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
如果你的孩子天馬行空,常有大創意,請一定要在Ta初中畢業前,送Ta去一趟臺灣;
如果你的孩子多愁善感,風格小清新,請一定要在Ta初中畢業前,送Ta去一趟臺灣。
很多人對臺灣並不陌生,也知道臺灣文創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到底什麼叫創意?臺灣孩子如何系統學習創意思考?並不都能回答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這些問題的答案,如果讓孩子來回答,則更有價值。就像丹尼爾·平克提出的融設計感、故事力、交響力、同理心、娛樂感、意義感於一體的「全新思維」一樣,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創意絕非只是我們理解的六個簡單概念。
每個孩子都駐著一個創意大師夢。在上一個寒假,臺灣首家也是極富影響力的文化創意教育機構「學學文創」聯合少年商學院獨家推出的第一個針對大陸青少年的深度文創特訓研學營,一群10-15歲的青少年,在臺灣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創意學習與實踐之旅(點擊下方視頻觀看簡要回顧)。
今天,我們就看看他們是如何跟隨臺灣文創界五大頂尖導師,參加系統的創意課程與實踐特訓,以及如何探索臺灣最知名的文化地標,把遊戲化學習與文化體驗融為一爐的。一個好消息是,2018暑期「創意少年臺灣行」正火熱報名中,第一期已滿,現開第二期,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五大業界頂尖導師親自授課
打造創意大腦與靈活雙手
本次創意工作坊的5位導師,不僅是所在領域數一數二的大咖,而且都特別擅長翻轉課堂和遊戲化教學,激發孩子探索欲。
他們分別是畢業於NASA和谷歌創辦的未來學校——「奇點大學」葛如鈞教授、被譽為「臺灣繪本之父」的知名作家郝廣才老師、曾為金馬獎得主做聲音訓練的魏世芬老師、臺灣博物館知名設計師林志峰老師以及知名設計師、手作人楊浩明老師。
同學們參加的第一個工作坊,是郝廣才老師的創意閱讀與人文課程,這是1月31日上午,在正式開始講課之前,郝老師用一個有趣的小挑戰,點燃了同學們的創造力——想辦法把義大利麵變成一座高塔,讓棉花糖穩穩地立在上面。
動手是實現創意的最佳途徑——在屢試屢敗之後,同學們都知道了創意思維其實並不難,重要的是做起來!
再來就是系統的寫作訓練了,郝老師通過許多故事和案例,告訴孩子們如何跳出思維的框架,運用有限的素材講一個吸引別人的故事。出發之前,不少同學都非常期待,不少人就是看著郝老師的繪本長大的呢,現在面對面交流,簡直樂壞了!
下午,在魏世芬老師的創意聲音與藝術工作坊上,這堂課以模仿和遊戲為主,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聲音與肢體語言,對氣質和情商的提升大有裨益:
2月1日,在葛如鈞教授的創意科技工作坊,同學們要回答「未來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嗎?你覺得人類移民外太空可能嗎?」等問題。
(孩子們對葛如鈞教授仰慕已久,課程結束後都纏著他要籤名!)
葛教授告訴大家,要想在未來與人工智慧一拼高下,最重要的是擁有「指數型思維」,一定要相信自己擁有影響人類、改變世界的能力,從小練習獨立思考和動手探索的能力。
(一位同學參加完工作坊做的筆記,很贊!)
而愛動手、愛藝術的孩子,就最喜歡楊浩明老師創意手工與皮革工藝坊,在這裡,能做針線活的可不僅僅是女孩子,不少男孩子心思細膩,手工能力特別強,把一塊小皮革做成錢包,讓老師也非常驚訝!
2月2日,同學們參加了「創意策展思維與博物館旅行課」,林志峰老師給同學們講述了博物館幕後的故事,同學們也完成了一次模擬策展,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輔助的情況下,內容做得非常豐富:
帶著問題探索特色文化地標
來到臺灣這個人文氣息濃鬱的地方,最不可錯過的是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和文化景點。在這趟旅程中,同學們也深度探索了很多別致有趣的地方。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徜徉,讀懂文物背後千絲萬縷的聯繫與故事:
在臺灣大學的校史長廊,感受百年名校的偉岸:
還體驗了一番貓空纜車:
在宜蘭的幾米廣場遊覽,與童話故事的人物親密接觸:
在臺北「巧克力共和國」裡學習到巧克力背後的有趣知識,包括原料、機器、發展歷史,而且還親自「下廚」,DIY各種巧克蛋糕與餅乾:
在誠品書店裡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裡,逛到捨不得離開:
在101大樓上俯瞰臺北夜景,了解高樓大廈中間的「風阻尼石」如何防止大樓在遭遇颱風和地震時搖晃摔倒:
在浪漫的九份放天燈,許下心願:
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每個小同學那種認真專注的倔強,不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地遊覽,而是帶著問題去探索。比如,博物館最讓你印象深刻的展品是什麼,原因是?
有的孩子一見到可以倚靠的凳子、櫥窗,就抓緊時間,把收穫記下來:
有的孩子就纏著導覽人員,就想多聽點傳統文化的故事:
(孩子們在宜蘭傳統藝術中心)
這種走到哪學到哪的認真勁兒,讓不少當地人都駐足觀看,也讓工作人員們嘖嘖稱嘆。而回到酒店之後,很多孩子也依舊閒不下來,為了把今天份額的日記寫好,都在書桌前奮筆疾書:
TED式演講培養由內而外的自信
文化探索課程和創意工作坊結束後,同學們不僅會獲得一份結業證書,而且還要就自己的收穫,做一次「TED式演講」。
很多同學一開始都特別內向、害羞,畢竟第一次面對這麼多人公開發言,而且還是在舞臺上,都有點小緊張。
但是同學們回想起工作坊中學習到的肢體語言、眼神交流和聲音表達的技巧,也運用了郝廣才老師教授的創作技巧,最終都超越了自我,完成了非常不錯的演講。
在回程的路上,同學們都覺得意猶未盡,車上,同學們還學會了少商學院教研總監Evan老師最愛唱的一首歌——「在臺北的街頭喔一喔」,一起完成了一次集體演唱會……
最讓人感動的是,很多家長在群裡,紛紛表示孩子收穫特別大,甚至想「留級」,多參加幾次:
這是其中一位家長的朋友圈,看完之後,少年商學院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初心——把全世界最好的素質教育項目和國際課程,都帶給中國青少年,讓世界成為孩子的課堂,隨時隨地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在今天,走馬觀花式的「遊學」絕不是同學們自我提升的需要,深度的主題式「研學」才是根本。2018暑假,我們將再次帶領大陸青少年前往臺灣,參加上述系統的創意課程與實踐特訓,同時探索臺灣最知名的文化地標。第二期火熱報名中(須電話面試與筆試),點此下圖了解詳情。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免費預約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