少聽說過的歐洲、日本品牌,瞬間覺得自個兒的B格碎了一地。
雅妮的辦公桌上,有很多好玩的小東西。看上去像口紅的原子筆、設計巧妙要「動腦經」才能打開的U盤、裝幀特別的隨身筆記本……我似乎不太見到她用公司發放的黑色水筆、文件夾之類的東西,但倒是常見她擺弄著各種新奇的小玩意兒給我們看。
好品味,我把這歸結為做圖片編輯的原因。
對於初出茅廬的小朋友來說,精緻、優雅、有情趣是我對這位高我好幾個級別的同事姐姐最直接的印象。我相信,好看的人做出來的圖片,應該也難看不到哪兒去。
在雜誌工作那會兒,我時常帶著滿肚子的疑問跑去找雅妮。
「房產中介該怎麼拍?」、「農民工怎麼拍?」、「基金經理怎麼拍?」、「大佬怎麼拍?」……雅妮接著會反問我一大堆問題,問我拍攝對象的年齡、身高、體型甚至興趣愛好,談吐方式。她會在她手機通訊錄裡長長的一堆攝影師名單裡,找出一兩個合適的,再來問問對方的時間安排。
在我工作的那一年裡,雅妮已經不再每一套片子都親力親為地跟拍。大多數時候,她會找來許多國外同類雜誌的參考圖片提前發給我,告訴我她設計的好幾套不同方案,以及囑咐我可能出現的問題,讓我做到心中有數。事實上,在後來的好幾年裡,我依然很感謝她當時與我交流的方式,而不是跳開我和攝影師們直接溝通。
在盯稿子、截版面的那些個熬夜的日夜裡,我向雅妮討教如何把兩隻家貓從北京運到上海的航空經驗,交流哪家的咖啡豆泡出來的手衝咖啡好喝,吐槽附近的小餐館過年歇業沒有了好吃的紅油抄手……即便有「老資格」的同事告訴我,眼前的這個蔡雅妮是行業裡頗有些經驗的前輩,而在我的記憶裡,提起這個名字,她依然簡單的只有一組組畫面,一個個有趣的片段,像春日裡的陽光一樣,透過玻璃照進來,一點也不複雜。
有一天,和尋常一樣,我去找雅妮討論拍片的細節,她說這是她的last week,下周拍完片子,交給另一位圖片編輯去接手處理。就這樣,她離開了「穩定」的雜誌工作,開始了為期半年多的「free style」。
那是一個還在用微博的時代,透過她的微博,我看她去旅行,看她在拍片,她似乎一直沒打算找一份什么正經的工作,只是依然和她的兩隻家貓在一起,依然在做著些和圖片、畫面有關的事情。
再後來,我看到了一人食,在朋友分享給我的一段網絡視頻上,落款處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Yanni Cai」。
「一人食對你來說是理所當然,還是一個意外?」
「坦白講,這真的是個意外,對我來說,當初只是想試試看,試著自己拍視頻玩,根本沒想過它會紅,或是被關注。只能說,現在很多事情都在被推著走,當然我也很樂意看到它在往好的方向走。我也希望能夠呵護這個品牌慢慢地,好好地往前走。」
如今,好多次在上海坐計程車的路上,看到座位後面小小的窗口屏幕上,放著一人食的內容,「水煮魚」、「烈日鬆餅」、「河蝦粉絲煲」……尤其是看到最後的落款和攝影師名字,看到畫面裡出現熟悉的共同的朋友,總會忍不住湧上來滿滿的正能量——哦,這是我曾經共事的朋友!
我認識的蔡雅妮,是那個看到我微信朋友圈裡發了張在熟悉居酒屋吃宵夜的照片,會立馬私信我把那瓶寫著「Yanni」的存酒喝了的熱心姑娘;是那個半年前開始學遊泳,然後不管寒暑,堅持每個禮拜都要遊上兩三趟的姑娘;是那個每次遊完泳,吃上一頓小籠湯包就會很開心的姑娘;是那個會用手機給菜品拍照,做一餐早飯偶爾也會凹個造型拍兩張上微博的姑娘……
我認識的蔡雅妮,摩羯座。
她告訴我說,這是一個但凡活得久一點,就不會讓人失望的星座。
Q:什麼時候想起做「一人食」的,當時還想過做其他題材的視頻嗎?
A: 2012年底開始做一人食,當時想法可多了。除了做菜,還想拍旅行,還想做家居……總之就是freestyle,只要不上班就行!不過現實總是比較殘酷,事情只能一件一件慢慢做。
Q: 最終為什麼決定做了「一人食」?
A:感覺只拍一道菜的做法還不夠有趣,這可能是跟我之前做了許多年媒體工作的經驗有關,覺得每道菜由不同的人做出來,情感也是不同的。所以想是不是讓每個人做一道他拿手的菜會更好玩呢?
Q: 最初是怎麼開始做的?怎樣糾集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A:先是從身邊不會做菜的朋友下手,開始拍攝。找到從前平面雜誌合作的攝影師來做攝像師。大家都是在做轉行的嘗試,效果非常好~
Q:劇本、拍攝、剪輯你都參與麼?
A:是。
Q:「一人食」的主人公都是怎麼選的?有什麼標準碼?怎麼尋找到他們?
A:勉強說標準的話,可能就是熱愛生活,喜歡的美食的一群人吧。菜燒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
Q:目前為止,二十集的片子,你自己最喜歡哪個?拍攝過程中有沒有什麼遺憾?
A:最喜歡好幾個。比方說烈日鬆餅、麻婆豆腐、上海蛋餃、煲仔飯、水煮魚、關東煮、河蝦粉絲煲、成都涼麵……都是自己生的小孩,所以都喜歡。
如果每次都追求完美,可能就有遺憾了。因為每次拍攝到剪接總是不完美的,大致的感覺能表達到位就OK。如果這次不夠好,下次再拍唄。不用太糾結的。
Q:在你看來,什麼是好看的視頻?好看的視頻需要哪些元素?對於「一人食」的片子來說,有沒有哪些「標識性」的元素是你有意無意植入的?
A:在網絡平臺上,好看的視頻應該有好看的畫面,精彩的故事,吸引人的線索,全片精煉又豐富。可能是對lifestyle的著重描繪,傳達一個人也能好好吃飯的概念。這一點,許多人是完全接收,小部分人會覺得有些刻意。不過我覺得做一個作品必要的態度是必須表明的,否則缺乏了個性,就是失敗。
標示性元素是指我們沒有刻意植入過任何東西,包括商業和非商業的。一人食可以說是一部微型的紀實片。
Q:在投放計程車廣告,是怎麼開始的?
A:一直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一人食的短片,合作的平臺是iTaxi。合作從去年聖誕節開始,當時他們找到我,說願意提供3分多鐘的時段給一人食的時候,我就欣然接受了~
Q:在計程車投放之後,帶來了什麼效果?
A: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合作嘗試,目前一人食已經被稱作「計程車上最好看的節目」了!
Q: 「一人食」對你來說是一個「意外」,還是「理所當然」?做「一人食」至今,最開心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A:理所當然地做出了一人食,獲得的回報卻很意外。不敢想那麼多啦,走著瞧吧~
當初開始做是最開心的,不用顧及大眾的反應,不用想收視率,自己愛怎麼拍就怎麼拍,拍不好自己也不知道~
Q:做「一人食」至今最大的困難是?
A:一人食本來是個個人項目,但是隨著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它好像變成了品牌,我必須要認真對待,其實這是最大的壓力。如何有它獨特的商業模式,讓這個遊戲一直玩下去,可能是充滿挑戰性,也是一直在摸索探求的~
Q:一年多來,你認為自己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做「一人食」帶給了你什麼,或有沒有改變什麼?
A:現在一人食的機會越來越少,總有許多聚會飯局,因為交了許多的朋友。這個可能是做這個項目最大的收穫吧~變得越來越忙碌,社交也多起來。
Q:你自認為是一個美食家嗎?平時喜歡吃哪些菜?什麼特別的館子嗎?
A:當然不是啦!我是菜鳥,不會做飯才拍一人食。而一人食又是我個人的真實寫照。只是真實表達一下而已。不過我對於食物倒是由衷的喜愛。喜歡吃清淡的粵菜,也超級喜歡重口味的川菜。至於餐館,一人食是不做商業推薦的,所以不公開分享了。
Q: 你一個人的時候,一般會吃些什麼?怎麼「打發」三餐?
A:我個人比較簡單,忙的時候一片麵包就能撐一天,壓力大的時候就犒勞自己一頓好的。總之不能虧待自己。特別佩服那些個獨自也要吃大火鍋的傢伙,改天試試看。
Q:平時,你自己喜歡看哪些片子?喜歡哪些人拍的片子和視頻風格?
A:電影現在是極少看的了。可能是因為一個人去電影院還是有些彆扭。日劇美劇英劇都還是會追的~風格喜歡精緻的,或者紀錄片也不錯。
Q:對於「一人食」,未來你有什麼計劃和新想法?目前是否開展了商業化的嘗試和合作?
A:繼續做咯,豐富一人食的概念,今年出一本新書!書可能是我們第一件產品,可以算是跟商業接觸的一種嘗試。當然希望可以熱賣啦,哈哈!
Q:未來,你還想做哪些嘗試?有哪些想做、要做的事情?
A:個人想嘗試其他類別的短片。不過還是那句話,想法太多,總歸要慢慢做,希望順利實現~
2014上半年最不容錯過的三明治訪談
2014年上半年這就過去了!我們結集了上半年中國三明治做過的精彩訪談,集中呈現給大家。其中一些或許是大家漏過的珍珠,一些是值得重溫的故事。一起再來讀讀吧,也請把這些美好的人物和故事更多分享給朋友!回復2014 獲取。
合作推廣請聯繫webmaster@china30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