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幀的誕生—— 一個高質量25fps 電影母版的製作實例

2021-02-15 真的起名無力
本文由 24DI 電影後期團隊實力奉獻

眾所周知,電影是以 24fps 為時基,我們從拍攝到最終的DCP母版都是以 24fps 作為標準。但是最終發行的時候,也會需要製作不同幀率的版本。

最近的電影軟體技術革新,已經讓我們可以再以更高的要求,來完成這個母版,得到更好的結果。

本文我們來講解一下如何轉換得到相對高質量的 25fps 電影版本。

通行的方法是以一部電影為單位完成轉換,而本文討論的方法以鏡頭(運動元素)為單位

背景知識

幀率

我們通常所說的幀率就是在一秒鐘時間裡傳輸圖片的個數,通常用 fps (Frames Per Second) 表示。

每秒鐘幀數(fps)愈多,所顯示的動作就會愈流暢 。

常見的幀率有 24、25、30、60、120 等等


24fps(電影拍攝)

20世紀20年代末的電影公司以24幀作為行業標準,以這個標準拍攝電影不僅成本能達到最低而且還能帶來不錯的觀影體驗。

現在大多數電影也都基本按這個標準來進行拍攝,較低的幀率能捕捉到更多的運動模糊,讓動作顯得更為真實和流暢。


25/30fps(適用於電視拍攝)

美國電視的制式自古以來是30fps,對應的廣播電視實際是29.97fps-NTSC。

這裡選擇30(29.97)fps是為了與美國電力標準60赫茲同步方便,這個格式常被叫做NTSC。

在歐洲部分國家(比如法國)和中國等,電力系統是50赫茲,所以他們選擇是25fps-PAL標準。

網絡視頻一般是30fps,或者60fps。


50/60fps(適用於運動類動作拍攝)

50fps和60fps非常適合運用在快速動作的拍攝上。

拍攝完成之後你還可以通過後期製作進行幀速率轉換,讓較高的幀速率慢慢降低到30fps,然後變成一個慢動作視頻。


120/240fps(慢動作)

超高的幀率能夠讓慢動作鏡頭產生極端的效果,根據你的攝影機參數設置的上限可以拍攝120fps或240fps的慢動作。


幀率轉換

當一部電影需要在其他的平臺或媒介(如電視)放映時,我們通常會收到如下的製作物料清單,需要我們將原本為24fps的素材,變換為25fps、30fps甚至更高幀率。

通常的製作方法有兩種:

保證幀數不變

我們稱之為conform(符合),可以直接使用Cinema Tools軟體完成。

這種方法的結果是


保證時間長度不變

1個小時電影長度,24fps 的視頻文件有86400幀,而25fps的視頻文件有90000幀

核心就是用什麼樣的方法產生這多出來的 3600幀

本文討論的問題,就是如何在保持時間不變,聲音不變的情況下,結合不同幀率插值方法,得到一個相對質量較好的不同幀率文件。

如上圖,膠片的形式很好的詮釋了畫面與聲音的關係,

畫面作為幀的存在是離散的,聲音文件是連續的。


常見幾種幀率插值方法


鄰近插值(Nearest)

最高效和最簡單直接的處理方法

工作原理:在加速的時候去掉臨近幀,在慢速的時候覆制臨近幀。

優點:切點的位置不會出現融合幀,能保證都有乾淨的切點

缺點:在24幀轉25幀的過程中,每一秒都有兩幀畫面是完全一致的,而這會導致部分運動鏡頭在視覺上的卡頓。

總結:如果一部電影大部分鏡頭是固定鏡頭,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方式完成24到25幀的轉換,且並不需要電腦進行大量複雜運算。

幀融合插值

是一種較為高效的處理方式,可以產生更平滑流暢的效果

工作原理:將相鄰的重複幀融合(Dissolve)在一起,使快速或減速的運動效果更加柔和平順。

在24幀轉25幀的過程中,多出的一幀並不是直接複製,而是通過與臨近幀溶解混合的方式添加出來。

當使用光流法產生偽影時,幀混合可以提供更好的結果。

光流插值

比較新的軟體,提供了光流算法,包括DaVinci Resolve,baselight和mistika都可以找到對應的模塊。

光流算法是最繁雜但質量最高的變速處理方法

工作原理:通過運動評估,從源素材幀生成新幀,從而生成慢速或快速運動效果。

優點:當鏡頭中的運動是線性時,呈現的效果會非常平滑自然。

缺點:當兩個移動元素在不同方向上交叉或者鏡頭運動不符合常規變得不可預測時,便可能會導致偽影。


下圖是一個典型的光流插值算法的運動評估


三種插值算法對比

通過一個將文字旋轉的測試視頻,我們用三種不同的插幀方式變速,可以直觀看到不同方法的原理,以及可能產生的結果。

插值算法新幀適合鏡頭不適合鏡頭鄰近插值乾淨的幀相對固定的鏡頭運動鏡頭,推拉搖移等水平或者縱深連續運動幀融合插值前後幀疊加中近景運動鏡頭大全景。處理完成的融合結果,不太符合典型的電影感訴求光流插值計算出的幀以上兩種算法不能使用的鏡頭部分線條區域,會產生運動偽影

(向左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了解了不同的算法之後,我們根據主觀判斷,對每個鏡頭選定不同的插值方法選擇,得到插值的幀。

項目實際操作需要準備的素材

達文西項目設置

進入DaVinci Resolve以後:


由於這部電影大部分鏡頭不是運動的鏡頭,所以這次上面三種方法,我們選擇將整條時間線的插幀方式設為最近(Nearest)。


創建一條時間線,將24幀原素材與屬性被改為25幀的視頻素材分列兩軌。

為方便後面的鏡頭替換,25幀視頻素材在導入之前要先進行場景分割(scene cut detection)

接著導入聲音素材。

鏡頭替換

首先要知道哪些鏡頭需要替換,這個過程是一個主觀判斷的過程。

逐一對每一個鏡頭進行檢查,當使用 Nearest方法有明顯頓感的時候,更換成其他的插值方法。

一般來說,固定機位,且畫面調度沒有明顯移動主體的鏡頭,通過工程設置中的最近(Nearest)方式,就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結果。

對推、拉、搖、移和本身畫面內主體有明顯運動的鏡頭,是檢查的主要對象。

完成轉換之後,需要再額外檢查一遍主要聲音點與畫面的同步情況。

常見問題和應對方案


Q1:使用光流(Optical Flow)時,鏡頭的首尾幾幀經常會出現臨近鏡頭的畫面與該鏡頭畫面重疊且變形的情況

A:這是算法本身導致的,解決方法是拉長變速(如改為95%、94%),使鏡頭可以長到跳過重疊的畫面。


Q2:長鏡頭,變速會導致聲畫不對位

A:要解決長鏡頭的問題,首先要對長鏡頭進行分析:

如果這個鏡頭只有部分有鏡頭運動,那麼只需截取運動的部分進行替換;

如果鏡頭一直在運動,我們需要把這個鏡頭分成幾段,並採取不同的變速方法。

如果出現替換鏡頭和原鏡頭銜接不連貫,可以以疊化的方式過度更自然柔和。


Q3:光流不適用於當前鏡頭

A:可以選擇變速的方式(Retime Process)中的另外兩種方式:最近(Nearest)幀混合(Frame Blend),然後通過播放對比選擇最佳方案。或者就像上一條提到的長鏡頭的處理方式一樣,在一個鏡頭內再做細分,分截成幾段,每段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


Q4:通過改變變速方式(Retime Process)無法獲得更好的畫面效果

A:時域降噪(Temporal NR)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其他:DaVinci Resolve中已經內置Fusion,可以使用Fusion進行難點鏡頭處理,比如Fusion中的光流引擎對畫面時間域做均化,使用TimeBlend 等其他算法。


綜上


 

本文作者+項目製作人:張馨心(24DI電影後期團隊)

中國傳媒大學攝影系畢業 大學期間赴香港浸會大學交換學習

2018年加入24DI團隊,在此之前從事攝影的工作,熟悉前期拍攝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流程,能夠切實理解導演和攝影師的創作意圖。在團隊的帶領與悉心指導下快速成長,完成了多部影視劇和綜藝的調色工作。

調色作品有:

參與綜藝《歌手》、《樂隊的夏天》、《明日之子》、《王牌對王牌》、《演員的誕生》等;

參與電視劇《天坑鷹獵》、《無主之城》、《外星女生柴小七》等;

參與電影《夢境之源》、《燃點》、《六欲天》

相關焦點

  • 【雜談】每秒120幀的電影《比利•林恩》是什麼樣的視覺效果?
    而這句話就衍生於業內對電影的固有印象,這個「24格」就是大家常說的24幀,目前絕大多數電影在製作與放映時採用的都是每秒24幀的畫面頻率,這種拍攝及放映標準已延續了近百年。實際上,每秒24幀的電影並不是當前人類技術範圍內的最理想選擇,而是一個從歷史上沿用下來的妥協結果。在
  • 票價300元還一票難求,李安120幀《比利•林恩》視覺效果太魔性|科通社
    而這句話就衍生於業內對電影的固有印象,這個「24格」就是大家常說的24幀,目前絕大多數電影在製作與放映時採用的都是每秒24幀的畫面頻率,這種拍攝及放映標準已延續了近百年。實際上,每秒24幀的電影並不是當前人類技術範圍內的最理想選擇,而是一個從歷史上沿用下來的妥協結果。
  • 【中獎名單】60幀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雙人影票
    領獎地點:鐵西區萬象匯 5樓盧米埃影城使用期限:僅11月20日全天有效                                    從電影誕生之日起,24幀/秒的拍攝格式已經沿用超過百年,《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全球首創五倍於前者的120
  • 關於幀速率
    李安導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2016 年)和《雙子殺手》(2019 年)就是以 60 fps和 120 fps的幀速率登上大銀幕的。李安堅信,採用 120 fps才是未來。為什麼電影最常見的幀速率是 24 fps?
  • PPT母版的分類與如何製作幻燈片母版和怎麼保存為模板及應用
    在 PPT(即 PowerPoint)中,母版分為幻燈片母版、講義母版和備註母版,製作它們通常包含母版與版式的添加、刪除、重命名與調整順序,佔位插入與設置,主題設置,字體和顏色設置,效果和背景樣式設置,大小設置,保存為模板和應用到新演示文稿與已有演示文稿中。
  • fps幀率是什麼意思?30幀、60幀對畫面影響有多大?會卡?
    幀率(FPS)對一部視頻、電影的影響非常重要,不同的參數,畫面表現截然不同,下面探討一下30幀、60幀、120幀對畫面影響有多大?
  • 春節檔電影《唐人街探案3》將有120幀版本上映
    Reproduction(以下簡稱AMR)120幀《唐人街探案3》演示會, 技術專家詳細闡釋了CINITY母版重製工藝通過在《唐人街探案3》電影的製版環節引入人工智慧技術,如何顯著提高影片的視聽效果,再度將新白金標準的高格式電影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 【沙發管家】fps幀率是什麼意思?30幀、60幀對畫面影響有多大?會卡?
    fps幀率又是是什麼意思?在講這個問題之前,先科普一下幀、幀數、幀率分別是什麼,因為我們在日常口語習慣或者說不嚴謹的交流中,通常對於幀數( Frames)與幀率( Frame rate)之間都是混淆的。
  • 為什麼電影24幀就很流暢 而遊戲30幀卻卡的要命?
    通常用fps(Frames Per Second)表示。每一幀都是靜止的圖象,快速連續地顯示幀便形成了運動的假象。高的幀率可以得到更流暢、更逼真的動畫。每秒鐘幀數 (fps) 愈多,所顯示的動作就會愈流暢。
  • 李安新片《半場無戰事》,從 24fps 到 120fps 到底有多牛逼?
    120幀/秒,或許將和 VR 一樣成為電影的下一個關鍵詞。從 24 到 120,電影拍攝幀率是怎麼一步步進化的?其實早期的電影拍攝並沒有一個標準,因為那時候採用的是手搖式攝影裝置,拍攝的時候難免會有拍攝速度不統一,而且幀率相差的非常大,比如說愛迪生的電影是以 40幀/秒拍攝的,而盧米埃兄弟的電影則是以 16幀/秒拍攝的。
  • 為什麼電影24幀就很流暢 而遊戲30幀卻卡得要命?
    通常用fps(Frames Per Second)表示。每一幀都是靜止的圖象,快速連續地顯示幀便形成了運動的假象。高的幀率可以得到更流暢、更逼真的動畫。每秒鐘幀數 (fps) 愈多,所顯示的動作就會愈流暢。
  • 為什麼電影24幀很流暢,遊戲24幀就覺得卡?
    問題:   為什麼看電影24幀很流暢,玩遊戲24幀就覺得幀數偏低感覺卡卡的?
  • 【分享】60fps怪物行走動畫解析
    此詞多用於影視製作和電子遊戲。由於人類眼睛的特殊生理結構,如果所看畫面之幀率高於16的時候,就會認為是連貫的,此現象稱之為視覺暫留。這也就是為什麼電影膠片是一格一格拍攝出來,然後快速播放的。接下來看看我製作的動畫在不同幀速率下的動畫效果60fps效果
  • 60Fps、4K是什麼?哪些設備支持?看這篇就夠了!
    看到這裡不禁有人會問:為什麼要以 60fps 的速度拍攝 4K 視頻?視頻的標準播放是 29.7fps,那麼為什麼要以 60fps 的速度拍攝?本質上,因為它為您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以 60fps 拍攝的素材可讓您以 29.7/30fps 的速度更流暢地播放,還可以選擇製作慢動作素材。
  • 除了放映設備對於後期製作來說RealD和IMax做了什麼,我們來聊聊DMR和Trueimage技術!
    有過IMAX和RealD母版製作經驗的朋友都知道如果影片要在IMax銀幕發行需要將影片送到IMAX公司去進行一系列技術處理,那麼今天我們這篇文章就聊聊影片被轉換為IMAX或者RealD母版的時候經過了什麼處理。
  • 《雙子殺手》上映在即,你分清120幀、60幀、24幀的差別了嗎
    該片是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之後,李安再次的120幀電影嘗試。120幀也成了該片最大的賣點。那麼問題來了,你的家鄉是否能觀看120幀的電影?如果不能觀看,60幀,24幀和120幀的差別在哪裡?120幀、60幀、24幀的差別要知道三者的差別,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幀。
  • 製作60fps的高性能動畫
    讀完這篇文章後相信大家都會對動畫渲染的機制以及製作60fps動畫的關鍵要素有足夠的理解,以後遇上了動畫相關的問題也可以很好的從源頭上解決。正文什麼是高性能動畫呢?動畫幀率可以作為衡量標準,一般來說畫面在 60fps 的幀率下效果比較好。換算一下就是,每一幀要在 16.7ms (16.7 = 60/1000) 內完成渲染。
  • 1-960fps電影感影像世界 連載(二)
    2-1 1-960fps「超級影像」攻略 在傳統影視拍攝任務中,使用專業攝像機拍攝升格鏡頭一般只能採取:降低解析度,將幀速率調整至25P,設置特殊記錄模式選擇50幀。這樣的方法不僅會降低畫面質量,升格最高只能到兩倍;亦或是在通過後期軟體強行將素材拉伸放慢,處理不當就會使畫面出現模糊、丟幀、卡頓等問題。
  • 這才是真正的240fps十倍慢速鏡頭
    它們倆都是師出同門,因為模塊化的設計,他們在外形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而Varicam 35,為電影而生,負責「呈現情感」;Varicam HS,為高速而生,負責「捕捉瞬間」,全高清1-240fps變幀拍攝。本文來自松下用戶社區。今天要給大家看的Varicam HS的240fps視頻。
  • 30幀、60幀、120幀對畫面影響有多大?
    幀數 Frames幀數其實就是為幀生成數量的簡稱,可以解釋為靜止畫面的數量,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動畫的幀率恆定為60 幀每秒(fps),那麼它在一秒鐘內的幀數為 60 幀,兩秒鐘內的幀數為 120 幀。幀率 Frame rate幀率(Frame rate) = 幀數(Frames)/時間(Time),單位為幀每秒(f/s, frames per second, fps)幀率是用於測量顯示幀數的量度,測量單位為「每秒顯示幀數」( Frame per Second, FPS)或「赫茲」( Hz),一般來說 FPS 用於描述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