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fps電影感影像世界 連載(二)

2021-02-15 超高清視界

第二章 時間的解析度

NEX-FS700為我們帶來最大的驚喜就是它低成本、高畫質的「超級慢動作」功能了,高速影像從沒有像今天這樣與攝影師近距離接觸。在本章中,我們邀請了多名優秀導演、攝影師,通過影片案例及親身使用經驗向讀者詳解如何使用FS700拍攝超級慢動作、選擇對應幀頻,以及如何針對影片類型選擇觸發方式和燈光方案如何配置等知識。

「真實案例+實用技巧+第一手使用經驗」,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2-1 1-960fps「超級影像」攻略

在傳統影視拍攝任務中,使用專業攝像機拍攝升格鏡頭一般只能採取:降低解析度,將幀速率調整至25P,設置特殊記錄模式選擇50幀。這樣的方法不僅會降低畫面質量,升格最高只能到兩倍;亦或是在通過後期軟體強行將素材拉伸放慢,處理不當就會使畫面出現模糊、丟幀、卡頓等問題。

隨著NEX-FS700的出現,這一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FS700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的「真實升格」體驗,最高960fps的高速慢放效果,確保畫面的每一幀都是實幀而非插值幀。如果說從2K到4K的升級帶來的是畫面解析度的重大改變,那麼,從1fps到960fps的特殊影像記錄則帶來了時間解析度的擴展性革命。FS700的出現帶給傳統影像拍攝以全新的藝術形式,1-960fps的影像將人們曾經留戀的瞬間,凝固成永恆的塑像。

慢動作生成原理表

NEX-FS700RH可選幀速率

普通動勢放大100fps

對於FS700提供的四類幀速率和他們的應用場合,我們總結出幾點經驗與大家分享。

在100fps 模式下,畫面具有全高清畫質,此時應該抓住高畫質、高銳度的特點,拍攝被攝物體運動時的細節特徵。拍攝對象選擇方面,對於普通動勢如舉手、跳躍、物體落地等速度不是很快的定向運動都適用,既沒有節奏上的拖沓又有足夠的畫面美感。

由王笑恆指導的影片《1-960fps視界》中就大量使用了100fps升格拍攝,100fps是傳統PAL制下25P模式的四倍速放慢,如今數位技術的發展讓我們可以從影像的視覺呈現方面獲得更多的信息,這些信息可能已經超越我們感官的極限,正因為我們有這麼先進的設備,才可以在創作中不斷的「makebelieve」。

鏡頭:Sigma 8-16mm f/4.5-5.6 DC HSM

光圈:F5.6

感光度:320

幀速率:100fps

鏡頭:Sigma 8-16mm f/4.5-5.6 DC HSM

光圈:F8

感光度:800

幀速率:100fps

最佳品質高速影像200fps

在200fps模式下,畫面色彩還原和被攝物體邊緣銳度都具有很高水準。對於畫質的要求嚴格的團隊,240fps是人們能接受的最高升格速率,對於PAL制地區用戶,50Hz模式下200fps的全高清畫質是很多使用NEXFS700的攝影師不二選擇。第三屆索尼「精英100」十佳獲獎影片的微電影《我在這裡,你在哪裡》和時尚宣傳片《Live it up》中都大量使用200fps的幀速率進行拍攝。

拍攝對象選擇方面:200fps被廣泛應用於快速運動物體的拍攝中,如人物奔跑、車輛行駛、物體衝撞等,這些畫面因動勢過快而導致人眼無法看清,而200fps帶來的八倍慢速會把這些人眼不易捕捉的瞬間放慢,形成一種不尋常的美感。

微電影《我在這裡,你在哪裡》中,導演運用了大量20 0 fps高速鏡頭拍攝男女主角的舞蹈表演,以運動與固定鏡頭配合、特寫與全景景別交替使用營造節奏感;《Live it up》中卻交替使用100fps與200fps來表現節奏上的跌宕,由於這部宣傳片通片都採用升格鏡頭拍攝,這樣的選擇讓觀眾在欣賞凝固瞬間動作的升格畫面時,不至於因為升格鏡頭持續時間過久而產生視覺疲勞,這些拍攝技巧都是各位在以後的拍攝中可以借鑑的。

鏡頭:Samyang 35mm f/1.4 AS UMC

光圈:F8.0

感光度:640

幀速率:200fps

鏡頭:Contax Carl Zeiss Distagon T* 25mm f2.8

光圈:F5.6

感光度:640

幀速率:200fps

抓住稍縱即逝的瞬間400fps

FS700的幀速率達到400fps以後,畫面圖像質量將被壓縮,但畫質降低的劣勢卻會被高速鏡頭的驚豔效果所彌補。場景選擇方面:400fps適用於更加短暫的瞬間,在一些特效場景中可以運用400fps的升格鏡頭成倍放大畫面效果以渲染氣氛,對於爆炸、煙火、子彈穿透、水滴

落下、槍口火舌等微觀世界中的快速運動物體最為適用。

由余樂導演的紀錄片《案藏玄機之刺馬》獲得了第三屆索尼「精英100」最佳影片獎一等獎,其中雨中湖畔一場戲就使用了400fps拍攝,近景景別表現雨傘上雨滴飛濺和流下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此處場景中人物是靜止不動的,畫面中只有雨水落下營造運動,但這樣的相對運用卻成為了整部影片的亮點,肅殺、密謀的場景氛圍被靜止的人物和鋪滿畫面的雨水渲染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高速鏡頭也有意境造型功能。

經實拍後我們認為,在400fps模式下,有經驗的攝影師即使手持攝影機也能拍攝出類似於使用了軌道、搖臂一樣的鏡頭,得到平滑穩定的運動效果。手持升格鏡頭又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一些機械附件,為無法安放軌道、搖臂的小場景拍攝提供便利。

轉接環:Metabones speed booster EF轉接環

鏡頭:佳能EF 24-70mm f/2.8L USM

光圈:F4

ISO:1600

幀速率:400fps

極限影像瞬間800fps

選擇800fps以上幀頻拍攝時,畫質會被進一步壓縮,這時放大畫面會發現物體邊緣出現鋸齒,整體畫面清晰度和銳度也有所下降。通過驗證我們認為:傳統拍攝任務不推薦長時間、連續使用高幀頻錄製,這樣會造成前後鏡頭在畫質上的明顯區分。但對於需要特別表現的高速場景可以短時間使用,推薦時長不要超過一秒;還有一個方法是對畫面做特殊效果處理,如去色、加顆粒、加噪波、畫中畫等。

800fps也被廣泛應用在教學、科研等學術性領域,這些試驗科目對畫質要求不高,又需要以視頻為輔證,由廈門理工學院有車輛工程專業的楊驥老師帶領其團隊,使用索尼NEX-FS700CK攝像機拍攝了一批科研用片,包括:車輛擺錘下落實驗、車體碰撞實驗、短跑運動員跑步姿勢校準、跳遠姿勢校準等。視頻中應用了FS700的「超級慢動作」功能,選用800fps幀頻錄製內容。

轉接環:Metabones speed booster EF轉接環

鏡頭: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

光圈:F8

ISO:1600

幀速率:800fps

2-1-5 降格拍攝

影片《1-960fps視界》為我們展現了城市背景下的燈光、車輛、人群中就有不少是用降格手法拍攝的,通過影片截圖我們能看到在拍攝降格鏡頭時首先要保證設備穩定,因為幀速率較慢的原因,手持機身一個輕微的抖動都會影響畫面自有的美感,這裡我們推薦拍攝時使用固定機位(如使用三腳架或放置在平穩的承重面上),或是藉助軌道、搖臂等設備拍攝出平滑的運動軌跡。

2-2 三種觸發方式

在使用FS700拍攝高速鏡頭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在沒有外接記錄儀的情況下,全高清解析度200fps模式下只能記錄八秒鐘的升格內容,有的時候演員八秒鐘無法按要求完成動作,有時卻又迅速表演完畢浪費了不少記錄空間,有時希望捕捉的動作偏偏在八秒鐘內沒有發生……針對不同的使用情況,索尼為FS700設計了三種可選擇的觸發方式以應對不同拍攝需要。它們分別是:起始觸發、終了觸發和終了觸發對半。

起始觸發

起始觸發是三種觸發方式中應用性最廣的一種,從按下錄製鍵起即開始記錄高速內容,全高清200fps模式下最高錄製時間為八秒。起始觸發方式適用於那些能夠事先預測表演時長和空間跨度的高速鏡頭,如:演員按排演計劃運動、子彈飛行、定點爆炸、車輛行駛等可控場景。在影片《案藏玄機之刺馬》中,導演餘樂選擇使用起始觸發方式拍攝高速鏡頭,他認為:使用起始觸發的好處在於便於控制,因為可以事先讓演員進行走位排練,估算出想要捕捉的關鍵性動作出現的時間點,然後加以合理調度,通過多次拍攝獲得最佳效果。經過v3.0版本固件升級後的NEX-FS700CK /RH在外掛記錄儀後可以不限時地拍攝2K升格鏡頭,沒有了八秒拍攝時長的限制,起始觸發的應用範圍就更廣了。

終了觸發/終了觸發對半

終了觸發與起始觸發的記錄方式有所不同,在錄製開始以後,按下「START/STOP」鍵停止錄製,機身會記錄下停止錄製前八秒的視頻信息。終了觸發被推薦應用在拍攝不可提前預測的動作的高速鏡頭中,如:樹上鳥兒的突然飛走,比賽場上某球員突然加速突破、起跳投籃,雨中的閃電,水滴落下等。

終了觸發對半的記錄方式與終了觸發相同,所不同的是終了觸發對半在全高清200fps模式下最高錄製時間為四秒,這一設計是為了在使用機內錄製高速時有效節省高速緩存空間,節約素材儲存量,增加利用率,應用範圍為可預測的終點觸發動作如:運動員衝線、飛機降落、火車進站、進球等。影片《案藏玄機之刺馬》中湖邊密謀場景中,特寫雨傘上雨水滴下、水缸邊葉片飄落等場景就是採用終了觸發方式錄製的。作為一名攝影師,終了觸發的意義要大於起始觸發,這種方式更能考驗一名攝影師對鏡頭時長地掌控,善於抓住轉瞬即逝的瞬間,學會在有限時間中構建空間造型,這些技巧對於常規創作也有重要意義。

2-3 光影塑像

高速影像燈光頻閃應對技巧

在記錄高速鏡頭時,如何控制曝光是一個重要問題,由於攝像機快門快速開合,每秒開啟閉合達上百次,會導致鏡頭光通量不足,在自然光不足或室內光源照度不夠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畫面過暗、失去細節等問題;又因為部分傳統燈具的光源閃爍頻率小於或不同步於高速鏡頭幀速率,如此拍攝的影片在回看時就會在畫面上出現明顯的頻閃效果。所以,在高速攝影時學會如何控制曝光、如何為畫面合理補光、如何避免頻閃就成了關鍵性問題,影片《案藏玄機之刺馬》為我們分享了他解決頻閃的殺手鐧。

餘樂說:「在使用常規光源進行測試時我們發現,傳統光源如日光燈、熱燈、普通鏑燈會出現頻閃,將鏑燈頻率調整至最高也無法避免。燈光師向我建議在鏑燈上加裝高頻電子牛(電子牛(高頻整流器)是一個將交流(AC)轉化為直流(DC)的高頻開關電源裝置),高頻電子牛會為鏑燈提供更高的可選發光頻率,只要頻率大於鏡頭幀速率,就能消除頻閃對畫面影像。於是我們前往器材公司進行測試,使用一盞2.5K鏑燈加裝電子牛後,用索尼NEX-FS700CK拍攝了一段最高格數960fps的測試素材,監看發現果然不再發生頻閃,在200fps和400fps幀頻下也沒有任何問題。」

《案藏玄機之刺馬》鄭敦瑾小屋燈位對應影片截圖及燈位圖

快樂男聲宣傳片攝影師 華成

「快樂男聲宣傳片」室內景燈位圖

高速影像光源選擇技巧

為了解決高速攝影中燈光功率不足帶來的困擾,我們邀請了導演、攝影師華成獻計獻策。通過日常拍攝我們得到以下結論:在充分照明的自然光條件下錄製高速鏡頭是最佳選擇,曝光較容易控制;在自然光條件不足,或室內需要依賴人工光源進行補光的場合,光源選擇與傳統影視用光有所不同。

例如,以200fps拍攝一段影片,在同等光源條件下,就會比傳統50fps錄製的畫面亮度暗四倍,為保證曝光準確,光源亮度就要相應提升四倍(增加光源功率或增加光源數量)。所以,在錄製高速鏡頭時,推薦使用大功率燈光系統進行人工造型;與此同時,傳統三基色燈發光頻率為10 0Hz,普通鏑燈發光頻率也小於200Hz,它們的發光頻率都小於高速攝影幀頻,當我們採用200fps以上幀速率錄製時,畫面中就會出現頻閃。

華成說:「其實影視拍攝中用光頻閃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在拍攝高速時所選用的幀速率與用電電器頻率不完全吻合就會在畫面上出現頻閃。解決方案是採用無閃光源,通常來說鎢絲燈是不閃的,但普通廠家製作的影視用鎢絲燈由於製造工藝等原因也會出現頻閃,而價格昂貴的影視專用鎢絲燈(如ARRI專業影視鎢絲燈)效果就會好很多。此外,還有一種交流無頻閃HMI光源,它由金屬滷化物氣體放電發光,不閃爍、提供連續光譜,還能模擬日光提供5500K色溫,也是拍攝時可以利用的。」(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1-960fps電影感影像世界 連載(一)
    作為索尼35mm家族優秀成員的NEX-FS700RH,有很多讓人耳目一新的特性,《數碼影像時代》連載《1-960fps 電影感影像世界》系列文章
  • 1-960fps電影感影像世界--4K超高清之旅
    而在實際的電影製作和播放中,往往會使用到兩種不同規格的顯示比例,一種是2.39 :1的4096×1716,另一種是1.85:1的3996×2160。因此,採用4096x2160規格的4K投影機就能實現這兩種4K影片的放映,實際上,由於顯示核心的垂直解析度仍然為2160,儘管水平解析度較大,依然可以很好的兼容顯示顯示4K廣播標準的影像。
  • 優於S20Ultra:Galaxy S20/S20+支持960 fps全高清超級慢動作錄製
    兩年前,三星推出了超級慢動作功能,可以讓Galaxy S9以每秒960幀錄製慢動作視頻。從那以後,所有三星旗艦產品以及部分中檔設備上都可以看到了該功能,自然而然的,Galaxy S20系列也支持960 fps超級慢動作。
  • Sony 4K微單可拍攝1000fps超級慢動作!這算是黑科技麼?
    兩款攝影機的慢動作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幀率可達 240/480甚至960fps ,下面是解析度和幀率的情況:4K/UHD 3840 x 2160 – 24/25/30p (XAVC-S 100Mb/s)1920 x 1080p: 60 fps, 30 fps, 24 fps1280 x 720p:
  • 除了 960fps 不堪一擊?索尼 Motion Eye 相機系統簡析
    拍照不再轉圈,甚至可以結合軟體算法實現每秒鐘10張的1700萬全像素連拍(但此功能本代暫未開放,而是以預測抓拍的形式結合最優選算法出現);同時這塊 DRAM 的加持也實現了每秒 960fps 720P 的超慢速視頻錄製,但受限於傳感器體積,DRAM 空間不大,所以在超慢速模式 960fps 單次可錄製 0.182秒,不過也足夠了,因為最後成片是以
  • 用智慧型手機拍出電影感的技巧建議
    手機拍攝技術的進步令人嘆為觀止,如今的智慧型手機已能拍攝4K視頻,支持240fps慢動作模式,加上眾多APP和手機附件的協助,用它拍出電影感畫面也絕非難事。下面這些技巧建議,就能幫你的智慧型手機在電影拍攝上更升一級。若你的手機有此功能,請嘗試用不同幀率進行拍攝。針對「電影感」鏡頭畫面可以選擇24fps的幀率。運動/體育鏡頭畫面則使用60fps幀率。
  • 總說「電影感」,「電影感」到底是什麼?
    最終,一部電影是講一個故事也好,別的也好,最終是回歸影像,回歸導演自己最重視的影像的特點。現在我們的電影反而不太強調這些,現在都是在強調故事和戲劇,強調人物的概念,某種程度上,這樣一來,它的「電影感」就是弱的,它回到故事性和戲劇性的概念。我們看到的百分之八九十的電影,影像語言部分特別貧瘠平庸,沒有特點,全世界每年能出現的獨特性越來越少了。
  • 「解剖」四大熱門高新技術影像格式,影視業要「變革」了?
    全畫幅傳感器是當前影視器材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世界各大攝影機廠商陸續推出了全畫幅傳感器的數字攝影機,比如Sony Venice、Arri Alexa LF/Mini LF、Panavision DXL2、Red Monstro 8K VV等機型,各鏡頭廠商也相繼發布了兼容更大尺寸傳感器的全畫幅電影鏡頭。
  • 一鍵可拍攝360°全景影像的照相機「RICOH THETA Z1」新上市
    「RICOH THETA」自從在2013年作為世界首臺注1全景相機上市以來,作為展現出的超越影像表現常識的秘密工具,在各種影像領域得以利用。受到了VR市場的快速成長以及支持全景影像的互動平臺的擴大、在商務市場上需要全景影像的需求增加等因素,需要以RICOH THETA為代表的全景相機以及相關技術,我們預測今後此類需求還會不斷擴大。
  • 24FPS已經被48淘汰了?NO!它還是電影的黃金標準
    在現實世界中,我們的眼睛充滿了圖像信息。當我們快速連續地觀看一系列靜止圖像時,我們感覺到「圖像在動」的錯覺是由我們所說的視覺惰性引起的(視覺暫留現象):當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後,人眼仍能繼續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圖像(根據圖像的反差,數值有波動,下限大約在0.05秒)。
  • 機情燴:P10今晚發布 麒麟960+萊卡雙攝+6大配色!
    一、華為P10今晚發布:麒麟960+萊卡雙攝+6大配色!華為全新旗艦P10即將在今年的MWC大會上正式發布。今天,外媒曝光了部分P10發布會PPT內容,機身外觀和全新顏色讓人眼前一亮。今年華為給自己的旗艦配備了6種不同的機身色彩,包括銀色、金色、玫瑰金、黑色、藍色和耀眼的綠色。
  • 【攝影技巧】電影感大片拍攝技法
    一、什麼是具有電影感的照片  首先,為了理解什麼是具有電影感的照片,我們需要了解電影畫面究竟具有怎樣的特點。電影是連貫的影像作品,不能像拍攝照片,只需考慮一幅畫面的完整性,而是要注意畫面和畫面之間的銜接,這就是電影畫面的運動性。一場戲或一個片段,通常是用若干個畫面來表現的,每個畫面的構圖不一定要求完美和均衡,但在組接以後就能達到一個良好的表達效果。所以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通過這些畫面的銜接能感受到其中強有力的敘事性,而截取其中的某一幀畫面也能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畫面的動態感。
  • 讓李安再次刷爆朋友圈的120fps,真是電影業的未來?
    ▲這是你在24fps條件下看到的影像。樹上的黃葉有些模糊,動起來的月球和足球也幾乎是「幻影」。▲這是你在48fps條件下看到的影像。樹上的黃葉變得清晰,動起來的足球也能看清它的樣子了。因為月球表面的紋理比足球更複雜,所以動起來時,我們依然不能看清它的樣子。
  • 該不該用「電影感」來綁架《隱秘的角落》?
    如今「網劇」一個原本代表粗製濫造,劇情狗血的詞語貼上了「電影感」的標籤。這一個詞語在影迷圈子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甚至是爭吵,關於《隱秘的角落》及「電影感」相關的文章也層出不窮,這個現象讓人很感興趣。關於《隱秘的角落》與電影感話題爭論最多的兩派是:1.這劇拍的真好!有電影感!2.別動不動就提電影感,low不low,它配嗎?
  • 4K 120fps升格拍攝、翻轉屏豎屏拍攝......EOS C70 性能實測分享!
    機身僅為普通單眼相機大小,重量僅約1.3千克,在如此之小的機身裡面集合包括一塊Super 35mm規格的4K影像傳感器、5檔可調光學ND濾鏡等這些可滿足高品質單人單機拍攝所需要的幾乎所有功能。並且EOS C70將絕大多數拍攝時所需要使用到的實體功能按鍵都按照操作習慣分布到了機身的外表面上。
  • 當我們評價漫畫有電影感時,在說什麼?
    如何產生電影感之鏡頭相比較於現在精細複雜的漫畫分格來說,早期的漫畫形式之一刊登在報紙上的四格漫畫完全沒有電影感,與電影拍攝前期的故事板(分鏡)很相似。真正讓漫畫產生電影感,一個公認的時間節點是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在創作《新寶島》時,引入了攝影理論中的【景別】概念。
  • 手機攝影拍出電影感?手機鏡頭評測!
    對大多數人來說,手機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相機,它比單反、微單、卡片相機更加輕便,而且基本上每個人時時刻刻都會帶著它,成為了人們隨時隨地創作的好夥伴。早期電影畫幅比是4:3的,「黃金分割」即1 :0.618,這種比例視覺效果舒服。