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食不是孤獨,是繁華都市裡的一點安慰

2021-02-17 日和手帖

什麼時候開始,「獨自一個人」總是與孤單寂寞畫上等號,屬於自己的美好時光,會被鼓勵社交的社會氛圍忽略與遺忘。

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的吃飯日常,應該更自由自在才對。

△日劇《孤獨的美食家》

幾年前,日劇《孤獨的美食家》在國內引起熱潮。這位名叫五郎的大叔在各種小酒館裡,從頭到尾孤身一人,吃飯、念叨,卻一臉幸福,幾年如一日。

他告訴年輕人,在紛亂的世界裡,哪怕一個人也得好好享受美食,任何理由都不足以幹擾進餐,吃是一種哲學和信仰。

被「吃貨信仰」吸引的觀眾們看得飢腸轆轆,感到一個人吃飯再也不是件悽涼的事情,它可以是隆重、唯美、純粹的。

△深夜食堂劇照

誠然之後還有《深夜食堂》、蔡雅妮推出的《一人食》系列視頻等,越來越多的人受此影響,開始加入到「一人食」軍團中,一個人吃飯是一種享受,沒有約束,在一餐飯的時間內,變得隨心所欲,不用與人寒暄,埋頭刷著自己喜歡的劇或博主,享用只屬於自己的一次小宴席。

《孤獨的美食家》漫畫原作者久住昌之說:「短時間內變得隨心所欲,又不被誰打擾,無所介懷地大快朵頤,這種孤高的行為,正是可以平等賦予現代人的最佳治癒。」

很多人身上都有五郎的影子。工作太過繁忙,晚餐就是對自己一天的獎賞。為了吃可登大雅之堂可潛蒼蠅小館,點菜時喜歡偷瞄別桌以獲靈感,面對美食像戀愛般認真挑選絕不馬虎。

五郎或許是孤獨的,一個人,面對美食只恨自己沒多長几個胃。但孤獨不等於寂寞。愛美食,愛生活,五郎對世界充滿了熱忱。

如果你也喜歡「一人食"這種方式,我們為你精心pick了幾家適合一人食客用餐的餐廳。一個人吃飯,也可以是一件認真而快樂的事。


table for ONE

臺北

105臺北市松山區健康路9號

臺灣餐飲體驗策劃團隊 「Surprise Lab」,在去年年末,打造出《table for ONE 一人餐桌》限定主題餐廳。餐廳需提前預約,只接受獨自一人而來的食客。過程中,食客必須將手機關機,保證不受外界幹擾。店內沒有菜單,菜品由團隊根據每季的不同食材精心打造調理,從五道概念料理中,食客可以專注體會獨處的樂趣與愜意,感受Surprise Lab帶給他們的味覺驚喜體驗。

△table for ONE店外 醒目的「date yourself」燈牌

《table for ONE 一人餐桌》的策劃人說,這個主題擴大了「獨自用餐」觸及的社會與心理層面,透過強制的「一人用餐」規定,希望可以與社會對於「一人食客」的偏見進行抗衡,是種深刻的提醒,也是反思。

△用來裝手機的布袋,諧音「手機不要帶」


△為單人設計的餐桌座椅


Een Maal

阿姆斯特丹

Bos en Lommerweg 361, 1061 DH Amsterdam

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有間名叫「Eenmaal」的餐廳,專門為一個人就餐而設計,而它也是世界首家單人主題餐廳。在這裡,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因為大家都是一個人。餐廳由一個廢棄超市改造而來的,餐廳裡面的座位全部都是單人椅、單人桌,餐具也只供單人使用。餐廳供應4道菜的套餐,附上雞尾酒或紅酒,價格約人民幣320元。

餐廳的內部裝修相當簡潔寬敞,座位不多,只有十桌,但這樣也能讓每桌客人都享受到獨自用餐的自在。


moomin cafe

東京

 Sumida-ku, Oshiage, 1 Chome−39−1 第2羽鳥ビル

位於東京天空樹商店街的moomin cafe,一直以來都是人氣爆棚。大批的姆明粉絲前來朝聖,也有一批想要獨自享受下午茶的人們慕名而來。如果你是一個人到店,貼心的服務員就會擺放一個等身大的姆明玩偶到你對面,讓它陪你用餐。

△正在陪你用餐的姆明

如今姆明主題咖啡廳已經開到了世界各地,香港,臺灣,曼谷等地,姆明咖啡廳如此收歡迎的原因,除了小精靈姆明自帶的超高人氣,他家的餐品也一直都是又美味又好看。


米倉食堂

廣州

天河區 天河城 六運二街33號

米倉食堂成立的時間不長,卻成了廣州當地不折不扣的「網紅」店。裝修設計使用簡潔的MUJI風格,加上好味的日式料理,恐怕不想出名都難。

米倉店面不大,設有吧檯,即使是一個人也能安心入席,菜品有日式定食、壽喜燒等經典日式菜品,一份豐盛的主菜配上一碗濃鬱的味增湯,五郎的幸福這次你也能體會到。

Fine Cafe & canteen

上海

徐家匯區烏魯木齊中路192號

Fine可以說是上海如今最人氣的早午餐去處之一,烏魯木齊中路本來就個性小店扎堆,Fine也不甘示弱,上個月還搞出了「昭和懷舊刨冰」的限定版本店鋪,好吃又好玩。周末的時候,偶爾還會有一個人來的老爺爺,獨自享受自己的brunch。為了美食一個人又如何?

△6月1日~6月14日限定懷舊刨冰主題店

△Fine cafe 店內招牌pancake

我們有多久沒有靜下心吃一頓飯了?吃飯時思慮重重,心裡想著下午的考試抑或明天的工作,餐桌上,酒杯間,飯菜被附加了太多的標籤。吃飯被一些人當成任務,果腹而已。生活失去了最樸素的真義,又有什麼滋味可言?一個人放空思慮,靜靜的去品嘗菜品的味道,才是對食物最大尊敬。

下次,如果你看到有人自己在餐館吃飯時,也許不用同情,這可能是他夢寐以求的生活。

你珍藏的「一人食」秘密基地又在哪裡呢?


- E N D -

edit:meiki

photo:ins:tableforONE

EenMaal

http://www.dianping.com/shop/90098841

本文未經允許請勿轉載,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C O N T A C T 

 hiyori2018@foxmail.com 

 商務合作及投簡歷請發郵件 



日和手帖的第11本書

《聽!宇宙的聲音》全國熱售中

購買方式:

京東╱噹噹╱亞馬遜╱淘寶╱天貓╱全國書店

或點擊「閱讀原文」,直達購書連結



相關焦點

  • 《八百萬種死法》|繁華都市裡的孤獨與自我救贖
    馬修孤獨而潦倒,冷漠而熱血。雖然見慣生死,他卻將都市的「八百萬種死法」記在心上;雖然妓女之死「見怪不怪」,他卻執意追查真兇。福爾摩斯和波洛依靠天才大腦破案,而「酒鬼偵探」馬修只依靠肉身。在馬修調查兇案的過程中,「紐約都市眾生相」一幕幕掠過,精彩絕倫。
  • 《外鄉人》繁華都市裡的你!我!他!
    電影、電視劇取材於生活,也述說著生活繁華的都市,像一個巨大的魔方,五彩斑斕,光怪陸離,有人拼命地逃出來,有人卻不顧一切地闖進去。這部電視裡的人物如同現實中的我們為了生活、為了生命的延續、為了物質、為了更美好的明天,都在繁華的都市做著不同種類卻相同的事情:為擁有更好的明天而努力著。1.大徐(丁嘉麗飾):一位善良的東北女性直爽、大氣、無畏、勤苦,集所有為一身的外來打工農民,堅持努力並闖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生活道路。
  • 龍湖紫雲臺:繁華都市的「桃源」
    華龍網9月13日11時訊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追求高品質生活已經成為都市生活的新風尚繁華都市裡要尋得這樣一片樂土,實屬不易。龍湖紫雲臺獨棟雙拼組團,別墅沿湖島錯落排布,開闊視野,共享湖光山色。被譽為「園林大師」的龍湖,深諳園林造詣。借用臺地高差,載於湖島風情,打造多層次景觀視覺體驗。由遠及近,由高至低,湖光瀲灩,山色空濛,滿園詩意,盡收眼底。融於生活。綿延小徑,閒庭信步,滿眼綠樹清漣。在這裡,與自然同呼吸,與山水共詩意。
  • 有一種孤獨叫做華晨宇的音樂,他的孤獨並不蒼白,而是繁華
    自言自語,悱惻在孤獨的邊緣。隨著年齡的增長,再次聽到華晨宇《我們都是孤獨的》,你是不是更加的感同身受。歌曲中的詮釋,讓我不由得記起了那句話:其實,最深的孤獨是站在人群中,卻啞口無言。你是否,也曾經有這樣的感覺?
  • 雪刃:肅殺冬日的雪花,飄蕩在萬千繁華的孤獨裡
    冰刃是雪美豔的武器,雪是雲兒的靈魂,在高空的嚴寒裡化作凋零的飛花,在蒼茫的天地裡,在萬千繁華裡孤寂地飄蕩。雪染江山,老去的年華就此白頭,春會再來,可已經告別了那年的夢。水把自己來偽裝,以安寧的姿態沉睡,告別了一季的浮誇,來把大地洗滌。
  • 左手超級公園 右手繁華都市 天房美瑜給你繁華的靜謐生活
    然而「一享繁華、二臨地鐵、三擁自然」的擇居需求也並非不能同享,天房美瑜就是這樣一個遵循居住「三大黃金法則」,既享自然生態,又擁城市的繁華與便捷的優秀項目。 左手超級公園 右手繁華都市 —— 享相城、古城 雙區域配套天房美瑜擇址相城活力島中心板塊,卻可以享相城、古城 雙區域配套。保護古城,向四周擴張是蘇州的基本發展攻略。天房美瑜悅享相城、古城雙城區配套,可近距離快速到達平江古城。攬相城、古城雙區域配套。
  • 小林家的妹抖龍:隱藏在喧鬧都市裡的憂鬱物語
    小林下班回家路上的電車廣告牌:從一人到兩人,從兩人到三人,家族真是不錯呢一小林她們剛搬到新家的時候周圍有幾家奇怪的鄰居很吵,小林建議大家能一起湊一個合適的時間表這樣來解決問題。動畫裡這裡的bgm配的是一種歡快還有些搞怪的背景樂,與這份臺詞和畫面都很難說搭配。不過也可能是通過這樣輕鬆一些的元素,來環節這個有些沉重的氛圍吧。三小林她們一起去海邊的時候看到海邊小攤上的大叔,小林感慨和自己小時候家裡人一起來時沒什麼變化。
  • 《墮落天使》:都市中那些敏感又孤獨的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往往不願去獨自看這部電影,因為其中的某些情緒激起了共鳴,讓人感同身受的悲傷與壓抑,那就是都市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陌生的孤獨感和疏離感。這是許多人對這部電影的直觀感受,陌生,自閉,孤獨,疏離。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也許對我們來說是在不知從哪一天起就忽然而至的,我們處在其中如同困守人潮人海的孤島無法逃離,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這種都市中的無力與掙扎就已經讓人們深陷其中。
  • 內心深處的孤獨何時才會靠岸
    心若沒有歸宿,到哪都是孤獨。沒有人會喜歡獨自一人孤苦伶仃的去漂泊,所有的顛沛流離只是為了找尋一種歸屬感。若心靈沒有歸宿,到哪裡都是在流浪。可我不怕流浪,只怕沒有盡頭的放逐,我很喜歡憂傷的感覺,因為很符合我的漂泊感。
  • 《平凡的榮耀》:即便身在繁華,孤獨亦是平常
    在電視劇《平凡的榮耀》裡,你能看到白天高樓大廈內忙碌的身影,能聽到夜幕降臨酒桌飯局的喧囂,也能看到深夜燈光下孤獨的身影,和做不完的工作。這就是現代大都市的生活節奏,你如果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投資人,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是很正常的;即便是加班,錯過孩子的接送;或把工作帶回家忙到凌晨,也是家常便飯。
  • 繁華落幕,與孤獨為伴|電影《海上鋼琴師》
    一個人是孤獨的,倘若哪一天,自己悄然離世,也不會被這個世界記起;一個人也是快樂的,沒有了世俗的紛擾,更沒有了條條框框的限制,反倒自由自在。他可以解讀,通過不斷地觀察、分析、組織,並在自己的腦海裡繪製出一副巨大的地圖,或許他沒有親歷其境,三十年,他的世界都在船上度過,這三十年來,他在船上冷眼旁觀,得其精髓。」這是Max對自己的好友1900極為精準的評價。在與爵士樂大師的比拼中,1900充分展現了他的音樂才華。孤獨的1900,可以將觀察到的一切,都帶入自己的音樂。
  • 都市:諾大的繁華都市,你是否也身在其中演繹著別人的故事?
    最近迷上小說啦,酷愛都市文,各色各異的都市故事,已經無法自拔啦。分享一些能讓小編邊看邊傻笑的都市文,各位書迷寶寶們,誰要來跟小然主編一起感受魅力都市滴!!!!!好看!好看!超好看:都市:諾大的繁華都市,你是否也身在其中演繹著別人的故事?
  • 做一個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
    人前總是極力讓自己愛笑一點,外向一點,健談一點;可獨自一人時,卻又只想在那發發呆,什麼也不想。每個人身體裡都有一個雷達,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所有的情緒,就都會被放大。我內心挫折活像個孤獨患者 自我拉扯外向的孤獨患者 有何不可」也許真的是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也不得不打開保護自己的降落傘,漸漸習慣了孤獨,現實的殘酷,強者的世界,勾心鬥角的社會,讓不圓滑的我害怕了,也明白未來的路相當不平坦,我一個人努力想要逃脫這樣的環境,努力撇清與他人的界限,然後只剩下了自己,看著這不屬於自己的世界,繁華喧囂
  • 《特種兵在都市》 作者:夜十三
    願孤獨相守,嘆夢回年少時,不負時光。願一人白首,在淡然中擁有,天荒地老。《特種兵在都市》在這塊土地上最可怕的不是神,不是鬼也不是什麼黑社會,而是頂著人民公僕頭銜的官老爺。他們手中的權利要是不為老百姓辦事,那就是懸在老百姓頭頂的一把刀,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
  • 《孤獨的價值》:不要因為「孤獨」被汙名化,而放棄一個人的快樂
    為了逃避孤獨,哪怕是社恐患者,也會強迫自己加入到某個團體裡,仿佛只有與他人建立關係,才能證明自己人類的身份。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森博嗣在《孤獨的價值》中對「孤獨」被汙名化的現象做出回應,他覺得大可不必如此,孤獨自有其本身的價值,而他本人就是享受孤獨的鮮活案例。
  • 繁華角落,弱者的靈魂歸宿在何處?
    影片講的是一群不相識的香港繁華都市角落裡落魄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在被生活拋棄後抱團取暖的故事。影片聚焦於24小時便利店裡的城市難民。博哥,一個曾經的經濟投資人,患癌時落魄潦倒到睡在街頭、無人問津。孤獨感像霧雨一樣籠罩著他,也籠罩著看影片的我們。影片終了,他坐在回家的公交車上,到站卻未能下車。末班車只有他一人,黑暗孤獨把他封鎖得嚴密無縫。
  • 【臺灣日日夜夜】享受獨行,繁華都市裡也有別樣安靜平和——臺北周末行
    我以為的臺北是「高冷的」,是繁華都市的反正不是安靜的又適合獨行的。  但當我第一次花了一個周末的時間去了臺北之後,我覺得可能我以為的只是很小一部分的臺北,這裡的人們仍舊友善可愛,這裡有繁華喧鬧適合購物的地方,但這裡也有安靜的大隱於市又處處有驚喜的小巷子。
  • 【新青年閱讀】自負的孤獨——蔣勳《孤獨六講》
    語言的孤獨在他那裡是一種詩的孤獨,日常裡沒人讀他的詩、聽他朗誦,他只好偶爾抓我去分享。在一種日常的、世俗的生活裡,柴米油鹽中人是跟詩有距離、有隔膜的,而對自負且自傲的詩人老陳,即使是詩歌中人也望而卻步,所以他的語言孤獨是一種雙重的孤獨,疊加了詩歌在生活中的孤獨和詩人在詩人中的孤獨,他獨自在破書桌前寫下狷介、不羈、狂傲和潦倒,卻無人看見,且無人願意看。
  • 一人經濟:孤獨背後的商業狂歡
    生活狀態是孤獨的,但心態是愉悅的,我很享受孤獨。」以前,何椿最想戀愛的原因是「想吃火鍋卻找不到伴」。何椿的朋友如今大部分都在一線城市工作或上學,留在成都的好友寥寥。單身的她即便約不到昔日好友,也不願和同事一同吃火鍋,「工作時的社交已經讓人很累了,出了辦公室的時間只想留給摯友或者自己。」
  • 孤獨經濟?「一人食」會成為疫情過後餐飲業的新趨勢嗎?
    01逃不過「孤獨」的都市青年在餐飲行業,「都市青年」一直都是主要的消費群體,他們生存在物慾橫流的華麗都市之中,那種因為堅持某種追求所產生的孤獨感背後,其實蘊含著很大的消費需求。記得網上流傳過一張「國際孤獨等級表」,雖說有玩笑之意,可這類人也確實存在於各個城市之中。而他們在商家眼裡就變成了炙手可熱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